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08|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律――公休

[复制链接]

1277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2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7 14:42: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五律――公休

亦贺享公休,湖山供倚楼。醺醺枫醉夕,湛湛水涵秋。
把卷茶烟沁,燃香梵乐浮。循声望窗外,云逐雁悠悠。

浮,缚牟切,粤语fau,读fou二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7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201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7 14:43:25 | 只看该作者
此律意脉结构自述――
首句为中心句,“公休”为中心词,“贺”“享”陪衬。第二句承首句来――“亦贺”,乃湖山亦贺,供我倚楼之“享”。
三四句又承第二句之“湖山”来“亦贺”――“枫”,承第二句之“山”,“水”,承“湖”。“夕”,暗示从早到晚,秋,点出时节。
五六句颈联,转入室内,承“公休”之“享”――把卷、品茶、燃香、听曲。
尾联,云雁相过,略似兴法,亦享亦贺,“云逐”之闲衬“休”,雁悠悠,南归故里,衬公休在家。“窗前”,点明具体方位,在室内。老杜时有此时空前后分点之法。

整体结构:一二句起,三四承,此为前解;五六转,七八合,此为后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7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201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7 14:44:05 | 只看该作者
    唐人作律,每有章法意脉,尤其老杜。平时品诸多相关诗话,每有论及。偶有所得,即适时运用于律作。古人讲诗文章法不外起承转合,然实际起承转合中犹有起承转合,也可有増有减,或颠倒次序。金代王若虚讨论文章说:“定体则无,大体须有。”岳飞答复宗泽说:“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可见文武规律一也。
    忝为版主,倍感责任在身,今不揣鄙陋,就此无甚诗味之五律,因作抛砖引玉,敢效野人献曝之忱,以期与诸位诗友交流切磋律诗创作,活跃论坛,精研诗艺。诸位且就此畅所欲言,各道律诗创作体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1

主题

3915

帖子

473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737
地板
发表于 2017-11-17 15:45:2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法极无迹,人犹能之;至境与天会,未易求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1

主题

3915

帖子

473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737
5#
发表于 2017-11-17 15:51:3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7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201
6#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7 16:13:06 | 只看该作者
结庐者 发表于 2017-11-17 15:45
法极无迹,人犹能之;至境与天会,未易求也!

律诗,既然名律,就是法中做功,以人牟天。
我刚把话题抛出来,结庐兄一竿子就给支到天上去了,该罚
罚结庐兄首先把自己创作律诗的方方面面体会心得提供给大家,一起学习交流!哈哈欢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7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201
7#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7 16:14:08 | 只看该作者
结庐者 发表于 2017-11-17 15:51
《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正是!结庐兄此时不介绍经验心得,更待何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1

主题

3915

帖子

473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737
8#
发表于 2017-11-17 16:52:3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结庐者 于 2017-11-17 16:54 编辑

山海兄担待了,我每信口开河,自鸣高远,也不怕见笑于诸位大手笔。至于诗之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古人言作律诗者,难于发端和结尾,其言也善。我谓之“发端”,则不止于首联首句,乃心之发端。所谓心得,即为心有得而发于诗。心若无得,则不必发于诗。吾尝走诗至半,每有弃之如敝履者,是心不得之故。而后,诸如篇法,句法,字法者,古人言之备矣,不必赘述。言多,必疏漏,捉襟,必见肘。不言也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1

主题

3915

帖子

473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737
9#
发表于 2017-11-17 16:56:5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对了,我在典籍板块分享了一些好东西,倒是可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7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201
10#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8 20:21:09 | 只看该作者
结庐者 发表于 2017-11-17 16:52
山海兄担待了,我每信口开河,自鸣高远,也不怕见笑于诸位大手笔。至于诗之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 ...

也是一种作诗态度与法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鲁ICP备2021043377号

GMT+8, 2025-8-18 17:24 , Processed in 0.09865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