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旧版红楼当年颇受批评,不好在哪里,不得而闻.但我私下看过好几遍.中间不排除有怀旧的意思.感觉当然还是好的.新版更被批得厉害,依我一己之见,也并非是观众的恶意.真的相较于老版,差了不只一点点去.一部仓促成就的东西,新人们对一个已称得上古老的时代的彻底的陌生(他们可能毫无相关的知识,在拍戏前),使很多当前的拍戏的庸俗的做派习气,不自主的渗了进来.
1.人非其人者如下
第一当数老太君,彼何人哉,遭践了一个精彩的形象.在每一个场合,我只看见这位老人的不自然的大公司里董事长似的僵硬与傲慢,一股子做的做派.在看林黛玉见老太君那一出时,你比较一下老版,你就知道新版生硬令人如鲠在喉,全没些活气.哪里有些亲人的温暖和体恤在?
第二那位宝哥哥.一副痴呆傻的模样,哪里有些灵气在?导演说的"纯"不知又是如何的意思?初见黛玉发混那一出,就让我受够了折磨;与欧阳氏比,他在造型上就是一种自我讽刺.太单薄了些.
第三是王熙凤,在与尤氏撒泼那一出上,过头了,分寸把握得一塌糊涂,象是在训斥一个下人.尤氏也忒不堪了;
第四史湘云,彼人我没得说,她演小魇子哪格格哪绝对没问题,但她弄错了,红楼梦不是某格格阿哥之类的戏;
第五王夫人,号象就是另一个董事长夫人,同老太君,我都不稀说.
即便最热闹的场面,拍得也象一些陌生人爬体(就是聚会啦).最温暖的话从那些只会照念台词的嘴里念出来,就成了潦草的情景再现.
我意识到一种港台腔的莫名其妙的发作,一种对古典白话的绝对的陌生,就在那一些符号一样的衣冠里,我不得不象九斤老太那样哀叹"唉,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啊"
但这是好事,八十年九十年的我们,或许根本就不需要这样艰深的东西.即或艰深的东西,我们未尝不可把他做成洋快餐似的一堆我们能消化得了的东西.
是的,这个世界有我们达不到的东西,但那对我们,就是不现实的东西,也就是,对我们来说,是没有啥作用的东西.
扯偏了,打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