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古月求衣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0年霜天第十期作业《重阳》

  [复制链接]

30

主题

918

帖子

91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18
121#
发表于 2010-10-19 23:36:58 | 只看该作者
::: 在 倚天狂笑 的贴子提到 :::
七绝 重阳赠妻

携手登高看彩霞
折菊相赠作簪花
依依遥指南飞雁
自有流云伴天涯

(新韵)
17:14 2010-10-11

俺以前写了不少的打油诗送这个送那个,偏偏没送过给俺老婆。原因嘛,一来她从来没看好过我写的诗,总是...
作揖……

PS:建辉兄帮俺想了一个词:际涯。一时我也想不想合适的,就先把他这个词用上吧。多谢建辉兄!也请其他...
倚天兄此首真情流露,读来饶有情趣。首句借登高传统点题,而用“彩霞”写重阳是一种新鲜的描述,为这一传统的习俗添上了一层浪漫的色彩。此句承题写赠妻,尤其是“折菊簪花”一语用得尤为新趣,传统古诗意象多写“折柳”“折枝”以表达伤别叹息之情,而“簪花”这一举动则常见于描写春季景色、踏青郊游的诗作,倚天此处合二为一,反其意而写重阳风物,是推陈出新之举,亦符合“菊花须插满头归”的重阳习俗,这一别出心裁之巧思更能显出情意之浓。

第三句依依遥指南飞雁与题目重阳、赠妻、登高等词语相呼应,而且又能顺势而上,即景而兴,是自然稳健的转笔,为结句作了很好的铺垫。倚天在结句中写流云相伴飞雁到天涯的想法借喻是很好的,此句若能写好能使全篇真气流畅,悠然有味。我写”若能”,就是说现在的结句其实还不能满意。问题除了倚天自知的“天”字出律之外(这其实是小问题,再斟酌一下词汇的搭配便可解决),主要出在“流云”这个词上,似乎与实景不合,通常看见彩霞的时候多在黄昏,彩霞其实也是云,在天上绵延壮阔,相对来说流动性是不大的,而“流云”一般让人联想到的是在蓝天下随风流动轻盈的白云,要不就是风暴时流散的阴云,这就与黄昏的彩霞在景色上有点闹矛盾了。建议倚天兄可以再仔细斟酌一下是否还有更好的景物可以借喻与雁相飞,这样改写一下,说不定连出律的问题都可以避免了。

纵观全篇,除了结句的瑕疵外,用语虽浅,但情味却很浓,妙处在于虽然使用了前人烂熟的菊、雁等意象,但却写出新意,亦能在诗中避免出现题目字眼的同时紧扣题目展开,做到情景交融,可见用心不同,写出来的诗句自然也有境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6306

帖子

673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734
122#
发表于 2010-10-19 23:38:01 | 只看该作者
::: 在 溪桥渔叟 的贴子提到 :::
诸君佳节网屏中,落帽龙山道义同。
醉酒争邀篱下菊,傲霜岂让岭头枫。
暮云春树情原重,北雁南方信易通。
漫道老人吟思减,文光犹望照江东
诸君佳节网屏中,——网屏,原指网状栅格。这里似指网络和电脑荧屏,用的新颖。
落帽龙山道义同。——孟嘉龙山落帽典,指重阳登高,如:“今朝落帽客,几处管弦留”-【钱起】。道义,原指道德正义,此指情致。
醉酒争邀篱下菊,——“邀菊”,双关赏菊赋诗与饮菊花酒。
傲霜岂让岭头枫。——“傲霜”,双关寒色与鬓发。佳句!深得以物拟人、以人拟物之法。
暮云春树情原重,——暮云春树,即春树暮云。“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杜甫】。借云树而写思念,后用“春树暮云”为仰慕、怀念友人之典。
北雁南方信易通。——信,双关指雁书和现代网络,切合首句。
漫道老人吟思减,——吟思,吟诵之思,即才思。以前我说过可平可仄的字要酌意区分,“思”也是其中之一。该字作动词讲为思考、思念,发平声,属上平四支韵部;作名词讲为心绪、情思,发去声,属去声四寘韵部。如“凭阑静听潇潇雨,故国人民有所思(si1)”-【毛泽东】。“杨花榆荚无才思(si4),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
文光犹望照江东。——文光,绚烂的文采。如:“赤嵌城高海色黄,乍销兵气变文光”-【黄遵宪】。江东,即江东父老,原意为家乡的父老兄长,语出《史记·项羽本纪》“…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和何面目见之”。此为谦辞,指文朋诗友。

这首诗依平水韵,一东韵部。句式富于起伏,但十分沉稳,法度依然。虚实人我全面,思理清晰,用典恰当,比兴精到。堪称佳作! 若能避开“春树“一典,写重阳而不露“春”、“秋”等显字,则更佳。
感谢溪桥渔叟朋友赠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1323

帖子

1413

积分

金牌会员

饮月宫主

Rank: 6Rank: 6

积分
1413
123#
发表于 2010-10-19 23:39:02 | 只看该作者
支持古月前辈,诸位高才+辛苦!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6306

帖子

673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734
124#
发表于 2010-10-19 23:46:27 | 只看该作者
::: 在 烟雨江南携鹤飞 的贴子提到 :::
《重阳之思友》

漫道重阳素意浓,
堪堪老树裹西风。
黄菊好展霜秋梦,
金桂频开嫩蕊丛。
未必茱萸插发际,
何须毡帽落山中。
己将念绪沉琼醴,
无限相思酒满盅!!!!(新韵)
::: 在 烟雨江南携鹤飞 的贴子提到 :::
《重阳之思友  二》

重阳己近念愈盈,
弦月不觉挂北庭。
罢酒停观菊绽放,
跌足怅叹我孤零。
依稀梦里由心醒,
感慨床前似雪明。
难道挚朋通此意,
携将旭日候门铃??!!(新韵)
::: 在 烟雨江南携鹤飞 的贴子提到 :::
《重阳思友  三》

九九重阳入暮秋,
商风渐密卷新愁。
登高不是兴游日,
揽胜焉能上酒楼?
孤雁随云融渺渺,
枯心向月怅幽幽。
席间旅客皆离去,
仍旧举杯念未休!!(新韵)
《重阳之思友》
漫道重阳素意浓,——漫道,不要说。素,白,萧条。古代阴阳五行家以金配秋,其色白,故秋也称“素秋”。
堪堪老树裹西风。——堪堪,渐渐。裹,裹住,包绕。如:“长将破帽裹西风”-【文天祥】
黄菊好展霜秋梦,
金桂频开嫩蕊丛。
未必茱萸插发际,——“九月茱萸熟,插鬓伤早白”-【李白】
何须毡帽落山中。——“龙山落帽”典,见“溪桥渔叟”七律评注。
己将念绪沉琼醴,——琼醴,美酒。
无限相思酒满盅。

这首诗对仗工整,文字亦很美,但思友的中心主题表达的不够明确,词句含义重复处太多,不够洗练。如:第一第二句重阳、素、西风、霜秋等应有选择使用。“老树、黄菊、金桂”,“念绪、相思”“琼醴、酒”等亦同。

《重阳之思友 二》
重阳己近念愈盈,
弦月不觉挂北庭。——弦月,这个是写实。很多人觉得秋天一定要配上冰轮飞镜才炫,那是不对的。
罢酒停观菊绽放,——以菊寓孤。
跌足怅叹我孤零。——跌足,悲伤、绝望时跺脚。这句过嫌夸张。
依稀梦里由心醒,
感慨床前似雪明。——这两句是宽对,也可以看成是流水对和交股对。两句有起承关系,且动词形容词位置是交错对应的,这是一种技巧。以月寄相思。
难道挚朋通此意,
携将旭日候门铃。——结转虽真,却没写出诗意来。

《重阳思友 三》
九九重阳入暮秋,——九九即是重阳,同时也是暮秋。
商风渐密卷新愁。——这一句诗味浓郁。
登高不是兴游日,——这句也不错。
揽胜焉能上酒楼?——这句意思不错,但反问的格式把包袱抖得太明了。这时以抑代扬更好,如“揽胜无关上酒楼”。
孤雁随云融渺渺,
枯心向月怅幽幽。——枯心,冷漠之心。这两句不失为好句。
席间旅客皆离去,
仍旧举杯念未休。——结句还是见真的,只是语句过于平直冗赘了。如易之为五言“座侧无余客,杯中念未休”,味当不减。

感谢“烟雨江南携鹤飞”朋友三首支持。诗是有感而发的东西,所谓“作业”只是个戏称,交的少没关系,关键是写出好作品。认真构思,组织好素材,然后先琢磨出一两句令自己感动的句子,而后添砖加瓦也不迟。即便是同一个内容同一种情感,也一定会有不同的切入点和素材。如果是想一句凑一句,各个作品之间就不会有明显的思路和变化,如此下来也只能“一蟹不如一蟹”。总体来说第一首最好,第三首次之,第二首似乎就是第一首选词陈句后一个边角料的副产品,只是从野外换了个室内布景而已。我直言,君勿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8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331
125#
发表于 2010-10-19 23:54:06 | 只看该作者
::: 在 木甫 的贴子提到 :::

倚天兄此首真情流露,读来饶有情趣。首句借登高传统点题,而用“彩霞”写重阳是一种新鲜的描述,为这一传...

第三句依依遥指南飞雁与题目重阳、赠妻、登高等词语相呼应,而且又能顺势而上,即景而兴,是自然稳健的...

纵观全篇,除了结句的瑕疵外,用语虽浅,但情味却很浓,妙处在于虽然使用了前人烂熟的菊、雁等意象,但...
多谢木甫兄能在百忙之中拔冗点评!
也非常兄台的鼓励!
听了兄台一席话,有茅塞顿开的感觉。起先并未觉得流云一词有何不妥,只是一味去想如何避开“天”字,让句式合律。现在觉得流云跟彩霞确实有点矛盾,这也充分证明木甫兄平时对生活的洞悉入微……
兄弟佩服!我再想想……
稽首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主题

1577

帖子

157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77
126#
发表于 2010-10-20 04:27:22 | 只看该作者
::: 在 木甫 的贴子提到 :::

首先恭贺最在风雨愁先拔头筹,此首诗思顺畅,一笔写下,语浅而情真,是其优点。
不足之处在于格律有误,如按新韵,则结句出律,如按平水韵,石为入声,就算按折腰体的格式,第三句也不...

其次要说说七言句的写法,虽比五言多两字,并不是简单地添够字数,而是通过多加的两字,可以表达更多的...

两地长相忆,经年髮已霜。村头黄叶路,几日到重阳?

三句写景是从侧面烘托“坐看”的动作,前人多用此法,结句一个设问,自然流露出盼望归期的心思,是不是比...
谢谢木甫大大的指点,认真读过。
实在是惭愧!因为考虑的时间不多,写得不是很用心,应该批评。
改天思考一下,重新写过。
因为工作的原因,现在才回复,实在是抱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主题

1577

帖子

157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77
127#
发表于 2010-10-20 05:57:51 | 只看该作者
                 重阳归家后有感
归家切切去匆匆,一日重阳不忍终。
欲语眉头添倦色,难辞故里少从容。
原知世上奔波苦,本就人间算计穷。
便向桃源何处渡,谁无过问孔方兄?

勉力再凑一首。
时间还是蛮紧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1131

帖子

113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35
128#
发表于 2010-10-20 22:10:35 | 只看该作者
呵呵!首先感谢白衣客诗友的精彩点评!烟雨在此有礼!!
其实在写这三首诗作之时,确实是仓促之间完成的,潜词造句很是不完满!上次古月先生问我发帖的一首重阳诗怎么不发在作业之中,我在第二天就赶紧发了第一首,然后是第二首,再是第三首。品质问题就没有那么的注重了!
个人感觉诗是有感而发的,有些词语还没有能够更细致地去表达原有的中心思想,而仓促之间必见襟肘,难免有挂一漏万之嫌,白衣客直言道来,娓娓其意,烟雨扪心而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5

主题

4万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778
129#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0 23:21:56 | 只看该作者
::: 在 水透月华 的贴子提到 :::
支持古月前辈,诸位高才+辛苦!
好久没见了,严重问好月华!上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6306

帖子

673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734
130#
发表于 2010-10-21 00:31:56 | 只看该作者
::: 在 云梦日月子 的贴子提到 :::
七律:重阳节前抒怀
销药艰辛自起愁,连天阴冷望山丘。
雨丝淅沥声非断,鸿雁顽强影未留。
商隐无题心历历,少陵秋兴意悠悠。
诗歌云梦最诚挚,爱恨情仇绕笔头。
销药艰辛自起愁,——销药,销,古通消。这个词属于自己组词,无论作者想说的是“多病药消”还是指卖药,用的都比较突兀。按照作者之前的诗文痕迹,似乎这里还是指那个曹小姐。
连天阴冷望山丘。——不客气的说,卖药在当今没什么可愁的,比我干这行强。
雨丝淅沥声非断,
鸿雁顽强影未留。——顽强,表达了什么呢。
商隐无题心历历,——李商隐比较著名的《无题》至少有十五首之多,从“春蚕到死丝方尽”到“一寸相思一寸灰”都是。典故没有明确。
少陵秋兴意悠悠。——少陵秋兴的寄寓很多,但没有一首是儿女之情。
诗歌云梦最诚挚,——云梦,似指自己。
爱恨情仇绕笔头。

从云梦日月子这首谈谈诗歌的立意,专论和泛采。所谓专论就针对共知的话题(二人或多人间),或寄赠或自遣,这种诗“外人”是很难全看懂的,只有知者自知。泛采则是指通用题材下不受个人隐私局限,追求一种共有的人文情感共鸣,这种诗的观点和论据具有普遍性认知。除非做出专门的疏注(例如标题、副题、按等),多数时候诗应该推崇后者。例如销药一词,如果我不知道以前数篇提及的那个在药业工作的女孩,“销药艰辛自起愁,连天阴冷望山丘”两句无论如何是看不懂的。立意是诗之根本,只有这点清晰了才有可进一步点评韵律、词句乃至技巧等细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鲁ICP备2021043377号

GMT+8, 2025-8-2 05:21 , Processed in 0.13625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