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 麸子 的贴子提到 :::
因为你一句话,偶夜半未眠.以后美女斑斑别用激将法了哦,"楼上四位"要受不了你的,呵呵
下面让我们一边欣赏作者的诗一边分析吧
我剪开桥边的白鱼群
诚如楼主所言,全诗以一个动作"剪"拉开序幕,一开始便给人以一种极其震撼的视觉触觉的效果.
古今大凡善作诗的人大多都善于运用动词,如果说要给一首诗打分的话,这首诗已经在第二个字挣得了开局的满分
剪开这些动荡不安的倒影
第二句仍然以剪作开头,当然了,这句是作为上句的补充,还有就是给这首诗的背景涂上一点(感情)色彩(作铺垫)
假装天使的白娘子站在幸福里
第五句;以前说书的有一句口头禅总在关键的地方适时出现"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假装"不禁令人产生一个疑问,不禁让人有往下面念想的味道:白娘子为什么要假装天使呢,假装和幸福是什么样...
我剪开桥边的白鱼群
剪开这些动荡不安的倒影
隐在凋零的法国梧桐边
安静等待着这样的时辰
回到第一二三四句,恍然大悟.原来作者剪开白鱼群,剪开这些倒影,隐在梧桐边,安静等待的正是这位假装天使的...
兜了一个大圈随着白娘子的翩然登场始知作者构思之深,真可谓用心良苦啊!
曲折的荷
这一句在修辞手法上其实,很普遍(但是作者在这句的运用上之妙,却叫人不得不叹服),但是正因为这样而容易被...
如果读到这里你没想起那一句名言你就不可能深入到作者的意韵里面去
荷之:出污泥而不染
白娘子出自蛇精而不与妖伍,用荷的洁美形容白娘子的洁美(够简单吧,不简单的是前面两字"曲折")
洁美的荷,美中不足的地方是曲折.为什么曲折,这又是一个疑问.村人还真会吊人胃口的
在这里形容美好的事物在世俗笼罩之下的生存环境,承受着不为人知的巨大压力
情人们相拥低语
述说往日风景
这曾散发脉脉馨香的枯茎
十,十一,十二句:通过后来者的追述,追忆诗中主人公及其事迹
至此,回到"假装"
或许我们已经领悟到白娘子不得不假装的原因和理由了
世俗之下,她不假装就得不到幸福,不说无奈而显无奈
再回到六七八九句:
水禽们掠水背负着黄昏
曲折的荷
冷却了铁黑色翅膀
在水面收起灰白色飞行
水禽们是白娘子的化身,背负黄昏形容沉重
最后,莲的曲折和后面的扭曲是两回事,字重而意并不重,责前则是否定诗中的主人公,责后则有助虐之嫌
后面的扭曲当是世俗的扭,如梦境,终究会在雪来临后出现断痕.
这节是作者的概括(我一般会在这节前作结了)
一首好诗需经千锤百炼,一首好诗,同样需要一品再品
麸子学识浅薄,难免有说错说漏的地方,还请作者及诗友们见谅并指正,以免误导后来者
大凡读过索绪尔符号学的人才这样注解与索引,夫子自成一家,我愧不能当.
若以"单一符号(sign)分成意符(Signifier)和意指(Signified)两部分。意符是符号的语音形象;意指是符号的意义概念部份。由两部份组成的一个整体,称为符号。 "而论,我也自知我做得不够完备,这是我才学大大不足所致. 但见如此详尽阐释,尤于"荷"一符号的中国式发微,可引为知悉.
但我原并不在写一白娘子,实是"古今"一也.世间非世间,一也.现实如黄昏,冷却是必然的.所有姿态,不如雪"白"真实,断痕是在真相下显露的.而真不长见.浅漏大都如此.不堪说破.
诚谢夫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