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瘦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夺魁榜------五月擂台:*月(*)

  [复制链接]

57

主题

1017

帖子

119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98
51#
发表于 2006-4-30 22:19:18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没有老师指点的话,多看看网上的介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1973

帖子

227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271
52#
 楼主| 发表于 2006-4-30 22:24:52 | 只看该作者
看了啊,没用,网站上说的都不一样.而且我总是写完了诗后再回头检查哪儿出了律,这样下去,就算写得再多也还是要检查.作诗是件快乐的事情,检查格律就比较痛苦.也不知各位写诗时是怎样注意格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主题

1017

帖子

119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98
53#
发表于 2006-4-30 22:35:42 | 只看该作者
一、什么叫拗救?

近体格律诗中,凡不合平仄格式的字称“拗”。为使音节平衡、符合音律上的美感,一般”的拗是需要救的。
古人也说,有拗有救,方不为病。拗而能救,则不为拗。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其中有几种特殊的情况是拗了但不需要救的,以下会讲到。

在具体讲解之前要说明的是,因为五字句和七字句的本质上是一样的,所以在讨论拗救问题时,没有特殊情况我就不讲解七字句了,只要记住,七字句的前两字与拗救与否不发生关系,古人对这里的解释是,七言之第一字,因离音节较远,对整个句子的音律影响很小,所以平仄可以完全不论。
所以我主要讲的是五字句。

一、下面先来讲一讲最常见的几种的拗救。

1、本句自救,也就是救孤平。

平平仄仄平句式中,第一字用了仄,造成五个字中除了韵脚外只剩下一个平,这种情况就叫做孤平了,这在格律诗中是绝对不允许的。所以在第三字补上一个平,变成仄平平仄平,避免孤平。前人也有把“句中前后字皆为仄声,而中间夹一平声称之为孤平的。”但我们一般都是依据王力先生的格律之说,把孤平限定为仄平仄仄平这样的句子了。注意,七言中如果出现这样的句式,即使第一字用了平,即平仄仄平仄仄平,虽然句中还有一个平,也算做孤平。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2、对句相救

仄仄平平仄句式中,第四字用了仄,变成了仄仄平仄仄,这种情况称为大拗,必须救。需要在对句第三字补一个平,也就是对句为“平平平仄平”。
比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对句吹字救了出句的不字

而仄仄平平仄句式中,如果第三字用了仄,即仄仄仄平仄,这种称为小拗或半拗,也可以在对句第三字用一个平来救,但一般来讲对这种情况要求的不是很严格,可救可不救。

3、本句自救和对句相救同时使用,也称双救。

也就是说,出句为仄仄平仄仄,对句的第一个字也是仄的时候,就同时造成了孤平和大拗句。那么在对句第三字补上一个平,就同时救了这两种拗,同理,出句为仄仄仄平仄,对句的第一个字也是仄的时候,就同时造成了孤平和小拗句,也常常一起救了。
这在前人诗中是很常见的。

下面举几个双救的例子:

野桃含笑竹籬短,溪柳自搖沙水清。(老苏 新城道中)这里沙字救的是前句中竹字的小拗,也救了自字的孤平。

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许浑)当然这里救的是前句中日字的小拗,也救了欲字的孤平。

清谈落笔一万字,白眼举觞三百杯。(黄山谷 过方城寻七叔祖旧题次联)三字救了万字的大拗,也救了举字的孤平


二、以上是几种常见的拗救,但有一种特殊情况,是虽然拗了但不需救的。

指的是平平平仄仄句式中三四字互易,也就是平平仄平仄,称为单拗”或“特拗”。因为这一句式被前人非常广泛的应用,进而演化为一种固定模式,所以是不需要救的。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宋之问:大庾岭北驿)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老苏)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但注意的是,这里的第一字一般应为平,仄平仄平仄这样散乱的句式是不可以的,当然古人也有破例。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杜甫:登岳阳楼首联)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李白:听蜀僧弹琴次联)

但初学还是以尽量避免为上。



三、还有两种特殊情况,三平调与三仄脚(也有称做下三平下三仄的)。一般来说,这两种情况是是要避免的,是因为音节过于单调,影响整体的节奏和音律。当然也有前人学者认为这也是一种拗救,即如果出句有三仄脚,那么对句就用三平调来救。

前人所举最常见的例子就是:

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韦应物)
萧萧古塞冷,漠漠秋云低。(杜甫:秦州杂诗)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王维)

但近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样救的方式即便在唐人中也是非常少见的。而唐人诗作中,也有很多的三仄脚没有用三平调来救,比如: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杜甫:春宿左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至于单用三平调的,例子却是非常之少,现在我能举出了例子就只有“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这手了,而这手又带有明显的歌行风味,完全也可以不做五绝来看。

所以,现在一般来讲不把三仄脚与三平调算作拗救,也就是说,在大家以后的创作中要尽量避免,三仄脚在避无可避的情况下,可以偶一为之,三平调则要绝对避免。





以上只是说个泛泛的大概,前人詩中格律拗救的體例相当繁多,比如在張夢機的「古典詩的形式結構」一书,就曾對於近體詩各種拗救方式作了相當詳細的論述,其中拗救方法方式相当之多,可以说是让人目眩神迷。

书里有一个比较过分的例子,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看一下平仄就会发现,七言句竟然拗成了“平平仄仄仄仄仄”,进而下句以(仄仄)平平平仄平来救。(这一特殊体例的要求是出句的这五个仄音中必须有入声字,否则对句用平也救不得,当然这是题外话了)。我们翻前人诗句,会发现很多这样刻意为之的拗句,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些是因为前人大家手笔不愿为格律所束缚,有些为了刻意收些跌宕起伏的效果。当然这些不是我们现代人所能够掌握、也不是我们需要掌握的了。需要注意的是,格律是近体诗的基础和根本,不是说不可以破,但那要在精熟格律之后。所以现在写近体我们一般还是遵循北大学者王力老先生的格律之说。尤其是初学者,打好基础是很重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5415

帖子

596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962
54#
发表于 2006-4-30 22:54:12 | 只看该作者
看了各位的诗,欣赏!
各位写的诗如要改动只需点右上角的编即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8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125
55#
发表于 2006-4-30 23:19:15 | 只看该作者
::: 在 甲马堂下 的贴子提到 :::
言语纠葛,强辞凑句,终见刻意,何不用清光句重构一首七绝。
呵呵,妄言了,恕不再复
有道理,须修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1973

帖子

227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271
56#
 楼主| 发表于 2006-4-30 23:24:14 | 只看该作者
待我消化消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873

帖子

96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67
57#
发表于 2006-4-30 23:53:41 | 只看该作者
AMONK兄从善如流,在下很是佩服,遂妄言数句作为探讨
万里银河不起波,轻云半遮桂婆娑。
嫦娥舞殿花隔影,织女流星夜试梭。
怨妇最怕春日永,清光总是别时多。
而今只盼如钩好,犹可勾魂归水泊。
第五句为:怨妇最怕春日永“仄仄仄仄平仄仄”
第六句:清光总是别时多。“平平仄仄平平平”犯下三平
纯属胡言,勿见怪~我认为讨论对彼此都能提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1973

帖子

227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271
58#
 楼主| 发表于 2006-5-1 00:11:16 | 只看该作者
怨妇最怕春日永“仄仄仄仄平仄仄”确实有问题.别在古代算入声字,可能A兄还没有改过来吧.不过既然用新韵,还是用当代读音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1436

帖子

185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54
59#
发表于 2006-5-1 00:58:30 | 只看该作者
::: 在 amonk 的贴子提到 :::
           月    夜

万里银河不起波,轻云半遮桂婆娑。
嫦娥舞殿花隔影,织女流星夜试梭。
怨妇最怕春日永,清光总是别时多。
而今只盼如钩好,犹可勾魂归水泊。
好诗!尤其中间两联更妙,最后一联逊色,像是戏语。
织女流星夜试梭。有创意。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873

帖子

96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67
60#
发表于 2006-5-1 08:08:48 | 只看该作者
七律   新月
如勾新月显华弯
若隐微遮露涩颜
妩媚招开明雀羽
娇羞顿住彩凰鸾
三山亢奋争高望
四海激腾起巨澜
怯退幽幽清皓去
迎来洒洒旭阳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鲁ICP备2021043377号

GMT+8, 2025-8-1 10:08 , Processed in 0.15882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