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苍雪漫天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随风而逝的记忆】茗香小筑文学大赛评比

  [复制链接]

282

主题

3250

帖子

325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50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6-12 18:30:14 | 只看该作者
十一号作品:往事越千年


       记忆中那是高二时的五月,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我和一众同学相约攀登位于市郊的功臣山。
    山之成名,是因矗立于山巅的一座石塔——功臣塔,北宋时为纪念武肃王钱鏐而兴建于功臣山顶,历经千年风雨而不倒,永远如一柄参天之剑般直插云霄的临安市标。
    我们一路上游目骋怀,谈笑风生,不觉已到半山腰,见有一座亭子,便过去稍事休憩。亭子依山势而建,古朴雄健,傲视山外。然而最醒目的当属亭子中间立着的一块巨大石碑,高约两米,宽约一米,上面密密麻麻镌刻着许多文字,虽然饱经风尘,字迹依然清晰可见。我们都不禁凑过去看上面的内容,楷书繁体的文言文并不好认,原来碑上大致记载功臣塔的建成年代、目的以及一些歌功颂德的文字,落款是后梁贞明年间。正当同学们读到“后梁”而互相讨论之时,忽然背后传来一个沧桑的声音:“你们知道后梁的第一个皇帝是谁吗?”我们纷纷朝着声音来源看去,从石碑后面走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看来约有七十来岁,微微伛偻着背,刚才的问题就是他所问。见同学们面面相觑,我只好出来解围:“是朱温。”想不到老人竟显得非常高兴,一面走过来拍拍我的肩,一面操着浓重的乡音念叨着:“对!对!太好了!太好了!”
    我有些不知所以,老人紧接着又问我:“那朱温之后是谁做了皇帝?”
    我回答:“朱友贞。”
    “那后梁灭了是谁当了皇帝?”
    “是李存勖吧?”
    ……
    就这样,老人连珠弹似的问了我好几个有关五代的问题,虽然他夹杂着大量土话的句子令我不太适应,我勉力为之,直至最后终于被难倒了。
    老人显得既激动又不无沉重,像所有其他的老者一样,握住了我的手,感慨万千地说:“我在这里干了十多年了,你是第一个能答上这么多问题的人,太好了!太好了!”说实话当时我的心里颇感意外,因为这些问题于我而言说不上有什么冷僻的,但我不曾料到,他们曾经难倒了一批又一批来到功臣山的游人。于是我们一行人坐在石碑周围,和老人聊了起来。从老人的话中我们得知,他本是临安市文物局的工作人员,退休以后选择到功臣山上做一名义务管理员。在谈话中他一直在感慨,现在的人,懂历史的太少了,知道五代的更是几乎没有。其实我又何曾了解这段混乱的历史呢,无非一些肤浅的历史常识罢了。也许正是从那个时候起,我的心中出现了一个莫名的冲动,我要去好好了解我们祖国的历史,并且将它发扬光大,永远不被遗忘。
    告别了老人,登上了山巅,仰望着屹立千年的功臣塔,俯视着欣欣向荣的热土大地,一股沧桑感不由得涌上心头。此时此刻,这座岩石凿成的五层中空石塔,不再是一座地理坐标,而是历史变迁的见证者,华夏千年兴废的亲历者,中国文明逐渐流失的痛心者。
    那山,那人,那座塔,将永远融为一体!

后记:从那以后我再也无缘重临功臣山,进入大学以后,我举家迁离临安,功臣山的记忆似乎将被永远封存,直至某一天,偶然在图书馆看到一本《五代史解读》,曾经的记忆再度涌上心头,我立刻借下这本书,细细读完,这个兵荒马乱,战火频仍的时代才完整展现在我眼前。感谢那位沧桑又不失矍铄的老人,他日我重回故地,希望还能聆听您的教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2

主题

3250

帖子

325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50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6-12 18:31:08 | 只看该作者
十二号作品:那一场美丽,我曾经拥有


残阳如血,映半江萧瑟,寂寂无风,江面无波,唯有三两鸥鸟,起伏徘徊,婉转相和。放眼处,江天一色,极尽悠远空灵。
    这样的景致,美吗?也许。然而,入得眼的,未必入得了心。凝伫与江边,仿佛石化了的雕像,无心周遭景色的变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坚持,当意识渐渐疏离,记忆越来越模糊,心底,依旧反复着一句话:你不来,我不敢老去。轻轻地一声叹息,空了的心,莫名的,痛了。

    相识于阳春三月,烂漫的春光,孕育了浪漫的情怀。没有乍见的惊艳,没有回眸的深情,只是那么灵犀一点,便成了润物无声的雨,悄悄地演绎了唯美的情节。烟雨迷离,细数梨花落。于是,以花为媒,情缘相系,故事,在美丽中拉开了序幕。诗为情寄,笔墨为先。何必海誓山盟?一笺素墨,便是缠绵情深。错落的词句,婉约的情怀,无须你说,我便懂。
    从此,天涯咫尺,明月相思,不与红尘说寂寞,心底自有一番思量。纵是繁华落尽,依然执着那不语的相约;纵使青山渐老,斜阳成墨,那一份温柔,依然如花绽放。
    执子之手,时光凝固在流转的眼眸,黑与白的交替在不经意间,这一份熟识,却仿佛已经历了几百年。不言及终老,只想把记忆,永远定格在那一瞬间。
    梨花的故事,写满诗笺。当最后一枚枫叶染上霜色,美丽,终于凋谢。没有结局的故事,也许依旧会上演,曾经的悸动,却渐行渐远。怨吗?相识便是幸运。或美好或快乐的记忆,即使贴上了伤感的标签,依然,会让人心动。

    不觉间,残阳尽褪,清泠泠的月浸染江心,微漾的轻波,摇碎了清影,粼粼地颤动着,灰墨色的树影沉默着,凝郁了这夜色。
    终于,闭上酸涩的眼眸,夜风拂面,遗落一抹微凉。低头,卸下沉沉的过往,牵扯起嘴角的微笑,对那逝去的流水,轻轻地说:那一场美丽,我曾经拥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2

主题

3250

帖子

325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50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6-12 18:32:30 | 只看该作者
十三号作品:那年  那事  那人


       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念情的人且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若干年后,当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那曾经熟悉的脸庞,看到那被风吹乱的白发,泪水在瞬间滑落……
                                                        ——题记

        清楚地记得那是1993年的10月25日,刚到异地求学的我因持续的剧烈腹痛被送往医院,医生一番检查之后给出结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面临穿孔的危险,必须马上实施手术。当时,三姐是高我二届的学长,也即将面临着毕业。那会儿没有方便的通讯,就连话机也是少之又少,来不及同父母联系,姐姐用颤抖的手在手术单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其实,我应该算是幸运的,主治医生腾旭是一位不仅有着精湛的医术,而且极富责任心的年轻医生。清楚地记得,躺在冰凉的手术台上我禁不住全身发抖,那一份恐惧占据了全部的空间。大家都在做着术前的准备工作,我以为没有人会注意到我。这时一个磁性的声音响起:“这位患者年龄很小,是个学生而且父母都不在身边,大家都仔细些,王护士,你就专门陪她说话缓解她的紧张。”“知道了,腾医生。”护士与我聊了些什么我根本不记得,只记得那位医生姓腾,是我的主治医生,我感觉到麻药注入自己的身体,也听到手术刀划开皮肤的声音……
        再次醒来,我已经转入普通病房,在医生与姐姐的精心照料下,我的伤口恢复得很快,父亲也终于在我入院后的第三天赶到了医院。一周后我出院返校,父亲也赶回单位上班,一个月后姐姐毕业,而我再次面临孤独。也许是从小从未离开过父母身边,面对姐姐的毕业,我生出许多的不安,我不知道离开了姐姐,我的生活会陷入怎样一种状态,除了焦虑便是满眼的不舍。
        姐姐是了解我的,在一个明媚的午后,姐姐和她同寝室的一位大姐姐带着我来到一户人家,后来我才明白,姐姐是带我去认门的,那位张姨是星火人,父母也仍工作、生活在星火,她只是嫁到了淮南。姐姐托他们一家照顾我,毕竟我大病初愈,身体还未完全康复。张阿姨与张叔都是很和蔼的人,他们家有两个孩子,一个大我一岁的女孩,一个小我一岁的男孩子。
        此后,每周六的下午,张叔会准时出现在寝室楼下,用那辆28的自行车载我回家,张阿姨则会准备一大桌子的好吃的,晚上我便与黎明姐同住一个房间,周日永海弟弟便会带着我们俩到处玩,附近的各个角落都留下了我们快乐的足迹。在周日的晚上,张叔又会安全的将我送回学校。
        每次寒暑假,尽管单位都会派出学生家长带队,安排好车辆到学校接送我们,但是他们全家仍然会来送我,带着各式各样的特产,有给我爸妈的,当然也有带给张姥姥和姥爷的,我就是一位信使,传递着快乐,传递着惦念,也传递着亲情。
        日子一天天过去,感觉时间过得很快,那段时间是快乐的,也是无忧的。在张叔那辆28的自行车上,我能够感受到来自父亲般的关怀,在张姨变着花样做的那么多的好吃的食物里面,我也能够感受到来自一位母亲的关爱。在黎明与永海那里,我充当着姐姐与妹妹的双重角色,每每都是由我来化解他们之间的矛盾,每每我也成为了他们学习的榜样,这丝毫影响不了我们三个人之间的情感,我们也成为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毕业那年,除了特产更有我一直喜爱的那盆龟背竹,带着他们的不舍与祝福,我踏上了返乡的路程。
        一切的改变都源于96年那一场车祸,之后的几年时间里我一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鲜少与人交流,对于很多的事和人,也都随着那一次猛烈的碰撞有着部分遗忘。然后,结婚、生子,工作、生活,再然后工作调动,家也随着搬迁,那些事、那些人依然被忙碌所掩盖。
        很多的时候会感觉冥冥中总有一些事儿、一些人一直牵绊着自己,却总也理不清楚头绪。更因着车祸留下的后遗症,在每每自己集中精力想打通经脉的时候,欲裂的头痛都会将自己彻底击败,一次次的试验,一次次的无功而返,让许许多多的疑惑一直留存至今。开始安静地行走,学会安静地生活,仿佛一切就当如此。
        直到前几日,在总厂办完事情与密友在路上闲逛,看到花园石椅上那个熟悉且年迈的身影,那一声“萍儿”,一下子打开了记忆的闸门。那些曾经让自己感动不已的人和事儿,一下子浮现在眼前,俯身蹲在老人膝前,看着那满是皱纹的脸庞,看着那些被风吹起的白发,泪水一下子滑落……
        心早已在那一刻被划得生疼,同样也无法掩饰内心的慌乱,为太长时间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感到惭愧,面对老人的呼唤更是无地自容,看到年迈的姥姥,想起一直视自己为女儿的张叔、张姨,不知道他们现在过得可好,身体是否硬朗,还有黎明、永海,他们是否也早已为人父母,有了自己的生活……
        这一切都是我急于想知道的,因为已经晚了至少十四年的光阴,而我必须把这十四年的过错尽管挽回,用心去弥补,我要找回那一份亲情,找回那段曾经迷失的自己。因为那些都是我的亲人,曾经给过我体贴入微的照顾,也毫无保留的将温暖传递于我……
        面对密友的极力挽留,我无法做出更多的解释,只是匆匆叫来司机踏上回家的路程。我知道,有许多事情都在等着我,更有一个声音在强烈地召唤着我,那是久违的亲情,更是浓于水的恩情,我希望在他们的有生之年,能够让我为他们多做一些事情,多尽一份孝心,不要让自己留下太多的遗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2

主题

3250

帖子

325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50
14#
 楼主| 发表于 2010-6-12 18:34:13 | 只看该作者
十四号作品:爱与不爱,都是如此的无奈


我用了太多的文字才敲出了这一串风铃,叮当的响声,能否穿越时空的阻隔到达你的身边。季节的风雨沉淀了太多的故事,也遗忘了走过的往事,所能记忆的只是那曾经画卷里的轻歌曼舞。飘飞的温柔,像盛开的喇叭花一样绯红,是思念采撷了沧桑,还是你改变了它的色彩,如春风里的细雨心声。
昨夜西风昨夜雨,桃花飞尽桃花笑,你依然是我最深的依恋,如桃花一样微笑。流年流转,爱与不爱,都是如此的无奈,此刻,手执着思念的画卷,明朗如昔的线条,是你的眼睛,清澈、纯净带着拈花一笑的烂漫。
窗外吹拂的迎春花,舞动了初夏的温柔,似精灵般感叹春天的逝去,滚落了一地的黄花。多雨的季节打湿了思念的萌芽,遥远的北方,你是否何我一样经历了淋淋的细雨,站在雨中,看着模糊没有边际的天边,是否也在期待彩虹。我不会让忧郁凝结,泪珠变成永恒,阳光能否把泪折射出你的倩影,然而一阵风掠过,风干了思念。
我只能躲在城市的角落想你,静静的、也只会是静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2

主题

3250

帖子

325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50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6-12 18:35:14 | 只看该作者
十五号作品:生死都在天地大美间

    初秋,夏的余热尚未消除,天气酷热依旧。连日来为了“一盘棋”信息采集,走村访户工作也一直持续着。

傍晚时分,一天的工作接近尾声,我和几位同事被一好客的农户留下吃晚饭。这人山里人纯朴模样,但手艺非比寻常,几个小炒足见其火候精妙,打听之后才知晓,原来他以前是部队上的厨师。我们就在他家的庭院,摆上四方大桌,一壶自家酿的米酒,几碟野味小炒,好不痛快,大概这就是“人间有味是清欢”吧!

席间,三巡过后,大家便放开了, “龙门阵” 天南地北到处摆。酒正酣时,无意中听到同事高声说的一句话,“我说啊!天地是主,人是客。古往今来,人是一批一批地来,又一茬一茬地走,可是山还是那座山,亘古不变。”正吃得酣畅的我,猛的一震,于是很慎重地抬起头,及其庄重地远眺着对面那些连绵的山,而后俯视良久于屋下那印着余辉,波光粼粼的湖面……

近日来,不慎染了风寒,一月有余不见好转。卧榻之时偶然想起前些日子在那农户家里的听闻,便仔细思量起生与死的涵义。既然人有生老病死,又无法回避的事情,那么想清楚,弄明白本身就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以前,我是极力回避这件事情的,说是逃避也不过分。内心深处根本排斥提及与死相关的事。大学时的一段往事至今留有印象。大学讲堂上,教授、学者走马灯似的换,很多老师现在已经记不起他们的名字,包括一位当时很有名气姓肖什么的教授,他给我们上当代文学时候,其中一个课题就是“死亡文学”。至今清楚地记得,一看到他在黑板上写的这几个字,我就很反感,心里还暗自嘲笑他,好不容易混到个博士后,居然研究这么无聊的课题。

任时光飞逝,流年偷转,现在努力想回忆起当年肖教授在课堂里的点点滴滴,真是遗憾,实在是苍白的可怜。

其实细细数来,对生与死的命题并不陌生,只是一直以来都没有认真整理,所以至今没有形成系统认识。翻遍记忆,最先想到的是小学时课文里中有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之类的话。再者是上初中时,在老师的鼓动之下,想做个文学小青年。摘抄本里曾摘抄过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的名句“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生与死绚烂与静美,至善至美,至真至纯,生与死两种境界演绎到了极致。我想这样的人生,或生或死,与谁都了无遗憾。

就在昨日,我给家里打了一个电话,母亲告诉了一件使我惊讶的事情,小巷里那个买菜的全叔喝农药死了。母亲说他身体多病,与儿女又有多年宿怨,想不开,喝药了!如今留下一个半路老伴,于人世悲情地活着。

——不该啊!我沉重地叹息。

放下电话,陷入了漫无边际地凝思……

全叔是一个勤劳、勤俭、和蔼的好人。每天天刚刚亮他就推着板车到自家地里摘菜,然后拉着菜到集市上卖,很晚才收摊,卖剩下的老菜叶子从来舍不得丢,拿回家和老伴煮着吃。我们住的地方是城中村,外地租房子的人特多,全叔家又在路边,因此,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酷夏或者寒冬,屋子里都堆满了看电视的人,全叔从不生气,总是乐呵呵的。不管来多少人,他都能解决“座位”问题。有时夏天还摆上西瓜,冬天的桔子更是满屋都是,来人可以随便吃。

怎么就死了呢!

——还是自杀!

也许他活着很痛苦吧!

死者已矣,生者犹存。人应该活着,即使痛苦难当,也应该努力探求一种活着的必要,珍惜上天赐予的人间。

几千年前孔子的学生向孔子请教“死”是什么?孔子回道:“不知生,焉知死?”,我猜季路的本意是想知道死是怎么回事,由此再来决定活着的时候干些什么。遗憾的是季路没能知晓“知死而后生”。然而几千年后史铁生在艰难的岁月里抗拒着沉沦,在地坛中痴痴地思索生与死:生死都是一个不可争辩事实,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因为上帝在每个人出生之时,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

不管是孔子,还是史铁生,还是其他,尽管他们在生死的理解上存异,但其本意都是为了更好的活,殊途同归。

只有看清生与死,生命才能豁达,才能归于平淡。当生命绚烂时不掩饰,静美时不张扬。这正如各家流派传承千年的精华:儒家提倡的世人要活在当下,道家让我们的心举重若轻,而佛教却给芸芸众生种植了一块美丽的彼岸花。因此,留取丹心也罢,身老沧州也罢,都是真实地存在于天地之间。

只有人生大美,才能穿行于天地大美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2

主题

3250

帖子

325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50
16#
 楼主| 发表于 2010-6-12 18:45:40 | 只看该作者
        【随风而逝的记忆】茗香小筑文学大赛已经截稿,请大家为自己喜欢的作品投上宝贵的一票!

        投票规则:投票期限为10天,每人限投5票,高于5票者只计算前5票,低于5票者,所投票数均不计算。

        以得票数评选名次,可并列获奖。本帖冻结前,参与评选的朋友均可以修改自己的投票。

       遗漏,因为没有跟贴,发表帖子,没有标注“参赛”的朋友,或者希望将自己的作品参赛的朋友,请在2010年6月15日之前,将帖子连接用快信的方式通知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主题

4390

帖子

487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72
17#
发表于 2010-6-12 20:06:08 | 只看该作者
汗哦,除了13实在再难选出,为什么非要投5个呢?
那我就5票都投给13号作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0

主题

7989

帖子

910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100
18#
发表于 2010-6-13 21:25:48 | 只看该作者
1 号, 3号,5号,9号,11号。

说真的都很好。认真细读了,就很好取舍了,不过还是取了自己喜欢的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3540

帖子

357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76
19#
发表于 2010-6-14 00:30:55 | 只看该作者
1  ,4 ,11,12, 13

支持茗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2

主题

3250

帖子

325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50
20#
 楼主| 发表于 2010-6-14 11:16:22 | 只看该作者
【13】 【8】 【15】 【4】【11】

所有参加比赛的作品,都是作者几天,甚至几个星期冥思苦想,句句斟酌的心血,他们牺牲了很多本可以做更多事的时间,写下了这些感动人心的作品,难道我们就不能认真的看一看,选出其中认为喜欢的作品吗? 本次评比有将近15天的时间,我们每天看一篇作品,时间也够了,请大家至少尊重一下作者的心血吧,如此敷衍,倒不如不要参与投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鲁ICP备2021043377号

GMT+8, 2025-8-3 14:19 , Processed in 0.12402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