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41|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妄评《墨梅》第三句之格律

[复制链接]

2067

主题

4万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78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7-20 19:59:0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妄评《墨梅》第三句之格律

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贴上这首诗,是想跟大家探讨第三句的格律问题。
这句的格律是:
仄仄平平仄平仄
即所谓“六拗五救”。
据说这是与标准格律并列的定型句式。既如此,本来没什么好谈了。偏偏我是个鸡蛋挑骨头的家伙,觉得这句子的格律可商榷,于是不吐不快。

首先,与标准格律相比,拗救句式毕竟是有瑕疵的,不然就不叫“拗”了。
既有瑕疵,为何能成为定型句式呢?我们可理解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诗词创作若拘泥于标准格律,就会使思路受到局限,甚至使作品变得死板呆滞。拗救可拓宽选择范围,增加灵活性。

其次,我们在诗词创作中该如何对待两者的关系呢?
我认为,应该优先考虑规范格律,只有非拗不可才用拗救。
对应于本例的第三句:
不要人夸好颜色
仄仄平平仄平仄
是不是非拗不可呢?尝试不用更换任何一个字,只需略加调整就能避免拗救了:
不要人夸颜色好
仄仄平平平仄仄
请跟原句对照一下,句子的内容跟原来一模一样,意境也无变化,而格律就变得规范了。
通过以上分析,这句是否非拗不可,一目了然。

有没有非拗不可的情况呢?有!
“羌笛何须怨杨柳”就是例子。若改为“羌笛何须杨柳怨”,格律规范了,但句意变得不伦不类,属典型的以律害意。

总结:格律是体现近体诗美感的关键因素。明白这一点,我们在诗词创作中就应尽可能符合标准格律。对于拗救既不否定,又要做到能避则避。

以上拙见谬误难免,欢迎大家雅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7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201
推荐
发表于 2018-7-21 08:55: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海风云客 于 2018-7-21 09:00 编辑

打个比方说,同是律,法律也不单纯是惩罚,实际也是救赎,犯同样的法,根据不同初衷,程度,挽回意识和效果,可能就有不同的惩罚结果或不惩罚。但不论哪条规定,它都是法律,都是其一部分。
苏轼有《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这个见解在文艺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形象,也广受历代研究文艺规律的人的认可和深思。老兄可百度仔细参详,应该会有感悟。老兄于格律诗情有独钟,拗律也属于格律诗之列,自老杜开创并有立,东坡山谷放翁等皆有深究并刻意学作。老兄仔细研究下,会有不同感受的。接触一项东西,就把围绕此项的所有都弄通了,理解就会深入全面。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2067

主题

4万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786
25#
 楼主| 发表于 2018-7-24 18:02:5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amonk 发表于 2018-7-23 22:06
我支持老哥的观点,该处拗救完全没必要,“色”音短,“好”音长,改了后读来更顺口。 ...

谢谢老A支持!
握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7

主题

4万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786
24#
 楼主| 发表于 2018-7-24 07:53:3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鲁民 发表于 2018-7-22 09:06
问候!
笑容仙子荷花影,水上蜻蜓煽动情。
旭日东升霞锦簇,红楼梦里忆香菱。 ...

赞个鲁大侠风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8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125
23#
发表于 2018-7-23 22:06:06 | 只看该作者
我支持老哥的观点,该处拗救完全没必要,“色”音短,“好”音长,改了后读来更顺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142
22#
发表于 2018-7-22 09:06:50 | 只看该作者
古月求衣 发表于 2018-7-22 05:25
每逢君露面,
哪次沒欢容。
写尽霜天事,

问候!
笑容仙子荷花影,水上蜻蜓煽动情。
旭日东升霞锦簇,红楼梦里忆香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7

主题

4万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786
21#
 楼主| 发表于 2018-7-22 05:25:0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鲁民 发表于 2018-7-21 20:44
此间学术氛围盛,儒雅诲人无倦容。
玉树临风太潇洒,画师挥笔墨香浓。

每逢君露面,
哪次沒欢容。
写尽霜天事,
笔端诗意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142
20#
发表于 2018-7-21 20:44:04 | 只看该作者
此间学术氛围盛,儒雅诲人无倦容。
玉树临风太潇洒,画师挥笔墨香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7

主题

4万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786
19#
 楼主| 发表于 2018-7-21 17:58:3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山海风云客 发表于 2018-7-21 15:30
现代人的审美发生了很大变化,这跟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吧,潮流不潮流的,有咱们爱好的时时自己怡情 ...

再次感谢您!
握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7

主题

4万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786
18#
 楼主| 发表于 2018-7-21 17:57:3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山海风云客 发表于 2018-7-21 15:24
我的那段回复不知谁给删了。

艺术的推陈出新是必要的。古月老兄说的是格律方面了,这个就不能推的。 ...

谢谢风云客代我回复!
请问哪段回复被删掉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7

主题

4万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786
17#
 楼主| 发表于 2018-7-21 17:55:4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赵公子 发表于 2018-7-21 14:57
探讨首先值得点赞。
其次该主题也正好给当下很多有关因律害意的现象作了案例分享,再赞。
第三由此能引出相 ...

谢谢小卓关注、点赞!
握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鲁ICP备2021043377号

GMT+8, 2025-8-14 20:26 , Processed in 0.07866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