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30|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韩学者称韩国人发明汉字提出为汉字申遗

  [复制链接]

29

主题

112

帖子

11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1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2 12:25: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网上发帖称“韩国人发明汉字”引发文化激辩

韩国拟将中医改为韩医申报世界遗产

韩国称“拟将中医改韩医申遗”是个误会

风水申遗受韩日威胁 我国民间申遗自发启动

韩国提“汉字申遗”遭强烈质疑 网友称汉字生机勃勃地活着,无须申遗


■新快报记者 邓毅富 通讯员 王勇幸


中韩传统文化之争1 汉字之争


开篇语


近年来,韩国开展了一连串争夺中华文化的举措:向联合国申报“活字印刷术”是韩国发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明就里,竟同意了;抢注江陵端午祭为韩国文化遗产,也成功了;论证孔子是韩国人,美女西施,神医李时珍也早被划入“韩国籍”;把中医说成是韩国发明的,连同《本草纲目》、人参、针灸一起收入囊中;急匆匆向联合国提交汉服申遗书;指称汉字是由韩国人发明的;准备在2008年前完成了“整体风水地理”项目的准备工作。


中国网友因此深受刺激,也促进了对传承推广中华文化的反思,思考如何用现代化的手段展开保卫战,在构建文化自信的同时,也要摒弃文化优越论,警惕文化沙文主义,保持批判性的思考,形成知性的力量,令中华文化永葆生命力。


今日起,本报将陆续推出“中韩文化之争”系列报道,欢迎关注。


从“端午祭”申遗到将中医改为韩医申遗,从号称“汉字是古代韩国人发明的”到汉字申遗,韩国人的“胃口”越来越大,中国的网民不愿意了,他们说汉字是中国的,不是韩国的,表示要维护汉字的“所有权”。“汉字对韩国人确实是遗产,因为他们不用了。但是汉字还在中国生机勃勃地活着,进化着,没死申什么遗!中国给汉字申遗?除非中国文化灭亡了!”面对挑战,网友们拿出了自己的理由,更有了应对的策略,把刺激化为机遇。


争议 韩国学者提出汉字“申遗”


今年10月“国际汉字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之后,韩国《朝鲜日报》刊载消息称,为预防东亚国家因使用不同形状的汉字产生沟通混乱,由韩国领头,中、日、韩三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学者制作5000-6000个以繁体字为基础的常用标准汉字。这一消息随即被与会的中方代表否认,提出“简体字”是中国的法定文字,不会轻易改变。中韩汉字“繁简之争”方兴未艾,又有网民热炒韩国学者提出的汉字“申遗”说。


汉字“申遗”其实在韩国已经热了一年多,去年10月10日的韩国《朝鲜日报》报道,韩国首尔大学历史教授朴正秀说,经过他十年研究和考证,认为是朝鲜民族最先发明了汉字,后来朝鲜人移居中原,把汉字带到了中国,才形成了现在的汉文化。他将建议韩国政府理直气壮地恢复汉字,并向联合国申请汉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一篇发表在一个汉语研究的英文网站(www.chinalanguage.com)上的文章能代表不少持这个意见的韩国人的想法。这篇文章称“东夷人是韩国人,是大汶口文化的创造者。被称为‘汉字’的文字有可能是高丽人发明的”。


热评 汉字生机勃勃不用“申遗”


这一系列消息随即引起中国网友强烈反弹,加之韩国此前大动作为端午申遗,一系列“争端”,引发中韩传统文化之争网络论战。


当回顾在chinalanguage 网站上的关于汉字起源的争论时,网友们惊异地发现这竟然是发生在2002年的事情。而经过搜索后,大家又发现“韩国人发明了汉字”这个话题早已在google论坛等国际论坛上炒得沸沸扬扬,代表性观点就是:“商以前,韩国人住在山东。后来韩国人入主中原成立了商朝,并发明了一种文字(即汉字),但这种文字不能和所有部落语言相适应。只有华夏部落忍受下来并发展了和其相适应的语言,而周朝打败了商朝,韩国人退出中原后,就抛弃了汉字重新使用以前的韩语。”


“这是对中国文化的剽窃。”一位留学韩国的网友“我的中国心”表示了愤慨之情,他说:“有个韩国名校博士和我讨论,信誓旦旦地说甲骨文是从朝鲜半岛传到中原的。要知道韩国直到15世纪才有自己的文字,韩国建国后为了‘去汉化’才禁止使用汉字的,韩国学者‘参考’的史书几乎都是用汉字写成的中国史书,它们以前还根本没有文字记录的历史呢。”


面对韩国学者一套又一套的“论据”,中国不少民众置之一笑:“任何人都知道中国有着世界最长的连续不断的历史,中国文明影响了许多东南亚和东亚的国家,比如日韩。”“当中国人有了那些发明时,还没有一个明显的关于韩国人和日本人的区分,他们还没有自己的民族,怎么可能发明汉字?”有网友指出,韩国学者的逻辑起点就有问题,他说:“韩国人发明了汉字为什么自己不用,无偿送给中国人而自己又另外弄了一套?”


也有天涯网友对韩国汉字申遗作了讥讽式的解读:“汉字对韩国人确实是遗产,因为他们不用了。但是汉字还在中国生机勃勃地活着,进化着,没死申什么遗!中国给汉字申遗?除非中国文化灭亡了!”对于韩国的一系列文化“发现”,网友STKAV称:“恭喜韩国人又发现了汉字是他们创造的,说不定明天他们又会发现了什么。太阳?月亮?”然后他的结论是:“韩国牛肉为啥贵——牛都吹到天上了。”


应对 有心有力保汉字“所有权”


如何保护好汉字,不让汉字成为别人的遗产?网友各出妙招,归纳起来是“有力”与“有心”。


“有力”是指过去汉字文化圈使用汉字是因为中国经济强盛、文化先进,因而有网友提出,新世纪推广汉字同样需要先国富民强,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日益强盛,从前的汉字圈国家开始有了重新恢复使用汉字的需求与热情,这是值得肯定的事。


除了经济强盛,推广汉字还有“心”。古老的汉字是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汉语热和孔子学院使汉字又一次的大步走向全球。


还要尊重汉字的发展规律,建国后推行繁体字的简化,无疑是考虑到繁体的汉字难写难认,为让更多的人易于学习和掌握汉字,并由此深入了解和领会中华文化,确有简化的必要。但凡事物都有两面性,简化过度的“第三套简体字方案”后来便被废止了。


讲到汉字,离不开书法。在广东,书法一直是小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近年来省教育厅也多次要求加强中小学书法教育。而浙江近日也将书法教育列入中小学选修课程。


访谈 汉字表达如此接近生活


每天都在使用汉字的中国人,似乎不太注意这一古老语言背后的文化渊源。当我们听瑞典人林西莉女士(Cecilia Lindqvist)讲汉字的故事时,才发现自己正跟着一位外国向导一起浏览着中国的文化史。


林西莉女士(Cecilia Lindqvist),瑞典汉学家,曾任瑞中协会主席。其代表作品《汉字王国》是她对汉字数十余年研究的结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汉字的渊源,是西方人学习汉语的入门书籍。


记者(以下简称“记”):你为什么要在《汉字王国》这本书讲述汉字的故事呢?


林西莉(以下简称“林”):是因为汉字的结构和它最初的形态吸引了我,而且我发现,即使一些受过很高教育的中国人对自己的语言的根也知之甚少。人们在小学、中学和大学机械地进行着汉字教学和学习,却很少加以解释。


记:你这种对汉字的解读方法有什么好处呢?


林:这样能够对这些汉字的理解会具体深入,比如,讲述这些文字的自然场景——乡野、山河、动物与植物时,效果就特别好。当我致力于对汉字的象形起源做一简明、通俗的论述时,就发现原来与汉字表达的生活是如此地接近、有趣。


记:在这个过程中,你还发现了什么?


林:我发现中国文化有惊人的连续性,直到今天人们在广告、民间艺术和日常生活中,还能看到一些画面,与三千多年以前文字创造者们经历的完全相同,令人有一种跨越时空的愉悦感。


记:你花了八年的时间从事这本书的写作,而且采用了轻松自如的表达方式,作为一个外国人和中国通,你觉得你这项工作的意义是什么呢?林:中国文化是人类共有的,每个人都有权根据自己的文化传统对它进行研究、解释和欣赏,而不管他的民族归属。只有这样才能使它更丰富多彩,更宜于传播和被人接受。


记:能举些有趣的例子吗?


林:就以“人”为例吧,“人”字在甲骨文中是人的剖面的形象。她直立着,手下垂或者轻轻地举到前面。两个人,一个跟着一个,组成“从”字。两个人站在一排,便成了“比”字。相反,若是两个人背靠背,则是“北”字,这与中国民居和其他场所都是坐北朝南有关。而“人”和“言”组成了“信”字,可谓“言而有信”。


新闻链接


中国使用汉字逾三千年


相传汉字的创始,有所谓的“结绳”、“书契”、“八卦”、“河图”、“洛书”、“甲子”、“图画”、“仓颉造字”等说法。《辞海》记载:“仓颉,也作苍颉。旧传为黄帝的史官,汉字的造字者。”


按我国古文字学家的意见,甲骨文是我国“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而又比较完备的文字”。它已经比较复杂,已发现多达3000个以上字汇。


世界在变,汉字也在变。从甲骨文发展到今天的汉字,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文字的发展经过了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几个阶段。


历史上,朝鲜民族吸收了大量汉语,公元3世纪的三国时代左右,汉字传入朝鲜半岛,此后一千多年,汉字一直是朝鲜半岛唯一的书写文字。到了1443年,世宗发明了“训民正音”(韩文字母),韩语才改用字母和汉字夹杂标记的方式。


所以,汉字并非韩国固有文字。


http://news.qq.com/a/20071212/000276.htm 这个是原址

看看吧  我杀人的心都有 先是端午节  后是中医

中国政府为什么还不觉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22

主题

4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4216
QQ
沙发
发表于 2007-12-12 12:32:35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几年前我在韩国工作时就用铁的事实驳倒过几个持这种观点的韩国教授。
“暴富+报复”的心态。四千年来一直匍匐于天朝阴影之下而促成的畸形心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544

帖子

54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44
板凳
发表于 2007-12-12 12:35:30 | 只看该作者
虽无稽,但也足够令吾辈警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394

帖子

39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94
地板
发表于 2007-12-12 19:22:28 | 只看该作者
气愤,让韩国人来看看殷虚甲骨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6

主题

4921

帖子

493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935
5#
发表于 2007-12-12 22:51:42 | 只看该作者
天底下最不要脸的莫过于此了,我看是全民族的变态,整个一个疯子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主题

1719

帖子

171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719
6#
发表于 2007-12-13 21:35:51 | 只看该作者
中国人真有风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

主题

3643

帖子

393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938
7#
发表于 2007-12-14 15:27:56 | 只看该作者
简直变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主题

425

帖子

42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25
8#
发表于 2007-12-14 15:41:26 | 只看该作者
其实韩国人连语言都不是自已的。
韩语的发音很多都是沿袭日文。

日文则没袭汉语的比较多,现在仍使用很多汉字,很多都是繁体字,据说很多都是在唐朝时期传过去的。
还有野史说,杨玉环并没死,而是东渡到日本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GNIHTAEESTONNACIDRIB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269
9#
发表于 2007-12-14 19:23:54 | 只看该作者
貌似好久没挨过揍了。。。
DNIMRUOYNILLASTI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2

主题

4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4216
QQ
10#
发表于 2007-12-14 22:54:27 | 只看该作者
韩语发音沿袭日文其实不然,更多沿袭古吴音。比日语更接近汉语的南方语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鲁ICP备2021043377号

GMT+8, 2025-9-19 06:56 , Processed in 0.77104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