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85|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7年秋季及中秋佳节两主题七言绝句大赛启事

[复制链接]

1277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2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9-8 13:04: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山海风云客 于 2017-9-8 13:08 编辑


        绝句,被称为“百代不易之体”,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最有代表性的样式之一,在唐以后的古代诗歌中是一个使用非常频繁的格律诗体,特别是在唐代诗歌中,它与律诗一并成为唐代文学的代表样式,最充分地显示了它那独特的艺术魅力。
        纵观整个唐代诗坛,绝句的创作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绝句就是整个唐诗的缩影。清代王士缜就称“唐三百年以绝句擅场。”直到今天,绝句仍是人们喜爱的诗歌样式。那么,这种四句型的小诗,何以能千百年流传不衰呢?究其原因还在于唐代绝句具有灵活轻便、节短韵长、宜于抒情、便于吟诵的艺术特点。同时,为克服绝句短小的篇幅和它要尽可能容纳较多的内容这样一个基本矛盾,有唐一代诗人充分施展了他们的艺术才华,以高度的艺术概况力和成熟的诗歌技巧,大力挖掘绝句体裁上的艺术潜力,使绝句达到了“语短意长而声不促”(施补华<<岘佣说诗>>)的艺术妙境,从而化其体裁的特点为艺术上的优美。绝句最考验诗的立意、章法等方面的艺术水平,也是其它诗体创作的一个特殊基础。

        值此清秋来临,中秋即到,可以说是诗人之季,诗人之节,霜天论坛特举办秋季及中秋佳节绝句大赛。在论坛日常诗词赛事中,往往不限诗体,仅限主题,虽说能充分挖掘主题表达诗意,却于锻炼、掌握进而精通特定诗体上拓展不够。同时,为避免因诗体的偏好而影响品评效果,画齐起跑线,便于横向比较分析。因此,特进行新的尝试,推出本次秋季及中秋佳节七绝大赛。

具体规则:
一、只限七绝诗体(可以有折腰体、阳关体);
二、遵从格律要求;
三、诗韵遵照平水韵,新韵遵照中华新韵;
四、秋季、中秋佳节各限一首七绝(可以只就一个主题创作),方便大家集中构思;
五、诗稿请用微信或论坛快信形式发给古月求衣老兄,请勿跟帖发表。

截稿日期:2017年10月5日(农历八月十六)24点。

投票规则:每篇作品匿名编号,分成秋季和中秋两大主题同帖依次发帖,每个主题的作品限投三票,最好在投票时能附上不限字数的评析。

奖励办法:根据每个主题每篇作品的投票数前三名列出一二三等奖,并给予不同额度红包奖励。

欢迎大家各自酝酿,深入构思,细致推敲,踊跃投稿!
预祝诸位诗友收获金秋,中秋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88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125
20#
发表于 2017-10-6 22:28:30 | 只看该作者
山海风云客 发表于 2017-10-6 19:33
等过后抽时间转些类似帖子置顶,供我们一起品悟!

手机里貌似看不到置顶帖子。
我先转到闲谈里,手机版就可以时常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7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201
19#
 楼主| 发表于 2017-10-6 19:33:19 | 只看该作者
amonk 发表于 2017-10-6 09:25
这么好的好的论诗帖子,怎么今天才看到?建议另贴置顶。

等过后抽时间转些类似帖子置顶,供我们一起品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8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125
18#
发表于 2017-10-6 09:25:0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这么好的好的论诗帖子,怎么今天才看到?建议另贴置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7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201
17#
 楼主| 发表于 2017-10-6 08:59:40 | 只看该作者
邪魔老奴 发表于 2017-10-1 13:20
还没参赛的抓紧了,截止时间快到了!

投稿圆满结束!值得恭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899
16#
发表于 2017-10-1 13:20:21 | 只看该作者
还没参赛的抓紧了,截止时间快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7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201
15#
 楼主| 发表于 2017-9-16 14:18:29 | 只看该作者

热烈欢迎!别忘记时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

主题

1301

帖子

339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98
14#
发表于 2017-9-14 08:35:30 | 只看该作者
有时间也参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7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201
13#
 楼主| 发表于 2017-9-12 08:11:23 | 只看该作者
元·杨载《诗法家数》: 绝句之法要婉曲回环,删芜就简,句绝而意不绝,多以第三句为主,而第四句发之,有实接,有虚接。承接之间,开与合相关,反与正相依,顺与逆相应,一呼一吸,宫商自谐。大抵起承二句固难,然不过平直叙起为佳,从容承之为是,至如宛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若于此转变得好,则第四句如顺流之舟矣。

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六(摘要): 五七言绝句,盖五言短古、七言短歌之变也。五言短古,杂见汉魏诗中,不可胜数。唐人绝体,实所从来。七言短歌始于垓下,(南朝)梁、陈以降,作者坌然。第四句之中,二韵互叶,转换既迫,音调未舒。至唐诸子,一变而律吕铿锵,句格稳顺。语半于近体而意味深长过之,节促于歌行而咏叹悠永倍之,。
唐初五言绝,子安(即王勃)诸作已入妙境。七言初变(南朝)梁、陈,音律未谐,韵度尚乏。惟杜审言《渡湘江》、《赠苏绾》二首,结皆作对,而工致天然,风味可掬。至张说《巴陵》之什,王翰《出塞》之吟,句格成就,渐入盛唐矣。
太白(即李白,字太白)五七言绝,字字神境,篇篇神物。于鳞谓即太白不自知所以至也,斯言得之。
摩诘(即王维,字摩诘)五言绝穷幽极玄,少伯(即王昌龄,字少伯)七言绝超凡入圣,俱神品也。
七言律难于五言律,是也;谓五言绝难于七言绝,则亦未然。五言绝调易古,七言绝调易卑,五言绝拙匠易于掩瑕,七言绝虽高手难于中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7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201
12#
 楼主| 发表于 2017-9-10 07:47:30 | 只看该作者
赵公子 发表于 2017-9-9 17:53
顶心顶力顶言支持!

期待公子鼎力之作!
大赛问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鲁ICP备2021043377号

GMT+8, 2025-8-19 18:13 , Processed in 0.22182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