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2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漫话圣诞节----看文化的兴衰

[复制链接]

33

主题

71

帖子

18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8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8 12:37: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今在中国许多地方,一年一度的圣诞节喜气洋洋,热闹非凡。圣诞节是为了纪念基督教的创始人耶酥,是西方基督文化的传统节日。早在一百五十年以前,大多数中国人还不知道耶酥为谁,基督为何,更不会有圣诞节的概念。时至今日,基督教在中国拥有了广大的信徒,圣诞节也成为中国人的一个重要节日。尤其是在城市,绚丽的彩灯,绿色的圣诞树,和蔼的圣诞老人,早早就预告了圣诞节的来临。透过这种生活现象,我们能发现什么呢?

        这是一种生活文化的变化,反映的是东西方文明竞争与融合的结果。一方面,它表明在一百多年来东西方文化的接触与冲突中,西方文明占了上风,以先进的科技成果为代表的物质文化风靡全球,以民主法治为核心的制度文化领导世界政治的发展潮流,以自由理性为主体的价值文化渗透到世界多数人民的心中。另一方面,它也说明中国文化所具备的包容精神,经历了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文化在痛苦中重生。经过了对西方文化的盲目排斥和盲目崇拜阶段后,中国学者认真反思传统文化的弊端,并学习汲取西方文化中的精华。经历了“中体西用”、“西体中用”和“全盘西化”思潮的冲洗,迈过了“百日维新”、“辛亥革命”、“抗日战争”、“中国解放”、“文化革命”、“改革开放”等一系列的历史足迹,中国开始和平崛起,中国文化重新蓬勃兴起。

      回溯历史,中国经历了五千多年的沧桑岁月,从有历史记载的黄帝开始,到如今改革开放的全球化时代,一代代炎黄子孙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上演了一幕幕轰轰烈烈的悲喜剧故事,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华夏文化。既有汉唐时期的盛世中华,也有鸦片战争以来的屈辱历史;既有领先世界的四大发明,又有近代以来的贫穷落后。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文明绵延不衰,历经磨难而不息,这必然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一方面是地理上的客观因素。中国东临大海,西隔高山,北依长城,南邻南海,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宜于从事农业生产,不宜于外族的入侵,历史上的入侵主要是从北方游牧民族而来。另一方面则是中国文化的凝聚力。中国文化从神话时代开始,伏曦画八卦,神农设中医,仓颉造文字,经历了三皇五帝的发展,在春秋时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文化鼎盛时期。从汉朝独尊儒家时起,中国确立了以儒家为主体、儒释道并立的华夏文化。儒家思想强调秩序,通过道德礼仪形成一套严密的生活制度;道家思想强调自然,通过性命双修提高生命的质量;佛教思想强调心性,通过身心体悟验证世界的虚无。儒家思想强调积极入世以建功立业,“克己复礼”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因此成为历代统治者治理天下的文化工具,渐渐成为华夏文化的主流思想。佛道思想以其对于宇宙人生的深刻认识,成为人们的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补充,无论对于上层社会还是民间生活都有巨大的影响。这样就形成了以儒释道为主体的华夏文化。而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主中原,由于其文化的落后性,不得不借助于中原文化,最后反而被华夏文化所同化,成为中华民族的构成部分。

      然而,近代以来的东西方文明的碰撞却导致了中国文化的深刻危机。西方自16世纪文艺复兴以后,冲破了基督神学的束缚,科学和理性逐渐成为人们认识世界的工具。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政治体制的改革,西方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地理大发现促使了不同文明之间的接触与交流,西方国家为了攫取更大的利益,一方面输出其基督文化,另一方面通过经济贸易或武力征服的手段,强迫其它国家成为它的殖民地。而中国此时仍旧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业国家,在儒家思想的统治下,抑商扶农,反对竞争,物质生产方式仍停留在秦汉时期,却陶醉在泱泱大国的天朝理想中。两次鸦片战争促使了一些中国学者的警醒,提出了“洋为中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而大多数官僚阶层仍然沉醉在天朝帝国的梦中。洋务运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却无法推动政治体制的改革,因此也无法深入开展。维新变法试图改良中国的政治体制,却由于保守官僚阶层的反对而宣告失败。从辛亥革命时起,中国进入了长期的革命历程。革命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把中国由一个古老的封建集权国家转变为一个现代化的民主共和国家。一代代仁人志士抛颅头,洒热血,坚持理想,不懈奋斗,才换来了今天自强自立的新局面。而在漫长的革命征程中,中国文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危机。在“五四”运动中,中国传统文化被认为是造成中国积贫积弱的根源,遭到了无情的批判。与此同时,西方的自由民主主义、马克思主义以及无政府主义浪潮拥入中国,科学和民主成为拯救中国的思想工具。在文化大革命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再一次遭到了重大的破坏,不但引发了人性恶的泛滥,而且造成了传统文化的全面危机。改革开放扭转了中国发展的轨道,走上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道路,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实力。然而,马克思主义信仰却陷入困顿,而传统的文化已经遭到巨大破坏,中国遭遇信仰危机,带来了一系列复杂的社会问题。下一步的发展将何去何从?

        可以说,一方面中国获得了一百多年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中国也面临着全球化时代的巨大挑战。从大历史的眼光来看,中国的革命进程仍在进行之中。前面提到,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转变成为现代化的民主共和国。现在中国社会稳定,经济稳步增长,政治体制改革正在进行,综合国力不断上升,中国正在一步步和平崛起。然而,中国也时刻面临着巨大的国际国内压力。从世界范围来讲,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一方面资本、技术、人员、信息的流通促进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另一方面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又引发了全球政治、文化的一体化。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也不断增强。中国的强大势必会引起世界格局的变动,而现实唯一超级大国-美国必然会采取遏制的措施,以免对其覇权构成挑战。同时,世界资源是有限的,中国的发展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这就会引发与其资源路线相似国家的斗争。中日石油路线之争、东海石油开发之争等就是例证。中日之间的历史仇恨又难以消除,战争可以视作潜在的隐患。而在国内,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统一问题,台海问题悬而未决,台独分子愈走愈远,而台海问题的解决又会引起国际势力特别是美国和日本的干涉,甚至引发国际战争。其次是中国的深化改革问题,经济的改革和发展会遇到深层次的结构问题,从而进一步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改革的成败会直接影响到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另外,官僚腐败、贫富差距渐渐成为社会的恶性肿瘤。目前,中国的贫富差距非常之大,有些人挥金如土,还有许多人在温饱线上挣扎,如果再遇上自然灾害,就可能会触及到部分人的生存底线,官僚的腐败会进一步恶化党群关系,进而可能引发社会动乱。

        这些问题都很现实,似乎和文化没有多大联系。但是,文化对于国家民族而言,正象一个人的灵魂,决定了他的生命力。如果一个人的精神状态萎靡不振,那么身体状况就会随之下降,也不可能具备多大的创造力;反之,如果一个人的精神饱满,即便身体弱一点,也会具备较大的潜力,甚至会改善身体状况。国家也是如此,如果文化落后,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反之,如果具有先进的思想文化,并采取与之相应的政治制度,国家实力就会迅速增强,从而成为受人尊敬的国家。华夏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维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绵延不断,并长期领先于世界各国。近代以来由于制度的僵化,思想的保守,致使中国饱受落后挨打的滋味。中国在引进西方思想、科技文化的同时,却抛弃了自己的传统文化,使国家和民族长时间处于精神分裂的状态,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面前无所适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经济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国家实力明显提升,只要中国不自乱阵脚,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阻挡中国前进的步伐。但是我们却付出了资源透支和环境污染的巨大代价,更可怕的是人心混乱,物欲横流,道德滑坡,贪污腐化,严重阻碍了国家的全面发展,并积累了许多令人担忧的社会隐患。如果将来中国有外患,那么必然是由于内部动乱造成的。中国发展的当务之急是修复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推动政治体制的改革,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如果说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那么中国文化的复兴将吹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号角!文化复兴并不是传统文化的复辟,而是汲取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借鉴其它文化中的优秀成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形成引领世界潮流的中国文化。

        目前,人类文明发展所处的困境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文化冲突可能导致的国际间大规模战争,破坏世界文明的成果;二是对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环境的强力破坏会使得地球变得面目全非,甚至会出现异变灾害,从而使人类自食恶果;三是科学的发展使得西方的上帝隐退,人类成了物质机械的工具,精神灵魂无处寄托,从而导致社会道德的滑坡。这些困难归根结底是西方文化主导世界造成的。西方世界自文艺复兴以后,自由民主成为基本的价值观念,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极大地促进了西方文明的进步,并以扩张方式迅速改变了世界格局。然而,西方文化将人与自然放在对立的位置,强调竞争,恃强凌弱;强调个性,弱化整体;强调物质,忽视精神。我们身体中每一个细胞都是单独的小生命,当它们能为整体牺牲奉献时,人的身体就健康。有朝一日,身体丧失了控制力,细胞受了自由的洗礼,变成癌细胞,群起抗争,人就生病了。人体如此,今天的世界、社会、家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宇宙整体不是为了任何生命体而存在,也不会因为任何个体而有所改变。所有的规律都是朝向整体的利益,相互支持、配合、竞争、共存,没有这种规律,宇宙早就是一团尘埃了。而物质文明亦难免于天道剥复之变易,在二十世纪物质盛极之余,人心社会却遗毒颇深。西方之智者,无不知危机迫在眉睫,后现代主义思潮呼声四起,却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东方之菁英则如大梦方觉,唯恐知识技术、物质享受落于人后。结果是地球资源加倍损耗,污染情况如雪上添霜,国际、人种间之文化断层不断扩大,恐怖主义活动泛滥,文明之间的冲突迫在眉睫,人类文明危机四伏。

        因此,华夏文化不但肩负着中国复兴的历史重任,同时也将为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一般来说,文化由思想文化、制度文化和生活文化三大部分构成,其中思想文化是核心,制度文化是主体,生活文化是基础。思想文化的核心则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世界观决定人生观,人生观决定价值观,价值观决定人的思想行为。儒释道对于宇宙本质的认识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只是所采用的方式和方法不同,因而形成了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儒家关注社会世界,道家关注自然世界,佛教关注生死世界。儒家注重秩序,强调人与人的和谐;道家注重生命,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佛教注重心性,强调人与己的和谐。三家都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灵魂和肉体都源于自然,最后又回归自然。因此,社会不能与自然割裂,生命不能与死亡隔绝,生生不息,乾坤流转。华夏文化既玄妙精深,又博大雄浑,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历尽磨难而不息。华夏文化中的天人思想、和谐理念、宽容精神对于解决现时代的人类精神困惑和文明冲突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那么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讲,弘扬华夏文化,振兴中华民族,进而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我们不仅要深入学习传统文化,更要发展创新中国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为后世子孙的福祉而不懈奋斗!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主题

4146

帖子

454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543
沙发
发表于 2006-12-18 15:35:00 | 只看该作者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5415

帖子

596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962
板凳
发表于 2006-12-18 15:54:49 | 只看该作者
说得真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296

帖子

36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66
地板
发表于 2006-12-19 05:44:03 | 只看该作者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人为本,君子以宽仁处世。

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鲁ICP备2021043377号

GMT+8, 2025-8-9 14:57 , Processed in 0.13076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