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古月求衣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0年霜天第十期作业《重阳》

  [复制链接]

69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897
231#
发表于 2010-10-28 23:07:53 | 只看该作者
::: 在 木甫 的贴子提到 :::


感谢邪魔老奴大力支持,一连交了两首作业。第一首最喜结句,这种写法很亲切,浓浓的乡土情怀,类似与竹...

这里不妨看一下当代名家李子是如何写新式的“李子体”竹枝词的,他没有用很高雅幽深的词汇,诗思却是流动...

伐木声中枕石眠,弹弓在侧鸟窝偏。杜鹃红遍小村前。
百岭森罗山抱日,一溪轻快水流天。阿婆讲古有神仙

第二首主要抒发客居他乡的感慨,但稍嫌不自然。首句“百岁”稍觉夸张,虽然诗人经常采用夸张的笔法,但要...
首先万分感谢木甫前辈的评语,给您敬酒了。
在此就浊诗跟前辈讨论一下,望前辈指点迷津,再次感谢。
其一,“篱菊因何乱絮飞?原句为“木叶因何乱绪飞”,“乱绪”因过于直白遂改为“乱絮”,因为“絮”引申“绪”,增加其蒙胧色彩,如‘道似无晴却有晴”中的“晴”就是“情”的意思,看来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了,见笑,见笑。另外,“木叶”改为“篱菊”是想紧扣重阳这一主题,为下一句饮酒赏菊作铺垫,这时读者会有一个疑问,重阳自古都是登高作赋,饮酒作乐,为何笔者偏偏选择篱下饮酒呢?后两句做了交代,因为作者不是最怕重阳登高,而是怕登高的时候看见奶奶在远方的村口召唤我回去团聚,而笔者又因远在他乡为生计奔走不能回去,为了不让奶奶伤心,笔者就害怕登高了。
其二,“百转浮云百岁悠”,是说时光流转,物换星移,浮云也是变换无常,可她却不受任何的束缚,在自由的天空尽情的翱翔,也算得“百岁悠”吧。“想来人事泪空流”,看看浮云,想想自己,为生活忙碌漂泊他乡不由自以,囹圄于尘世,为浮名所累,每念于此,怎不“泪空流”乎?可是笔者渐渐的已经习惯了在他乡漂泊的习惯,不知这种生活已经多少年了,其实这只是一种自我安慰罢了,正如前人所说的“犹把他乡作故乡”,可见笔者是多么想回到自己的家乡。至于重阳和秋是一 种重复,确实,可目前我还找不到更好的词,还望前辈赐教。这只是晚辈想和您说的一点浅见,不当之处,望前辈见凉。还有个请求,希望前辈对后生多提宝贵意见,尽管来砸,俺皮厚着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918

帖子

91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18
232#
发表于 2010-10-28 23:38:42 | 只看该作者
::: 在 春逝空 的贴子提到 :::
凑一绝。

《七绝》

菊舒柳瘦看矜持,
各自悲欢各自知。
酒借重阳须对月,
风风雨雨在平时。

[新韵]
春兄此首似乎并未用尽全力,笔力神采稍逊于平时的作品。首句“菊舒柳瘦”点染各自神态,是为下文的悲欢铺垫,窃以为倒不如用“肥”字更生动些。“矜持”意为庄重或拘谨,但似乎都不符合“菊舒柳瘦”的神态,所以此处很是费解,有凑韵之嫌,若春兄有别的用意还请告知。次句承上起兴拓开一笔写悲欢自知,是进阶的笔法

三句一转并点出重阳扣题。末两句意思似乎是借酒须趁重阳的月色,让那些风风雨雨留(忘却)在平时吧。这里借酒应该是去浇上文“悲欢自知”的愁,但是“须对月”与重阳搭配起来有点牵强,人家一般着重“对月”的时候,多在中秋,因为月特别圆和明亮。而重阳应是上弦月,对月赏月就不是重阳的习俗了,虽然说也可以对月言愁,但一起用在句子中同时强调重阳与月,除非能说出特色来,否则就显得较为生硬。结句结得颇妙,风雨字面上回应了菊柳各自的消长变化,亦暗含了悲欢的原因,沧桑中颇有警句的意味。

全诗的诗味是很浓厚的,可见春兄是写绝的老手,诗意也比普通的重阳咏愁诗稍为拔高,有沉郁之感。可惜有点晦涩了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2

主题

2726

帖子

279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790
233#
发表于 2010-10-29 09:06:20 | 只看该作者
::: 在 疏帘淡月 的贴子提到 :::
诉衷情:
中秋才过又重阳,杯酒动愁肠。西山几许归雁,趁暮色、两三行。
家已远,梦犹伤,夜苍茫。算来还是,几度飘零,一世奔忙。

这首《诉衷情》,起句便让人有一种共鸣,时间过得真快。月饼还没过保质期,重阳就来了。我还没来的及完...
下片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这愁事离家之痛、思乡之苦。结句透露出无限的悲伤与无奈,也把整首词的感情推到...
多谢淡月兄点评,说实话,填词时没想这么多,光想着交作业了,可经淡月兄一评,俺再想想,还真就这么回事,当然了,这说明淡月兄看的远,只是俺受之有愧,厚颜领了,望以后多多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146

帖子

14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46
234#
发表于 2010-10-29 18:01:59 | 只看该作者
重阳--乡愁

小院石阶残叶榻,

窗前藤蔓任其爬。

乡愁重重何时弃,

冷意丝丝脚下划。

曾有灵犀通旧梦,

断无紫蝶恋新花。

西风不解登高意,

别处茱萸更念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9

主题

301

帖子

30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01
235#
发表于 2010-10-29 21:45:53 | 只看该作者
自度体·重阳曲
浩荡西风摧疏栏,

横卷苍云扫叶残。

未知重阳登山人,

乡关望尽记添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6306

帖子

673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734
236#
发表于 2010-10-29 23:26:42 | 只看该作者
::: 在 情中皇叔 的贴子提到 :::
幸好,赶上了!

七律·重阳节:

重阳咋就要登高?扶杖亲登岭上瞧:
片片新花随手撒,纤纤老蝶借风飘。
山青入眼儿孙趣,云白追欢曲韵骚。
感泪纵横开菊酒,今人更比古人豪!
皇叔这一首七律写的十分自如,口语入诗处颇多,很有聂绀弩一类的诗风。全诗首尾呼应较深,尾联第七句应首联第一句自问,中间间以扶杖、儿孙、老蝶等烘托,老骥之心无奈与英雄迟暮的境味跃然纸上。几处小问题:
1,新花随手散中“新花”一词有些含混,“随手散”似乎也缺乏诗人的人文关怀。
2,老蝶虽老仍有灵,借风之说似乎“大胆”了一点。
3,儿孙趣和曲韵骚对仗不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6306

帖子

673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734
237#
发表于 2010-10-30 00:12:53 | 只看该作者
::: 在 空浅 的贴子提到 :::
《重阳》
流光卷大梦
且醉入深秋
把盏黄花瘦
闻弦孤馆幽
清辉落碎影
碧水荡离愁
一曲眉山聚
抛杯忘解忧
流光卷大梦——起句大气。
且醉入深秋——深秋若做名词实词解,和“醉”这个行为不宜直接关联。
把盏黄花瘦——好句子。
闻弦孤馆幽——闻弦,就是听到有人弹琴,既然如此“孤”馆就不孤(实际上应为操弦、抚弦)。还有,孤馆指“孤寂的客舍”现在指宾馆、出租屋、家居都有些不合适。古人诗词中使用的名词有些可以代指现代的类似景物,有些则不宜再用。像彩笺、玉卮、扁舟、罗衣这类的词现代都可以用,像短檠、社日、寒食、驿亭等就不宜再用。从韵上说,平平平仄平虽不是病句亦属于不常用的拗句句式,尽可能少用。
清辉落碎影
碧水荡离愁——离愁的“离”出现的有些突兀,之前虽有“孤馆”铺垫,但感觉过渡仍嫌不够。
一曲眉山聚——眉山,原指美女的娥眉,此代指自己之眉。聚,皱眉。
抛杯忘解忧——放下杯子忘记了(独自饮酒是)给自己解忧(的初衷)。
总体来说行文尚流畅,韵叶,是首不错的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6306

帖子

673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734
238#
发表于 2010-10-30 00:24:51 | 只看该作者
::: 在 小弹的风铃 的贴子提到 :::
五律 重阳忆英雄(新韵)
尘封刀与戟,岁月冷边声。
壮士城南死,白菊冢下生。
丹青人已逝,关塞月犹横。
重九杯中血,一一酹碧风。

凑一个~~~~
七律是绝对写不来的,五律还勉强吧,呵呵。
尘封刀与戟,岁月冷边声。
壮士城南死,白菊冢下生。
丹青人已逝,关塞月犹横。
重九杯中血,一一酹碧风。
这首小诗写的慷慨激烈,扬而不浮,颂而不骄,堪称佳作。唯独“丹青人已逝”一句没有太看懂。丹青,红色与青色,常用于指绘画。按照这个题材,我想到了“丹心照汗青”,应该不是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6

主题

898

帖子

89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98
239#
发表于 2010-10-30 08:38:5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白衣版主指点哦~
丹青也可以指指史籍吧,呵呵。不只在这里用可否……探讨哦~
  古代丹册纪勋,青史纪事。 汉 王充 《论衡·书虚》:“俗语不实,成为丹青;丹青之文,贤圣惑焉。” 宋 文天祥 《正气歌》:“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清 秋瑾 《精卫石》第五回:“不思名誉扬中外,不思勋业染丹青。”
百度百科搬过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6306

帖子

673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734
240#
发表于 2010-10-30 11:43:15 | 只看该作者
::: 在 小弹的风铃 的贴子提到 :::
谢谢白衣版主指点哦~
丹青也可以指指史籍吧,呵呵。不只在这里用可否……探讨哦~
  古代丹册纪勋,青史纪事。 汉 王充 《论衡·书虚》:“俗语不实,成为丹青;丹青之文,贤圣惑焉。” 宋...
百度百科搬过来的……
谢谢小弹先生,又学了一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鲁ICP备2021043377号

GMT+8, 2025-7-31 13:59 , Processed in 0.23981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