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55|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舟公江上理轻棹

[复制链接]

1277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2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5 07:41: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舟公江上理轻棹

(谐音三位古人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主题

964

帖子

235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351
沙发
发表于 2016-11-15 20:29:16 | 只看该作者
舟公江上理轻棹
老子城前留雨溪

汗,扯个现代人凑数,不介意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4

主题

2958

帖子

326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66
板凳
发表于 2016-11-15 21:10: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石村烟雨 于 2016-11-15 21:33 编辑

是否可将三位古人名明示,让我等偷点技巧..猜猜...周公..姜(太)公..李清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7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201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5 21:46:32 | 只看该作者
卡西法 发表于 2016-11-15 20:29
舟公江上理轻棹
老子城前留雨溪

很好。
如果照顾舟公——江——棹的逻辑关系就更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7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201
5#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5 21:52:10 | 只看该作者
石村烟雨 发表于 2016-11-15 21:10
是否可将三位古人名明示,让我等偷点技巧..猜猜...周公..姜(太)公..李清照..?
...

嗯,正是周公,姜尚姜子牙,李清照。
陆游鹊桥仙有“潮生理棹⑦,潮平系缆”词句。整句出句句意即明显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4

主题

2958

帖子

326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66
6#
发表于 2016-11-15 23:11:27 | 只看该作者
舟公江上理轻棹
宾客牧之喊半山

汗..很少对这样的隐句,草以三位古诗家字或号相凑..刘禹锡史称刘宾客,杜牧字牧之,王安石号半山,这些大家都知道,明句对暗句,就显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7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201
7#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6 08:19:00 | 只看该作者
石村烟雨 发表于 2016-11-15 23:11
舟公江上理轻棹
宾客牧之喊半山

很巧妙,还需考虑三个逻辑关系更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7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201
8#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6 15:59:0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对联——

舟公江上理清棹
果老桃前张丽花
果老桃前荫丽花

舟公,引申泛舟老翁;
果老,引申种果树老人。
张,看、望之意。

涉及古人——
果老——唐方士张果,号果老。道家称果老先师,八仙之一。
陶潜陶渊明。
张丽华,陈后主妃子;阴丽华,光武帝皇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主题

964

帖子

235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351
9#
发表于 2016-11-16 18:03:19 | 只看该作者
山海风云客 发表于 2016-11-15 21:46
很好。
如果照顾舟公——江——棹的逻辑关系就更好了!

原创实在是高~
说到逻辑关系呢,只能是一个老朽,走到城外,留连美景,不想进城,所以就留在雨溪了~见拙见笑。不过老朽孤陋,有点小疑问请教,七言对用这格律也可以的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7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201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7 09:45:33 | 只看该作者
卡西法 发表于 2016-11-16 18:03
原创实在是高~
说到逻辑关系呢,只能是一个老朽,走到城外,留连美景,不想进城,所以就留在雨溪了~见拙 ...

这个出句的格律当时创作时是按照下句拗救的方式进行的。另外,古来名联也有这种格律形式的,第五字未拘,所以也随顺了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鲁ICP备2021043377号

GMT+8, 2025-8-8 13:00 , Processed in 0.22977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