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53|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七律·图们江怀想

[复制链接]

36

主题

221

帖子

22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2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8-4 07:40: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簌簌飞红漫染江,滔滔东去浸沧桑。
哪堪腐败没帆影,岂耐衰颓种祸殃。
寂寞土牌还梦海,恢弘规划正兴疆。
当年龙虎威犹在,乘驭长风奋起航。

【转】
土字牌位于中、朝、俄三国交界处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东南71公里处敬信镇防川村沙草峰南麓尽处,是1861年沙俄政府同清政府根据《北京条约》在划定中俄东段边界时设立的界标。目前我们所见到的“土”字牌是1886年两国重新勘定此段边界时设立的。

土字牌静静地矗立在距图们江入海口15公里处,目睹着百年沧桑的历史巨变,如今这里已被辟为旅游胜地,游人们登上一眼望三国的望海阁,抚今追昔,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心绪难平。仅仅15公里,就永远地阻断了当地居民的海洋梦。

土字牌印证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1860年,沙皇俄国乘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机,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续增条约》(即北京条约)。第二年,咸丰皇帝派仓场侍郎成琦为钦差大臣,于5月在黑龙江的兴凯湖与俄方签署交换了由俄方一手炮制的《乌苏里江至海交界记文》,其中规定了自乌苏里江口至图们江口设立“耶”、“亦”、“喀”、“拉”、“那”、“倭”、“帕”、“土”八个极为简陋的木制界牌。珲春属境的“土”字界牌,“记文”里规定在“距图们江口二十华里的地方”立牌。但沙俄在立牌时背信弃义地将“土定牌”强行设置在距图们江口22俄里(合46华里)处,从中侵占了中国领土,截断了我入海口。

    1881年,据清政府地方当局调查,土尔河以南宽阔平坦的地面,大片土地被沙俄窃据。1883年,沙俄侵占珲春边界,并于黑顶子地方安设俄卡,珲春与朝鲜毗连之地,大半为俄人窃据。在边境线末端,最关紧要的“土字牌”也不知毁于何年,无从查究,自珲春河源至图们江五百余华里竟无界牌。

公元1885年,晚清政府派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吴大澄会同吉林防务大臣、珲春副都统依克唐阿办理边界事宜。1886年5月25日至29日,两人同俄国滨海省省长兼司令巴拉诺夫等人在岩杵河先后举行两次会谈,会上,吴大澄和依克唐阿据理力争,经过再三辩论,双方达成妥协,决定将珲春黑顶子地区归还中国,新土字界牌设立于沙草峰南麓平冈尽处,从界牌顺图们江到入海口30华里,径直至入海口27华里处。6月21日,吴大澄、依克唐阿与巴拉诺夫等一同赶至沙草峰南麓,监立土字界牌,7月4日,双方代表分别在中俄《珲春东界约》上画押换文。为明确边界走向,吴大澄和依克唐阿先后在边界补立了“拉”字、“萨”字两个界牌和16个边界记号。“土”、“萨”、“拉”三界牌均为花岗岩质,通高7尺,呈长方形,所刻文字皆为汉字楷书,字迹工整清晰。吴大澄还在边境长岭子中俄往来的路口竖立铜柱,柱上铭文写道:“疆域有表国有维,此柱可立不可移”反映了他特别关注祖国东疆国界的安全,尤其对沙俄随意移动界牌、蚕食我国领土存有很大的戒心。现此柱已荡然无存,1900年,沙俄出兵我国东北,将此铜柱毁为两段,移置于俄伯力博物馆。

吴大澄的忧虑和戒心不是没有道理的。近代沙俄帝国的发展史,就是一个不断扩张的历史。清朝以前,我国的疆域北至外兴安岭和贝加尔湖,东濒日本海,包括库页岛和乌苏里江以东广大地区,西至巴尔喀什湖并向南到帕米尔。沙皇俄国原本是个欧州国家,和我国并不接壤。16世纪下半叶,沙俄才开始越过乌拉尔山脉对西伯利亚进行了军事征服。从1869年开始到1911年,沙俄政府同清政府签订了35个有关边界的条约。这些条约中除1689年签订的《尼布楚条约》外,都是不平等条约。沙俄利用这些不平等条约,抢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那么最初设立“土”字界标时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1860年,沙俄强迫清政府签定《北京条约》后,1861年5月,两国开始了划定边界的谈判,清政府代表仓场侍郎成琦在谈判时,唯恐谈判破裂,导致俄方采取军事行动,被迫答应俄方提出的条件,按俄方意愿,将地图内没有明确的边界,用红色标出,盖上印章,各派官员设立界标。而在设立界标时,清政府官员成琦等人畏惧履勘艰险,不愿做实地踏查,亟欲交差了事,除了“喀”字、“耶”字界标外,其余6个界标,实则由俄方一手包办,参加监立界标的中方官员吉勒图畏惧路途艰险,就拒绝前行,并在途中由于鸦片烟瘾很重,竟要求回宁古塔去过烟瘾!从他们身上,再也找不到他们祖先入关时的血性和霸气,尤为感到可悲的是,如果说武力强迫签定不平等条约而割让领土尚可以理解外,那么,连条约也不签定,凭借实力侵占了你的领土也不加以过问,就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了。

这种可悲的国土观念导致从这次勘界以后,沙俄更加变本加厉地蚕食中国领土,不断非法越界,不断暗自将界标移向中国一侧,使中国领土不断丧失,此外,由于1861年所立界标全系木制,20年来,或腐朽不堪,字迹剥落;或被水冲走,或毁于烧荒。直到1886年爱国官员吴大澄重新勘界立标才有彻底改观。

19世纪中叶,随着沙俄侵华的步伐加紧,一些有远见卓实的爱国人士对祖国的未来无限忧虑,而当帝国主义用炮舰敲开中国的大门之后,这个发现似乎有些太晚了。16世纪中叶,沙俄在实现了从欧洲寻找出海口计划之后,便把矛头指向了东方。1860年6月,沙俄在武装占领了当时中国的海港海参崴后,直接将此改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翻译过来的意思是“控制东方”,其侵略野心昭然若揭。事实上,沙俄在占领该港之后,便成为他们向我国和太平洋侵略扩张的基地。我们通过历史发现,从16世纪初俄罗斯国家最后形成开始,侵略和扩张就根植于这个民族统治者的血液里。直到二战初期, 我们仍能找到影子。1939年9月至1940年8月,苏德战争爆发前夕,苏联为防止德国进攻,建立了所谓的“东方战线”,先后在1939年的9月末,与德国第四次瓜分了波兰;1940年,通过苏芬战争,占领了1.6万平方公里的芬兰领土;1940年的8月,将波罗地海沿岸三个小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并入自己的版图;1940年8月,苏军又占领了罗马尼亚5.1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直到二战结束时,苏军又占领了日本的北方四岛。先进的思想观念是一个国家走向繁荣进步的先决条件。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告诉我们,一个濒临海洋的国家,如果忽视了海洋,丧失了海权,走向衰落便是迟早的事。从明朝后期开始的海禁政策,导致了中国的闭关锁国,而此时的外部世界,西欧正经历政治革命和产业革命,生产力突飞猛进,大批启蒙思想家宣扬自由、民主,科学技术获得了迅速发展,而中国却在天朝大国的迷梦中酣睡,不了解外部世界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16世纪初俄罗斯国家最后形成开始,到19世纪中叶形成横跨亚欧的帝国,促使沙皇派遣一批又一批沙俄侵略军前仆后继地东征西讨的核心观念是海洋观,即寻找出海口计划。记不起是哪位名人曾说过:“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沙俄通过《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割占了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广大地区,正好把中国东北与日本海彻底地割裂开来,珲春原本是个临海之地,清康熙53年(公元1714年)设立的珲春协领,其辖区范围大体在图们江以北,乌苏里江以南,西到哈达尔岭,东到日本海的广大地区。中俄《北京条约》签定后,珲春的沿海地区被沙俄分割出去,也割断了珲春人的海洋梦。

1992年,珲春被国务院宣布为边境开放城市后,一大批国内外投资者蜂拥而至,因为他们听说联合国将在珲春投资300亿美元,建设东方鹿特丹大港。

1995年,当珲春热渐渐冷却下来之后,人们来到防川,站在“土”字界牌前,遥望只有15公里的日本海,一座横跨图们江的朝俄间唯一的铁路大桥便矗立在眼前,我们虽然有从图们江出海的权利,但若要建海港,就得拆除铁路桥,朝俄两国能答应吗?冷静下来的珲春人,面对现实,借港出海,发展边贸,昔日的边陲小镇又繁华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2

主题

2726

帖子

279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790
沙发
发表于 2010-8-4 08:53:13 | 只看该作者
支持,永不能忘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

主题

796

帖子

79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96
板凳
发表于 2010-8-4 11:08:53 | 只看该作者
可叹,政府应该先声明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再提出领土主张。
虽自己一辈无能,但留待子孙有能力者解决。而不应该把国界划分完毕,永远失去索还领土的机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6

主题

6679

帖子

681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811
地板
发表于 2010-8-4 15:41:44 | 只看该作者
支持!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主题

221

帖子

22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21
5#
 楼主| 发表于 2010-8-4 20:10:42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上各位诗友的支持,一并问好,远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6306

帖子

673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734
6#
发表于 2010-8-10 23:05:06 | 只看该作者
欢迎长白山飞雪光临霜天晓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鲁ICP备2021043377号

GMT+8, 2025-8-4 22:35 , Processed in 0.07897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