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到今天,花了近30个小时的不眠不休,终是将<昆仑>一气看完,文虽止而情思不断,也许在我的眼里,<昆仑>终是一个让人伤情的结局.我总想着结局可以更好的...但我毕竟不是凤歌,既不能给梁萧/花晓霜/柳莺莺/阿雪/风伶...他们血肉风骨,更不能了他们情缘夙愿.作者也许是明智的,通过他的笔触,却残忍地把淡而不尽的遐思与伤感一股恼儿地留给了我们无辜的读者和书中的角色们一起承担.
"那日少年薄春衫, 明月照银簪, 燕子分别时候, 恨风疾云乱。 志未酬, 鬓先斑, 梦已惨。 今生休去, 人老沧海, 心在天山。"这真的是梁萧与柳莺莺两人最好的写照,他们的故事由柳笠而始,亦由柳笠而终,可喷薄而出的爱情呢?此身不死,情何以尽?在朝云墓前柳莺莺代花晓霜出走,梁萧黯然而立,目注而任其离去,柳在马上回首对梁说:"小色鬼,我恨你""我恨你八辈子"她是该恨,其实她不想走,那刻她多想有双温柔的手将她挽留,可他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做,她失望伤心了,岂能不恨?草原上的重逢,本来以为他们能再续情缘,可梁萧又给了她失望.依稀记得梁萧住了一夜,清早去向柳辞行,彩凤在门外代柳传言:如是叙旧就请进,辞行就免了.梁萧再次无言离去...情深尽在无言中,意重尽在细微处.其实不难看出,柳多希望梁能留下来陪伴在自己身边,哪怕就几天都好,可她也知道更担心梁会离去.于是就有了彩凤的传话,结果...梁依旧走了,而且走得那么匆忙.柳的心又碎了.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花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青衫袖.在以后的漫漫长夜里,陪着柳的是无尽的相思和无声的泪水.柳老说梁和花都是大傻子正好配一对,自己是聪明人所以应该走,其实她才是个大大的傻子.在她心底,始终盼着有那么一天,梁萧还会回到她的身边,她希望那时候,在最心爱的男人眼里,自己仍是那么好看……于是为相思之人保持了一辈子的绝世容颜,可那个人到她死也没去见她一面,终是孤老天山.嗟叹,人间多少痴情种,风流尽没泪颜中.没有心上人在身边陪伴怜惜疼爱,纵保持一辈子的容颜,对柳又有什么欢乐可言?日夜相思,其痴可叹,其苦可知.她的一生正如: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对于梁萧,真是恨多爱少."饮罢太湖万顷酒,九天犹闻醍醐香。 醉卧红尘身自在,笑看征鸿成一行。偷了乾坤胸中留,骗得真如袖中蔵。摩诃般若波罗密,哪管世人说短长 ."他如有九如和尚一半的洒脱,定不负柳莺莺.他娶了花晓霜,又忘不了柳莺莺,既然爱已不再完整,何不效娥媓女英?可他呢?只会呻吟:"人老沧海,心在天山."柳莺莺孤老天山,到死他都没曾去见上一面,更不要说做迎娶柳莺莺的努力了.曾几何时,在与柳莺莺一起去雷公堡盗纯阳铁盒的路上,当柳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时,他说:"莺莺""我今生绝不会离开你的"音犹在耳,可朝云墓前留花晓霜而任柳莺莺离去;草原相逢匆匆而别;柳莺莺孤老天山至死不去相见;跟柳定情在先,与花结婚在后...这一切的一切,怎不叫人心寒?难道对花说的"我这辈子都陪你行医救人"是誓言,跟柳说的"永不分离"就不是?说什么言而有信,说什么一言九鼎,说什么君子一言驷马难追,通通都是放屁.且不论家仇国恨,不论武功文略,也不论性格人品,就他负了柳莺莺,我就瞧不起他.立得不世功业如何?争得武功第一又如何?莺莺因他而凄凉一生,阿雪因他而命丧黄泉,社会也好,江湖也罢,什么时候少得了恩怨争斗和战争?你要做大菩萨普济众生,可你拿什么去救阿雪和莺莺?两个活生生的红颜比什么都强,与其异想天开要去入世救世,我觉得还不如携爱共享天伦之乐.很多时候,我到希望他真是如莺莺所骂的"小色鬼",那样,可能莺莺还能有自己的幸福...
花晓霜跟梁虽是四逢三别但最终走到一起,守得云开终见日,我也替她高兴.只是与她比起来,让我不觉之中替柳莺莺惋惜,大家都好才乘我心意.也许"此事古难全",可梁萧争取的努力都没做又怎知结果?如果争取了兴许是另一番风景.哎,怒其不争...对于阿雪,一个跟李沁梅郭襄相似的女孩,我不知道评价什么才好,她比李郭可怜,人生就象流星那般短暂,刚发出光芒转瞬即已逝去;她也比李郭幸运,她得到了她梦想中需要的那份感情.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阿雪连坟墓都不曾有,真正是"无处话凄凉"还好,还有梁不曾忘她..风伶,也是个可怜的人,不过这到不怪梁萧,虽然她多年追随服侍照顾梁萧,也不曾换得一个温柔的眼神,怪只怪"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时也,命也,天意弄人!花逝去,无人知,只留满身红胭脂;相思意,何日止,只得花谢花再时...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我还是为柳莺莺惋惜,连花无媸最终都等到公羊羽回头了,可她望穿了眼睛也不曾等到他来.真的不想看这样的结局,忽然觉得金庸好可爱,真的,至少在他的几部主要作品里,男女主角虽有悲欢离合,但结局还是挺美挺合意.以后看小说要改改,先看结果再看内容,免得徒自伤怀.看<云海玉弓缘>我为厉胜男伤感了10几年,希望看<昆仑>不要伤感那么久才好,真是:
人益老,情愈脆,见不得,情人眼里相思泪...
上文作于2008.9.25看完<昆仑>之后,26号首发于百度昆仑吧,作者:zhaolongdan即现在本人.结合<昆仑>之后的<沧海>两部书籍,柳莺莺生前凄苦,死后,生前相思之人托后人寄来其一半骨灰跟她合葬,以示相伴左右之意. 诚以为死后相伴远不如生前相依相偎,即使只能获得相爱的人一半的感情,那对莺莺来说亦是幸福...但愿她在天之灵,长伴君侧,得尝相思.余感念其一生痴情竟至孤苦凄凉一生而不得尝所愿,故作此<殇柳篇>卿以慰怀. 相思意,何日止?山无棱,江水竭,此念方可绝...... 往者如斯随逝水,后来人应得如心愿.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