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78|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唐诗钻牛角尖

[复制链接]

2069

主题

4万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796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18-1-20 22:03:5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读唐诗钻牛角尖

七律    朝台送客有怀
唐   许浑
赵佗西拜已登台,
马援南征土宇宽。
越国旧无唐印绶,
蛮乡今有汉衣冠。
江云带日秋偏热,
海雨随风夏亦寒。
岭北归人莫回首,
蓼花枫叶万重滩。

打算钻一钻第二句“援”字的牛角尖。
依格律,此处该用仄声字。
查《平水韵》表,“援”字平仄两读,分属上平十三元、去声十七霰。
此时问题出来了:
1、究竟“马援”的援字在唐代该属仄还是平?
2、假如我们用古韵写诗需用到“马援”一词,援字算平还是算仄呢?
请大家不吝赐教,谢谢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69

主题

4万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796
20#
 楼主| 发表于 2018-1-23 16:30:0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山海风云客 发表于 2018-1-23 15:04
其实唐代诗人还是很严格精细的,通过诸多案例,唐代在马援用于格律诗句上的,几乎毫无例外的均用作仄声,宋 ...

特别鸣谢风云客的详解!
您辛苦了!
敬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7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201
19#
发表于 2018-1-23 15:04:26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唐代诗人还是很严格精细的,通过诸多案例,唐代在马援用于格律诗句上的,几乎毫无例外的均用作仄声,宋代如桐影兄两例为平声,其余多仄,明元清基本用仄,连元词《沁园春》一句“看健如马援”也用仄。元代经过蒙古统一,音韵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但在诗韵上还是依照旧律严格的。
这是一种总结。
第二,如同结庐兄弟的古汉语字典,查古代读音区分。
第三,研究古文化字音等事,还需要额外考虑相关文化常识,古人先有名后有字,名与字往往是有内在关联的,比如说杜甫字子美,苏轼字子瞻,想来马援应不例外。
马援(前14年-49年),字文渊。援作救助之意为仄声,渊,本意指回旋的水,引申指深潭、深水,又引申指深、深厚。文字如同名字中间的犯字。
觉得马援的渊字作救助的仄声是适合的。史书记载:马援曾作督邮奉命押送一囚犯,因可怜他,私自将他放掉。后来马援种田放牧收获颇丰,长叹说:“凡是从农牧商业中所获得的财产,贵在能施救济于人,否则就不过是守财奴罢了!”于是,把所有的财产都分给兄弟朋友,自己则只穿着羊裘皮裤,过着清简的生活。
马援一生为国尽忠,救国救民,马革裹尸,追谥马援为忠成侯。

如此看,历来马援入诗句作仄声是有来由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9

主题

4万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796
18#
 楼主| 发表于 2018-1-23 11:20:5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W566938 发表于 2018-1-23 11:16
我是来学习的,支持老A兄意见

同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8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331
17#
发表于 2018-1-23 11:16:43 | 只看该作者
我是来学习的,支持老A兄意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9

主题

4万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796
16#
 楼主| 发表于 2018-1-23 10:43:3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古月求衣 于 2018-1-23 11:19 编辑
结庐者 发表于 2018-1-23 08:44
汉伏波将军“马援”的“援”,读去声yuan的可能性比较大。不过古人写诗向来随意行比较大,不比做学问精深仔 ...

这个牛角尖果然值得钻!
往后遇到新的“牛角尖”还得继续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9

主题

4万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796
15#
 楼主| 发表于 2018-1-23 10:41:2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结庐者 发表于 2018-1-23 08:40
翻一翻古汉语字典就知道了:作“攀援,引”解释时读阳平yuan,作“助”解释时旧读去声yuan。还有读去声huan ...

谢谢结庐兄弟详解,获益匪浅!
握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1

主题

3915

帖子

473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737
14#
发表于 2018-1-23 08:44:0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结庐者 于 2018-1-23 08:51 编辑

汉伏波将军“马援”的“援”,读去声yuan的可能性比较大。不过古人写诗向来随意行比较大,不比做学问精深仔细,模棱两可的字模棱两可的用的例子不胜枚举,碰到这种问题如果想弄清楚的话,与其旁征博引古人诗句,我觉得还是翻一翻专业的古汉语字典比较可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1

主题

3915

帖子

473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737
13#
发表于 2018-1-23 08:40:4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翻一翻古汉语字典就知道了:作“攀援,引”解释时读阳平yuan,作“助”解释时旧读去声yuan。还有读去声huan,如《诗·大雅·皇矣》:帝谓文王,无然畔援。“畔援”,跋扈的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9

主题

4万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796
12#
 楼主| 发表于 2018-1-23 05:49:2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囿狐綏綏 发表于 2018-1-23 00:02
平声的居然也有这么多。。。

看来此字平仄可以随意了,但愿如此!
再次感谢小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9

主题

4万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796
11#
 楼主| 发表于 2018-1-23 05:47:3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amonk 发表于 2018-1-22 23:15
看了小狐和桐影的举例,觉得古人也跟我们一样迷糊。所以,还是迷糊着过吧。哈哈!! ...

学郑板桥,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鲁ICP备2021043377号

GMT+8, 2025-8-18 03:48 , Processed in 0.07265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