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 小访 的贴子提到 :::
昨天没上网,今天才知兄长这个很重要的指点, 我前几天也想着要不要读些清诗,觉得论工论技法,唐诗是比不过... 学诗是长久的功课,切忌浮躁,我还只是皮毛。唐、宋、清诗各有所长,自可通读一遍,然而读诗还要明正格,五七言、律绝,不同的体裁间各有其筋骨理气、风格擅长。五律多读王孟之作,便可知上乘的境界是什么,七律读杜甫是必不可少的。七绝可参清人王士禛,其技法最为雅正工稳。有清一代,名家众多,宗唐宗宋各有擅长,甚至上溯汉魏六朝,或独辟蹊径,或集几家之大成,晚清近代更是大放异彩,所以一众名家之作均可通读之(如《清诗别裁集》《近代诗钞》等,尤其是晚清近代诗词,近来成为显学,市面有很多书籍)。通读之后,有了一些基本积累,再根据自己喜好与所长择其两三家或某一派别细读其诗人作品。如果小访很喜欢李商隐的诗风,李贺的诗也要读,后期还可以读樊增祥、易顺鼎以及李希圣三家的作品取径。
乱说了一些,不一定就是正路,上述一堆名字,我自己也未能尽阅,真个惭愧。而且毕竟各人有各人的修为和方法,小访当可再请教其他方家的法子,以免囿于一家之言。
仅共勉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