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犀利 诗词 40 首
1. 【高阳台】 浮生半日
2. 【摸鱼儿】 新世纪
3. 【拜星月慢】 恬静
4. 【六州歌头】 汉军出塞曲
5. 【西吴曲】 很惰很消极
6. 【六州歌头】 周恩来
7. 【念奴娇】 北戴河
8. 【凤凰台上忆吹箫】 清秋
9. 【蓦山溪】 客居
10. 【御街行】 聚京城
11. 【满江红】 怀古
12. 【六州歌头】 2008 四川大地震
13. 【望海潮】 桃花源
14. 【暗香】 秋意
15. 【满江红】 天人
16. 【菩萨蛮】 醉中
17. 【河传】 梦京城
18. 将进酒 大西线歌
19. 【青玉案 】 春深
20. 【醉翁操】 生涯
21. 【破阵子】 中印边界反击战
22. 【画堂春】 琴趣
23. 【满江红】 补金瓯
24. 【梁州令叠韵】 终生恋
25. 【望远行】 成吉思汗
26. 【水调歌头】 毛泽东
27. 【忆旧游】 一生缘
28. 【满庭芳】 忆苏杭
29. 【剑器近】 终生聚
30. 【一剪梅】 水中花
31. 【最高楼】 老军吟
32. 七言 对越自卫反击战
33. 七言 老残 顶针体
34. 【风入松】 手谈
35. 【烛影摇红】 丹青
36. 【锦堂春慢】 物华
37. 【八六子】 雨声
38. 【定风波】 踏歌行
39. 【夺锦标】 2008 北京奥运
40. 【荷叶杯】 忆秦淮 【变格】
1. 【高阳台】 浮生半日
三月阳关,铺红盖绿,匆匆换了新颜。
春燕呢喃,来寻旧岁屋檐?
繁花欲驻前年树,竟不知、故苑何迁?
待独行、陌路欺生,知向谁边?
凭栏但爱曛风暖,让天涯过客,半日偷闲。
白塔青砖,亭亭玉立荷莲。
最恋竹马青梅处,可记得,碧水白船。
看飘零、柳絮槐花,敢忆从前?
请用中华新韵吟咏
【高阳台、庆春泽】
又名《庆春泽》。一百字,前后片各四平韵,亦有于两结三字豆处增叶一韵者。
2.
【摸鱼儿】 新世纪 【定格】
望寰中、 劲风云动,觉来天地翻覆。
英雄疲惫强梁窥,满耳躁锣嚣鼓。
明暗处,可曾见、强敌环伺如狼虎。
谁家不怵。
叹世匮经纶,猾狐狡兔,竟恁少约束。
光阴迫,世际迎新送故,桑田沧海今古。
千秋功业凭何筑,愁刹舜尧文武。
人始悟,挽沉陆、开天须得乾坤斧。
大潮何阻?
且按下心情,倩君同待,重写驭龙赋!
中华新韵
【摸鱼儿、摸鱼子、买陂塘、迈陂塘、双蕖怨】
一名《摸鱼子》,又名《买陂塘》、《迈陂塘》、《双蕖怨》。唐教坊曲。宋词以晁氏《琴趣外篇》所收为最早,兹即取为准则。一百十六字,前片六仄韵,后片七仄韵。前第四、后第五韵,定十字一气贯注,有作上三、下七,亦有以一字领下四言一句,五言一句者,可以不论。双结倒数第三句第一字皆领格,宜用去声。
3.
【拜星月慢】 【定格】 恬静
浩渺闲云,寒峦屏障,百里层林尽染。
泄泄微风,送秋声遥远。
望晴里,是处山光水色辉映、更有来鸿归雁。
漫漫夕阳,映湖光清浅。
小舟横、想是无人管。
红黄叶、总任风吹乱,呖呖索索稀稀,听天音轻缓。
逞悠闲尽享身心懒,盘垣久、不愿言回返。
渐渐里、冷了千山、觉秋冬转眼。
《词林正韵》
去声二十八勘二十九艳三十陷通用
【拜星月慢】
唐教坊曲,《宋史·乐志》入“般涉调”,《清真集》入“高平调”。一百四字,前片四仄韵,后片六仄韵。前片第五句及结句,后片第四句及结句皆上一、下四句式。
4.
【六州歌头】 汉军出塞曲 【格二(平仄韵互叶)】
恨匈奴患,汉地日无光。
鸣镐响,人命丧。
嗜牛羊,似豺狼,万里人烟旷。
草原上,袭如浪,人心恍,百姓望,祈安康。
秣马经年,中土出良将,国富兵强。
卫青不怕虎,去病亦无双,剑气刀光,露锋芒。
草深漠广,风激荡,军令放,战无疆!
不相让,刀枪向,器铿锵,死兼伤。
大汉兵西望,闻风丧,万军降。
联军壮,多胜仗,匈奴亡。骁勇深谋,铭记青史上,华夏荣光。
汉军威风荡,将士志飞扬,谁犯炎黄?
《词林正韵》
平声:三江七阳通用
仄声:上声二十三梗二十四迥,
去声二十四敬二十五径通用
【六州歌头】
程大昌《演繁露》:“《六州歌头》,本鼓吹曲也。近世好事者倚其声为吊古词,音调悲壮,又以古兴亡事实文之。闻其歌,使人慷慨,良不与艳词同科,诚可喜也。”一百四十三字,前后片各八平韵。又有于平韵外兼叶仄韵者,或同部平仄互叶,或平韵同部、仄韵随时变换,并能增强激壮声情,有繁弦急管、五音繁会之妙。要以平韵为主,仄韵为副,务使“玄黄律吕,各适物宜”耳。
5.
【西吴曲】【定格】 很惰很消极 慎入
叹唏嘘往事谁省,记依稀旧地梦中景。
却三十年后,伶仃憔悴形影。
壮志雄心,谁料到心凉身冷。
便任作思懒情迁,也落个耳根清静。
渐秋风里,闻北雁啼空,山形水光倒映。
醉酩酊。
且将身后声名,还添杯酒,暖了前番旧梦。
三更惊起,望处月色如银,寥落晓风清,长夜几人醒。
《词林正韵》
仄声:上声二十三梗二十四迥, 去声二十四敬二十五径通用
【西吴曲】
《词谱》云:“调见《龙洲集》。”今所传《龙洲词》无之。可能为刘过自度,音节极苍凉激楚,一百五字,前片五仄韵,后片四仄韵。
6.
【六州歌头】 周恩来 【格三(平仄韵换叶)】应叔凡君之邀
国之樑栋, 青史记英名!
庚子恨, 明园痛,忿不平,掉头东。
国破山河恸。
东亚病, 夷兵纵, 九州冷,乌云笼, 碧丹凝。
湘赣工农, 霹雳惊天动,镰斧旗红。
血火谁与共, 两万里长征,抑北择东, 向西行.
卢沟月冷, 倭兵横,哀军胜, 阋墙赢.
国与共, 尘埃定,故国兴, 老臣功。
环伺风云动,谈合纵, 促连横.
扶积重, 危求胜, 显奇能.
尽瘁鞠躬, 了却强国梦,翔宇乘风。
令我歌未罄, 已是憾填膺。
一代豪雄!
卢沟,翔宇出律,非不愿为,实不能为也!
此词是据【格三(平仄韵换叶)】填的,仍有出律处。两个很字可改。
【六州歌头】
程大昌《演繁露》:“《六州歌头》,本鼓吹曲也。近世好事者倚其声为吊古词,音调悲壮,又以古兴亡事实文之。闻其歌,使人慷慨,良不与艳词同科,诚可喜也。 ”一百四十三字,前后片各八平韵。又有于平韵外兼叶仄韵者,或同部平仄互叶,或平韵同部、仄韵随时变换,并能增强激壮声情,有繁弦急管、五音繁会之妙。要以平韵为主,仄韵为副,务使“玄黄律吕,各适物宜”耳。《六州歌头》,从调名知道大抵来自唐代的西北边地(六州是伊州、凉州、石州、甘州、渭州、氐州),当是高亢雄健的,适于表达慷慨悲壮的声情。宋人关于此调的记载如程大昌《演繁露》卷十六说:“《六州歌头》本鼓吹曲也。近世好事者传其声为吊古词,如‘秦亡草昧,刘项起吞并’(刘仲方词《咏项羽庙》见《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五)者是也,音调悲壮。”贺铸的《六川歌头》也是较早的作品,全首三十九句,其中二十二句为三言,最长也不过五言。三十四句押韵,又以东、董、冻平上去三声同叶。字句短,韵位密,字声洪亮。作者就是以这种繁音促节、亢爽激昂之声写自己豪纵奔放的壮怀侠气,文情与声情完全一致。我们从歌词内容、句度、语调、叶韵等方面,完全可以肯定它是个“音调悲壮”的曲调。后来张孝祥、刘过、汪元量诸人填作此调,或吊古代兴亡之迹,或抒自己忠愤填鹰之情,音调都是慷慨悲凉的。
7.
【念奴娇】 北戴河
秦皇岛外,恰天高气爽,清秋节气。
万里长龙终入海,敢问何曾休歇?
虎视八荒,碣石横槊,留取后人说。
去兮逝者!已然人间换过。
走马唐宋元明,兵荒战乱,洒遍郊原血!
宝殿王旗徒变幻,苦难竟无终结。
革命初成,驱夷逐寇,华夏终不灭!
兴衰存殆,百年光景谁借?
【念奴娇、百字令、酹江月、大江东去、壶中天、湘月】
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东去》、《壶中天》、《湘月》。元稹《连昌宫词》自注:“念奴,天宝中名倡,善歌。每岁楼下酺宴,累日之后,万众喧
隘,严安之、韦黄裳辈辟易不能禁,众乐为之罢奏。玄宗遣高力士大呼于楼上曰:‘欲遣念奴唱歌,邠二十五郎吹小管逐,看人能听否?’未尝不悄然奉诏。”(见
《元氏长庆集》卷二十四)王灼《碧鸡漫志》卷五又引《开元天宝遗事》:“念奴每执板当席,声出朝霞之上。”曲名本此。宋曲入“大石调”,复转入“道调
宫”,又转入“高宫大石调”。此调音节高抗,英雄豪杰之士多喜用之。俞文豹《吹剑录》称:“学士(苏轼)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
去》。”亦其音节有然也。兹以《东坡乐府》为准,“凭高远眺”一阕为定格,“大江东去”为变格。一百字,前后片各四仄韵。其用以抒写豪壮感情者,宜用入声
韵部。
注:间 出韵。
8.
【凤凰台上忆吹箫】 清秋
河汉星驰,拱穹低坠,醉叟俯仰白头。
问是何人错,倒挂吴钩。
浮想人间爱恨,千古也、一曲终休。
人消瘦,三杯闷酒,漫漫清秋。
洲头,晓风曳曳,萧瑟叶飘零,去事难留。
辗转终无寐,独上高楼。
唯见流云似水,争笑我、花眼浊眸。
无人处,年纹莫数,竟自添愁。
【凤凰台上忆吹箫】
《词谱》卷二十五引《列仙传拾遗》:“萧史善吹箫,作鸾凤之响。秦穆公有女弄玉,善吹箫,公以妻之,遂教弄玉作凤鸣。居十数年,凤凰来止。公为作凤台,夫
妇止其上。数年,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去。”宋词始见于《晁氏琴趣外篇》。兹以《漱玉词》为准。九十五字,前片四平韵,后片五平韵。
请用中华新韵吟咏
9.
【蓦山溪】 客居【变格】步 蓦山溪 姜夔 题钱氏溪月
不觉是客,恹起斜拖屐。
硕果累枝垂,算时日、前年共植。
去登高处,晨雾掩霞横,云冉冉,欲揽来,裁落三千尺?
曲终人散,叹有朋无觅。
踽踽我独行,置身这、他乡异地。
人间情状,兼世态炎凉,真情谊,且收齐,留取他年忆。
【蓦山溪】姜夔 题钱氏溪月
与鸥为客,绿野留吟屐。
两行柳阴垂,是当日、仙翁手植。
一亭寂寞,烟外带愁横,荷冉冉,展凉云,横卧虹千尺。
才因老尽,秀句君休觅。
万绿正迷人,更愁入、山阳夜笛。
百年心事,惟有玉阑知,吟未了,放船回,月下空相忆。
【蓦山溪、上阳春】
又名《上阳春》。《清真集》入“大石调”。八十二字,前片六仄韵,后片四仄韵。亦有前片四仄韵,后片三仄韵者,列为别格。
10.
【御街行】 聚京城 步 御街行 范仲淹
松杉掩映宫墙砌。
北海水、金涟碎。
沉沉龙脉北南通,千古幽燕福地。
清风欲雨,恁多春燕,飞报人家里.
朋来把盏终须醉。
共喜怒,同滴泪。
当年才俊一时归,不谙醪觞滋味。
唏嘘往事,凭杯遮面,尊鄙无回避。
御街行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
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
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攲,谙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御街行、孤雁儿】
又名《孤雁儿》。《乐章集》及《张子野词》并入“双调”。兹以范仲淹词为准。双调七十八字,上下片各四仄韵。下片亦有略加衬字者,列为变格。
11.
【满江红】怀古 和 满江红文天祥
和王夫人《满江红》韵,以庶几后山“妾薄命”之意。
皓月当空, 应只照、山光水色?
抬望处、清辉流曳,六朝宫阙。
玉带官河空寂默,涟漪烁烁红墙侧
冷眼看、争霸易江山,焉曾歇。
前朝事,终寂灭。
衰盛史,何堪说!
纵流芳百世,洒英雄血。
不见当年封万户,白云千载明秋月。
笑指点、击水到中流,何人缺。
满江红 文天祥
和王夫人《满江红》韵,以庶几后山“妾薄命”之意。
燕子楼中,又挨过、几番秋色?
相思处、青年如梦,乘鸾仙阙。
肌玉暗消衣带缓,泪珠斜透花钿侧。
最无端蕉影上窗纱,青灯歇。
曲池合,高台灭。
人间事,何堪说!
向南阳阡上,满襟清血。
世态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
笑乐昌一段好风流,菱花缺。
【满江红】
《乐章集》、《清真集》入“仙吕调”。宋以来作者多以柳永词为准。九十三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五仄韵,一般例用入声韵。声情激越,宜抒豪壮情感和恢张襟抱。亦可酌增衬字。姜夔改作平韵,附着于后,则情调俱变。
12.
【六州歌头】 2008 四川大地震
山摇陆陷, 大地撼穹隆。
浑水涌, 尘烟笼, 蔽晴空,
一时中,地震连天动,
真恶梦,伤亡重, 民心痛,
环球怔, 举国惊!
生命无辜, 更妇孺翁妪, 学子玩童!
问天良何在, 取命忒轻轻,别死离生,
太匆匆!
域中万众, 军民竞,生死共, 此心同。
雨雾重, 危显勇, 路难行, 竟谁功。
自有天兵降, 危难里, 见英雄。
灾难重, 全球动, 拄将倾。
四海炎黄, 情义重天地, 血肉深情。
待云飞天净, 旭日又东升,
温暖融融。
【六州歌头】
程大昌《演繁露》:“《六州歌头》,本鼓吹曲也。近世好事者倚其声为吊古词,音调悲壮,又以古兴亡事实文之。闻其歌,使人慷慨,良不与艳词同科,诚可喜也。 ”一百四十三字,前后片各八平韵。又有于平韵外兼叶仄韵者,或同部平仄互叶,或平韵同部、仄韵随时变换,并能增强激壮声情,有繁弦急管、五音繁会之妙。要以平韵为主,仄韵为副,务使“玄黄律吕,各适物宜”耳。
请用中华新韵吟咏
13.
【望海潮】 桃花源 和 【望海潮】 柳永
春风初霁,连绵夜雨,一番洗尽尘乏。
流水小桥,杨梢柳末,星星点点人家。
归雁落平沙。
看芳草新绿,珠映云霞。
燕雀低飞,几池清水闹喧蛙。
争说此地堪嘉。
有山光水色,樱李桃花。
篱下径旁,鸡鸣犬吠,村姑、钓老、牛娃。
终日伴闲遐。
了我桃园梦,虚掷年华。
天上人间好景,不向外人夸。
【望海潮】 柳永
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望海潮】
始见于《乐章集》,入“仙吕调”。一百七字,前片五平韵,后片六平韵。亦有于过片二字增一韵者。
【注】前片第八句有作“仄仄平仄仄”为上一下四句式,后片结尾作“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韵)”者。亦有前片第四句作“平平仄仄”,后片首二字增一韵者。
14.
【暗香】 秋意 步 【暗香、红情】 姜夔
晚秋月色,算几回共我,聆听箫笛?
酽酒醉人,艳艳菊花亦堪摘。
谁道黄花绿叶,鬼斧匠工丹青笔。
却更是、郁抑馥扬,香溢满庭席。
无几,夜寂寂。
叹遍地落英,废叶堆积。
不应戚戚,好景仍得醉中忆。
抬眼清秋万里,荒野旷、云薄天碧。
借问此中清意,几时再得?
【暗香、红情】 姜夔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
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姜夔自度“仙吕宫”曲。其小序云:“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后张炎用以咏荷花荷叶,更名《红情》、《绿意》。此曲九十七字,前片五仄韵,后片七仄韵,例用入声韵部。前片第五字,后片第六字,皆领格字,宜用去声。
暗香 姜夔 仙吕宫
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徵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15.
【满江红】 天人
辟地开天,不过是、年三五万。
混沌里、弹丸之地,斗移星换。
精卫衔石心力倾,女娲补漏尤为晚。
念神仙、束手待何如,空兴叹!
穹隆转,沧海变,
人有力,谁曾见。
可怜千年事,地哭人怨。
我劝天公多怜悯,天人从此无争战。
乾坤间、荡荡日重光,清平现。
《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舜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满江红】
《乐章集》、《清真集》入“仙吕调”。宋以来作者多以柳永词为准。九十三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五仄韵,一般例用入声韵。声情激越,宜抒豪壮情感和恢张襟抱。亦可酌增衬字。姜夔改作平韵,附着于后,则情调俱变。
请用中华新韵吟咏
16.
【菩萨蛮】醉中 步 菩萨蛮 温庭筠
冲天壮志凭烟灭,肝肠犹热头飞雪。
五尺好须眉,欲飞心已迟。
不堪窥铜镜,镜里憔相映。
裹我素麻襦,醉中听鹧鸪。
【菩萨蛮】 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菩萨蛮、子夜歌、重叠金】
又名《子夜歌》、《重叠金》。唐教坊曲,《宋史乐志》、《尊前集》、《金奁集》并入“中吕宫”,《张子野词》作“中吕调”。唐苏鹗《杜阳杂编》:“大中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璎珞被体,号‘菩萨蛮队’。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见《词谱》卷五引)据此,知其调原出外来舞曲,输入在公元八四七年以后。但开元时人崔令钦所著《教坊记》中已有此曲名,可能这种舞队前后不止一次输入中国。小令四十四字,前后片各两仄韵,两平韵,平仄递转,情调由紧促转低沉,历来名作最多。
17.
【河传】 梦京城 (格二)
春老, 夕照,
红墙绿绕,
翠屏山小。
殿前松柏映雕梁。
落阳,
万家灯火黄。
那堪袅袅炊烟立。
却原系,
木马青梅地。
旧情亲,
欲断魂,
这心,
念乡思故人。
【河传】
《碧鸡漫志》卷四引《脞说》云:“《水调河传》,炀帝将幸江都时所制,声韵悲切。”《漫志》又称:“《河传》唐词,存者二。其一属‘南吕宫’,凡前段平韵,后仄韵。其一乃今《怨王孙》曲,属‘无射宫’。以此知炀帝所制《河传》,不传已久。然欧阳永叔(修)所集词内,《河传》附‘越调’。亦《怨王孙》曲。今世《河传》乃‘仙吕调’,皆令也。”《金奁集》所收令词并入“南吕宫”,《乐章集》入“仙吕调”。唐宋人所作令词,句豆韵脚,极不一致。但前后两片皆前仄韵,后平韵,平仄互换,则大抵相同耳。兹选两格:一为五十五字,前片四仄韵,三平韵,后片三仄韵,两平韵。一为五十四字,前片四仄韵,三平韵,后片三仄韵,四平韵。
18.
将进酒 大西线歌
曾记否秦皇虎视吞南北,唐王殿下百国商。
曾记否陌上桑田堆稻谷,青山绿水走牛羊。
五岳巍巍接天际,两河荡荡育炎黄。
君不见千载繁衍竭地力,百年祸害赖河觞。
君不见都城干渴成危地,穷山恶水造饥荒。
噫吁戏!幸甚焉!救华夏,在朔天。
与君歌一曲,容我为君道周全。
喜马拉雅天赐我,西线工程命攸关。
先锋斗胆甘用命,万众齐心铁石穿。
冲淤清塞开河道,涤污荡染造良田。
待得江山重安派,黄沙万里变江南。
将进酒,杯莫闲,他年若睹沧桑变,
与君祭洒帝陵前!
-----悠悠万事,以此为大!
19.
【青玉案 】 春深 步 辛弃疾 青玉案
春风曳曳摇高树,更摇落、江南雨。
万里江天弥去路。
泠波掀动,残红流转,纤叶翩迁舞。
乡思如柳千百缕,洒向蒙蒙雨中去。
算过生年余几度。
黧颜白首,英年何在,梦里春深处。
【青玉案 】 (仄韵)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青玉案
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因取以为调名。六十七字,前后片各五仄韵。亦有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