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古月求衣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秋兴》活动词类作品点评公布

[复制链接]

211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142
41#
发表于 2018-10-13 18:41:5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鲁民 于 2018-10-13 18:45 编辑

哇塞,太棒了!等我慢慢赏读。问好各位作者和风云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142
42#
发表于 2018-10-15 14:27:33 | 只看该作者
再赏作品与词评!
霜天晓角赏秋词,多少妙吟陶醉痴。
品味风情霜露染,琳琅满目四十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7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201
43#
发表于 2018-10-16 12:29:34 | 只看该作者
鲁民 发表于 2018-10-13 18:41
哇塞,太棒了!等我慢慢赏读。问好各位作者和风云先生!

问候老兄秋祺!
还有最后两首,选时贴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142
44#
发表于 2018-10-16 12:42:06 | 只看该作者
山海风云客 发表于 2018-10-16 12:29
问候老兄秋祺!
还有最后两首,选时贴上。

风云兄一是有才二是有心,实在是辛苦了!向你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7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201
45#
发表于 2018-10-18 12:03:54 | 只看该作者
鲁民 发表于 2018-10-16 12:42
风云兄一是有才二是有心,实在是辛苦了!向你致敬!

老兄抬爱了!本分所在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7

主题

4万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786
46#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8 21:10:2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山海风云客 发表于 2018-10-16 12:29
问候老兄秋祺!
还有最后两首,选时贴上。

风云兄辛苦了!
眼下三评委要数您最高效了。接下来免不了还要继续辛苦,襄助白衣兄和五龙兄两位一把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7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201
47#
发表于 2018-10-19 12:12:17 | 只看该作者
古月求衣 发表于 2018-10-18 21:10
风云兄辛苦了!
眼下三评委要数您最高效了。接下来免不了还要继续辛苦,襄助白衣兄和五龙兄两位一把呢! ...

我的零散时间比两位老兄多些吧,五龙兄和白衣兄时间紧张,稍有点时间没等考虑充分又被打断思路也是常有的。不过两位老兄肯定有计划,不必着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7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201
48#
发表于 2018-10-23 19:38: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海风云客 于 2018-10-23 23:20 编辑

39、《惜秋华    本意》
簌簌金风,气泠然、可自青萍之末。
野径客踪,轻轻叠来黄叶。
蒹葭白露横江,更听取渔樵歌阙。
清越。
任苍波,点染秋痕一瞥。

莫向白头说。惯东篱照影,任暗香分窃。
深紫甸,淡翠苑,绿消红歇。
青衫纵许多情,对晚凉、初心谁悦。
深切。
向青霄,一弯新月。

——此词以词牌为题咏其本意,惜,怜惜怜爱之意。


上片写从早起的白日山水秋游。

“簌簌金风,气泠然、可自青萍之末”,以秋风起,以声音开头,也是历来咏秋所本,宋玉《九辩》开头即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而此句一反“悲哉”情绪,以“簌簌”“泠然”渲染,惜秋华之“惜”已油然而生矣。后面涉及了一个典故——宋玉《风赋》“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萍之末”,也为后面的“江”“苍波”伏笔。

“野径客踪,轻轻叠来黄叶”,追随秋风,人物出场,前句声,此句色;“野”“踪”“轻轻叠”几字又见“惜”意。

“蒹葭白露横江,更听取渔樵歌阙”,前句取《诗经 蒹葭》句意和东坡《前赤壁赋》成句融合,自然流转;前句为色,后句又声,与前两韵句相顶而来。
乐曲与歌为阕,“阙”为缺失和宫阙之意,此为错别字。

“清越”二字补充形容渔樵歌阕。渔樵,用于此处承“江”句既为偏义用法,也可以看做是渔应江,樵应野径。

“任苍波,点染秋痕一瞥”,苍波澹宕,景致、时空与词意亦随之荡漾散开~~唯“点染”一词的前后衔接似有不恰,接以“一瞥”,显得语句结构有些散乱费解。此处似脱胎于南宋著名词人吴文英《惜秋华 八日飞翼楼登高》的“清浅。瞰沧波、静衔秋痕一线”,然不似吴词通顺。

下片由秋野转向居所,时间由日转夜,“惜”意也由怜惜怜爱掺入几丝自惜叹惜之意。

“莫向白头说”,此句来的突兀,语句也稍有费解,细看后面的“青衫多情”“初心”等字样,似有照应。此处吴文英词句为“十载寄吴苑”,这处转入时间意味似有借鉴。另,古人有重阳簪菊事例,杜牧有诗句“菊花须插满头归”,东坡有赏牡丹诗句“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莫向白头说”可看作合此二意引出菊花之笔,承前片来说是突转,一变上片优游舒缓节奏。然总体来说,此句作为前后片之衔接转折句,还是略嫌龃龉。

“惯东篱照影,任暗香分窃”,化用用陶渊明东篱典故和李清照“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照影”“分窃”两词,似暗用吴文英《惜秋华》“惯东篱深处,把露黄偷剪,移莫影,照越镜”句意。

“深紫甸,淡翠苑,绿消红歇”,甸,相应于苑,郊外、田野之意。所谓“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也,反衬剩有秋华之菊可“惜”也。

“青衫纵许多情,对晚凉、初心谁悦”,此句由景入情,面对如此秋如此华,“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只独自怀着诗心去静赏~~

“深切。向青霄,一弯新月”,承上句“谁悦”一问,颇有“知心唯有月”之意;同时,新月为月初,承上句“初心”,初心永如新,寓意也恰!新月一弯结尾,清雅可喜,饶有余韵。

此词咏词牌本意,选调恰切;脉络总体上顺畅清晰,情调优游舒缓、幽独自适,词句清雅,用典较恰;唯个别词句于衔接或于句内稍嫌含混不畅。


相关引申——关于过片

所说的过片,又称为过变,指词下一片的开头,联系着词的上下片。过片如何处理,关系着词意境的融合和结构的缜密。

沈祥龙《论词随笔》称:“词换头处谓之过变,须辞意断而仍续,合而仍分。前虚而后实,前实而后虚,过变乃虚实转捩处。”宛敏灏曾谈到:“片与片的关系,在音乐上是暂时休止而非全曲终了;在词的章法上也就必须做到若断若续的有机联系,彼此才能密切配合。”词之有机联系须前片结句似合似起,后片首句似承似转,让全篇意脉相通。

张炎在《词源》曾经提出:“最是过片不要断了曲意,须要承上接下。如姜白石词云‘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于过片则云‘西窗又吹暗雨’,此则曲之意脉不断矣。”张炎所说的是姜夔《齐天乐》:
  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
  西窗又吹暗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侯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豳诗漫与,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
  此词以声音为载体来写蟋蟀,上片从吟赋声到私语声、机杼声,下片紧接砧杵声、笑声和琴声,而过片“西窗又吹暗雨”也是雨声,完成了整首词声音的统一,同时“又”字与上片歇拍的“甚”意趣相投,从凄凉到更凄凉,也与篇末的“更”遥相呼应,读者的感慨也就更深一层。而紧接着,词人紧接一问句“为谁”,与弄“机杼”“砧杵”的“思妇”联系起来,正是“曲之意脉不断”。

再一类过片方式是深化递进,下片深化补充上片词意。这种词作结构并不少见,往往在下片叙述中回顾上片内容,上下粘连,结构较为复杂。如柳永的《雨霖铃 寒蝉凄切》中,过片“多情自古伤离别”由上片记事递进一层写别情,在下片中仍是继续上片叙述:“今宵酒醒”“此去经年”。

还有一类过片是上下两片活动、情感相联系融合,使得上下片感情及思想深度并列平行,能较为清晰明朗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全词感情也是统一的,一气直下,紧密连接,破格创新。 辛弃疾的词作时有此种。


最后一类过片是发起别意,沈义父《乐府指迷》曾说:“过处多是自叙,若才高者方能发起别意。然不可太野,走了原意。”
此类词上下片是跳跃式的转折或蒙太奇镜头的衔接,过片不仅要服从结构变换安排,更要保证合中有分、气脉贯通。
此《惜秋华》词作应属于这最后一种,如意脉贯通些,则更佳。


词牌宫调声情特点——
惜秋华,南宋吴文英自度曲,入夹钟商,双调(健捷激袅)。九十三字,上片四仄韵,下片六仄韵。《梦窗词集》收此词调五首,题注:“重九。”可知词咏重阳日。秋华:秋花。词中有“十载寄吴苑,惯东篱深处,把露黄偷剪。”秋华、露黄均指菊花。调名本意即咏重阳日怜爱菊花。


40、《高阳台    秋岚》
带挽青峰,霞归雁足,凭栏画景嵯峨。
淡淡浓浓,随风动若灵蛇。
朝云夕照盈盈处,舞轻寒,似散还涡。
自凝消,樵担新晴,野老清歌。

伤秋每向高楼上,对飘零幔舞,嗟尔婆娑。
碌碌红尘,谁怜妙意如梭。
浮生念念千般愿,总不经,岁月蹉跎。
待重来,花发垂垂,客绪多多。

——此词咏物寄怀,以秋岚为题,岚,山林中之雾气也。通过细腻描画秋岚,引入人生感慨。


上片描画秋岚,笔触灵动细腻,结尾处沾带人意。

“带挽青峰,霞归雁足,凭栏画景嵯峨”,发端开门见山,“带”字,借喻手法,直接喻体代替本体出现;“挽”字,按此词句意看,实应为“绾”更恰——盘绕、系结之意,不过“挽”有一意通绾,间接亦可。开头四字甚是形象生动,如在目前!霞归雁足,此为衬景,一个“归”字颇具情感色彩,绾合霞与雁,既有同归来或同归去之意,亦有霞随归雁之意,亲切自然,也为后面的“飘零”“伤秋”“客绪”埋下伏笔。开头这四字对前句写意后句写真,前巨后细前整体后局部,如此,则后面“画景嵯峨”正是凭栏所对之美!唯词中四字极少不对偶,如对则讲究字斟句酌工稳精细,此处略微欠缺。

“淡淡浓浓,随风动若灵蛇”,此句从秋岚的质感与动态着笔,倏忽变幻,随物赋形而气韵生动。  蛇,古诗词通常读平声sha,下平声六麻韵部,《广韵》中为“食遮切”,即声母为“sh”,韵母为“a”;此外,“蛇”字也为“徒河切”,音驼,歌韵,虽通常词韵表未列入韵部,亦有此音,故不为出韵。

“朝云夕照盈盈处,舞轻寒,似散还涡”,此句写秋岚朝夕状态与秋凉触感。似,副词,似乎、好像,开头借喻,次句明喻,此处如换“似”为“欲”字,则转描述为拟人,情趣生动,一则手法参差多样,二则避开若似等近似词。

“自凝消,樵担新晴,野老清歌”,插入作者情态观感,景中引入人事——山中樵担挑来一片秋晴,生生世世居住于此的野老闲适长歌,清歌悠扬之际,作者心绪亦随之悠悠,暗为下片蓄势。
自凝消三字费解:似为“消凝”之误——吴文英《高阳台》有“自消凝,能几花前,顿老相如”,且古来诗词“消凝”二字所用颇多,意为销魂、凝神,谓因伤感而出神,联系上下文,可如是;又似意为(秋岚)自凝(自)消,凝消之间樵人野老隐映于其中。两者不定,又或者有其他意思,不好妄测。

下片对景(秋岚)书怀。

“伤秋每向高楼上,对飘零幔舞,嗟尔婆娑”,“每向高楼”,承上片“凭栏”,“伤秋”,承上片“自凝消(消凝)”,后面缀以“飘零”“嗟”二词,由“幔”(秋岚)引带,转入抒怀。前片写秋岚逍遥自适,清雅怡人,颇富情趣,到此渐转感情色彩,颇有“以乐景写哀”之效!
幔,“巾”与“曼”联合起来表示“可以延展的布条”,幔舞,婆娑,与前片的“带”与“舞”字意象稍嫌重复。
婆娑,可有舞貌,姿态优美,逍遥、闲散自得,奔波劳碌等意思,前置“嗟尔”,如相晤对,感慨良多。

“碌碌红尘,谁怜妙意如梭”,“碌碌”承上句而近,“妙意”承上片已远,“如梭”则更一扫妙意而空,人生伤怀嗟叹意味递进转浓。

“浮生念念千般愿,总不经,岁月蹉跎”,承“谁怜妙意如梭”细致深化,其纷纭变幻,正如千变万状之秋岚。

“待重来,花发垂垂,客绪多多”,此为构思推及之现在推及将来重来此地,观此秋岚,想来已是华发垂生,感慨更是难以述说吧~~垂垂,有低垂貌、延伸貌和渐渐意,多多,则含不尽之意也,两叠词相对,从声情和含意上很好地衬托了难言的心绪。一个“客”字,重来为客,则此时岂不为客哉?于结尾处点明整个上片阅秋岚之地之时实在“客”中!而此“客”,又焉得不是“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感慨?又焉得不是“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之嗟叹?~~


此词运笔轻灵流畅,情调哀而不伤,淡中自有深致,结构有序气机流畅,呼应自然,语言清丽雅健,选调亦恰,极富特色!唯上面所提几处字词细节问题细酌似更佳。

《高阳台》,又名“庆春泽”“庆春泽慢”“庆宫春”。调名取自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北宋新声,但流行于南宋后期。高拭词注商调(悲伤宛转),韵位疏密适当,凡用韵处均连用两平声字,因此音韵极为缠绵和谐而流美,情调低沉,适宜表达凄抑哀怨情调。


(秋兴词作分评完毕。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7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201
49#
发表于 2018-10-23 20:30:58 | 只看该作者
        本次词作评析从以下八个方面进行的——立意,结构与意脉,意境、意象和艺术手法,词句,典故运用,选调,佳句秀句警句,词律八项。

         每一项初始都定了分值,依据一定标准进行了评分,并有最终合计,力求全面细致。以上的词作分评,已经针对每首词以逐段逐句方式进行了赏析,上述八项皆融入其中,现依次完毕。

        后续的事,将依此八项对此40首词作进行总结,谨作梳理,不敢说归纳优劣得失,仍是跟大家一起切磋琢磨,含英咀华,以期有助于我们相互学习精研词艺,亦不负此次秋兴活动之雅趣与初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7

主题

4万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786
50#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3 21:18:1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终于圆满完成了!请允许我代表全体诗友向您致以衷心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鲁ICP备2021043377号

GMT+8, 2025-8-10 23:59 , Processed in 0.06863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