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古月求衣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0年霜天第十期作业《重阳》

  [复制链接]

80

主题

6306

帖子

673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734
111#
发表于 2010-10-19 00:20:19 | 只看该作者
::: 在 南山客 的贴子提到 :::
五律:
重阳秋已老,饮罢月天涯。酒掩离乡泪,风惊绕树鸦。
空余千里梦,徒醉一丛花。飘泊心先累,身忙何处家。
::: 在 南山客 的贴子提到 :::
七律:
秋深每起登高意,时近重阳终有闲。检点行囊寻野路,放飞心事入南山。
霜林隐隐寒烟里,雁影依依云水间。若梦乡关何处醉,便随明月一时还。
五律:
重阳秋已老,——九月初九,渐入冬季,故与秋老合。
饮罢月天涯。——至此时令时间行为尽出。
酒掩离乡泪,——写出借酒浇愁,沉醉忘忧。
风惊绕树鸦。——鸦飞,形容纷乱。借指心事。
空余千里梦,——思乡。
徒醉一丛花。—— 一丛花,指菊花。
飘泊心先累,
身忙何处家。
这首诗堪称一首绝句佳作。脉络流畅,用词老道,韵律叶,情旨合。如果说有一点小小的遗憾就是结
尾两句似乎有些不耐烦于继续推炼,随手两句,偏于低平,高度没有拉起来。

七律:
秋深每起登高意,
时近重阳终有闲。——这句“终有”的解释略嫌多余。
检点行囊寻野路,
放飞心事入南山。——此二句极佳。南山,终南山或泛指南面的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潜】
霜林隐隐寒烟里,
雁影依依云水间。——即使有“雁”出现,这两句对结转的转移推助之力仍嫌欠缺,对全诗的思乡主
题寄托铺垫还不够。
若梦乡关何处醉,
便随明月一时还。——“时”重复了。
五律重意境高古,惜字如金;七律每句虽多出两个字,但其重在思理严谨,因此也不能让字词显得冗余。例如有了更准确的重阳,深秋是不必说的;有了霜林,寒烟也是不必说的……这一首若以五律写之,虽有取舍,但会显得更洗练些。
如:
久有登临意,
重阳半日闲。
尘喧出谢履,
心事入南山。
寒色离愁外,
……

南山客兄应熟读诗词无数,无论何种命题,何种体裁,俱是拈来自如,令人敬佩。但我一个粗浅的感
觉是先生善于捕捉而略逊于布局,于是小令多有丽句,长篇仍待编排。此七律总体来说不如上首五律。所谓
无句有诗,有句无诗之论。若以此少重专修,必得大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6306

帖子

673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734
112#
发表于 2010-10-19 00:30:07 | 只看该作者
::: 在 春逝空 的贴子提到 :::


诚谢白衣兄点评。

汉宗,赵崇嶓(宋词人),字汉宗,号白云。

其作《折柳词》“行人须折柳,折取最长条。明日天涯路,无人看舞腰。”

兄所说的孤平是我疏忽了,这里改成“崇嶓”,“忽信崇嶓折柳词”(仄仄平平仄仄平)就应该可以了。

不过这个典用得有点生僻了。当时赶上了,百度出来的。哈哈。

遥敬白兄!问好。
谢谢兄弟解惑,又学了一个,呵呵。不过折柳这件事提过的人太多,含义也比较多,加上个人疏浅真的没弄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6

主题

6679

帖子

681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811
113#
发表于 2010-10-19 01:08:59 | 只看该作者
七律:重阳有寄
冰心一片解琴囊,
不作登临望故乡。
柳外天清秋色瘦,
窗边人醉菊花黄。
无名更重三生愿,
有志还轻两鬓霜。
几曲弦歌风远渡,
白云吩咐载斜阳。

五律:重阳
忽至重阳节,
风香桂地清。
新诗濡墨韵,
老菊结兰庭。
玉柱邀乡客,
秋江渡晚晴。
何当今日醉?
谈笑累虚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73

帖子

17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73
114#
发表于 2010-10-19 09:52:41 | 只看该作者
::: 在 疏帘淡月 的贴子提到 :::
       很久没来论坛了,先向大家问声好~~最近家里装修,上网不能保证……很多事情要麻烦几位版主了~~不说...
       下面是我总结的几篇小令,一起发表吧~~

1、《 捣练子——晨曲》
弹旧曲,
对西窗。
采撷秋黄伴酒香。
昨夜雨丝残桂蕊,
一帘幽梦入重阳。

很净爽的一首小令,刚好是一个小小的生活片段。题目就开宗明义的告诉我们了这短短的几句话写的就是“晨曲...

2、《忆秦娥--重阳送别》
重阳节,
平明送客伤离别,
伤离别,
菊花捧起,
未言先咽。
虽说十五能圆月,
中间多少难眠夜,
难眠夜,
书笺频寄,
路遥山叠。
这首词写的是送别,比较注重现实的笔法。整首词第一句似乎与之后的送别场景衔接的比较生硬。这句“虽说十...


3、《捣练子、遥赠常年在外的亲人》
游子怨,
醉人狂,
重九登高望故乡。
庭院桂花香几许,
毫笺转辗寄篇章。

这是比较传统的重阳感怀。时下的重阳节,人们已经没有登高怀远的习惯了,所以,像这样的感慨是很少能引...

4、《太常引-重阳忆旧日同窗》
秋深露冷草疏黄。闻道又重阳。前夜梦迷茫。怪说是、悠悠太行。
旧时风物,少年狂放,今日满头霜。燕北有人伤。看菊酒、盈盈泪裳。

这首《太常引》读来很有味道。首句以秋景启兴,便引出重阳之题。后句述梦,又正是首句之景,即梦中之“悠...

5、《诉衷情令-重阳忆旧日同窗》
太行风雨走青骦。轻薄少年郞。凭高不识丘壑,酬唱袖襟扬。
霜一领、酒千觞、醉重阳。如今心事,几日相逢、共话苍桑。

起句开门见山,从回忆写起,豪气十足。太行莽莽,同学年少,策马前行,意气风发!后句将这一心胸发展的...

6、《霜天晓角》
霜凝菊蕊,雁字浮云外。
风送蝶衣飞舞,屈指又、重阳至。
栏底,愁暗起。伤穷离别事。
几度灞桥折柳,今犹是、人千里。

上片前三句写景,结句点出重阳。下片起的突兀些,好在第三句写明了离别,于是结尾的两句就跟着写离别去...

7、《霜天晓角·重阳(二)》

菊承金蕊,落叶疏篱外。寒露夏衣才换,霜风冷、重阳至。
笺底,思更起。怕题重逢事。约度归期渐老,人何处?家万里。

此篇是一首思乡之作,起句写景,后句比较巧妙地嵌入一个生活细节,自然过渡到重阳这个话题上来。而重阳...
细致入微,感谢淡月品读分析,又学到了不少,在此敬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5419
115#
发表于 2010-10-19 14:23:12 | 只看该作者
古月 秀士两位兄长、木甫 淡月 白衣客三位兄弟——辛苦了![em:69]

五龙先临屏奉茶!  待见面时——敬酒![em:103][em:103][em:103][em:7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3

主题

3979

帖子

397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979
116#
发表于 2010-10-19 15:30:54 | 只看该作者
::: 在 东江秀士 的贴子提到 :::
本调描写了一位思念远人的少女。发端一韵,“倚秦楼,垂凤髻,无语凝睇。”少女盼望远人归来的生动形象呼...
下片从秋梦无凭,重阳独醉,到谁会凭阑意,再到一声玉笛伴一巾清泪,进一步描绘了少女思念之苦。
评语:格律把握准确,但用词有待商榷。
1、恁:这样,那样,怎样的意思,此处用得不十分贴切。
2、起时初霁,望缥缈、广寒清桂:秋雨刚过,一般应该见不到月亮的。如从“起时初霁”看来,应是晨起时候,...
3、禁笛:从古到今,无此用法。也许是我涉猎不广之故。
另:“更不问谁会”,读来拗口,与词谱句读不一致。当然这不是问题,古往今来,改变句读的数不胜数。
不失为一篇好的作品。
诚谢秀士兄雅评,又学到一些知识。也感谢您的鼓励!关于第二个,我想是她有心事,一直没有睡着,在听风雨,等雨停后起来去掀窗帘想看月亮~~第三个:那禁笛,换成:不胜笛,可以吗

呵呵,我这样算不算乱说噢~见谅

辛苦了秀士兄,灵若敬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1

主题

2940

帖子

307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71
117#
发表于 2010-10-19 22:34:59 | 只看该作者
恳请木甫先生为老翁绌作点评---游神农溪兼贺重阳
白发老翁敬茶了。白发老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918

帖子

91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18
118#
发表于 2010-10-19 23:13:51 | 只看该作者
白衣兄、古月兄、五龙兄及其他几位先生过奖了,既然答应了,小弟自当尽力而为,盼与各位互相交流,浅陋之处,还请大家多多包涵为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918

帖子

91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18
119#
发表于 2010-10-19 23:21:28 | 只看该作者
最近有事出远门,加上家中电脑跟我作对,所以点评更新会慢一点,敬请见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918

帖子

91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18
120#
发表于 2010-10-19 23:25:47 | 只看该作者
::: 在 djunshu 的贴子提到 :::
恳请木甫先生为老翁绌作点评---游神农溪兼贺重阳
白发老翁敬茶了。白发老翁
老先生如欲参加作业,烦请将大作在此跟贴,一来方便查找,而来小弟亦可按照在大家在本贴中作品的发布时间顺序进行查阅,到时定会拜读大作。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鲁ICP备2021043377号

GMT+8, 2025-8-2 05:19 , Processed in 0.13575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