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73
注册会员
使用道具 举报
697
1万
超级版主
::: 在 雨霁轻尘 的贴子提到 ::: 迎冬 春天的那片枫叶 被秋风诱惑 温柔地披上了红色行头
江南的陌堤 了却了最后一丝牵挂 已荒芜寂寞
雁子带着北方的音信 向隆冬 作最后一次承诺
不要怕时间从身边溜走 不要在意有的人只是经过 来年 陪你围着炉火的人 一定 还是我
282
8984
8998
论坛元老
::: 在 邪魔老奴 的贴子提到 ::: 开头提笔着“春天”一词,乍一看,会觉得愕然,实则是写秋天之景,紧紧抓住一“迎”字,为下文做好了铺垫。... 作者好像一位摄影艺术大师,我们的眼神总会在其笔端游走,上一段还在写北方的红叶,下一段就把镜头聚焦... 鸿雁南飞,在诗中是很常见的一中意象,用来表达思念之情。但在作者的笔下鸿雁更像是一位铁骨铮铮的男儿... 最后一段将内容升华,是全诗的高潮部分,“陪你围着炉火的人 一定 还是我”一句简单朴实却给人以振奋的... 愈弟很少给别人写评语,一是不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二是水平实在有限,见笑与大方之家。此次比赛只是鼓... 另外大家也可以各抒己见,相互之间点评,最后选出大家心目中的好作品,老奴先敬酒哈
5
110
::: 在 HE塘 的贴子提到 ::: 前两句乍看之下空间一下被拉开了,显得视野开阔境界开阔,细思则存在着缺憾。隔着那么远的一大片夏天,春天的枫叶怎么知道秋风要来呢,怎么能被其诱惑的呢?阿猪和阿狗要结婚尚且得有个牵头的媒介呢。虽然说诗不拘于一格,然也并非信口开河想什么便什么来着吧。结句的“行头”似乎是偏于方言,并非是说方言不能用,但在这里我觉得用的不是太好,“行头”二字先不说分开来看了吧,就是合在一起看韵味也不足,诵读起来感觉也不很爽。按作者的水平来说,在这里其实并非不可改的,想来只能说是在这里的用词有点随意了。而且整节都有点离题太远了(并非说不美,恰恰因为美,才说明了作者的不敢割爱,以至竟然为美而不顾为绕主题来发挥了)。主题迎冬,而首节明显并非秋末,用春天跨至秋初至秋中(因为意重在中间句,所以在这里通常只能说是秋初的),离迎冬尚有一大截,通常我们迎客都是出门迎客的,这下子好了,以后有客人来时我们都得迎过十里坡去了
要下了,后面的留给别人再评
1277
3万
::: 在 飘在水云间 的贴子提到 ::: 不好意思,时间关系,被点到后今天才迟迟回复,一笔拙作,见笑! 《岁末小记》 岁月 在日月间穿梭 星宿般闪耀/失色 四季 轮回了七彩的梦 梦 晕染了四季人生 骄阳下 山之巅 -----放歌 风雪间 霜月里 ------低呤 一任蹉跎的沙 流过指隙 匆促时 左手扬散时光 右手挥去青春 行囊里 装满心情悟语 怅然时-----找寻 淡然时-----回味 岁月的年轮 只辗过逐渐苍白的记忆 从未曾见 原路返回 生命之语 展望轮回 怎晓得 再一个征途序曲 下一个点山海风云客
::: 在 HE塘 的贴子提到 ::: 并非怕想像,只是初觉得在这里的用词过于随意罢了。 拿一个不在舞台上的道具来作为诱惑通常都有点漫无边际。这是我之前的想法。 复看过了,收回之前春叶秋风之论及以上想法。 其实你只要说首句是在后两句的意境基础上展开想像即可。 即本来是后两句先出场的,然后推了首句到前面去了,呵呵,混乱,妙哉! 这样一来,首节中的季节的问题就也解决了 不过中间句用肯定句式似乎可酌 “荒芜”与“雁子”自然已经达意,但看一首诗自然要看整体,我既然认为首节有问题了,整首诗自然也跟着受损...
::: 在 HE塘 的贴子提到 ::: 沉思了许久,忽然想起三编那清翠的耳朵来,有点异曲同工之妙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鲁ICP备2021043377号
GMT+8, 2025-7-31 17:14 , Processed in 0.23876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