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152
注册会员
使用道具 举报
697
1万
超级版主
196
3211
3325
论坛元老
138
4434
::: 在 邪魔老奴 的贴子提到 ::: “唤热泪”三仄尾,总体很喜欢 ::: 在 西厢待月人 的贴子提到 ::: 欣赏!楼上说的三仄尾的确需要适当修改!
2342
3万
::: 在 一路飞扬 的贴子提到 ::: 谢谢指点。试换为“呼”,只是觉得意思有点别扭。:) 另,个人浅见:对于“三仄尾”是否合律,仍在争论中,目前尚无定论。但我们读唐诗,唐人是并不绝对避“... 有三仄尾,则会出现四仄:平仄仄仄仄;五仄:仄仄仄仄仄。四仄如:杜甫“幽意忽不惬,归期无奈何”、“... 对于三仄尾,个人观点是:一、初学者不宜先学拗律,故最好是先学律诗正格;二、用三仄尾不为出律,...
::: 在 雨疏风骤 的贴子提到 ::: 从宏观看时间的说,当时不如现在科学发达,当初唐朝正处在由宫体诗向格律诗转变的时期,格律并没有完全...
::: 在 一路飞扬 的贴子提到 ::: 平心而论,当时确实不如现在科学发达,然而唐诗的高度却是个不争的事实。“不薄今人爱古人”,很... 但同时我觉得格律虽然是诗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毕竟只是形式,主题才是决定诗词的真正归属,形式应... 继续向大家学习!
479
6792
6838
::: 在 雨疏风骤 的贴子提到 ::: 我只是觉得我们不应该拿出古代人诗词格律的错误来证实自己的错误。古代诗人的错误之处用两点足以说明不... 1、当初唐朝正处在由宫体诗向格律诗转变的时期,格律并没有完全统一确定。也就是说是在启蒙、或研究时期... 2、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下来实属不易。但是,有几人真正看过古人遗留下来的原创手稿?现存的东西都是后... 所以,古人没有依格律之处,实难考究是对是错。而当今我们,有这么好的科技来帮助,就不应该再犯古人之... 呵呵呵,纯属个人观点。不可为依据。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鲁ICP备2021043377号
GMT+8, 2025-9-6 23:00 , Processed in 0.10528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