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60|回复: 4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爱在母亲生命长河中流淌

  [复制链接]

97

主题

1526

帖子

152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3-6 11:54: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按:今天是农历正月二十九日,母亲的忌日.去年的今天母亲不幸与世长辞,让我悲痛不已.所以把去年的这篇文章贴出来以纪念.

大爱在母亲生命长河中流淌


   那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春寒料峭之夜,那是一个不堪回首的泣血瞬间:时间定格在2007年正月二十八日夜,八十三岁的老母亲,在一天之中第四次侧过身来,黑红的血可着口,从母亲早已干枯的唇间“哗哗”地喷涌而出,飞溅出来的血溅在母亲的脸和鼻尖上,殷红了被子,也殷红了身下那条洁白的床单。而后,母亲缓缓地扭正头,仰着煞白冰冷的脸,双眼微闭,似睡似累,却始终没有拧一丝眉头,也没有瞟一眼吐在痰盂里那最后一滩生命之血。
  在生命的尽头,面对死神,母亲竟如此的平静而从容。然而,面对我大哥——二叔的遗子,却潸然泪下:“小明啊,一定要找政府落实你爸的政策问题,戴红花去当兵,打老蒋建新疆,那是你爸的光荣,是咱全李家户的光荣,更是咱虒祁村的光荣啊!”
刚强的母亲,用临终一曲再一次诠释了她生命的大爱之歌!

爱比雪深:
二尺大雪挡不住母亲的一双小脚


  1925年春,母亲贾玉兰,出生在侯马宋郭村一户贾家,自小刚烈聪慧,深得父母疼爱。在三十年代初,母亲突破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重围,背上布块对花书包,被父母送到十里之外曲沃县城,到天主教堂办的学堂去读书。母亲好学上进,十分用功,遗憾的是当时战乱四起,社会动荡不定,学习两年之后从学堂被接回。
  母亲一生都感谢父母给予的这两年学习时光,深信只有掌握知识,才能掌握命运,这一坚定的信念,母亲用波澜的一生得到了验证。
  母亲15岁来到家中,孝敬公婆,相夫教子,全村有名。在母亲披上红盖头进家门时,三叔只有三岁半,喜欢住新房子,爱盖新被子,每天晚上总是在母亲新被子里睡熟之后才被奶奶抱走,抱不走就与母亲同睡。母亲十分喜爱这个小弟弟(现为航天部一高工),每次回娘家时也总是要带上,三叔屁踮屁踮跟在后面,很是可爱。
  三叔学生时代学习优秀。母亲看着三叔长大,看着三叔上学读书,更为三叔学习优秀而高兴。三叔当时就读于曲沃中学。在那一年,三叔一条腿不知患了何病,加上家里无钱不能及时治疗,疮洞感染,愈烂愈大,不能走动,只好长时间休学在家。为了给三叔治腿,及早上学,母亲在操持一家老少生活之余,多处找人遍寻土方,悉心照料。
  眼看到了年底,学校就要进行期末考试时,正赶上几十年不遇的一场特大暴雪,雪厚二尺多,村里村外花白一片,鸟兽不见,这可急坏了嗜学如命的三叔。看着窗外大雪纷飞,三叔拖着那条痛不能走的腿,哭着直摇母亲的手臂:
“嫂子,我要明天去上学——”
“去!说什么也不能耽误你期末考试。”
母亲一边安慰三叔,一边眉头紧皱:大雪不止,雪厚两尺,况且村里到曲沃十里多地,就是马车也走不了啊,怎么去呢?母亲的确很发愁。
  最后母亲决定让父亲用马驮上三叔去。想到一本家奶奶家有一双雨鞋,父亲脸皮薄不好意思去借,母亲就冒着大雪踮着小脚自己去借。谁知吝啬的这家奶奶竟说找不到雨鞋,没有借成。受不了委屈的母亲,顿时喉梗鼻酸,焦急和委屈的泪水夺眶而出。
  刚强的母亲回到家擦干泪,一边帮三叔收拾行囊,一边让父亲去牵正在上槽的那匹白马。就这样,父亲穿着母亲纳制的一双布鞋,踏雪十里把三叔驮到了曲沃中学。望着一脚浅、一脚深渐渐远去的身影,冰雪冻在父亲那双五趾连心而又单薄的脚上,而血泪则滴在母亲那颗酸楚而沉重的心上。

亲情似火:
母亲的一付弱肩就是亲人安全的港湾


  父亲兄弟三个,在家中排行老大。母亲嫁给父亲之前,先许配给白店村人,母亲宁死不依,吞食了一颗大烟毒,结果毒气攻眼,不久右眼即失明,最终在姥爷和本家三爷的主持下,嫁给了父亲。父母共同生活六十多年,养育了三女两子我们姐弟五人,二老患难与共,相濡以沫,情深似海。
  1987年秋,父亲患肺癌去世。在弥留之际,父亲拉着大姐的手说:“引子啊,你们几个以后可要听你妈的话。你妈脾气倔,心肠可是非常好啊。”而后父亲又紧紧地攥住母亲的手,说: “引妈,今后可就苦了你啊——”,说罢,父亲老泪纵横。父亲去世后,母亲经常在夜里哭红双眼,久久抹不去那份深深的思念。
  母亲自身修养很高且非常严厉,而父亲生前较为腼腆,又长年工作在外。慈父严母,教女做事,育儿做人,使我们姐弟几个从小适应了艰苦的生活环境,在困难中磨炼,在困难中励志,在困难中成长。
  二叔是个热血青年,中学未毕业即响应祖国号召,参加王震部队当了兵,解放大新疆后,二叔即随部队留疆屯兵恳荒。不幸的是,36岁时抛下三女一子,英年丧命新疆热土。二叔去世几天后,父亲将其四个孩子从大新疆接了回来。
  二叔最小的孩子是个男孩,回来时才3岁,眼眶里泪光闪闪,满眼的无助和依恋,仰着稚嫩的小脸,凑着母亲的脸颊,一声一声地喊:“大妈——,大妈——”。
  母亲抑着揪心的痛和酸心的泪,将割舍不断血脉亲情的四个孩子紧紧地搂在怀里,说:“你们就是大妈的孩子,这里就是你们的家!”
  从此以后,八个孩子(母亲小儿当时未出生)一同生活,一同上学。每逢年关,除了缝制大人的衣裳,母亲更是用心去缝制八个孩子的过年新衣。春节临近赶制不出来,尽管生活拮据,但为了孩子不受委屈,母亲就每件伍角钱请人来缝制。
  新年到了,看着一群活泼可爱、身穿新衣的孩子,脸上洋溢着节日的幸福,母亲也欣慰地笑了。
  二叔家儿子稍长于我哥,称其为大哥。大哥成年后继承父亲遗志去当兵。当兵出发前,父亲将二叔参军时期赠予的一支珍藏了十几年的英雄钢笔,又重新拿出来转赠给大哥,以示纪念。
  大哥在部队两年间,天冷了要棉鞋,天热了要鞋垫,每次有信寄来,母亲就抓紧赶制,不用量大哥的脚,母亲心中自有尺寸,裁鞋样、做衬底,在一只眼睛失明的情况下,依着昏暗的煤油灯光去做活,手指扎破,用嘴吮吸几口,继续一针一针密密缝制。母亲常说:“自己苦,孩子一个都不能苦!”

国难当头:
一腔热血在母亲广袤的胸膛里沸腾


  
母亲一生坎坷波折,却从不悲观失望,在任何时期都对生活充满着无限热情,遇事不慌,处事不惊,在大是大非面前,的确是一个无比理性和智慧的女人。
  抗日战争时期,在我们侯马境内,长期间断性驻扎着八路军部队,不断加强抗日宣传活动。通过学习认识,母亲相信,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八路军才是穷苦人的军队。
  作为一名积极分子,母亲参加了八路军在村里组织的农会和妇救会,其中最大的一项工作,就是动员乡民参军上前线;作为一名知识妇女,母亲承担了村办民校宣传教员任务,组织广大妇女和留守村民,夜间在民房里点上油灯上文化课、上政治课,讲毛主席、讲八路军,讲抗日、讲救国,是当时村里出色的组织者和文化骨干。
  在解放战争时期,父亲和二叔都是征兵对象,因母亲是农会成员,所以带头受动员,就在动员父亲报名登记的当天,在曲沃中学读书的二叔回到家中,说他在学校也报了名,组织考虑到一家两人同时参军影响家庭劳力,所以同意让父亲撤销了登记。
  二叔参加的是王震领导的部队,曾两次经过我们侯马将蒋介石部队打过黄河去。二叔随部队第一次打老蒋又兵退回来,通过短暂休整,终于在第二次一鼓作气,不仅将敌人打过黄河,而且一直打到大新疆,新疆解放后就留疆屯兵垦荒,即现在的建设兵团。
  二叔时任新疆渔场场长,由于当时政治和家庭问题,36岁时含屈投江身亡,不仅至今遗骨不存,魂魄未归故里,而且政策也未能落实,光辉的历史竟无处予以记载。因此,母亲每每想起二叔,又总是那么的伤感和内疚。
  2007年春节正月初三,二叔家孩子回到家乡给母亲拜年,母亲在病中又一次回忆起二叔参军走时的情景:胸戴红花,乡亲们敲鼓欢送;门挂光荣匾,胡同里鞭炮齐鸣,好不光荣!说到动情处,母亲一边泪光闪闪,一边又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似乎又回到了从前。

政治风波:
智慧母亲用理性化解灾难实现家族命运大逆转


  母亲至寿终,在家族中并不是辈份最高、年龄最长者,但在几十年中,却享有极高的威望和声誉,这不仅因为她有修养、对人善良,也不仅因为她有文化、遇事有主见,还因为她曾在家族危难之际,表现出非凡的胆识和智慧,实现了家族命运大逆转!
  在解放初期,母亲算是个文化人,是个积极分子,也曾是村组织中的一员,而在土改时期,却差点与族人一起卷入政治风波带来的苦难中。
土改开始,全国开展反攻倒算,政治宣传口号是: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批斗不法地主,打倒富农。
  在虒祁村,我们李家户是一个大家庭,分南院、北院两块,后又分为南新院、北新院。大家庭集中生活不分户,虽不是太富裕,但也算是家大业大,却都是靠辛勤劳动而来的,不同于不法地主富农是剥削穷苦人民不劳而获。
  然而,事情可不是这么简单。自土改工作队进村后,开会不通知李家户,派饭不派李家户,危险信号不言而喻。
  在这转折关头,母亲两年的文化没有枉学,也不愧为刚强烈女。有一天,工作队正组织广大贫下中农开大会,母亲不顾家人的担心,孑然一人登上主席台,慷慨不平:
  “旧社会受地主压迫、受富农剥削,老百姓受苦受穷;新社会人民翻身当家作主,还要受灾受难?走到天边都理不通!”
  经过母亲与工作队一番有理有据争论,最终在划分成份时,我们北新院是中农成份,没有一人挨批挨斗,可怜南新院同样是李家户,成份划成上中农,族人天天挨斗,残不忍述!事后多年,不论是工作队还是村里人,一提到母亲就直竖大拇指:甲子(父亲小名)媳妇真厉害、有本事!

心强骨傲:
刚强母亲踏着14600粒药片上高楼


  母亲生性骨傲,从不服人,从生前每天串门走路的样子,仍可略见当年性格一斑:人瘦个小,精神头好;两手后背,腰杆直挺;虽不大却不是完全裹足的脚,踩地踏实,走路有声;右眼失明,耳略失聪,却眼盯前方,颔首头仰。
  母亲经常给我们姐弟重复讲述在她一生中如梗塞喉的一件事:解放初期有一年底,眼看年关临近,却仍没有凑够钱,不交钱大队就不发救济粮,实际就是后来的优惠供应。眼看一家老少十几口年关难过,要强的母亲不得已强低下头,到邻居一家族爷爷家去借八块钱,哪儿知道这家爷爷将一句不软不硬的话甩给母亲:“我给你家开银行哩?”
  正是这把没有刀锋的软刀,深深刺痛了母亲要强的脊梁,即使在病重期间,再次给子女们讲述这次借钱事时,仍然泪流满面,胸塞血涌!为此,母亲经常教育我们,一定要自立、自强,自尊、自爱,宁受穷,挺脊梁!
  几十年来,母亲有苦咽在肚里,有泪流在心里,只要有一份奈何从不拖累儿女。
  在我的印象中,母亲从未因病住过院,正痛片就是她的治病良药。母亲说,自三十几岁起,每天上地里干农活时,总是往口袋里装一把大颗盐,不舒服时就嘎嘣嘎嘣吃上几颗。到后来就换成了双鱼牌正痛片,每天都要吃一片解病提神,逐渐有了依赖性,每到身体不舒服时,也只有正痛片才最管用,尤其到最近几年,依赖性更大,有时难受厉害时,连续每天吃两三片。粗略按40年计算共计14600天,一天一片,三片一厘米,垒起来合计就近50米,敢与银湖酒店大楼比高低!
  更令我们子女惊愕和汗颜的是,春节前,母亲病重在市人民医院东院看病期间,作为身患癌症后期的老人,尽管年愈古稀,身体虚脱,两腿蹒跚,然而面对医院三层高楼,母亲仍毫无惧色,哥哥要背不让背,姐姐要扶不让扶,自己抓住栏杆,走一步喘一口,咬牙直上到三楼,不皱一下眉头,不仅我们姐弟,就是医护人员也惊叹不已。

大爱无边:
八十一岁老母踮着小脚伺奉曾经记恨的婶娘


  母亲一生性直心强,又乐善好施、宽厚待人。母亲之所以在邻里间,能够受到幼儿喜爱、老者谦恭、族人尊敬,更大程度上也是源于她无论是在艰苦时代的过去,还是在和谐时代的今天,她都始终怀着一颗敬人心、一副热心肠。
  在过去苦难时期,每见到拄着木棍、背着袋子逃难讨饭的老头、老太太和脏乎乎的小孩子,母亲就不由想起自己苦难时,邻里间给予的热情和帮助,不由想起自己向他人讨借时,受到的冷遇和心酸。所以,每有这些讨饭者上门,她总是尽自己一份热心,给馍给饭,甚至给一些兜里的零钱。
  两年前,八十三岁的一本家奶奶,在最后的时光里,双目失明,神情恍惚,语无伦次,胡话连连,而每天却能清晰地喊一个人名:“引妈——,引妈——”。
  其实,这个本家奶奶,就是几十年前在暴风雪之日,未能借给母亲雨鞋的那位奶奶。奶奶实际比母亲仅大两岁,和母亲先后不错两年进李家门当的媳妇,因嫁给了本家爷爷,所以成了母亲婶娘。
  母亲是一个非常大度的人,也因为奶奶是长辈,所以并没有将从前的事太记恨在心,反面因为年龄相仿,两人在几十年中相处得较为融洽。母亲很懂礼节,日常总是以“隘口娘”称呼(奶奶为上马隘口村人),以长者相敬。
  看到昔日伙伴已时不多日,同为古稀老人,母亲十分伤感。为此,母亲不仅一天几次拖着年迈的身体蹒跚到床前,嘘寒问暖,聊天度日,而且常常是回家做上一顿可口的饭菜,就趁着热乎,赶紧端送到奶奶嘴边,一勺一勺边吹边喂。且不说母亲亦老矣,即使儿媳和闺女也仅仅如此吧。
  母亲对她这个年龄相仿、曾记恨的婶娘,用几十年的真情,不知道让即将入土的长辈感化有多深,只知道,这位本家奶奶在临终之时,拉着母亲的手,泪水涟涟,念念不忘。
  母亲在邻里间威望极高,非常喜欢管“闲事”,而别人家的“闲事”也都爱让母亲去说和,东家婆媳不和,西家与别人闹矛盾,经母亲一调解,准成。
  邻居不论大人小孩都喜欢与母亲相处,许多小孩子都是在母亲的土坑上长大的,他们都特别亲昵母亲,有的现在已经是三十多岁,包括媳妇在内,仍然“奶奶、奶奶”叫得非常亲热,也有的已经是六十多岁、儿孙满堂了,走到母亲跟前仍然像一个膝下的小儿,除了口口“娘、娘”叫得亲,而且平日不停到家里同母亲唠嗑、干杂活,每年春节快到了就踮到家里给母亲泥炉子、扫房子、炸年菜。
  看着如此和睦的亲邻关系,可以说,母亲的晚年是幸福的,更确切地讲,老人家的心情是愉快的。所以母亲在晚年开怀之余,总是不断在我们子女面前,讲人情事故,讲尊老爱幼,讲为人处世,她经常总爱讲的话是:“只有将心比心,才能赢得人心”,“饺子越挤越扁,路是越走越宽”!
  母亲病倒了,倒下再没有起来。强硬了一辈子的母亲,笑对病魔八十六天,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而她的刚强,她的智慧,她的大度,即使临终的平静和从容,都深深地刻在了我们的心上,也影响着后来人。
  5月12日,是母亲辞世50天忌日,13日即是母亲节,再也不能聆听母亲的教诲,再也看不到母亲的容颜,我只能面对紫金山,深深地大吼一声:“妈——,我爱你,来生来世,我还作您膝下的儿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6

主题

3211

帖子

332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25
沙发
发表于 2008-3-6 12:06:44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真情可见一斑!这几天正看《戈壁母亲》,感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1193
板凳
发表于 2008-3-6 13:49:18 | 只看该作者
感动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2

主题

4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4216
QQ
地板
发表于 2008-3-6 14:04:49 | 只看该作者
为老人在天堂平静安详而祈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6

主题

4960

帖子

498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980
5#
发表于 2008-3-6 15:20:44 | 只看该作者
母爱无边,感动中,为老人祈福:在天堂依然安详、从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

主题

1526

帖子

152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26
6#
 楼主| 发表于 2008-3-6 16:54:30 | 只看该作者
::: 在 西厢待月人 的贴子提到 :::
楼主真情可见一斑!这几天正看《戈壁母亲》,感动。。。
谢西厢待月人!我也感动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

主题

1526

帖子

152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26
7#
 楼主| 发表于 2008-3-6 16:58:26 | 只看该作者
::: 在 逦清定律 的贴子提到 :::
感动中……
多谢逦清!母亲是我们的最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

主题

1526

帖子

152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26
8#
 楼主| 发表于 2008-3-6 17:00:37 | 只看该作者
::: 在 才尽更断笔 的贴子提到 :::
为老人在天堂平静安详而祈祷……
多谢断笔兄!母亲在天堂里安息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

主题

1526

帖子

152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26
9#
 楼主| 发表于 2008-3-6 17:02:05 | 只看该作者
::: 在 才尽更断笔 的贴子提到 :::
为老人在天堂平静安详而祈祷……
多谢断笔兄!母亲在天堂为我们平安祈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

主题

1526

帖子

152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26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3-6 17:19:02 | 只看该作者
::: 在 秋风了无痕 的贴子提到 :::
母爱无边,感动中,为老人祈福:在天堂依然安详、从容
问秋风好!母爱无边,母亲是我们的最爱!

是秋风版主加的精吧?谢谢,有些惭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鲁ICP备2021043377号

GMT+8, 2025-8-4 05:45 , Processed in 0.07456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