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 苍云海 的贴子提到 :::
你没有弄明白易经中,阴阳共存共生的道理,打个比方,你拿一块磁铁,磁铁分南极北极,但是有南... 如从物理学角度来认识这个问题的话,是磁体本身所具有的特有的物理性质决定的。而站在哲学的角度来认知这种现象的话,那它是“对立同一”规律的最好例证。 想要评论一个事物,首先要去了解它,了解它的含义,而不是了解文字的排列,易经是研究占卜的,... 荀子说“善易者不卜”的不卜,不等于不是占卜,这里副词“不”是修饰动词“卜”的。而卜的本意是:古人迷信,用火灼龟甲,以为看了那灼开的裂纹就可以推测出行事的吉凶。(见,问龟曰卜。——《周礼·大卜》注;龟为卜,蓍为筮。——《礼记·曲礼》;尔卜尔筮,体无咎言。——《诗·卫风·氓》;初,晋献公欲 骊姬为夫人,卜之,不吉,筮之,吉。——《左传·僖公四年》;卜者知其指意。——《史记·陈涉世家》)可见荀子所说的“不卜”是不占卜的意思,不是不可卜,更不是不是卜的意思。无论后人如何演绎这句话,但它都是以“易经是研究占卜的书籍”为前提的。荀子的“不卜”,也透露出荀子更愿意用朴素的唯物的立场,来审视《易经》这部文献,因为占卜本身就是非科学的,不主张占卜的本身亦体现荀老夫子思想的进步性。
我所讲的,不过是易经中最简单的一部分,只有深入的研究,才可以了解易经的道理,从地图上无法...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因此,学与思是辩证的“对立统一”的关系。我们了解《易经》首先了解它的起源,它的发展,了解它阐述了什么,它对后代的影响等等。即要了解《易经》存在的形式与内容。静下心来可以认真而仔细地学习与思考,从而使思维的结果更贴近科学。而科学的认识是来源于客观、正确、全面、严谨、严密的逻辑思维。所以说:“真理是越辩越明的。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