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69|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部要把古诗编成流行歌 网友推荐周杰伦作曲

[复制链接]

196

主题

3211

帖子

332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2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9-19 20:51: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两年,时尚界大秀“复古风”,教育部公开宣布征集为经典诗词谱写流行曲风,并不排斥R&B,网友对此看法不一,而业内人士都表示赞同。

教育部提倡“古辞新韵”

9月8日,教育部宣布向社会征集“古辞新韵”,即鼓励大家用流行的曲风诠释经典诗词,向大学生和社会各界广泛征集原创性曲谱。大赛推荐篇目审定委员会从中华经典诗文中精选出300篇左右的诗文,作为推荐篇目。参赛人群以大学生为主要对象,兼顾社会人士。大赛于9月7日开始征集作品,11月初开始评审,元旦期间举办颁奖晚会和“古辞新韵”演唱会。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王登峰表示,“我们也不排斥R&B、电子这样的西洋音乐形式,只要能编得好、流行得开,关键让大家能记住歌词中的诗文。” 周逸梅

网友推荐周杰伦作曲
支持派:

诗要唱出来才好听

套用苏轼原词的流行歌曲《但愿人长久》,由王菲凄美动人地演唱,专辑蝉联现代音乐流行榜首数周,而李煜的《虞美人》、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也曾被谱上流行音乐传唱一时。怪不得重庆网友力挺:“诗歌诗歌,诗就是要唱出来才好听!”广东佛山一位网友留言说:“有意思,总之能记住词就是硬道理!”

而对于给古诗词配流行音乐,又不排斥R&B,网友首推周杰伦,认为他创作的中国风流行音乐成为中国目前流行音乐的符号。

反对派:
破坏诗词的内在美与外延

给古诗词配流行音乐的做法,也有网友表示反对。江苏苏州网友说:“古典诗词美轮美奂,品之回味无穷。我认为教育部应该通过其他手段来加强古典诗词的普及与推广,而非用‘流行’来使之流行,容易破坏诗词的内在美与外延。”还有网友说:“文化是多元的,是在变迁的,我同意。但不变的是精髓。古诗词本来就有自己的韵味,你不去发掘和推广固有的东西,而采取这样的方式,都不知道那些古人作何感想。”实习记者 任奕洁

文化圈支持古典配流行

文学界:古诗词演唱传播广
对于古诗词新唱,著名诗人秦巴子表示,这种做法有利于古典文化传播与繁荣,“吟诗”一词中,动词“吟”在古代就是唱的意思,“古词本来就是乐曲的配词,但古乐已离我们很遥远了,用现在的新音乐诠释古诗词,这样的新尝试,并不存在糟蹋文化意味,很多诗词被配上乐,比起印在纸上念一念,演唱的方式传播度更广泛。”

音乐界:中国风音乐受好评

流行音乐界对古诗词新唱看法如何?金牌大风宣传张意说:“用现代音乐形式解读古典诗词,新生代年轻人更容易接受。胡彦斌曾创作的《红颜》、《诀别诗》等中国风音乐很受好评。《月满西楼》、《但愿人长久》等古词新唱也经得起听众的考验。” 实习记者 任奕洁

有记者对话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王登峰———

问:可以用R& B来说唱诗词吗?

答:我们也不排斥R & B、电子这样的西洋音乐形式,只要能编得好、流行得开,关键让大家能记住歌词中的诗文。

问:歌词一定要和诗词一致吗?

答:也不是必须要一字不差,可以在展示诗词核心思想的基础上,加一些字,甚至加几段词。

成功案例

邓丽君的《独上西楼》、《在水一方》,歌词取自李煜的《相见欢》和《诗经·蒹葭》,还有李煜的《虞美人》、苏轼的《水调歌头》、岳飞的《满江红》等都曾被谱成好听的流行歌曲。

对于《青花瓷》这类用古诗词方法写词的“中国风”歌曲,王登峰表示,不论语法如何,其风行说明民众对中国传统文化回归的需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4

主题

6991

帖子

699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991
沙发
发表于 2009-9-19 20:54:18 | 只看该作者
邓丽君的歌很多都是直接用古诗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主题

7776

帖子

788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888
QQ
板凳
发表于 2009-9-19 21:21:50 | 只看该作者
我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5419
地板
发表于 2009-9-20 09:41:29 | 只看该作者
如果音乐配得好,这不失为一种弘扬古诗词的好方法。 我个人觉得,应尽量避免用通俗音乐来配。 当年曾经用通俗唱法演唱革命歌曲,听起来简直是别扭死! 周杰伦作曲来配古典诗词?  实在不敢苟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705

帖子

70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05
5#
发表于 2009-9-20 09:58:31 | 只看该作者
吟,原本就是唱的意思。古诗词配上清新流畅的音乐,肯定是让人易记易学,两全其美何乐尔不为
力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4

主题

7238

帖子

746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465
6#
发表于 2009-9-20 10:33:24 | 只看该作者
赞同五龙大哥的意见,要配乐也应当保留古诗词的古典韵味,王菲、邓丽君她们之所以把诗词唱好了还是因为那种古典美,不是什么人、什么曲调都适合给古诗词配乐的,这点必须搞清楚。假如你用R & B来唱《长相思》或是《雨霖铃》,那算什么?不是我瞧不起周杰伦,他的发音、风格都不过关,唱别的流行音乐随它去,唱古诗词恕我难以苟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9

主题

7836

帖子

783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836
7#
发表于 2009-9-20 10:45:32 | 只看该作者
好是好,唯一希望是能配的好听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5419
8#
发表于 2009-9-20 12:07:13 | 只看该作者
还有,大家听过刀郎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吧——太好听了,我是百听不厌、实为一种享受! 可是——当我在没有换CD的情况下接着听到刀郎的《驼铃》时。。。我快被折磨死了!
以不同唱法来演绎,是尝试突破,并无不妥。但,若是把胭脂粉黛用在男孩子脸上,恐怕是越用功越不伦不类!
说到家一句话:给古诗词配乐——要严肃对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主题

1100

帖子

122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29
9#
发表于 2009-9-20 13:35:18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悬,教育部此举是希望(可能哈)喜欢流行歌曲的人群同时喜欢国学,我觉得可能性有,但不大,除非配出来超级经典,那可就相当乐观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鲁ICP备2021043377号

GMT+8, 2025-8-7 06:54 , Processed in 0.08317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