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7|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词——起源刍议

[复制链接]

9

主题

219

帖子

21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9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12-12-29 12:38: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词,君从般若亦从诗。勤探佚,性状总迷离。

词的起源刍议
——从我的思考来讲词的起源似乎与外来文化有?,
1. 变文(魏晋南北朝佛教文化东传的产物,通俗说唱文学始祖)
2.乐器(同一时期,大批胡乐东传,箜篌、琵琶等各种弦乐、管乐来到中国,无论印度
、斯基台文化、金麦里文化、阿尔加文化、甚至有古希腊、罗马的影子。)
3.犍陀罗艺术东传(这个我们从丝绸之路上的壁画、考古、文献等,都可以见到踪影。)
4 。将以上元素综合起来的似乎是唐明皇所创立的“梨园”。胡乐东传需要汉语的歌词,
  即产生了词!
5.词谱、词牌、词律是按当时的“普通话”创立的,但千年来我们的语言文化变迁很大!
6.昨天我们单位排练《今夜无人入睡》,英法西阿俄五种语言的同事同唱意大利语(拉丁语
是欧洲的母语),真是太美了。这样的音乐只有配这样的语言!
7.意大利语都是元音结尾的,可我们汉语与音乐结合的形式,我认为我们至今很弱!
8.现有词牌,我认为千年前的“专家”按当时的语言习惯所做。他不应是唯一圣典!
9.有关诗、语言与叙事、抒情的的关系我们下次再谈论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219

帖子

21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9
8#
 楼主| 发表于 2012-12-30 23:37:18 | 只看该作者
1. 从音乐的角度考察,我国民歌至今有“呀和伊乎黑”、“利根龙”等,不知道什么意思的虚词。我认为,这可能就是外来音乐、文化流传下来的痕迹,传统中国文化、文学、音乐中没有这些东西!就像“南无阿弥陀佛”等词语,它不是汉文化的产物,一眼就可以看出来。
2.汉代的《凤求凰》里就没有。在其他国家的音乐、歌词中也有类似的现象,未经消化的外来语一眼就能看出来。但由于汉语语言标注的特殊性,加上我国本身的方言也比较多,很难确定是外来,还是少数民族语言。所谓“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成为我们民族艰难、而又不得不为之的选择。
3.所以,到汉代有了《说文解字》,这是不得不为之的事情,要么就会产生交流困难。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改天再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219

帖子

21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9
7#
 楼主| 发表于 2012-12-30 14:59:47 | 只看该作者
5. 要是教以“词的起源”为研究方向的硕士生、博士生,就得要求他,要么为已有学派提供新的理论、或事实佐证,要么开创自己独立的研究方向,并且在学术上还要能站得住脚。(遗憾:我国目前国内的研究生教育,与此要求差太多。)
6.19世纪末,20世纪初,敦煌藏经洞发现,改写我们很多对历史、文化的看法。犹以“变文”发现,对中国文学史的冲击为大。
7.随后,20世纪蓬勃发展的考古学、文化学、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大发展,都在不同程度地改写着“传统”或“对传统”的看法。学术研究的方法论趋向多元化。
8.在这一背景下,我也凑凑热闹。欢迎各位能够从理论、和事实等多层次,提出意见和建议,为此本人将不胜感激。

另:传统关于词的起源的四种(或更多)学说,如果大家了解就可以知道,大家都是在揣测与假设,没有一个学派能够给出详实而完备的理论和事实依据的!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219

帖子

21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9
6#
 楼主| 发表于 2012-12-30 14:36:04 | 只看该作者
感谢阁下光临!并参与探讨!

   1. 但有些观点我们还可以商榷!千百年来早有定论,你确定吗?
   2. 词的起源从来我们都没搞清楚,这是事实!
   3. 如果教小学生、中学生、初学者,我们可以告诉他四种(甚至更多)
学说中的一种,叫他记住了就可以,这是知识(中小学主要以知识教育为主,不鼓励过早进入学术争论期,但个别天才例外!)!
   4.如果是教大学生,我们就得把不同学派的观点都告诉他,供其继续学习、甄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66

帖子

16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66
5#
发表于 2012-12-30 14:15:59 | 只看该作者
词的起源,千百年来已有定论。你多看一些相关古籍即可,这些书籍远比今天的凭空狂想要实在得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219

帖子

21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9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9 22:03:17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古月兄支持!

    以上论点,只是我个人凭自己的学识、经验做出的大胆假设,欢迎拍砖!
许多年来,我一直在思考!我自己也不确定对还是不对!欢迎与各位兄弟姐妹们共同探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9

主题

4万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796
板凳
发表于 2012-12-29 21:16:47 | 只看该作者
只要是有益的探讨都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219

帖子

21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9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9 14:11:40 | 只看该作者
问先生好!

   首先声明,我也是个坚定的中华文化支持者。以前的我也很难接受以上观点。但你一旦将中华文化、艺术,如诗歌,放到世界范围内做参照、做研究,就会与今天我们很多传统观念发生冲突!
   我们有很多优秀的东西,别人也有很多优秀文化,怎么来认识诠释?这都是个问题。
   在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对每一个研究者都提出了课题,我们不仅要有学士、胆识、还要有见识!
   词牌,这一种形式在世界范围内,据我所知,是绝无仅有!为什么?
   我们古代的离骚、汉赋、乐府也都没有这一传统,结合魏晋思想争辩、文化传播、唐代广纳世界文化,如:音乐界的李龟年、李凭等一批人,促使了中国音乐大发展。而传统我们都认为词牌产生于唐代,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词是为“胡乐”填的汉词。
   “变文”也是一开始佛教宣讲佛经的说唱文学,现在可考证的它是几乎所有说唱文学的始祖!
    明皇设“梨园”说唱、演出形式还在宫廷、贵族中。唐武宗“会昌法难”以后,佛教衰亡。我推测大量说唱艺人留入民间,而且在底层,他们与上层的艺术家一起推动了“词”这种艺术形式的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8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331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9 13:47:54 | 只看该作者
我对这些认识肤浅,但是似乎不敢苟同……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鲁ICP备2021043377号

GMT+8, 2025-8-22 04:03 , Processed in 0.07696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