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38|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瑶山雾

[复制链接]

496

主题

3774

帖子

3838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83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3 14:03: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将近傍晚之时,车进大瑶山。

一路的颠簸终于结束,我们一行人迫不及待的跳下车,用各种各样的姿势舒展已经僵硬的肢体。
我长长地伸了一个懒腰,两臂高高举起,待要放下时,双手却随着眼光的定格,停留在了半空。

在我仰面对着的地方,是我们落脚的山头,确切地说,是山的顶峰。可是我无法目测它究竟有多高,因为它已经被整整一片雾岚------完全笼罩住了。
我几时见过这样大的雾!
一棵棵八角树,影影绰绰,在缓缓游荡着的雾影间静默,偶尔有一只归巢的雀儿,用翅翼扑散开深紫色的雾气,一头扎进窝里,便再也不见出来了。

“老唐,你不用见了山高就做这样的姿态投降嘛!”
我的中学同学兼此行的司机阿龙在我身后打趣。
我赶紧把手放下,“你看,好大的雾!”
我以为他也会和我一样惊讶,却不料他“切”了一声,就开始打击我大惊小怪,不常下乡,弄得我有些意兴阑珊了。

可我对于是雾来迎接我,还是比较高兴的,以至于对那位兴冲冲跑来迎接我们的寨佬,反到没多大兴趣了。

在寨佬的热情引领下,我们走进了寨门。
这里是一个瑶族聚居的村寨,我们此行的目的是采风,同行的有本县的电视台记者,还有外县的两位采访者。听说这一次的仪式多年难得一遇,所以大家的装备都十分齐全,看起来还真挺有阵势。

我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沾了宣传部的光,很荣幸地相跟前来。
只不过我除了包里的一个本子一支笔,就别无“装备”可言了。

在途中已经听宣传副部长刘兄作了简略的介绍,知道了要采访的是瑶族的一个支系------大板瑶。
今夜他们度戒,也称“过法”。
我素来只听说蓝靛瑶有“度戒”之法事,不料今日听闻大板瑶也行“过法”,不由兴趣大增。

进得寨里,天色已经擦黑了,主人家的房屋就坐落在雾霭萦绕的山腰上,通向住屋的石梯旁,有一道竹篱蜿蜒而上,一株已经枯死的老构树,保持着生前的姿势,依然在园门后迎来送往。从石阶最低处的角度看上去,用老屋和越来越重的浓雾为背景,取入镜头,不失为一幅绝佳的冬暮山居图。

我还在为自己的发现陶醉之时,刘兄早已亮出家什,寻找最佳角度取景了。
一个身着大板瑶服饰的老大娘正好从石梯上缓缓走下,看见镜头对准了她,步子不觉犹豫起来。
刘兄赶紧立起身子,假装没注意,谁知他早已调好了焦距,在老人恢复了自然行走的几秒钟,自动拍摄已经替他完成了任务。
我看见刘兄回头,对着我和阿龙得意的眨了眨眼睛。

等拍完一组照片,跟随主人上行至屋前,一株挂满了红艳艳果实的柿子树,从竹篱后斜逸而出,顿时和园下那株枯木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一生一死,一枯一荣,造化何其残忍,又何其多情。

晒台上已满是人,盘腿坐着写字的法师,在各色纸上虔诚地书写着度牒,比我们先到的各路采访者已经摆开了架势,所有的镜头全都对准了大小法师,对准了案上的各种印鉴和牒文,几乎已无插脚之地。

我趁一位摄影师离开晒台换镜头的空隙,乘机挤了进去,刘兄正蹲在一张摆放度牒的案前,埋头研究。我站在他身后,也俯身就着暗淡的暮色观看。

“有意思!”
刘兄回头对我说。
我亦蹲下身去,他指点着牒文上的文字,“他们应与道教源出一处,由此我们可以推测溯源,瑶族先民曾深受道家文化影响,在迁徙和发展中,又自然形成了他们本民族有特色的流派。”
“你看,这应该是一份契约---婚姻的契约。”他指着已经盖上红印的落款处。
“哈哈,那不是我们平常的结婚证书吗?”我笑问。

此时过来了一位老法师,我们便执牒文向他请教,不想此下还压着一张一模一样的牒文,更引发了我们的兴趣。

我们把对结婚证的推想请法师印证,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可让人意外的是他接下来的解释:
“这是一份阴阳相通的契约,联系着天上和地下。我们大板瑶不象蓝靛瑶行成人礼,两个支系是有区别的,我们的是夫妻一同度戒。”
这位法师应该有些学识,也象见过世面的人,尽量用通俗的语气来阐述,话语里满溢着自豪感。
“这就是一张通行证,如果夫妻两人有个人先死亡,就把那份代表进入阴世的牒文焚化,而后走的另一个,就可以凭借盖上印记的牒文在天上和他相会,就又是一家了。”

他还在继续解说,可我已经神游太虚,浮想连篇了。

阴世和阳间,生时不离,死亦相依!

这是怎样浪漫的仪式,能主动来参加这个仪式的人,要具备怎样深厚的情意?
一张灵前焚烧,随同往生的字符,真的具有那样大的威力,可以把两个相爱的男女栓牢捆定生生世世?

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宗教仪式了,在对神虔诚皈依之前,他们一定做好了永世不离不弃的准备,因为这个仪式完全并且绝对是自愿的,那需要足够的眷恋和足够的勇气。

在这个物欲横流,速食爱情的今天,你敢发这样的誓愿吗?

我不敢!!!

我们之中绝大部分的人,已经丧失了对爱情的膜拜和信仰,我们渴盼天长地久却又惧怕天长地久,我们梦想生死相许却又忌讳生死相许。因为选择太多,诱惑太多,得到的时候忘了珍惜,失去的时候也不可惜,反正有得挑选,有得更替。

这是时代的悲哀,是我们这些失去信仰失去指引的人的悲哀。

这两份连接天地的凭证,是对爱情和忠诚的制约,它用宗教的威力震慑着易变的人心,用只能由心感应的冥冥之声,呼唤着灵魂的永生。
若果真有灵魂的相聚,那一对对再次相会的人,眼里要溢出怎样的幸福?
我无从猜想,更无缘体会了。

几位瑶女来请我们入席了,我一看,长桌宴,酒碗已经摆了齐齐整整的两行。大家分宾客坐定,我仗着有些酒量,敬了主人家又敬同行的朋友们,不知不觉就有了几分醉意。

悄悄的离席,跑到晒台上吹风,散散酒气。雾愈发的大了,已经降到了主家的屋顶上。明晃晃的电灯光从雾里穿过,如芒光线里,看得见雾影在青瓦上游移。

檐下倚柱靠着一位盛装的瑶女,肩上垂下的大红绒球特别醒目,她的手无意识地抚弄着胸前的银链,我看着她的侧影,感觉她似乎在沉思,带着酒窝的嘴角不时轻轻的上扬,真是一位俏丽的女人,我已经听说,她就是参加度戒的十对夫妻中的一位,而且刚刚新婚不久。

我在暗处欣赏着她时而娇羞时而叹息的模样,望着她似乎幸福得有点失魂落魄。看来,她在期待中有些紧张了。
我窃笑之余,却不禁涌起了深深的失落。

我能这样没有牵挂的翻山涉水,走村下寨,与我解除了婚姻的羁绊不无干系。
对于远去的婚姻我没有后悔,我已经对爱情持怀疑态度,已经对婚姻敬而远之。感情的消退和信任的背离,犹如一柄铁锤,把我重新打入了爱情的不毛之地。

我拷问着自己的灵魂,如果它真存在的话!我们这一代人到底缺少了什么,为什么关于爱情的故事都像一个个泥塑的玩偶,把玩的时候眉开眼笑,摔碎的时候毫不吝惜!

我这样不相信爱情的人,却来观望这样的婚誓,是否是个讽刺?

堂屋里铃鼓开始响了起来,仪式正式开始。

我站在一台台摄影机后面,所有的人都屏息凝气,用镜头紧张地收录着仪式的每一个环节。

大小师父们虽说清一色全是男子,却都身着艳红的法袍,头裹红布,一手执铜铃,一手握芴板,站了满满一地。其中的区别只是,大师父们着男装,小师父们着女装,代表着阴阳的和谐。

仪式亢长而繁琐,舞步僵硬而滞重,经文晦涩难懂,一切都那么的严肃和机械。

一个瑶家小姑娘拉着我的手,把我引到火塘边。几位中年妇女正就着灯光整理盘头,做最后的固定和修饰。
我接过一个盘头,手上一沉,竟然好重。
“你们平时就把这个戴在头上吗?”
“是啊!”小姑娘用不太标准的汉话回答我,她身边还坐着两个少女,怯生生地打量着我,我长风衣长马靴的打扮,一定让她们注意很久了。
我把盘头戴在自己头上,半分钟不到,我细细的脖颈已经撑不住了。忙不沓取下,惹得几个女娃娃吃吃地笑起来。她们有些害羞的不敢和我对视,就一个劲地偷眼看我。
那样纯净的眼神在城里,在我大多数与她们同龄的学生眼中,已很少见得到了。

用手撩起她们胸前和腰后的流苏,我俯下身子细细观察。她们胸前对襟上镶的银扣引起了我的兴趣,我凑近想看清楚上面究竟会不会有她们民族的图腾。

“那个是宝贝呢!”我头顶传来一个洪亮的声音。一回头,脑门差不多和一只土碗亲密接触。
原来是男主人敬酒来了。
“来来,老师喝口酒,然后我告诉你这是什么东西。”
在瑶寨,拒绝主人的好客是极不礼貌的,我即使酒劲还未过,也只有起身,就着主人家的手,扎挣饮下一大口。

酒一入口,我胃里马上翻江倒海,这是什么酒啊,又腥又烈。
小姑娘看我龇牙咧嘴难受,却不敢出声的样子,附在我耳边笑这说:“这是新熬的猪肝酒!”
我一惊,还没咽下的半口酒差点喷出来,赶紧用手掩住嘴,心里哭笑不得,真是各方各俗啊!

忍着嘴里不一般的滋味,我耐心地听男主人介绍那些银扣的来历,原来是代代相传之物,有的竟然有上百年的历史了。
我边赞叹边打主意寻机溜走,当男主人把注意力转向看得入神的阿龙那边时,我挤到门外,寻了个僻静的地方,从包里取出矿泉水猛漱口。
我的天爷------猪肝酒!

“来来,接一下。”
我身后的板梯上突然放下一个相机脚架,我赶紧伸手接住。之后看见刘兄正从单薄的板梯顶上探出头来,吓了我一跳,看着他找不到落脚的点,我不禁为他庞大的身材捏一把冷汗。

他一会攀梁,一时伏地,找角度,对焦距,全景,特写,终于给他抓拍到了几个极好的镜头。

我最为倾倒的是这样一幅:
镜头调整到屋顶直射而下的灯光上,瞬间仰拍到了一位年轻的小法师侧影的特写。光影的完美结合,构成了一幅极具视觉冲击效果的画面。
随着大法师起舞的小法师,面容俊秀,神色迷茫,从他头顶红布包头里透泻下的灯光,好似来自另一个世界。
此时凝固的舞蹈,是否已经完成了天与地的通灵。

在这样神秘的氛围里我有些窒息,也许是火塘里燃不起来的湿柴在作怪。我忍住满眼的泪穿过人群再次挤到门外去,雾已经降到晒台上来了。

走到晒台的边缘,冷冷的雾雨从我脸上轻轻拂过,我的影子通过屋里投射出来的灯光,反射在菜园上空涌起的雾里,显得那样的单薄修长。

今晚才是仪式的开始,主角们要明天早上才会到场,然而我们已经说好一早就要离去,我们都是不能离开红尘太久的人,什么七星灯,什么立誓,往后所有的仪式都只能凭空想象。

但是足够了,即使只是见识了开始,我的心依然得到了洗礼,尽管那神坛不是为我而设。

信步走到篱旁,看见那棵柿子树在夜色里静静的伫立。
伸手摘下一个柿子,轻咬了一口,没有离枝的柿子虽然艳丽,噙在口中却是麻而且涩的。
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刚摘下的柿子是不能吃的,要经过渥藏或水泡才能脱涩。

也许爱情就是这样吧,多少人贪恋着枝头上的鲜艳,迫不及待的采摘下来,却忘了用心来把它捂透,用血来把它泡熟,匆匆忙忙尝了才觉不对味。
舍得的便一把扔了,从此山高水远,再不相会;不舍得的,拿拿放放,却不知道咬破的果实早已无法贮藏,那个伤口只会一天天的发黑溃烂,直至再也拿不起来,丢不出去。

我手中的那枚柿子,在手心里的温度还未传递上去之前,已经穿透重重大雾,以一个绝对优雅的弧度,坠落于山脚的溪涧里。

侧耳细听,除了屋里低低的诵经声,从雾里,我察觉不到任何声响传来的方向!

铃鼓声喧,此夜无眠。

天亮了,雾依然未散。
我们作别了主人家,登上了已经发动预热的汽车。

当车驶过一道山梁,半轮红日正从大雾中盈盈探头,我回转身向车后望去,似乎看见了雾中的八角树下,有牵手并头,带笑低语的男女,衣饰艳丽,环佩叮当!











此处引一些文字资料,以便读者参阅:

1、瑶族称谓由于生产方式、居住条件、生活服饰等特点,历史上有过多种自称和他称。建国后,经过民族归系统称瑶族,现居住在我州境内的瑶族有3个支系:自称“们”或“金门”的,他称兰靛瑶;自称“孟棉”或“龙棉”的,他称大板瑶、角瑶;自称“秀”或“亚”的,他称山瑶、过山瑶。

2、度戒(他称过法),是瑶族最有特色的传统习俗,是金门、尤勉支系宗教信仰和伦理道德教育的主要方式。男性10-20岁之间度戒,尤勉支系是结婚后才与妻子同坛度戒。文中所提大板瑶便属尤勉支系。

3、兰靛瑶度戒,到戒度日,由二师公领受戒者回到家中动鼓起斋一夜。次日晨在家门前搭好2米左右高的五台,在道公或师公的指挥下,度戒仪式开始,锣鼓齐鸣,受戒者蹲在五台上,手指交叉紧抱双膝,低头紧靠在两膝盖上,道公、师公念法诵经,五台下道师弟子用藤网和棉被接,受戒者从五台上翻滚到网被里,若仍曲身抱膝则算成功,由道公或师公传授宗教戒律,以《阴阳牒》中的十条戒律约束受戒者。为受戒者启用法名,大小师父在“戒书”上签名画符,盖上道、师两个大方印,交受戒者永久保存。直到受戒者逝世时,将其“戒书”(阳牒)放入死者怀中,入殓随葬,意为人在阳间、阴间均用戒律规范言行道德。

4、金门瑶度道戒(斋道)和师戒(斋师);尤勉瑶分12星灯、7星灯和中坛教。度道戒者奉“三清”为最高神,成为“三清”门下的道士;受师戒者则奉“三元”为最高神,成为“三元”门下的弟子。道戒传12星灯大教的称大师爷,能上12把刀梯、开天门、竖黄幡、结绣球等宗教活动;传7星灯中教的,除不能上刀梯外,能做其他宗教活动;只传中堂小教的,只能做烧胎、叫魂、献饭等小事。

5、宗教信仰  瑶族世代信仰祖先和道教多神,崇奉共同始祖盘古圣皇、伏羲兄妹、三五代祖宗、玉皇、太上老君、三清、三元、雷王、社王、神农等,宗教仪式由道公、师公按大小斋坛议程进行。村寨附近大树下设有土地神、社神等神庙,供奉盘古、玉皇,逢年过节祭祀“盘古皇”、“还盘皇愿”、扫寨、祭龙、祈求消灾灭病,人畜平安,五谷丰登。主要宗教信仰活动有度戒和受戒、做斋祭祀、开亡超度、祭献三代、五代祖先等。随着社会进步,一些宗教观念也逐步改变和消除。
浮生有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332
沙发
发表于 2007-12-23 14:29:45 | 只看该作者
即使身在山水间,也挥不掉若即若离的忧郁
细细读来,品味中感受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6

主题

3774

帖子

3838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838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3 14:52:33 | 只看该作者
::: 在 幽幽灵枫儿 的贴子提到 :::
即使身在山水间,也挥不掉若即若离的忧郁
细细读来,品味中感受着
也许,文字也有宿命吧。
谢谢评点!
浮生有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
地板
发表于 2007-12-23 15:52:57 | 只看该作者
哈哈,平湖兄:由阴阳符契生发联想,挖掘还是好呢;由柿子的色和味引发人生感慨也极其恰当,只是略觉得过渡不够自然;最后就是首尾没有很好的照应——以雾开篇,以雾结笔,结构就完美了。

总的说,把人生的感悟和民族风情的展示放在这样短短的一篇散文中来表现,还是非常成功的!祝贺平湖兄不虚此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2

主题

4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4216
QQ
5#
发表于 2007-12-23 16:13:56 | 只看该作者
::: 在 仍旧S君 的贴子提到 :::
哈哈,平湖兄:由阴阳符契生发联想,挖掘还是好呢;由柿子的色和味引发人生感慨也极其恰当,只是略觉得...

总的说,把人生的感悟和民族风情的展示放在这样短短的一篇散文中来表现,还是非常成功的!祝贺平湖兄不...
听山湖推介过S君,知阁下才华横溢。欢迎S君来论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6

主题

3774

帖子

3838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838
6#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3 18:00:00 | 只看该作者
回S兄,笔兄,山湖第一次校改完毕,请斧正!
浮生有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6

主题

4960

帖子

498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980
7#
发表于 2007-12-24 08:23:21 | 只看该作者
跟随山湖的笔端一番畅游,问好S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5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5553
8#
发表于 2007-12-24 10:29:41 | 只看该作者
欣喜佳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6

主题

3774

帖子

3838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838
9#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7 12:28:08 | 只看该作者
::: 在 秋风了无痕 的贴子提到 :::
跟随山湖的笔端一番畅游,问好S君
这次应该只是旅途的开始,我要准备走遍我身边的山水。
浮生有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6

主题

3774

帖子

3838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838
10#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7 12:29:21 | 只看该作者
::: 在 万古刀 的贴子提到 :::
欣喜佳作!
谢谢万古刀欣赏,请多提意见!
浮生有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鲁ICP备2021043377号

GMT+8, 2025-8-14 06:30 , Processed in 0.14284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