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病鱼看聊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不喜欢的词人,纳兰性德

  [复制链接]

82

主题

7776

帖子

788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888
QQ
11#
发表于 2008-12-26 01:04:30 | 只看该作者
各种观点都有,是理所当然的。
我还是欣赏他,同情他,毕竟他英年早逝,要知道,一个31岁的人,大部分还在事业的初期阶段,特别是文学,可谓还是毛头小子。要怪就怪天妒英才吧,如果他能够多活几年,也许更加厉害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5419
12#
发表于 2008-12-26 09:20:07 | 只看该作者
见仁见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7

主题

5126

帖子

513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130
13#
发表于 2008-12-26 14:53:37 | 只看该作者
::: 在 五龙闹海 的贴子提到 :::
见仁见智。
同五龙大哥,支持病鱼看聊的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0

主题

6309

帖子

630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309
14#
发表于 2008-12-27 14:24:24 | 只看该作者
      纳兰——我喜欢的词人。
   “文学中年”只读过一两篇纳兰的词,就如此武断地下结论,未免有失偏颇吧?对你上述观点,实不敢苟同。
   纳兰成名不是在崇尚辫子戏的现代,当时就盛传“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谁料晓风残月后,而今重见柳屯田”。
   纳兰性德是极为性真的人。所谓“文学即人学,”言为心声。纳兰词根于情性,发于胸臆,清新隽秀、哀感顽艳,通过儿女情长,怨离伤剐,反映出他爱情的喜悦和伤感,体现其缠绵凄婉的词风。其感人处全在性情之真和感悟之深。他在词上的成就,并不在于王国维的“捧”——至少不完全是。
   纳兰的成名,还与他个人的情感经历不无关连。对待爱情他坚贞执着,情深意切。古往今来,大浪淘尽多少痴情种,而他就是硕果仅存的那几个之一。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如有雷同,纯属缘分。哈。
   欢迎“文采不咋地,又热切的希望出名的文学中年”继续探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151

帖子

15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1
15#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7 19:38:31 | 只看该作者
人生并不只是儿女情长呀。这就是我为什么说纳兰性德属于偶像派的原因。
从他的词中看不出人生的历练。这一点我同意 神送的死命 ,也许是他太年轻了,所以写不出太厚重的作品。仅仅看木兰花令这首词来说,总让人觉得有种卡拉ok学唱的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6

帖子

4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6
16#
发表于 2008-12-27 19:50:05 | 只看该作者
纳兰性德,我喜欢的词人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6

帖子

4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6
17#
发表于 2008-12-27 21:02:22 | 只看该作者
吾喜纳兰深于情者也。
容若少工填词,有《饮水》、《侧帽》二本,大约于马上尊前得之,衷感玩艳,然香艳中更觉清新,婉丽处又极俊逸。读之如名葩美锦,郁然而新;又如太液波澄,明星皎洁。纳兰小令,丰神迥绝,格高韵远,极缠绵婉约之致。悼亡诸作,脍炙人口。其骚情古调,侠肠俊骨,隐隐奕奕,流露于毫楮间。前人诸子如是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0

主题

6309

帖子

630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309
18#
发表于 2008-12-27 22:10:36 | 只看该作者
::: 在 病鱼看聊 的贴子提到 :::
人生并不只是儿女情长呀。这就是我为什么说纳兰性德属于偶像派的原因。
从他的词中看不出人生的历练。这一点我同意 神送的死命 ,也许是他太年轻了,所以写不出太厚重的作品。...
您说得有道理,人生不只是儿女情长。可是以纳兰的身世、性情及历练注定他只能风花雪月,儿女情长,注定他写不出“太厚重”的作品。正如南唐李后主,他不是个好皇帝,却是一个好词人。个人境遇决定了他的词风。柳永的词难道不儿女情长?但谁又能否认,他在词学上的成就?唯其情真,才打动人心。评判文学作品恐怕不能单单以是否“厚重”作唯一的标准吧?儿女情长又怎样?——只要不是无病呻吟,同样具有直指人心的力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151

帖子

15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1
19#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9 17:17:06 | 只看该作者
哎,就这种艾艾怨怨,没有任何情景交融,用字生硬的词,居然能和柳三郎、李后主并提?用词一味求悲、写愁,这样的文字最多只能算是小女儿家在闺房内的孤芳自赏吧。
柳三郎的词,直抒胸襟的鹤冲天,“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自然有种出类拔萃的潇洒。情景交融的蝶恋花,为伊消得人憔悴。读来回味无穷,每遍咀嚼都有不同的味道。
蒋捷的一剪梅,从心字香烧、银字苼调的温柔回忆,到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心境对比,更体现了异乡客的乡愁。这样的文采才能称上大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0

主题

6309

帖子

630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309
20#
发表于 2008-12-30 12:17:28 | 只看该作者
估计“文学中年”喜欢的是“执铁板唱大江东去”的豪放派,而我喜欢的是“执红牙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派。不过没关系,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见仁见智,求同存异。哈。
来,“文学中年”,握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鲁ICP备2021043377号

GMT+8, 2025-9-22 02:21 , Processed in 0.07125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