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白衣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0年霜天第九期作业 习作【七律-秋兴】

  [复制链接]

80

主题

6306

帖子

673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734
51#
 楼主| 发表于 2010-9-11 16:57:22 | 只看该作者
::: 在 三江农夫 的贴子提到 :::
秋兴,满园飘香霜风侵,沃野金黄稻菽馨。云端归鸿一字排,阶墀寒蛩几低吟。满眼残阳游子魄,一池败荷离...
感谢三江农夫支持,这首七律的“句”写的很不错。但既然作业是七律还是应该按照律诗的格式来写,这首作品不合律。至于为什么非要强调合律,前人就此的争议观点已经很多很多,不再赘述。我们姑且不去评论谁说的对,仅从朗读的语感上来看,合韵律的作品更能让人感受到起伏顿挫之美。“满园馥郁霜风动”和“满园飘香霜风侵”相比,如果说前者如击扬琴,后面的就像敲梆子。
看得出先生造句是有功夫的,韵律实际上非常简单,稍加注意即可,期待您成为霜天下一位作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6306

帖子

673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734
52#
 楼主| 发表于 2010-9-11 16:58:23 | 只看该作者
::: 在 古月求衣 的贴子提到 :::
白衣兄弟好题材!
实际行动支持,交作业——只是又要给兄弟增添一分辛苦了!
七律  秋怀
人生漫漫比流年,六秩光阴一脉传。
总叹春风难复再,焉知秋日不相连。
愚公尚有移山志,老汉当怀动地篇。
我为夕阳添异彩,江天万里遍霞烟。

平水韵  下平:一先
多谢古月大哥佳作支持!这首秋怀结构清晰,筋骨健朗。言秋但不伤秋,及景及人深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之意。诗中有虚实对比,言语平淡,但寄寓豪情,恰合拙论“六十寻常语,发力不着痕”之比。

人生漫漫比流年,——平起。
六秩光阴一脉传。——顺承。秩,十年为一秩。
总叹春风难复再,——递进。承接着六秩之龄,感叹前人“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的惆怅之余用虚句领下面的实句。这个“春”不是指春天而是指青春。
焉知秋日不相连。——连转。焉知,怎知。意为春和秋顺序转化相连相通,春为秋之始,秋为春之藏。正所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之理。
愚公尚有移山志,——兴志。以愚公移山之典兴志。
老汉当怀动地篇。——写实。以自身犹怀抱负写实。动地,震撼大地,借指大事业。“渔阳鼙鼓动地来”-《长恨歌》【白居易】
我为夕阳添异彩,——高抛。“夕阳”日暮合人老天秋,“异彩”一词用的十分见活巧。拙句“老树丹枝不让花”彰显的正是这种异彩。
江天万里遍霞烟。——远收。“寥廓江天万里霜”的秋日里,夕阳异彩尽化作漫天烟霞!

这首七律的不足之处是缺乏巧句警句,这也是应制作品受时间体、裁局限的通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6306

帖子

673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734
53#
 楼主| 发表于 2010-9-11 17:00:04 | 只看该作者
::: 在 阿宫恒炳 的贴子提到 :::
实际行动支持第九期作业:
大雁南飞告别秋,
天高气爽盼秋留。
桂花开放秋添彩,
金菊入秋味更优。
月白秋风鲜果满,
深秋橘子笑枝头。
秋耕秋种山歌婉,
遍地黄花处处秋。
句子充满生活,“动”多于“静”这是十分值得赞赏的。尤其是“遍地黄花处处秋”句,十分流畅精神。
这首作品最大的问题是犯了重字的诗病。如果把这首诗作为一首随便的即兴诗歌或者是特殊体裁(如梁元帝的《春日》还有《红楼梦》中类似“秋窗秋不尽”之类的特种诗作),应该说不失为一首佳作,但作为七律来讲,除了用相同的字当对句和叠字组词的情况,一首诗中是不能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样字的。既然是律,还是要遵循些规则才好,另外第四句犯孤平,当避。
问好阿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6306

帖子

673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734
54#
 楼主| 发表于 2010-9-11 17:08:19 | 只看该作者
::: 在 南山客 的贴子提到 :::
浅山寒水夜轻愁,曲径闲灯客独游。
四季枯荣由我悟,半生起伏任他秋。
花间提酒追前事,阶下听风搔白头。
挥去青春曾有梦,揽来明月已无求。
感谢南山客先生就题和诗!这首作品正如先生小令,清丽洗练,不绷不挂,十分利落。主体鲜明,思理得当,律合旧韵。总体感觉后四句好于前四句,似乎起笔构思时尚不全面,笔至中篇则欲罢不能了。尤其是“挥去青春曾有梦,揽来明月已无求”句,颇得共鸣,真个慷慨无限!
若吹毛求疵非要谈及一些问题,应该说句子结构尚缺乏变化。前人论诗有“景句、情句”之别,不可都写景也不可都言志。此外,句子结构中主谓宾的位置和形式也要富于变化,这应该是在追求声韵之外第二维度、第三维度的抑扬起伏美感,这样诗才能更有韵味。在这首作品中句子的结构基本是前4字和后3字组成的两个词组。在七言律诗中十分重要的介词副词用的十分小心拘谨,显得有些僵硬。

浅山寒水夜轻愁,——“夜”,人在夜里…或夜色使人…。全句省略主语和介词。
曲径闲灯客独游。——这个第二句似对仗而非对仗。虽然夜、客都是名词,但“夜”不能承担“愁”的主体,“客”则不同。且不论首联是不是对偶句,“曲径闲灯”和上一句的“浅山寒水”都是描写景的联合词组,仍不适宜。如果这是某个长调的开篇,如“浅山寒水,曲径闲灯,惆怅独游客”,倒貌似不错的一句。这也许是诗铺陈和词铺陈一个明显的不同吧。
四季枯荣由我悟,——“悟”与上两句“游、愁”都是动词后置的格式,这个苛刻一些也是要避开的。
半生起伏任他秋。——“秋”字特殊情况下可以做动词解,但之前的铺垫要十分到位才行。个人还是觉得与“悟”对仗不稳。
花间提酒追前事,
阶下听风搔白头。——好句子。花间、提酒暗指少年情怀,“阶”让我联想到了蒋捷的“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更贴切啦。
挥去青春曾有梦,
揽来明月已无求。——“四时月好最宜秋”!这个月和首联的夜、灯暗合呼应,明月也指心中的愿望。我们竭尽全力后真正达到目标那一刻会忽然发现,目标不过是下一个无聊的起点,而最美的正是我们错过的沿路的风景。这句话用七个字说出了这种感觉。“一生何求?…没料到,我所失的竟已是我的所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6306

帖子

673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734
55#
 楼主| 发表于 2010-9-11 17:11:14 | 只看该作者
::: 在 五龙闹海 的贴子提到 :::
白衣版主辛苦了! 评《七绝》,我甚感压力,况《七律》乎?... ... 愚兄暂奉清茶一壶!

同时感谢各位兄弟姐妹积极参与! 看茶~~~~
老兄客气了,第一回“布置作业”,怕担不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6306

帖子

673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734
56#
 楼主| 发表于 2010-9-11 17:22:21 | 只看该作者
::: 在 桃花飞绿水 的贴子提到 :::
第二稿
寒楼孤影徒霜鬓
零落穷秋悲不休
汀野乱茅风种种
岸沙点鹭水悠悠
清弦暮曲自成怨
瘦笔秋词谁共愁
落叶长宵鸠外雨
此心同泣却凝喉
自己感觉还是不满意,但确是笔力不济,只能凑合用了。汗啊~~
真正的悲伤不是来自季节和景物,大雪天我中了500万的双色球我也能把嘴咧到耳丫子上,是不是。要写情感,个人内心才是关键点。你的身体和内心没有触动,视野思路自然也就很窄,于是局限在了那张虚拟的琴和虚拟的笔上,自然感到词空技穷。如果这两句嵌入一些真实的内心世界描写(当然不能抛开阅历和真实的情感编造)那境界一下子就打开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6306

帖子

673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734
57#
 楼主| 发表于 2010-9-11 17:24:56 | 只看该作者
::: 在 这是剑 的贴子提到 :::
老师 我是新人 不小心把这个发到外面了  我不知道 请老师原谅 我把这个贴回来了 请老师多多批评 你的指...
别叫我老师,你是新人我也不旧咱们这是“病友讨论病情”,我病的深病的早,或许就比你有点经验,真正的老师是不屑在这里丢人现眼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5

主题

4万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778
58#
发表于 2010-9-11 21:01:12 | 只看该作者
::: 在 白衣客 的贴子提到 :::
多谢古月大哥佳作支持!这首秋怀结构清晰,筋骨健朗。言秋但不伤秋,及景及人深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之意...

人生漫漫比流年,——平起。
六秩光阴一脉传。——顺承。秩,十年为一秩。
总叹春风难复再,——递进。承接着六秩之龄,感叹前人“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的惆怅之余用虚句领下面的...
焉知秋日不相连。——连转。焉知,怎知。意为春和秋顺序转化相连相通,春为秋之始,秋为春之藏。正所谓“落...
愚公尚有移山志,——兴志。以愚公移山之典兴志。
老汉当怀动地篇。——写实。以自身犹怀抱负写实。动地,震撼大地,借指大事业。“渔阳鼙鼓动地来”-《长恨歌...
我为夕阳添异彩,——高抛。“夕阳”日暮合人老天秋,“异彩”一词用的十分见活巧。拙句“老树丹枝不让花”彰显...
江天万里遍霞烟。——远收。“寥廓江天万里霜”的秋日里,夕阳异彩尽化作漫天烟霞!

这首七律的不足之处是缺乏巧句警句,这也是应制作品受时间体、裁局限的通病。
辛苦白衣兄弟了!精辟点评,让我获益匪浅!尤其是最后一句评语,堪称有力的鞭策——此后常熬苦,他朝尽赏甜!
请受我深深一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6306

帖子

673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734
59#
 楼主| 发表于 2010-9-11 21:21:19 | 只看该作者
::: 在 古月求衣 的贴子提到 :::
辛苦白衣兄弟了!精辟点评,让我获益匪浅!尤其是最后一句评语,堪称有力的鞭策——此后常熬苦,他朝尽赏甜!
请受我深深一揖!
古月大哥何须如此言重,再说就折我了。给兄长敬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6306

帖子

673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734
60#
 楼主| 发表于 2010-9-11 21:24:57 | 只看该作者
::: 在 这是剑 的贴子提到 :::
老师 我是新人 不小心把这个发到外面了  我不知道 请老师原谅 我把这个贴回来了 请老师多多批评 你的指...
苑外西风寄隐思,
孤芳常伴夜残时。
清霜怎抹心中怨,
晓露难消骨里痴。
靧面如花花渐少,
归期似梦梦方迟。
鎏金几度恨多少?
月缺月盈应有知.
这首作品通体较为流畅,见比兴、虚实之照,合律。颈联后句颇有余味。不足之处是炼句方面和造境方面有瑕疵。

苑外西风寄隐思,——结合次句,这一段作者(孤芳)应是在局中的,隐思一词不考虑韵时作幽思解更合。
孤芳常伴夜残时。——常伴的“常”如果用来联系“孤芳”和“残夜”感觉多少有点偏。孤芳也是芳,夜残还是夜,“花”(无论虚实)可以反衬情感说“芳犹到夜”而非“芳常到夜”。
清霜怎抹心中怨,——清霜本来只能助长哀怨,不能抹(消除)怨,因此反问就不合适,或者说在主语“霜”和宾语“怨”之间“抹”不宜做谓语。
晓露难消骨里痴。——大抵同上,也是谓语的问题。
靧面如花花渐少,——靧,动词,专指洗脸。靧面,即洗脸。古人有用花瓣和雪水洗脸的习俗,认为这样可以使容颜有光泽,大概相当于现在的抹鸡蛋清和贴黄瓜片,美容。但是“洗脸如花”就不对了,“花渐少”的少表示花渐渐减少没有任何问题,但关联到前面的洗脸或脸上这句话就容易让人糊涂,莫非人面很多?实际上没有必要用这个生僻字,说人面即可,这样既和下句的“归期”有了同样的属性(名词词组)也更好理解。至于“少”,不妨改为“老”,“人面如花花渐老”容易理解也更贴切些。
归期似梦梦方迟。——这句非常好!不直接说归期而用梦转嫁,梦与归期共同迟。很有境味。
鎏金几度恨多少?——“少”和上句用重了,“鎏金”一词个人没有看懂。如果指岁月应该是流金。
月缺月盈应有知. ——这句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鲁ICP备2021043377号

GMT+8, 2025-8-1 14:21 , Processed in 0.15344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