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白衣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寄霜天晓角十九首》

  [复制链接]

417

主题

3082

帖子

308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82
91#
发表于 2010-8-17 23:14:16 | 只看该作者
厉害,隆重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主题

1957

帖子

196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69
92#
发表于 2010-8-18 06:45:24 | 只看该作者
为了更好地理解作者的美意和良苦用心,私自做主把每首诗的注解贴到这里,供大家参考,供我学习!
十九首注解:
《寄Amonk》
著聚积微⑴塔聚沙⑵,
诗添慷慨鬓添华⑶。
共谁永忆⑷他年事,
自顾⑸犹歌旧日花⑹。
数语情真别赚泪⑺,
一山云好即讬家⑻。
蓬莱⑼径仄⑽仙何处,
联想河源犯斗槎⑾。

⑴著:显著。积微,积攒细小。成语“积微成著”。
⑵塔聚沙:“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法华经》,比喻积小善为大行。
⑶添华:出现了白头发。Amonk年应不惑,添华未算虚指。
⑷永忆:长久回忆。
⑸自顾:自视,自己审视。
⑹花:此处为虚指,借指美好的青春年华。
⑺别:尤其,特殊。如:『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别赚泪:特别赚人眼泪。
⑻讬家:栖止居住。『讬家碧山崖』-张孝祥
⑼蓬莱:蓬莱原意为仙人居住之所,现实也有蓬莱,在在山东省烟台市。
*⑽径仄:路窄。隐有仙居幽隐,得道难的意思。
⑾犯斗槎:仙人通往天河的船。『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云云,又有『张骞出使大夏,寻河源,乘槎见牛郎织女』。如:『一日春乘犯斗槎』-苏舜钦,『久坐忽疑槎犯斗』-韩偓。这个典故很常用,同义的还有仙槎,灵槎,星槎,八月槎等。

《寄古月求衣》
未因皓首辍⑴穷经⑵,
无意拈词⑶语最工⑷。
妙味⑸窃合⑹潜邸⑺月,
才思高借海门⑻风。
旁观秋水得心态,
淡煮春蔬入⑼姓名。
甲子重来⑽祈与⑾健,
长驱鱼雁⑿到江翁⒀。

⑴辍:中止。如:“辍学”。
⑵皓:白。首,头发。穷经,专心于书籍学问。皓首穷经:比喻一直到年老头白还深入钻研经书和古籍。也做白首穷经。这里分用其意。
⑶拈:捏拿。例:“拈花”,“拈笔”。
⑷工:工整,严谨有法度。
*古月不修辞藻,看似信手拈来,大工大巧多由此成。

⑸妙味:美妙的味道,此指诗味。
⑹窃和:窃,私下,暗自。窃和,即暗合。
⑺潜邸:非太子而登帝者之前的住所,这里指肇庆宋徽宗赵佶的端王府邸。
*⑻海门:内河通海处。海门风,可理解为海上的季风,文学作品多用比喻高风、雄风。如:『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韦应物;『病怜京口酒,老怯海门风』-罗隐。
*肇庆穿西江而望南海,故云。
⑼入:贴合,与…相符。例:入情入理。
*⑾祈与:祈求上天赐予、使之得到。
⑿鱼雁:即鱼和大雁,古代均代指书信。如:『倘是东君问鱼雁,心情说在雨声中』-唐寅
⒀江翁:多指江上渔翁,此处指江边的老者。如:『江翁唱渭城,嘹唳华亭鹤』-梅尧臣

《寄晓月霜秋》
促席⑴同饮木兰舟⑵,
情义真真⑶幸可俦⑷。
鬓介二毛⑸谈梦鹿⑹,
心从千里问盟鸥⑺。
敲枰花落⑻春无迹,
沽酒⑼兴来风满楼。
莫道公门⑽能窃禄⑾,
人闲⑿未若五湖秋。

⑴促席:靠近坐席,即坐得很近。如:『安得促席,说彼平生』-陶潜
⑵木兰舟:木兰材质的船,泛作船的美称。如:『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贾岛
⑶真真:确实,的确。
⑷可俦:俦,朋友,伴侣。可俦:即可以与之为俦,可以交朋友。
⑸二毛:头发因黑白间杂作二色,喻人过中年。如:『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苏轼
⑹梦鹿:表示世事如梦幻。语出《列子》“载郑人获鹿,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事”。 如:『梦鹿分真鹿,无鸡应木鸡』-黄庭坚。
⑺盟鸥:与鸥鹭为盟,比喻退隐闲居的生活。如:『小阁帘栊频梦蝶,平湖烟水已盟鸥』-陆游
⑻枰:棋盘。花,春花。赵师秀有一首十分著名的绝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其中的灯花是指灯捻烧出的余烬,固然很好。但此句后面有春字,本意作春花讲。敲棋和落花两个情景皆悠闲雅适,一内一外,一动一静,一人为一自然,亦多有妙处。
⑼沽酒:买酒,也借指饮酒。
⑽公门:原指公署衙门,现今指政府部门。
⑾窃禄:不做事而拿俸禄,如:『窃禄忘归我自羞,丰年底事汝忧愁』-苏轼。此处不作本意讲,引申为日子好过。
⑿人闲:内心的安闲。单田芳先生评书中有『铁马将军夜度关,朝臣待漏五更寒,日上三竿僧未起,可见名利不如闲』判词,至今记忆犹深,应契合此时心意也。


《寄才尽更断笔》
浮生⑴得见几高岑⑵,
雾霭⑶茫茫岳麓深。
熙攘⑷于斯⑸无郢客⑹,
江山⑺惟楚有才⑻人。
登高欲尽十年兴,
偷窳⑼难赊半日恩⑽。
又令翠微⑾添仰止⑿,
俗流⒀何处浣青衿⒁。

⑴浮生:漂浮不定的人生,语出《庄子》。
⑵高岑:高山。如:『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王粲。常借借指高人和高贵的品德。
⑶雾霭:即雾气。
⑷熙攘:本意为人多拥挤。语出《史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指为名利奔走的人。
*我是借出差才之机方得见断笔,故此句虽自嘲谦卑,亦是写实。

⑸于斯:斯,这个,这里。于斯,在这里。此处于斯指时下,当今。
⑹郢客:诗人。如:『笑而今,轻郢客,重巴人』-刘克庄
⑺江山:大河高山,比喻国家或政权。这里指人文意义上的中国。
⑻惟楚有才:语出《左传》,常和它关联的还有一句“于斯为盛”语出《论语》。后来这两句话在清朝时被选作岳麓书院的对联。可解释为楚地有才,这里更多。惟,语气助词,无意义。
*实。
⑼偷窳:苟且怠惰。这里指借机偷懒。
⑾翠微:青山。如:『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毛泽东。
⑿仰止:仰慕。语出《诗经》“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⒀俗流:尘流,指庸俗之辈。这里顺承之前“无郢客”而来,指为钱而忙碌的人。
⒁青衿:青色的长衫,古代为学生的衣服。借指学生。

《寄微风掠过》
拂面熙柔⑴一阵过,
青苹⑵去后迹如何。
梨花小径园中雪⑶,
锦帐⑷深闺梦底波⑸。
攘⑹却天骄⑺凉暑榻⑻,
替行⑼帝力⑽焕陈柯⑾。
鸾台⑿未见羲娥⒀老,
犹向英雄助沛歌⒁。

⑴熙柔:温暖和谐。
⑵青苹:青色的苹草。语出宋玉《风赋》“王曰:‘夫风,安生始哉?’对曰:‘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
⑶雪:指飘落的白色花瓣。
⑷锦帐:锦做的帐子,泛指华美的帏帐。如:『锦帐绣帏斜掩,露珠清晓簟』-温庭筠。
⑸梦底波:指梦中幽思泛起涟漪。
⑹攘:排斥,抵御。
⑺天骄:全词通意为天之骄子。骄,猛烈状,如骄阳似火。此处作分开解,意为上天的热炽。
⑻暑榻:夏天的席子,隐指煎熬于艰难的处境。如:『坐客有毡吾不爱,暑榻无扇公自凉』-黄庭坚。
⑼替行:代为施行。
⑽帝力:帝王的恩德或者用力,此处与天骄对应,指上天回春之力。如:『未能忘帝力,犹待补天均』-范仲淹。
⑾陈柯:老树枝。
⑿鸾台:其意一为华美的亭台,其二为女人的梳妆台。
⒀羲娥:羲和、嫦娥,即太阳月亮,泛指岁月。如:『只将绿鬓抵羲娥,金印须教斗大』-辛弃疾
⒁沛歌:沛中歌,即汉高祖刘邦所作的《大风歌》。如:『重笺饮渭观濠义,曾和横汾过沛歌』-刘克庄

《寄疏帘淡月》
风动疏帘月半开。
谢家⑴年少是高才⑵。
辩⑶得有性⑷文殊院⑸,
当过无官御史台⑹。
燕客⑺重情夕竟返,
锦官⑻喜雨⑼夜曾来。
一杯戏问临邛酒⑽,
未教⑾相如多企怀⑿?

⑴谢家:这个词有很多讲法,有的说指谢安,有的说指谢灵运、谢朓。总之在我国晋和南北朝时期谢姓家族十分有名,后人常用谢家表示有学问的高门氏族。如:『芳菲迟最好,唯是谢家怜』-杨巨源。
⑵高才:才气非凡的人。
⑶辩:指辩经,原为藏传佛教一种特有的讨论学习经学的方法。此处引指讨论、机辩。
⑷有性:佛教用语,指有佛性。
⑸文殊院:西南著名寺院,在成都市。
⑹无官御史台:专指大学生(旧时叫太学生),因其有血性而没顾虑直言敢谏而得名。语出《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世称太学聚天下士,既知道理,又无持禄固宠之累,故其品藻人物,皆合公议,於是以太学为‘无官御史台’”。御史,古代负责纠察的官员,相当于现在的纪检委。
⑺燕客:燕地来客。古时候燕赵之客以慷慨重义闻名。
⑻锦官:即锦官城,今成都市。
⑼喜雨:指杜甫名篇《春夜喜雨》。
*⑽临邛酒:语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卓文君当垆卖酒的故事,常用比喻与爱情有关的酒。如:『翠娥争劝临邛酒,纤纤手,拂面垂丝柳』-韦庄
⑾未教:没有让…,未能使…。结合句意这里为反问使用,意思为“难道没有让…”
⑿企怀:企念挂怀。
*

《寄行迈靡靡》
泰否⑴轻言⑵悔亢龙⑶,
毒文⑷佹作⑸未输⑹工。
推敲⑺绮梦⑻曾宜马,
断⑼解支硎⑽不是峰。
喜见茅檐⑾悲老杜⑿,
祸忧杯酒醉祢衡⒀。
待云成雨⒁诗成谶⒂,
闾巷⒃犹说厌砥名⒄。

⑴泰否:《周易》中两个卦。泰卦的卦象为天地交万物通,否卦则反之。泰否常用于表示“世道盛衰和人事通塞”。而世间常于变化,不利的境况到了极点便会好转,又称“否极泰来”。
⑵轻言:原意为不审慎的言论,此指“过早、轻易地下定义”。
⑶亢龙:语出《周易》乾卦,“上九,亢龙有悔”。上九是第六爻为阳,这是极致之象,常用于指徵久处高位或者性格极端躁进之人。因物极必反,所以这些人往往会做错事,故曰亢龙有悔。
*行迈靡靡《支硎》有『荧惑形骸悔亢龙』句,故云。
⑷毒文:言辞犀利刻薄的文章。
⑸佹作:辞意诡异、语调激切的诗作。如:『天下不治,请陈佹诗』-《荀子》
⑹输:此处指“因…而降低”。
⑺推敲:斟酌文字。
⑻绮梦:美梦。
⑼断:确定地,判定地。如:“断言”、“断定”。
⑽支硎:硎,磨刀石,平整的石头。支硎,山名,在江苏省。
*行迈靡靡《网恋》有『戏闻绮梦宽宜马,默许流星堕似鞭』句,《支硎》有『梦破罡风寒彻骨,误将绝域作颠峰』句,故云。
⑾茅檐:茅草屋,此句引指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典故,借指杜甫忧国忧民高尚情怀。
⑿老杜:即杜甫,区别于小杜(杜牧)。
⒀祢衡:东汉末年名士,文学家,文才极为孔融所推崇。但其恃才放旷桀骜不羁,因出言不逊触怒曹操,先后被遣至刘表和黄祖处,最终因在黄祖处醉酒辱骂黄祖被杀。
⒁待云成雨:引自《千字文》“云腾致雨,露结为霜”原意为积云导致下雨,引指事情之间必然的因果关系。
⒂诗成谶:谶:应验的预言。诗谶:诗无意中预示了后来发生的事。《随园诗话》作“一诗成谶”。
⒃闾巷:乡里民间。
⒄砥名:即砥砺名号,给自己树名声。语出《史记》:『至如闾巷之侠,修行砥名,声施于天下,莫不称贤,是为难耳』。


《寄涔北村人》
远看棋局免烂柯⑴,
风人⑵声迹似消磨⑶。
盖⑷从适志⑸诗偏少,
除却关心⑹语不多。
颜巷⑺焉能无雪絮⑻,
苏堤⑼况是满风荷⑽。
东南惆怅连阴雨⑾,
几日晒书⑿宜定夺⒀。

⑴烂柯:柯,此处专指斧柄。典出《述异记》,大意是说有个樵夫看见有人下棋就在旁边观看,及准备回家时斧子柄已经烂掉。天上一日,人间数年,说明下棋的是神仙。文学作品中“烂柯”比喻谓岁月流逝,人事变迁。如:『还家常恐难全壁,阅世深疑已烂柯』-陆游。
⑵风人:诗人。
⑶消磨:消失。
⑷盖:副词,表示推测、大概。
⑸适志:生活惬意而舒适自得。如:『战士邀功,必借干戈成勇武;逸民适志,须凭诗酒养疏慵』-《笠翁对韵》
⑹关心:牵涉内心,此处解释为能够为之打动或值得关注的事物。如:『事不关心,关心则乱』


⑺颜巷:即颜回巷,语出《论语》“子曰:一簞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巷常用以指人深居简出但不改其志。
⑻雪絮:本意即如雪的柳絮。此处引用柳絮咏雪的典故,借指有诗才。《世说新语》记载谢安曾借着大雪问道:“白雪纷纷何所似?”他儿子说:“撒盐空中差可拟”他侄女(谢道韫)却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大笑认可。这个典故十分常见,同义还有咏絮,咏絮才,盐絮等。
⑼苏堤:即苏公堤,在杭州西湖,相传为苏东坡在杭州做官时修筑。此处借指杭州。
⑽风荷:风中的荷花。西湖八景有“曲苑风荷”,同苏堤一样以此借指杭州。
⑾东南惆怅连阴雨:东南方一直在下雨。
*予居西安,地处西北,故有“东南惆怅”之说,另则近来南方水患严重,此语虚实兼有之。
⑿晒书:表示人肚子里书多,不时常晒晒容易发霉。比喻人有学问。典出《世说新语》:“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如:『晒书秋日晚,洗药石泉香』-杜牧
⒀定夺:做出决定,拿出办法。指表示希望他积极发表诗作,不然就要把经书霉在腹内了。

《寄东江秀士》
人从宋后⑴号东江,
月旦⑵何曾注一行。
讷口姜夔⑶专觅句⑷,
爱财刘宠⑸自怀黄⑹。
笔端春好频揩眼⑺,
字里思愁半断肠。
歧路⑻不约鸿雁⑼信,
尺书⑽先教到衡阳⑾。

⑴宋后:自宋朝以后。该句解释为“从以词盛著名的宋朝以后就有东江的名号”,借指词作水平高超。
⑵月旦:即月旦评,指品评文章或者人物。如:『纵有月旦评,未能天下知』-陆龟蒙。因自己在论坛评论较多,山海风云客曾有赠:『论鉴隆中对,名标月旦评』,故此处的“月旦”可理解为不谦虚地自指,有东江才高不敢妄评之意。
⑶讷口姜夔,讷口:不善说话。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著名词人。援引自《白石道人诗说》:“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这里“讷口”半有玩笑之意,不是指实际上不善说话,而是指不善发常人之言。
⑷觅句:作诗。
⑸爱财刘宠:典出《后汉书》:“东汉会稽太守刘宠,有政绩。后征为将作大匠。将行,有五六父老各赍百钱以送,宠只受每人一枚大钱”。这个典故也称为“一大钱”或“一钱太守”,比喻官吏廉洁。这里的“爱财”和前面的“讷口”相对应,都反用其意。
⑹怀黄,指怀黄佩紫:怀里揣着金印,腰间佩着紫绶,比喻身居显位。
⑺揩眼:擦拭眼睛。
⑻歧路:岔路,有别于金光大道,引作谦辞,作职业卑微,居留不定解。
⑼鸿雁信:即雁信。雁为候鸟,往返于南北之间富于规律,古人用之比喻传递书信。如:『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苏轼,『若向三湘逢雁信,莫辞千里寄渔翁』-温庭筠。
⑽尺书:即尺素书,书信。古人尺长的白绢写书信。如:『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
⑾衡阳:也称雁城。相传大雁南飞到此气候转暖,“至此歇翅停回”,此处为借指湖南南部。
*

《寄醉解花语》

咸秦⑴东望路迢迢,
张柳⑵声名⑶韵⑷较高。
野次⑸花飞三月雨,
小楼风驻一声箫⑹。
避席⑺或⑻为江淹梦⑼,
解佩⑽兼占⑾用九⑿爻。
水暖龙江⒀应设酒⒁,
轻舟携子⒂看冰消。

⑴咸秦:原指咸阳,唐代开始多借指长安,即今陕西省西安市。如:『出门可怜惟一身,弊裘瘦马入咸秦』-白居易
*予居西安。故云。
⑵张柳:比喻文采风流。语出《南史》“张绪吐纳风流,齐武帝常嗟赏灵和殿前蜀柳曰‘此杨柳风流可爱,似张绪当年时’”。
⑶声名:声望与名誉。
⑷韵:风度、情趣。如:“风韵”“韵味”
⑸野次:野外。如:『征骖临野次,别袂惨江垂』-王勃
⑹野次花飞三月雨,小楼风驻一声箫:这两句是顺承前面的“韵较高”而来,模拟类似场景下的描写。
⑺避席:原指让席,以示敬意。后泛指回避,离职。如:『山如莲盆绕金地,龙官避席余苍崖』-范成大。
⑻或:也许。
⑼江淹梦:即江淹梦笔,比喻才思减退。这里指花语或谦以此由。
⑽解佩:解下佩戴的饰品,辞官。如:『解佩收朝带,抽簪换野巾』-白居易
⑾兼占:兼,并有。占,占卜。
⑿用九:《周易》中乾卦六爻皆为九,称为用九。卦辞为“用九,见群龙无首,吉”,用九常用指君子各自奋发有为。
⒀龙江:黑龙江。
⒁设酒:设,安排。设酒,安排酒席。
⒂携子:子,你。携子,和你一起。



《寄觅魂飞雪》
宴前姝好⑴女儿家,
远客停杯⑵忆物华⑶。
一岁关心值⑷六九⑸,
百年⑹轻率⑺过十八。
文章例⑻做夹生饭⑼,
情事⑽渐成隔夜茶⑾。
偶见低眉⑿长不语,
可能人面忆桃花⒀。

⑴姝好:女子容貌美好。如:『形体姝好』-《法华经》。
⑵停杯:暂时放下酒杯,停止用餐。如:『停杯看柳色,各忆故园春』-白居易。
⑶物华:美好的景物、时光。如:『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柳永。
⑷值:正当,正在于。
⑸六九:立春。农历冬至后每隔九天数为一个九,数九到六九的时候正好立春。有“春打六九头”之说。
⑹百年:一辈子。
⑺轻率:原指做事不认真不慎重,此处指没有懂得珍惜。
⑻例:按照成规进行的。如:“例会”、“例行公事”。
⑼夹生饭:饭一次没有煮熟再次煮则难熟。这里泛做事(文章)指火候不到家。这种饭能吃但不好消化。
⑽情事:感情方面的事。
⑾隔夜茶:放了一夜而没有喝的茶。据说这种茶很解渴,但伤身体。网络有文章《老男人如隔夜茶》,也有一定道理。在此隔夜茶有自嘲派遣的之意。
⑿低眉:顺从、和善状。
⒀可能人面忆桃花:缩银法句式,隐掉(因为)。可能因为年轻人的面容回想起了自己那些如花的岁月。语出『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在此指年华流逝,物是人非之感。
*

《寄不会飞》
沙洲寂寞⑴影萧骚⑵,
谁解深寒⑶意欲逃。
陶令⑷思归⑸托鸟倦⑹,
庄生⑺教翥⑻谩⑼风高⑽。
几人真有摩天翼⑾,
一世难能⑿斗米腰⒀。
俱是芸芸⒁名利客⒂,
不须缑岭⒃羡吹箫。

⑴沙洲寂寞:直译为孤独地处于沙洲。此处为借用苏轼名篇《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将人拟雁,隐作孤独单飞之意。
⑵萧骚:景色冷落。如:『江亭当废国,秋景倍萧骚』-祖咏
⑶深寒:极度寒冷。这里借用高处不胜寒之意。
⑷陶令:即陶潜。
⑸思归:想归隐。
⑹托鸟倦:托,推说。指借陶潜《归去来辞》中曾借着鸟倦表明自己心情。《归去来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⑺庄生:即庄子。
⑻教翥:教,令。翥,往上飞。语出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其中“抟”即凭借,“扶摇”即由下向上的大风。
⑼谩:欺骗,蒙蔽。
⑾摩天翼:接近天的翅膀。如:『风高渐展摩天翼,干耸方呈构厦材』-罗隐
⑿难能:不容易做到。
⒁芸芸:众多。如:“芸芸众生”。
⒂名利客:为名利苟活奔走的过客。
⒃缑岭:也作缑山,缑氏山。传说中仙人王子乔得道的地方。如:『河汉横斜夜漏永。人静,吹箫同过缑岭』-陆游



《赠幽幽灵枫儿》
解是⑴心灵即有神,
初识何况语三分⑵。
寒山花色⑶人曾驻⑷,
御水⑸诗笺⑹未可寻。
风物⑺惊嗟⑻别后易⑼,
乡音邂逅⑽老来亲。
夜阑⑾酒散舟何处,
兰芷⑿矶边莫问津⒀。

⑴解是:知道是。
⑵语三分:说话不多。也指人有心计。《增广贤文》:“逢人但说三分语,未可全抛一片心”
⑶花色:花的颜色,多指女子的面色姣好。这里指枫叶。
⑷人曾驻:人曾为之停车马。化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句而来,合“灵枫儿”之枫。
⑸御水:宫禁中的河水,此处指御沟流水。
⑹诗笺:写诗的纸笺。这里引用“御沟红叶”的故事也合指“灵枫儿”的枫。《本事诗》记载,顾况在洛阳游苑中,流水上得大梧叶,上有宫女题诗,顾况次日也于上游题诗叶上,泛于波中,以此传情。也有其他版本,泛用于比喻传奇的爱情故事。
⑺风物:风华景物。如:『兄作新庵接旧居,一原风物萃庭隅』-黄庭坚
⑻惊嗟:震惊嗟叹。
⑼易:改变。
⑽邂逅:不期而遇。
⑾夜阑:夜深。
⑿兰芷:兰和白芷,水边常见的香草。如:《岳阳楼记》:“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⒀问津:原意为询问渡口。引申为打听情况或问卜前程。如:『试把十年辛苦志,问津求拜碧油幢』-方干
*

《寄五龙闹海》
遥向榆关⑴作此吟,
言谈酒盏两深深。
兴高因误⑵楼头月,
歌好欲留舟上人⑶。
如水知交⑷应渐少,
趋铜⑸世道已弥珍。
江干车马⑹缘谁⑺驻,
半为文章半为心⑻。

⑴榆关:即山海关。如:『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纳兰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主题

1957

帖子

196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69
93#
发表于 2010-8-18 06:59:04 | 只看该作者
⑵误:错过。
⑶歌好欲留舟上人:语引自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借指送别情深。
⑷如水知交:即君子之交淡如水,指像水一样平淡不虚华的真实情感。语出《庄子》:『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⑸趋铜:铜,指钱。趋铜,即一切向钱看。
⑹江干车马:江干,江边。反用杜甫《宾至》:『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句意。
⑺缘谁:因何。
⑻心:此处指心肠,待人的情义。
《寄结庐者》
千里白云⑴况味⑵殊,
怜君同我远莼鲈⑶。
天生竹品⑷从来瘦,
地显梅格⑸特教孤。
也见青山留凤藻⑹,
何曾沧海展龙屠⑺。
文章偏忆桐城后⑻,
肯乞瑶缄⑼一纸书?
⑴白云:即白云单飞,比喻远离家乡而思亲。如:『下阻黄垆上九天,白云望断眼空悬』-黄遵宪
⑵况味:情性,情味。
⑶莼鲈:即莼鲈之思,比喻故乡。语出《晋书》:『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如:『樱笋久忘晨入省,莼鲈犹喜老还乡』-陆游。
予家籍在辽东,结庐家籍安徽桐城,故云。
⑷竹品:如竹子一般的品格。竹在古人心中地位很高,如:『宁可食物肉,不可居无竹』-苏轼,竹常用以来赞美人的品格风骨,如清癯,修直,挺拔,虚心,有节,凌云等。
⑸梅格:梅花的品格。同上,梅花也是高雅的象征,以其色丹,傲寒,孤俊,清香,早发等为人称颂。如:『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苏轼。
⑹凤藻:华美的文辞。如:『谒龙旗于武帐,挥凤藻于文昌』-卢照邻
⑺龙屠:即屠龙技。语出《庄子》:『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用于比喻高超但无处施展的技能。如:『只觉流年如鸟逝,不知何处有龙屠』-罗隐。
⑻桐城后:桐城派之后,借指文学大家的后代。桐城派是清代著名文学流派,代表人物有方苞,姚鼐等。
⑼瑶缄:对他人书信的美称。『曾降瑶缄荐姓名,攀云几合到蓬瀛』-罗邺
《寄山海风云客》

久见笺花⑴俱性灵⑵,
缘何新带柏烧声⑶。
诚然入世能出世⑷,
未必多情即用情⑸。
三日⑹槌心⑺些⑻犬马⑼,
十年回首尽鸡虫⑽。
尘劫⑾犹有如如⑿法,
了彻⒀鱼石⒁水自清。
⑴笺花:比喻美妙的词章。
⑵性灵:即灵性,指文章富有性格和灵动。
⑶柏烧声:焚烧柏子的声音。禅院修行时多焚烧柏子,借指修行。如:『敬兹不能寐,焚柏吟道篇』-孟郊。诗中隐指逃离现实或者看破红尘。
⑷入世、出世:佛家两种不同的修行观点。一般的,大乘佛法讲求入世,即不脱离俗世修行,教化大众以求正果。小乘佛法则讲求出世,寻找寂静清幽之所借此去除杂念,即追求自身的解脱修行。诗中“入世能出世”指人世间的诸多道理需要入得进去方可参破。
⑸用情:动感情。
⑹三日:虚指,短时间的。
⑺槌心:以手捶胸,表示极度悲伤。
⑻些:不确定,少许。
⑼犬马:声色犬马,原指玩狗、跑马。这里指非关重大,带有一定随意性的行为。
⑽鸡虫:无足轻重的细微小事,比喻无关紧要。如:『尊前谈笑人依旧,域外鸡虫事可哀』-毛泽东。
⑾尘劫:佛教指尘世的劫难。
⑿如如:佛教语,即法理,永恒存在的真如。如:『不禪不动即如如』-白居易。如如法,指得到真如的方法。
⒀了彻:了悟,见心明性。
⒁鱼石:水底的鱼儿和石头。比喻隐藏在表象下面的真实存在。
《寄东方香茗》

一盏龙芽⑴苦后甘,
世心⑵能净即通禅⑶。
案牍刘子⑷合归⑸病,
山水辛翁⑹亦属官⑺。
持看⑻浮华⑼轻⑽起落⑾,
烹融冰雪⑿淡忧欢。
座中亦羡白袷⒀老,
欲解征衣⒁下钓船⒂。
⑴龙芽:茶名,泛指茶。如:『午睡起来情绪恶,急呼蟹眼瀹龙芽』-杨万里
⑵世心:世人名利之心。
⑶通禅:通,懂得,明了。如“通晓”、“通情达理”。禅,禅机。
⑷案牍刘子:刘子,即刘禹锡,曾做《子刘子自传》,故称。案牍,劳累于案牍,指忙于公务或世间事物。语出《陋室铭》,原句为“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此处反用其意。
⑸合归:合,应该,如合当。归,归类于。
⑹山水辛翁:辛翁,辛弃疾。语出其词作《西江月》:『万事云烟忽过,百年蒲柳先衰。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早趁催科了纳,更量出入收支。乃翁依旧管些儿,管竹管山管水』。
⑺属官:等于做官。这句句面为玩笑,因其还“管竹管山管水”,实际为推崇其怡然自得。
⑻持看:拿在手里看,具体指茶杯,隐喻拿捏来近看。
⑼浮华:具体指漂浮的茶叶,隐喻年华境遇。
⑽轻:具体指轻轻的,隐喻看淡。
⑾起落:具体指茶叶浸水后因比重改变而在水浮沉。隐喻人生起落。
⑿烹融冰雪:此句同样以茶切合香茗之意。古人有扫雪烹茶之说。如:『融雪煎香茗,调酥煮乳糜』-白居易。此处同样也有隐喻人世间冷暖之意。
⒀白袷:即白夹衣,多见于平民,借指隐者。如:『身离束缚卸犀围,白袷披时少是非』-金农。
⒁征衣:旅人或者将士之衣,对应白袷,这里指忙碌于世间奔波未停的人穿的衣服,借指自己。
⒂钓船:钓鱼的小船。借指休闲养性之处。
《寄九彩鹿》
悲欢前日已蒿莱⑴,
上智⑵常因弊窦⑶开。
红雨⑷消歇⑸填海誓⑹,
黄图⑺忧患泣麟⑻哀。
如棋世事直⑼须看,
似卦⑽前程乞不来。
莫道桑榆⑾秋气短,
晚晴幽草⑿好⒀登台⒁。

⑴蒿莱:原意为野草,杂草。此处指流落荒芜,光阴不再。
⑵上智:大智慧,上等的智慧。
⑶弊窦:产生弊害的漏洞,此处指有漏洞有问题的弊政。

⑷红雨:红色的雨。语出毛泽东诗句:『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此处指特殊年代革命的雨露,如:当时反映青年赤脚医生的电影《红雨》。
⑸消歇:消失,停歇。
⑹填海誓:当时提出派遣知青到农村去的目的是要移山填海改造山河。
⑺黄图:中国。『四万里黄图,伊古以来,从无一朝一统四万里』-纪晓岚
⑻泣麟:语出《公羊传》,古时候认为麟是仁兽,天下太平时出现。孔子曾因乱世获麟而涕泣,故为世衰道穷之典。也做泣麟悲凤。
⑼直:只,仅仅。
⑽卦:原意为占卜。似卦,此处指像求卦一样结果难于预知。
⑾桑榆:原意为“夕阳照在桑榆树上,借指落日余光处”语出《后汉书》『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比喻暮年时光。
⑿晚晴幽草:晚晴,傍晚雨后放晴。幽草,深幽处的小草。语出李商隐《晚晴》:『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晚晴和幽草都作拟人解,幽草指不为人关注的微小和平凡之处,晚晴指风雨之后美丽的夕阳红,人们也常在赞赏同时对它的匆匆即逝感到惋惜与怅惘。
⒀好:正适合。
⒁登台:登上高台望远,象征志在千里,祈福长寿。
《赠鲁民》
心期⑴每向月明时,
燕子南来⑵似故知。
笔走哪山能碍马,
眼着无物可逃诗⑶。
豆萁机敏⑷唯七步,
盐絮才情⑸岂二词。
愁煞灞桥驴背⑹客,
漫题⑺全向古人支⑻。

⑴心期:内心的思念。
⑵南来:鲁民居广州,故云。
⑶逃诗:不被写入诗。
⑷豆萁机敏:即作豆萁诗的机敏,形容人才思极其敏捷。传说曹丕嫉恨曹植,命其七步作诗,否则便要问罪。曹植不但于七步成诗,还结合情景写出了“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千古名句。
⑸盐絮才情:咏盐和咏絮的才情,指才华性情相差较远。语出《晋书》:“谢安侄女道韫,才思敏捷,尝居家遇雪,安曰:‘何所似也?’安兄子朗曰:‘散盐空中差可拟’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⑹灞桥驴背:即骑驴索句,比喻苦吟。语出《北梦琐言》“唐相国郑綮虽有诗名,本无廊庙之望。或曰:‘相国近有新诗否?’对曰:‘诗思在灞桥雪中驴子上,此处何以得之?’盖言平生苦心也。”如:『骑驴索句当年事,岁暮骚人不自聊』。
*灞桥在西安市市东,典外兼指赠诗者所居。
⑺漫题:信手书写的文章。如:『放怀须醉酒,对景漫题诗』-王冕
⑻支:借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71

帖子

17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71
94#
发表于 2010-8-18 09:35:39 | 只看该作者
很欣赏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8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125
95#
发表于 2010-8-18 12:58:36 | 只看该作者
微风啊,了不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主题

1957

帖子

196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69
96#
发表于 2010-8-18 13:23:21 | 只看该作者
::: 在 amonk 的贴子提到 :::
微风啊,了不滴----------------------------------
你误会了,这本就是白衣自己的注释,我做主给贴上了
问候A领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GNIHTAEESTONNACIDRIB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269
97#
发表于 2010-8-18 13:33:34 | 只看该作者
::: 在 微风掠过 的贴子提到 :::
你误会了,这本就是白衣自己的注释,我做主给贴上了
问候A领导~
对照注释又花了好长时间重新欣赏。。对白兄的敬佩之心真是无法用语言表达啦。。哈哈。。

不早贴。

罚白衣酒,敬微风茶。。
DNIMRUOYNILLASTI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3

主题

3358

帖子

335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58
98#
发表于 2010-8-18 14:23:19 | 只看该作者
高才!叹服。。。。。。
问好白衣客兄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6306

帖子

673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734
99#
 楼主| 发表于 2010-8-18 14:31:29 | 只看该作者
::: 在 春逝空 的贴子提到 :::

对照注释又花了好长时间重新欣赏。。对白兄的敬佩之心真是无法用语言表达啦。。哈哈。。

不早贴。

罚白衣酒,敬微风茶。。
一并给春逝空、老A、微风、美国大米问好!关于拙作注释有必要说下原委:

本来诗这个东西尽在各人理解,读者水平不同,心境不同,感受也不同。对于写实性作品,甚至有时读者的共鸣和触动会超过作者计划在作品中的寄寓。因此自作注释乃蛇足之物,本身就十分尴尬、无聊。@
诗的费解之处主要在于引用典故和个别字词的不常见用法。对于使用典故,从内心说我并不是特别推崇,尤其是连篇堆砌的作品,费解不说,作品完全看不到作者的用心和灵动,炫耀之余实乃技穷。但是典故这个东西也不能一点都不用,为什么呢?因为诗的语言太精炼了,近体常见的七律也就56个字,不巧妙的加入一些有益的典故,要么事情说不清楚,要么平淡无味,更何况有些事情还不能直说。典故可以很巧妙地解决这些问题。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例如“你对某件不合理的事情很无奈,从道义上你关注和支持它,但位卑力薄你又帮不上忙,出于明哲保身你也不敢明确立场,你十分压抑,只能装作和自己无关”。这时你想表明自己的心态,只给你三个字你怎么写?这就是“打酱油”,大家一看,哦,明白理解,这就是典故的作用。历史上有很多成典,当年也都和现在的打酱油差不多,不过用的多了一部分成了成语,一部分就散落在诗间,成为某种事件的代名词,这个的确是有必要解释的,不然不了解这个典故的人就会看不懂。

典故的合适与不合适只在使用的多少和使用地是否贴切和有效,与典故本身无关。就典故自身而言它仍不失为文学知识的一种,学会是有益的。我自己也在霜天和别的论坛学习了很多典故,考虑到霜天初学练笔的人较多,所以我写完诗顺带就加了注释,一来了证明不是我编的(我列举了很多前人例子),二来我也很懒,怕别人问到后现写费劲。蛇足虽是多余的,甚至有卖弄之嫌,但是看看这小脚丫咋长的,说不定将来画蜥蜴能用得上呢。

前日沈城聚会和我通了电话,有人问到字句的解释,我就将注释发给了微风,不想这风一转向就吹到这了,惭愧啊,白衣客甘心受罚![em:1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5

帖子

1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5
100#
发表于 2010-8-28 19:21:52 | 只看该作者
欣赏一下,路过o(≧v≦)o~~好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鲁ICP备2021043377号

GMT+8, 2025-8-21 22:02 , Processed in 0.07596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