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59|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令】《忆秦娥·相思何以浓如酒》

[复制链接]

124

主题

833

帖子

83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3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6-16 15:18: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忆秦娥
        愁永昼,登楼望断黄昏后。黄昏后,无人理会,有人消瘦。         请君试问堤前柳,相思何以浓如酒。浓如酒,迷了泪眼,湿了衫袖。

        经本站内和本站外各位朋友的指点,指出原作有二处不妥:一为“了”字为仄声,出律,二为“浓如酒”三字前二字皆为阳平,节奏稍快,与本词格调不符。吟之仔细斟酌,苦思冥想之后,进行了一番修改,修改版如下。同时也是试行版,望各位帮同切磋,为盼:

                                                               忆秦娥
        愁永昼,登楼望断黄昏后。黄昏后,无人理会,有人消瘦。         请君试问堤前柳,相思何以伤如酒。伤如酒,凄迷(或“涔涔”)泪眼,湿穿衫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22

主题

4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4216
QQ
22#
发表于 2012-6-17 14:39:22 | 只看该作者
来/他或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主题

833

帖子

83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33
21#
 楼主| 发表于 2012-6-17 14:17:31 | 只看该作者
::: 在 才尽更断笔 的贴子提到 :::
相思的确是够深够浓。
哈哈,原来是作此意讲,吟之一门心思以为跟我这“了”字出律有关呢,先入为主了,惭愧惭愧。多谢先生赐教!我还在斟酌这两个“了”如何改。奉茶,问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2

主题

4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4216
QQ
20#
发表于 2012-6-17 14:03:07 | 只看该作者
::: 在 吟之 的贴子提到 :::
这四个字为何意,吟之的确不知,还盼先生稍加解释
相思的确是够深够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主题

833

帖子

83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33
19#
 楼主| 发表于 2012-6-17 13:59:26 | 只看该作者
::: 在 才尽更断笔 的贴子提到 :::
的的深浓!
这四个字为何意,吟之的确不知,还盼先生稍加解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主题

833

帖子

83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33
18#
 楼主| 发表于 2012-6-17 13:57:44 | 只看该作者
::: 在 墨韵 的贴子提到 :::
欣赏好词,更欣赏真诚的评论与交流!
呵呵,多谢鼓励支持!吟之最爱这样的交流,因此希望日后也能得到更多这样的指点。于填词一块,我的确是个新手,太多太多不明白的地方了,还希望大家不吝赐教。吟之奉茶,问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2

主题

4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4216
QQ
17#
发表于 2012-6-17 12:22:47 | 只看该作者
的的深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1

主题

5426

帖子

559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599
16#
发表于 2012-6-17 06:34:49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好词,更欣赏真诚的评论与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主题

833

帖子

83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33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6-17 00:30:43 | 只看该作者
::: 在 囿狐綏綏 的贴子提到 :::
其实判断平仄不仅仅可以借助韵书,也可以通过前人的诗词。记得姜白石...
巷陌风光纵赏时。笼纱未出马先嘶。白头居士无呵殿,只有乘肩小女随。
花满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来悲。沙河塘上春寒浅,看了游人缓缓归。
看了,迷了,湿了,仄声也。
问好两位!
姜白石于格律最精,得您指点,吟之改过!现在晚了,吟之精神不逮,待天明再来斟酌修改。吟之在此谢过!也同时谢谢古月先生!道声晚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1

主题

2099

帖子

26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632
14#
发表于 2012-6-16 22:48:09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判断平仄不仅仅可以借助韵书,也可以通过前人的诗词。记得姜白石有一首《鹧鸪天》:
巷陌风光纵赏时。笼纱未出马先嘶。白头居士无呵殿,只有乘肩小女随。
花满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来悲。沙河塘上春寒浅,看游人缓缓归。
看了,迷了,湿了,仄声也。
问好两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鲁ICP备2021043377号

GMT+8, 2025-8-29 18:15 , Processed in 0.08370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