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02|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咬文嚼字】诗词鉴赏创作一二三

[复制链接]

25

主题

54

帖子

5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9-23 19:44: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何鉴赏评价诗词的优劣,笔者人为有三点。
先看立意,即作品的主题思想是否明确。立意是否新颖,如果看了半天不知所云,那么作品就不成功。当然,诗词特别是诗,不要求一目了然,但必须能够心领神会。如果作品只是句子的堆砌,无病呻吟,则更是败笔。
再看句子,遣词造句是否有新意,是否付合语法,语句是否流畅,语意是否连贯。应该注意的是不要追求华丽词藻。引经据典力求大众化。不能让人不知所云,不用生僻字,如果创作只是为了自己,可随意。
三看韵律,笔者认为,应该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古典诗词的韵律。古人随然有这个【正韵】那个【御韵】,实际创作上,大都按照作者的所生活的环境语言为标准。在当时的环境下很难达到统一。而现在我们有了汉语拼音,推广了普通话就方便多了。就能统一标准。王力先生就非常赞同这一点。押韵以汉语拼音的韵母为标准。同音或谐音皆可。
至与平仄只要诗句流畅、上口、达意。也就是说基本和律就好。不要因为太在乎平仄而影响表达。这就和创作歌曲一样,先做词,后根据歌词的意思配曲。创做诗词作品一样的道理。有了灵感或好的句子,立即落笔、一气呵成。而不要先看格律词谱,那样的话,永远写不出好句子,好作品。
现在不少人评价诗词作品的优劣,都是以平仄为基本尺度。笔者人为这是【舍精取糟】,【舍本求末】,抓了芝麻,丢了西瓜。纵观唐诗宋词存数万余阙,而合平仄者廖廖。浑然天成者洋洋。人门喜闻乐见,众口流传的佳作或佳句,多是不按平仄落笔的。就按当时当地的语言习惯,真正完全合律的也挑不出多少。这是不争的事实。古人制律,并不是让创作者按图索骥、削足适履,而是给初学者一条基本的路子、基本的章法。那些可平可仄的句子,就是告诉我们,平仄不是一成不变的。没有改革就没有发展,其良苦用心,非那些【腐‘夫;子们】能所体味。难道非要把鼠标说成猪标不成。猪标和律却不知有何物。
笔者的认识,在诗词创作上【意在律前】【意行相先】。多在练句上下功夫。佳句好像一首作品的眼睛。有了【诗眼】,全诗为之增色。还是那句话先做词后看谱。
综上所述,一首好的诗词作品具备三点【立意明确,新颖,句子凝练有佳句,诗句顺畅,有韵味。
而在现实之论坛,一些斑竹、管理【诗词之泰山】偐然矣。虽难望其项背,却感其腐气。夫子们唯平仄而取诗词。不去欣赏感悟作品的诗意和佳句。动辄以出律而扼杀之。悲哉,试想,【鼠标点破相思】为合平仄而改为【猪标点破相思】,一鹤冲天,改为,一乌冲天。合律了,那还是诗吗。【长城----长----真长----真他妈的长】合律了,还是词吗,也有一种说法【名诗词可以不按律】,怪哉。
以上观点愿与同志者共戒之,共勉之,谢绝不同意见的争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5

主题

4333

帖子

436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361
沙发
发表于 2010-9-23 19:59:06 | 只看该作者
这种帖子都出现多次了 没有必要讨论 你改变不了规则 那么就享受规则吧

也许千年的传承会比任何言语都更有力量!也许游戏规则将会在以后改变,但是改变不了的是历史和现在。

祝楼主中秋快乐!玩得开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9

主题

4万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796
板凳
发表于 2010-9-23 21:16:15 | 只看该作者
::: 在 花开不为人风流 的贴子提到 :::
如何鉴赏评价诗词的优劣,笔者人为有三点。
先看立意,即作品的主题思想是否明确。立意是否新颖,如果看了半天不知所云,那么作品就不成功。当然,诗词特别是诗,不要求一目了然,但必须能够心领神会。如果作品只是句子的堆砌,无病呻吟,则更是败笔。
再看句子,遣词造句是否有新意,是否付合语法,语句是否流畅,语意是否连贯。应该注意的是不要追求华丽词藻。引经据典力求大众化。不能让人不知所云,不用生僻字,如果创作只是为了自己,可随意。
三看韵律,笔者认为,应该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古典诗词的韵律。古人随然有这个【正韵】那个【御韵】,实际创作上,大都按照作者的所生活的环境语言为标准。在当时的环境下很难达到统一。而现在我们有了汉语拼音,推广了普通话就方便多了。就能统一标准。王力先生就非常赞同这一点。押韵以汉语拼音的韵母为标准。同音或谐音皆可。
至与平仄只要诗句流畅、上口、达意。也就是说基本和律就好。不要因为太在乎平仄而影响表达。这就和创作歌曲一样,先做词,后根据歌词的意思配曲。创做诗词作品一样的道理。有了灵感或好的句子,立即落笔、一气呵成。而不要先看格律词谱,那样的话,永远写不出好句子,好作品。
现在不少人评价诗词作品的优劣,都是以平仄为基本尺度。笔者人为这是【舍精取糟】,【舍本求末】,抓了芝麻,丢了西瓜。纵观唐诗宋词存数万余阙,而合平仄者廖廖。浑然天成者洋洋。人门喜闻乐见,众口流传的佳作或佳句,多是不按平仄落笔的。就按当时当地的语言习惯,真正完全合律的也挑不出多少。这是不争的事实。古人制律,并不是让创作者按图索骥、削足适履,而是给初学者一条基本的路子、基本的章法。那些可平可仄的句子,就是告诉我们,平仄不是一成不变的。没有改革就没有发展,其良苦用心,非那些【腐‘夫;子们】能所体味。难道非要把鼠标说成猪标不成。猪标和律却不知有何物。
笔者的认识,在诗词创作上【意在律前】【意行相先】。多在练句上下功夫。佳句好像一首作品的眼睛。有了【诗眼】,全诗为之增色。还是那句话先做词后看谱。
综上所述,一首好的诗词作品具备三点【立意明确,新颖,句子凝练有佳句,诗句顺畅,有韵味。
而在现实之论坛,一些斑竹、管理【诗词之泰山】偐然矣。虽难望其项背,却感其腐气。夫子们唯平仄而取诗词。不去欣赏感悟作品的诗意和佳句。动辄以出律而扼杀之。悲哉,试想,【鼠标点破相思】为合平仄而改为【猪标点破相思】,一鹤冲天,改为,一乌冲天。合律了,那还是诗吗。【长城----长----真长----真他妈的长】合律了,还是词吗,也有一种说法【名诗词可以不按律】,怪哉。
以上观点愿与同志者共戒之,共勉之,谢绝不同意见的争论。
老生常谈的歪道理,根本不值得与之争论。更何况笔者已经声明“谢绝不同意见的争论”!
不过,既然是转帖,还是想麻烦楼主提供链接,我很想知道本文作者是何方神圣!
笔者花了大量篇幅大谈特谈第三点理由,别的不说了,光看标点符号的使用,就知道其有多少斤两!
如果有人问笔者:“你能拿出你的佳句让我欣赏欣赏、感悟感悟吗?”大家猜猜,笔者会怎样回答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54

帖子

5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4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9-23 21:48:03 | 只看该作者
什么叫歪道理,你的道理是正吗。
人之隐私,其与你之道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9

主题

4万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796
5#
发表于 2010-9-23 22:08:28 | 只看该作者
::: 在 花开不为人风流 的贴子提到 :::
什么叫歪道理,你的道理是正吗。
本版的版规开宗明义,不接受哪些不遵循韵律者。
硬要来此奢谈,难道这就是正道理吗!
人之隐私,其与你之道哉
天下怪事样样有——这个也叫做隐私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9

主题

4万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796
6#
发表于 2010-9-23 22:10:21 | 只看该作者
奉劝楼主,做人还是踏实点、谦虚点比较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54

帖子

5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4
7#
 楼主| 发表于 2010-9-23 22:31:39 | 只看该作者
呵呵也是啊
咣当哎呀创入不该创入的地方
不是俺有眼无珠,是这地方太黑了,真黑
吾闪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主题

1100

帖子

122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29
8#
发表于 2010-9-23 22:48:48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这写错别字骂脏话的笔者不会是你吧?要懂礼貌,道不同,各走各道;礼不至,早走早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9

主题

4万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796
9#
发表于 2010-9-23 22:59:43 | 只看该作者
::: 在 花开不为人风流 的贴子提到 :::
呵呵也是啊
咣当哎呀创入不该创入的地方
不是俺有眼无珠,是这地方太黑了,真黑
吾闪也
这种人不闪也得闪!从今禁入霜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6

主题

4194

帖子

419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196
10#
发表于 2010-9-23 23:06:44 | 只看该作者
大哥何必劳气?不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鲁ICP备2021043377号

GMT+8, 2025-8-23 04:07 , Processed in 0.07128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