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35|回复: 3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议苏芬战争

  [复制链接]

125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555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7-7 10:45: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苏联在与德国顺利瓜分波兰之后,开始急于谋求保护波罗的海方面的侧翼,以对抗其临时伙伴希特勒的未来威胁。在与芬兰关于领土划界的条件被拒绝之后,于1939年11月30日苏联红军发动了入侵芬兰的战争。
        在战争的第一阶段,苏军的进攻受到了有效的阻止。南部从列宁格勒直接向卡累里阿地峡推进的部队被芬军阻止在曼纳海姆防线的外围阵地上。在拉多加湖附近的苏军也没有多大的进展。只有在北部的苏军截断了北冰洋小港贝萨谋,阻止了芬兰从这条路线获得外部援助的途径。
        而担当对芬兰腰胁部攻击的苏联的第九集团军,则运气不佳。偏北的一支经过萨拉向克米亚尔维渗入的部队,被从南部用铁路调来的芬军的一个师击退。担负索木斯萨耳米方向突进的苏军,则不幸被芬军迂回到侧后两翼,钳形夹击截断他们的补给线和退路,在饥寒交迫中被芬军击溃。
        由第一阶段的战况可以看出,苏联作为大国无论在人力、物力、财力、军力、国力上都占有绝对优势,但苏联人并没有像入侵波兰时那样顺利。原因有三:其一、入侵波兰是“趁火打劫”故而易于得手;其二、出兵时机是在德国的正面闪击战正酣之时,苏军背后下手,迫使困境中的波兰陷入两线作战的绝境;其三、波兰的地势平坦更利于机械化部队的展开。
       而在对芬兰作战时,苏联的决策层显然“轻敌”。因此,在情报收集与处理上,兵力布置与投入上都出现明显的草率大意与绸缪不足。当然我们也应看到,芬兰虽为小国、弱军,但依托有力的地形工事,采用正确的战术亦是可以战胜强大的敌人。
       从地图上看,芬兰是南部湖泊、河流纵横,沼泽密布,北部多山地、森林地带,这样的天然屏障,会使入侵者寸步难行,尤其是机械化程度高的装甲部队,很难发挥其应有的威力。
       此外,在苏联一侧只有一条从摩尔曼克到列宁格勒全长800英里的单轨铁路。很多地方苏军必需步行50~80英里才能到达作战位置,有的地方则更远。而芬兰国内有较发达的铁路网与公路网,这更便于兵力调动与后勤的补给。在对付苏军第九集团军时就得力于这一优势。
        由此可见,战争双方的各有优势可取亦有劣势之弊。所以在军事对抗中理应尽扬己优之势,以己之长攻彼之短。故孙子曰:“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苏联方面显然在这个问题上转变的非常快。在针对攻击曼纳海姆防线方向上集中了14个师的兵力。在有利于兵力展开的苏马地区附近10英里地段上,以猛烈的炮击摧毁芬军要塞,凭借坦克的优势突击,以雪橇载运来弥补兵力投送上存在的困难。从而在曼纳海姆防线整个纵深上打开一个缺口,对维堡的芬军形成钳形包围。另一只部队则利用已封冻的芬兰湾迂回深入到维堡的后方。尽管芬军殊死抵抗但终因兵力过早消耗殆尽而无力回天。
      1940年3月13日芬兰答应了苏联提出的所有割让土地等诸多条件。
      从表面上看,苏联以其强大的军力、国力而赢得了战争。但我们也不难发现苏联亦是在第一阶段的失败中总结并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采用了因地、因时的正确战术而获得胜利的。而芬军却在第一阶段的胜利中错误的认为曼纳海姆防线的坚固是防御的重心所在。故而曼纳海姆元帅把所有的预备队都集中在其南地区。以有限的军力在最不利于己的战线上与强于己数倍之敌拼命,其结果不过是以卵击石而已。
       应该说从第二阶段的第一声枪响就注定芬兰的失败。因为他是在以己之劣对敌之优。曼纳海姆防线最接近于列宁格勒,苏马地区又是最有利于苏军机械化部队展开的地段,加之时至冬季芬兰湾封冻又在无形中加宽了苏军的战役展开的范围。事实证明苏军正是利用这一条件而实现对维堡的迂回的。在曼纳海姆防线与芬军决战应该说是苏军梦寐以求的好事。战线与补给基地距离的相对缩短,则使困扰苏军后勤补给与投送兵力的困难已不再是问题。所以,当苏军的坦克加满了油料,大炮填满了弹药的时候,曼纳海姆防线上的要塞工事就成为苏军炮击的标靶。
        在第二阶段,芬军没有让有利于己的任何因素得以发挥。曼纳海姆元帅根本没有看到第一阶段的胜利是因为灵活机动的运动战而获得的。是在远离苏军补给基地的芬兰中部地区获得的。是在内线作战中诸多有利因素作用下获得的。在这些有利因素得不到认识与发挥之时,曼纳海姆元帅无疑是在帮助斯大林作战。
纵观苏芬战争的两个阶段,我们可以看出即使在这场不对称战争的条件下,双方的最高统帅都必须遵循战争的客观规律而行事,否则必遭失败。
       那么让我们看看芬军在第二阶段是否有克敌制胜的因素存在呢?
       笔者认为芬军有以下几个条件可以利用:
一、        苏联是发动了侵略战争,这就注定其战争的性质是非正义性的。而芬军是自卫战争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是能够得到国内广大人民的支持与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援的。这是政治上的有利条件。
二、        特殊的地理环境,是芬兰的天然屏障,是开展游击战争的理想之地,亦是打击侵略者最好战场。南部的河流湖泊是坦克的死地。虽然封冻后可以通行,但寒冷的天气,厚厚的冰雪,随着战线的伸进而必然的在补给上会发生困难。一旦天气转暖,融化的冰雪,泥泞的道路与沼泽中的泥潭都是侵略者的装甲部队的藏身之所。而苏军的主攻方向恰在此处。
三、        便利的交通,可以实现灵活调动兵力与后勤补给的需求。这在第一阶段作战中亦得以证实。
      不利因素有:
一、        军力与苏联比例悬殊。
二、        首都的防御纵深不够。
三、        过于依赖英法的援兵。

        综合以上两方面利弊之因素,我们可以得出,芬兰的自卫战争必需是依赖于国民的大力支持的卫国战争,必需是建立在充分发动全民的爱国热情的基础上的卫国战争。必需是坚持广泛游击战与运动战相结合的人民的卫国战争。
     虽然,国小不足以支持持久的战争,但苏联虽国大同样也不足以持久。因为春、夏季几乎是苏军的死亡季节。为了赢得这场战争,苏联动用了100万以上的部队以及大量的坦克与飞机。面对着英法的敌视与德国的虎视眈眈,足以使苏联更急于速战速决。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当年芬兰拖住苏军,那么后来的苏德战争,对于苏联将是十分危险的。
        因此,笔者认为曼纳海姆元帅的错误指挥是使芬兰输掉战争的根源所在。
        假如,在战争的第二阶段,芬军的主力置于中部地区以待机。南部则以精湛的小股部队发动广泛群众性游击战为主,专以敌占区交通线为主要袭击目标。使敌难以立足。不得不分兵把手各个交通要点。
         在中北部则借以第一阶段取得的胜利向东突击。尤其以萨拉地区为主。大胆的向苏联第九集团军与第十四集团军接合部,即摩尔曼斯克铁路线上的坎达拉克沙进击。力争跳出外线作战,截断苏军的运输大动脉,从而调南北之敌于运动之中。
       在此基础上寻找有利战机向北部贝萨谋运动。歼灭或击溃苏联的第十四集团军。打开芬兰北大门,以期获得外部物资的补给,有利于战争的持久。
       当天气转暖,国际环境更有利于芬兰的时候,芬军主力再由北转而南下与困兽般的苏军决以雌雄。
        我想这种胜利的可能性不是不存在的。然而历史上的曼纳海姆元帅却做出另一种选择。从而使我每每读到此处时常常感慨万千。

――――――――――――――――――――――――――
注:资料来源,[英]李德●哈特著,钮先钟译,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第五章《芬兰战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5553
35#
 楼主| 发表于 2010-2-12 10:35:22 | 只看该作者
::: 在 空海潮回 的贴子提到 :::
一男一女两个将军在此交战
小生闪
怕怕

我对这个一窍不通,看不明白~~~~
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0

主题

7989

帖子

910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100
34#
发表于 2010-2-9 20:40:01 | 只看该作者
欣赏万古刀和苍雪漫天的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5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5553
33#
 楼主| 发表于 2010-2-9 15:02:28 | 只看该作者
::: 在 幽雅痞子 的贴子提到 :::
未来战士大家都知道  哪天出个未来战士  还要这个那个干什么。。。
战争从来不是等您准备好了再打。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5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5553
32#
 楼主| 发表于 2010-2-9 10:06:46 | 只看该作者
::: 在 幽雅痞子 的贴子提到 :::
现代战争科技决定一切 搞不好出中国研发个飞碟什么的牛B 东西谁能打的过
一样期待着祖国的强大[em: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6

帖子

1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6
31#
发表于 2010-2-8 19:25:15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没想到这里也有人议论下战争。

  另外说下。苏联初期进攻芬兰是很仓促的。其目的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很多军事学家都不敢轻易下结论。 因为后期苏联在芬兰的政治作风和其初期的军事强硬完全不成正比。
  人们普遍认为苏联占领芬兰之后都会建立以俄罗斯人为主体共产主义政体。但实际上苏联占领芬兰之后芬兰仍然是独立政府。虽然加入了苏联但是其政治体系还是以芬兰人自治为主。
   另,芬兰是唯一还清了战争赔款的二战战败国。记住是唯一。 可见芬兰人的心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152

帖子

15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2
30#
发表于 2010-2-8 19:06:00 | 只看该作者
没上过战场如何知道什么是战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152

帖子

15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2
29#
发表于 2010-2-8 18:56:15 | 只看该作者
未来战士大家都知道  哪天出个未来战士  还要这个那个干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152

帖子

15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2
28#
发表于 2010-2-8 18:50:43 | 只看该作者
现代战争科技决定一切 搞不好出中国研发个飞碟什么的牛B 东西谁能打的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5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5553
27#
 楼主| 发表于 2010-2-8 14:57:25 | 只看该作者
::: 在 amonk 的贴子提到 :::
又一个精品贴!!!!

魔龙骑士团的刀将军与精灵长弓队的苍雪上尉之间的PK!

历史见证人:中州人族阿蟒大法师
[em: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鲁ICP备2021043377号

GMT+8, 2025-8-6 03:05 , Processed in 0.07580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