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目标几条道,
是曲是直走着瞧。
正话反说反正听,
反是葫芦正是瓢。
近日虽觉疲惫,但因前面已经放出话来要三谈格律的,故不得不为之。虽一家之言,但也可为论坛添块砖加块瓦吧,起码看出论坛中有多家争鸣。关于格律,前面我已经谈了两次,又转载了部分资料,所以再多谈也无多少实际意义,故此我想就把我几个疑问提出来与各位诗友讨论,同时欢迎将答案透露若干给我:
1、王力老先生是著名的国学大师,在格律方面有许多著作问世,但我却没见到他写的诗词,昨天百度了一下,还真给找着了,可那风格显然与王老先生相去甚远,一看跟帖,才知此王力非彼王力,这是个搞政治的。那我就有这么个问题,王老先生为何没有诗词问世,或曰他的诗词为什么不如论著有名?(呵呵,游泳教练不会水?)
2、东坡有许多诗词倍受大家推崇,流传甚广,那么,这些诗词之所以感人,千年传诵,主要是因为其对仗工整、格律严谨还是因为其风格豪放、意境优美?鱼与熊掌不能兼得时舍弃谁?
3、细观李白、杜甫、苏轼、柳永……等诗词名家的作品,真正难理解的极少,比有些朋友发在本论坛上的诗词要好懂的多,一般高中毕业生读起来少有疑难,生字亦不多见。有人在评李煜的“春花秋月何时了”一词时说:“全词明白如话,不用典,纯以白描直抒胸臆,真实感人。”这里的“明白如话”是贬是褒?再如毛泽东的“小小环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够大白话的了。请问这些诗词是否属下里巴人?抑或有阳春白雪类的诗词没发表没入选?
4、浏览有些网站,词牌至少有几十种,古时好像还没推广普通话,不知如东坡那些名家当时是如何即兴作词的,我感觉挺难的,因为要压韵且合平仄,还要对仗,所以要推敲每一个字的读音,因为是填词,那还得把每种词牌中的每个字应平应仄、每句各多少字等背熟。王力老先生光是格律方面的论著就有厚厚的几大本,古人都能记住吗?是否每时每刻都牵一头驮着词典与格律书的小毛驴?应考时不让带书怎么办(呵呵,纯属杞人忧天)?
5、发在论坛上(或报刊上)的诗词除了自娱自乐外,是否有“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目的(否则写在自己日记本上算了)?如有,那么是想让人看懂还是想让人迷茫?(我倒挺佩服有些朋友竟认识那么多的字,有些字只有在大辞海中才能找到。真不简单!)另,当想将与时事有关的内容入诗词,但又没有任何古词语可用,是用现代词汇呢还是用空格键,或者干脆天天写咏史得了?
以上问题,老朽愚昧,百思不得其解。恳请诸君发表高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