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32|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丫头

  [复制链接]

496

主题

3774

帖子

3838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83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5-7 03:22: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930年秋,静沈园,南宁商会会长府邸。
门房里,跪着一个乡下姑娘。
游廊上,看门的李叔正匆匆把当家的大太太往门房引。
大太太四十出头,体态高挑,额头有些锛,具有着两广人的面貌特征。如碳的柳眉,压在高高的眉弓上,一双细细的眼睛,凸起的颧骨,与她肩下嶙峋的锁骨,正好匹配。
李叔边走边向太太通报刚才的情况,说是这个姑娘一进了门,就长跪不起,一定要到府里当丫头,好话说尽,轰也轰不走,无奈,只得把太太惊动了。
大太太听着也好奇,虽说府里不缺使唤的丫头,但这姑娘的执意,勾起了她的兴趣。
进了门房,那姑娘还在青石板上跪着,垂着头,一双白皙的手规规矩矩叠放在双腿上,一根乌黑油亮的辫子搭在胸前。掮着个碎花小包袱,身上,是一件半旧的月白色夹袄。
大太太侧着身子在李叔端过来的雕花圆凳上坐下,丝绸旗袍下的腿紧闭着,向凳子的左侧微微内扣,娴雅的坐姿透露着她的身份和教养。
“姑娘,抬起头来让我看看。”大太太虽说相貌平平,可声音却极为悦耳。
地上的姑娘缓缓把头抬起,迎上了大太太端详的目光。
四目相接,大太太暗暗吃了一惊,这姑娘看着有十八九岁,虽说形容憔悴,满眼是泪,可那清秀的模样是任何风霜也遮掩不住的。她定定神,不动声色地端起茶杯呷了口茶,才慢声细语地问:“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多大了?为什么要出来做事?家里人呢?”
姑娘跪直了身子,垂下眼帘,恭恭敬敬地回话:“回太太,家里人都叫我丫头,乡下妹子没什么大名的,您老就管我叫丫头得了。”顿了顿,又接着说道:“太太,我们家里曾是做小本生意的,无奈世道艰难,父亲又染上了重病,去年没了,娘很伤心,今年又丢下我也去了,”大太太此时才留意,这姑娘辫上结的是白头绳。
“娘临去时,嘱咐丫头,回云南老家去投靠外婆,可是山高路远的,我一个姑娘家可怎么走。”姑娘拉着袖口抹了抹又盈满眼眶的泪,“再说外婆家打小就没去过,谁知道那边会是怎样的景况,他们收不收留,也不懂得。父亲说过,人要自强,所以今天到了省城,本想先找个客栈先歇歇,在去找活命的落脚地儿,可那客栈掌柜欺我孤女贫寒无依,怕我住不起,说了些不中听的话......天快黑了,人生地不熟的,从客栈受气出来,不知怎样就走到您府前,看见府上高门大户,就突然起了投靠之心,给您家里做个下人,能靠自己的手养活自己,也省得了父亲说的自强那话。想着府上必是慈善人家,定能给流离失所的丫头赏口饱饭。太太,您就行个好,丫头不求多少月钱,只盼能有块瓦遮风蔽雨,就求求您行行好吧!”
这姑娘一气说完,便在大太太面前磕头如捣蒜,青石地板被叩得“咚咚”作响。
“李叔,愣着干什么,快把姑娘搀起来,别磕坏了。”大太太赶紧吩咐门房老头。
姑娘在搀扶下站了起来,匀称结实的身子簌簌发抖,或许是跪得久了,或许是心情激荡,又接二连三地说了那番话的缘故。
大太太心内思忖着,嘴上便问了出来:“丫头,哦,我也叫你丫头吧!听你的言谈,似乎读过书罢?”
“回太太,丫头是读过几天书,家父只有丫头一根独苗,所以权当小子来养,就在梧州女子中学念了三年。”
“梧州!你是梧州人,咋个听不出你有梧州口音啊?”
大太太正是梧州嫁来的,听说是家乡来人,那收留的心就更坚定了。
“回太太,丫头一家其实是从云南迁过来的,故土虽离,乡音不改,也是爹娘思乡的依凭,所以,自小家里说的都是云南话,梧州白话能说一点的。”
大太太点点头,站起身来对李叔说:“既然姑娘愿意委屈做个下人,又是我的娘家人,你呆会把她带到许管事那里去,安排个住处,就在我院里的耳房里算了,离我近些。”李叔唯唯诺诺答应了。
那姑娘一听,“扑通”一声又跪下了,“谢太太活命之恩,容丫头做牛做马来报!”
大太太微微一笑,右手扶着雕花门框,看着姑娘点了点头,一迈腿,径直跨出门槛,绕过影壁,往内堂去了。
跪在地上的女孩,看着女主人的旗袍下摆从门槛上飘落,眼里,透出一丝冷冷的光。


落日懒懒地挂在西边,屋瓦上洒着温暖的斜晖。商会会长的轿车在门前“吱”地停下,许总管颠颠小跑下府门前的台阶,殷勤地打开后排车门,恭恭敬敬把着车门把手,车内先伸出一根檀木文明杖,随后一只穿着黑色皮鞋的脚落在街面的水泥汀地面上,藏青色的长袍下是条黑呢料的长裤,这身行头的主人左手执着一顶灰呢礼帽,低头从车上下来。
会长先生看上去四十五六岁,梳着时髦的分头,面庞白皙,一道剑眉,深陷的眼窝,一双眯缝的眼睛,偶然抬起望向前方,凌厉深邃。
会长沈林辅祖上本是状师世家,及到他父亲那辈,战乱频起,讼行不济,不免家道中落,便改行做起了米行生意。沈氏父子的精明干练使得他们在生意场上如鱼得水,再加上左右逢源的本事,不到十年,竟垄断了半个省城米业的销售。
沈林辅娶亲那年,正值天下大旱,尤以安徽芜湖为重,各地米商的眼光只看到当地的饥荒,眼前的利润,岂料沈氏父子竟然把米老远运到芜湖去卖。那边的米商早为断货而愁,见了这一车车南方大米,欣喜若狂,一窝蜂便订购一空,沈氏米行以低价从种植水稻的壮族手里买进,高价卖到千里之外的芜湖,那边的米商又把陈粮掺进新米里,再以天价卖出,两头皆获暴利。
经过这场大旱,沈家才算奠定了在省城米业龙头的地位,不止独占了本地绝大部分的市场,更把触角伸向其他省份。有了雄厚的资本,沈老爷又把手伸向了刚刚兴起的百货业,清庭倒台,军阀割据,兵荒马乱的年月竟然成了他发家的机会。都说乱世出枭雄,放在商场上,也应如是。











更新中。。。
浮生有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主题

3868

帖子

386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868
沙发
发表于 2009-5-7 07:25:21 | 只看该作者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

主题

4032

帖子

459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594
板凳
发表于 2009-5-7 09:53:16 | 只看该作者
欣赏!
看来平湖是要开写长篇了哈,呵呵~~~~~
家山紅葉落    不染舊時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主题

4146

帖子

454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543
地板
发表于 2009-5-7 10:17:56 | 只看该作者
赏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9

主题

7836

帖子

783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836
5#
发表于 2009-5-7 11:06:08 | 只看该作者
我看长篇来了~~~~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

主题

754

帖子

77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73
6#
发表于 2009-5-7 11:26:31 | 只看该作者
  …………  平湖老师的长篇作品
一天一个负能量,勇敢生活不彷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083

帖子

108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85
7#
发表于 2009-5-7 14:11:42 | 只看该作者
赏、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1384

帖子

146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467
8#
发表于 2009-5-7 17:23:50 | 只看该作者
姐姐的长篇?期待哦~~~
姐姐这头像可是云姨?……(*^__^*)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7

主题

6875

帖子

687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875
9#
发表于 2009-5-7 22:02:31 | 只看该作者
期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6

主题

3774

帖子

3838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838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5-8 01:04:0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大家支持!
浮生有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鲁ICP备2021043377号

GMT+8, 2025-8-5 02:30 , Processed in 0.06468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