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58|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作诗八戒

  [复制链接]

2072

主题

4万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82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7-3 19:17: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诗八戒

作者:鸿德(中国诗词文学网新疆诗社和心情酒吧版主)
发表于 2010-8-31 23:54:35
来源:http://www.shyw.net/read-yx-tid-165351-1-1.html


        作诗八戒,诗学上称之为“押韵八戒”,如果韵押的不好,诗就难看了,那就真的成为“(猪)八戒”,呵呵,所以叫“八戒”。这是玩笑话,其实,是以下面说的八条为主要注意事项,还有更多的,可在以后写作中慢慢体会和注意。
        (一)戒“落韵”
        落韵也叫出韵。这个很好介绍,因为近体诗的押韵就要求只能一首诗里押一个韵,所有的韵脚的字都要在《平水韵》中的一个韵部之内。把别的韵部的字拿来做韵脚就不允许,那就是“落韵”。比如,《秋夕》(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韵字“屏、荧、星”都是在《平水韵》的“下平九青”之内的。比如,把这第二句的“流荧”换成“流莺”行不行?不行!不是指诗意,而是指这样押属于“落韵” 了,因为“莺”字是在“下平八庚”部里,押韵,是不能乱串门的,否则就是犯病了——诗病。
        (二)戒“凑韵”
        凑韵就是指,你选这个韵脚字,与全句其他的意思不相符合、不连贯,你在这勉强凑合使用它呢,这是不行的。特别是限韵写作时,尤其是步韵写诗时,为了合上韵脚,也不管意思通不通就用上了,所以常出现这种“凑韵”的现象。诗的韵脚,一定要稳!诗句就是在盖高楼,你乱凑合的韵字,就是伪劣原材料,盖出的楼必然是“豆腐渣”工程,很破坏诗体哦。
        (三)戒“重韵”
        重韵就是在一首诗里,重复押一个字做韵脚,这是不可以的。比如,起句“春风化雨润花香”,次句你又写上了“蜂蝶穿梭只为香”(我为举例而现编的句子),把这“香”字来回的用,烦不烦啊?没别的字啦?这一戒简单,除非初学,犯此错的人还不算多。现在我们严格要求避免重韵,其实,古人写诗时有时是不忌讳重韵的,比如诗圣老杜就常有重韵的字,这点,咱不学他。
        (四)戒“倒韵”
        倒韵,这也是个常见的诗病,这是说,为了押韵,把正常的词儿颠倒着说,比如这样一些词“风雨,先后、新鲜、慷慨、凄惨、玲珑、参商、琴瑟、……”等等,把它们颠倒过来写,就觉得非常别扭。平时习惯怎么用就怎么用,别为了押韵而有意颠倒词字的习惯顺序。有的词字正反都没关系,有的就不行。把“山川”写成“川山”难受不?把凤凰写成“凰凤”可笑不?你再把“麒麟”给写成“麟麒”试试?一切以自然本真为美,不可为押韵而生造。
        (五)戒“哑韵”
        怎么说呢,所谓“哑韵”就是声调读起来不清晰,意义也不明显的字。并不是所有是平声字都适合做韵脚的。有的字看着就不喜欢,读着也不响亮,就别强用它了。“欲作佳诗,先选好韵。凡音涉哑滞者,便【bian]宜弃舍”这是袁枚袁老先生教我们的话,可参考。
        (六)戒“僻韵”
        什么是“僻韵”呢,就是不常见的生僻的字,我们尽量少用。比如下平六麻里的“犌”字,有几个认识的?还比如上平一东里的“蝀”字,偏僻不?有的人专门喜欢找一些生僻的字来显摆,其实,他不知道他显摆出来的正是诗病的一种。我们这里还是借用袁老先生的话来说一下“李杜大家,不用僻韵,非不能用,乃不屑用也”。偶尔玩玩文字游戏可以,但是真要写出一首好诗,那些“僻韵”的选用其实往往会破坏你的形象的。
        (七)戒“挤韵”
        也叫“犯韵”或“冒韵”,这个诗病。一句之中,有了韵脚的韵字了,就不要在句里再选用这个韵部的字了。不然在音上犯重了读之不美。下面以一首诗来做例子:相逢之处草茸茸,峭壁攒峰千万重。他日期君何处好,寒流石上一株松。这首诗用的是上平二冬的韵,但是起句和承句里有“逢”和“峰”这两个字,也在二冬韵里,这就是“挤”了。但是我们要注意,“茸茸”二字是叠字用法,不属于“挤韵”。
        (八)戒“复韵”
        一首诗中,意思一样的字,或相近的字,不要重复地押。比如押了“忧”字就不要再去押“愁”字,押了“花”字就不要再去押“葩”,还比如,押过“香”字了, 就不要再去押“芳”字了。这类的押韵是要尽力避免的。
        我们把“押韵八戒”给介绍完了,其实,关于押韵,还有不少要注意的地方,不在这一一介绍了。但关于押韵,有个总的思路是,注意音节的响亮,注意意思的通顺 和明白,再注意一下韵字与诗意的配合度。韵字和诗意如何有关系吗?当然有!不同的韵字,其实对应着不同的情绪和情感的。比如,在写忧愁伤感的情绪时,我们可以多选用下平十一尤、下平十二侵。要是想写欢快明朗一些的情绪呢,就可参考选用“覃、东、江、阳”等这类的韵。我们还是参考一下古诗话有关这方面的言论“东、真韵宽平,支、先韵细腻,鱼、歌韵缠绵,萧、尤韵感慨,莫草草乱用”。自己多写,多琢磨,会有自己的体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8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7287
沙发
发表于 2011-7-3 21:21:29 | 只看该作者
好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813
板凳
发表于 2011-7-4 08:41:00 | 只看该作者
好,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1390

帖子

139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90
地板
发表于 2011-7-4 11:28:54 | 只看该作者
前辈辛苦,此贴非常有益,望能多发这方面的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7

主题

9547

帖子

954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47
5#
发表于 2011-7-4 14:45:16 | 只看该作者
前辈辛苦,收藏学习,问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5419
6#
发表于 2011-7-4 14:46:13 | 只看该作者
《押韵八戒》(转帖)

历阳勒氏 http://www.shici.org/oubb/587682.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4

主题

5560

帖子

575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759
7#
发表于 2011-7-4 16:16:30 | 只看该作者
古月辛苦啦!好帖,收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帖子

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
8#
发表于 2011-7-11 22:55:09 | 只看该作者
某原收藏有帖【押韵九大禁忌】,和此贴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戒出韵
出韵即俗称之落韵,如押“一东”韵之诗,误押上“三江”韵或“八庚”韵中的字,即为出韵。

二,戒凑韵
所押之韵,与全句的意义不相连属,而勉强凑合。 凡凑合之句必软,软则不稳。

三:戒重韵
重韵即同一韵脚,而重复押之。这在近体诗里面尤其忌讳的,而古体诗则不避。

四:戒倒韵
连两字而成一词者,为迁就韵脚,有可颠倒而用之者。如:“先后、新鲜、来去、慷慨、凄惨、辉光、牛马、地天、玲珑、参商、罗绮、琴瑟、乾坤”等,然须于义不碍方可。如不可而倒之,即称之为倒韵,切不可用。
“字有颠倒可用者,如罗绮、绮罗,图画、画图,毛羽、羽毛,白黑、黑白之类,方可纵横。惟韩愈、孟郊辈才豪,故有湖江、白红、慨慷之语。后人亦难仿效。若不学矩步,而学奔逸,诚恐麟麒、凰凤、木草、川山之句纷然矣!”

五:戒哑韵
哑韵者,为声调不响亮,或意义不明显之谓
“欲作佳诗,先选好韵。凡音涉哑滞者,便宜弃舍,‘葩’即花也,而‘葩’字不响。‘芳’即香也,而‘芳’字不响。以此类推,不一而足”。

六:戒僻韵
僻韵又称“险韵”或“难韵”,即生僻字, 如东韵之“蝀翀”等字。

七:戒复韵
凡意义相同之字,如六麻韵中之“花、葩、华”,七阳韵中之“芳、香”,十一尤韵中之“忧、愁”等字,义皆相同,一诗之中双押即为复韵,亦宜善为避之。

八:戒别韵
同一字因音韵不同,而意义亦不同,误押之即为别韵。这是关于多音字的用韵问题

九:戒犯韵
犯韵又称冒韵,即不是韵脚处用上同韵之字 。
例:犯韵的诗句
此茶开白花。茶,花  同一韵部,茶不在不在韵脚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帖子

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
9#
发表于 2011-7-11 22:59:44 | 只看该作者
时间:2010-7-30 21:23  天津知青网也有贴为证:
http://tjzqw.5d6d.com/thread-34303-1-1.html
近日杂忙未顾及网上巡步,今逐见“樾下客”网友才情横溢,竞赋每日一律,着实惊讶!且不论怡境几许,意情谁寄,是否宜吟……?仅是这个高产的数量就够我等佩服了!何况佳句频频呢。为繁荣本版特跟小文一篇,算是来过了。那每日一律待以后品读。
《也谈押韵》
任何诗歌都要求押韵,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不同者,对于押韵的限制多与少、严与宽的不同而已。这也是诗歌同其它文学体裁的最大分别。
押韵是增强诗歌音乐性的重要手段,近体诗(格律诗的鼎盛时期过后,诗律在流传中发生了一些变化,因此,诗律分为古典诗律-简称古体诗和近代诗律-简称近体诗两种。古典诗律指唐宋时期的诗律,近代诗律指近代形成的诗律。古典诗律与近代诗律有所不同:古典诗律比近代诗律略微宽松一些,如在古典诗律中,“三仄尾”“失粘”不是当然的禁忌,更没有“孤仄”这样的禁忌。)为了使声调和谐、容易记忆,对于押韵十分讲究。古人通常使用官方颁布的专门指导押韵的书,如《唐韵》、《广韵》、《礼部韵略》、《佩文诗韵》、《诗韵集成》、《诗韵合壁》等,以南宋王文郁撰的《新刊韵略》最为流行,即世人所谓之“平水韵”。
但是需要明白,并不值得为迁就押韵而破坏诗句的自然,除非是参加科举,否则即使偶尔一两句出韵,古人也是允许的。
  押韵——所谓押韵(也叫压韵、叶韵),就是把相同韵部的字放在规定的位置上。
韵部——将相同韵母的字归纳到一类,这种类别即为韵部。同一韵部内的字都为同韵字。
近体诗押韵有较严格的规定,总结如下:
1、偶句押韵:律诗是二四六八句押韵,绝句是二四句押韵,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首句均可以押韵或不押韵。例如:
寄扬州韩祚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第一二四句押韵。
又如: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首句并不入韵,二四句押韵。
一般来说,五言诗首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诗首句入韵为常见。
2、只押平声韵:
近体诗规定,只能押平声韵,这几乎是一条死规矩,事实上以近体诗的体例假如押仄声字会感到非常拗口,所以古人都能自觉遵守这一规则。记忆中也没有任何可供借鉴的反例,所以这里就不另举例。
3、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古体诗(古风)允许中途换韵,但近体诗不允许这样。
  古体诗最常见的“平水韵”共分一百零六韵部,其中平声韵部分有三十韵部,编为上、下两半,称为上平声和下平声,这只是编排上的方便,二者并不存在声调上的差别。近体诗只押平声韵,我们就只来看看这些平声韵各部的韵目(每韵的第一个字):
  上平声: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下平声: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单是从这些韵目就可以看出古音和今音已大不相同。有一些在古代属于不同韵的,在现在已看不出差别,比如东和冬,江和阳,鱼和虞,真和文,萧、肴和豪,先、盐和咸,庚和青,寒和删,等等。
然而由于古今音调的变化,“平水韵”已经不适合我们今天使用了,我向大家推荐的是《新诗韵》。
另外初学者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戒忌:
1、忌重韵,即同一个韵字在一首诗的韵脚里重复出现,此乃大忌。如耳为五官之一,又为语助辞;干为干涉之义,又可作干戈解。一诗中两义同押,前人间亦有之,但初学终以不犯为是。
2、避免出韵,古人写诗多依官韵,而许多我们认为是同韵的字在官韵中被分别列入不同的韵部之中,如“冬”与“东”之类,如果在同一首诗中相押,即为出韵。这主要是因为古今语音变化的原因,今天已没有必要在强调这一点了。
3、戒凑韵
    俗亦称挂韵脚。
    谓所押之韵,与全句意义不相贯串,而勉强凑合也。如唐诗“黄河入海流”句,若易“流”字为“浮”字,便为凑韵,初学最易犯此,所当切戒。
4、戒倒韵
    倒韵者,将二字颠倒以就韵之谓也。如古诗“新书置后前”句,易前后为“后前”,即所谓倒韵也。然此二字于词义尚无碍,不妨倒用。若强山林树木等不可倒用之字而倒用之,便觉不通矣。
5、戒用哑韵
    作诗当择声音响亮之韵押之,自然音调高超。若用哑韵则非但词句不挺,即全诗亦因之萎弱矣。
6、戒用僻韵
如一先韵之险字,训怪、异。二萧韵之钊字,训远;单字只义,用之易近凑合。但有二字三字之古典,与题适相切合音,则亦不妨押之。
7、戒用同义之韵
    一韵中有数字同义者,如六麻之花葩,七阳之芳香,十一尤之忧愁,意义皆同,若一首诗中并押之,未免重复可厌。
8、戒用字同义异之韵
    字有实字虚用者,亦有虚字实用者。如一东韵之风字,不当作讽刺之风字押;四支韵之思字,不当作意思之思字押。若误用则便有出韵失黏等弊。初学最宜审慎。
最后再说说唱和;唱和就是依照别人诗中所使用的韵字来押韵做诗,叫做“和韵”或“步韵”,主要有三种方式:1、次韵:又称步韵,即用原诗相同的韵字,且前后次序都必须相同,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2、用韵:即使用原诗中的韵字,但不必依照其次序。3、依韵:即用与原诗同一韵部的字,但不必用其原字。
以上简述只供初学者参考,详细理论请研读有关文献。谨此
每成新作用“戒忌”三法检之使之文愈美词韵达以图共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帖子

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
10#
发表于 2011-7-11 23:00:47 | 只看该作者
还有百度文库为证:
http://wenku.baidu.com/view/fbafee86b9d528ea81c779e3.html
作者鸿德,也是网上摘下来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鲁ICP备2021043377号

GMT+8, 2025-9-12 14:28 , Processed in 0.07445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