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0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黄帝外经读后感----一二篇

[复制链接]

25

主题

361

帖子

36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6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8 20:58: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既是响应之前长剑兄之帖:
“闲谈----就是玩儿情调。书评、读后感及其他”之作。

也是对净涵妹妹赠此书之情的回馈,如果读完此书后一点反应都没有,那愚兄就真是既辱没了古人之神文,也辜负了妹妹殷切关爱之情!





阴阳颠倒篇



黄帝闻广成子窈窈冥冥之旨,叹广成子之谓天矣!退而夜思,尚有未获。遣鬼臾区问于岐伯天师曰:帝问至道于广成子,广成子曰:“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无虑营营,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汝形,形乃长生。慎汝内,闭汝外,多知为败。我为汝遂于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阳之原也;为汝入于窈冥之门矣。至彼至阴之原也。天地有官,阴阳有藏。慎守汝身,物将自壮。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身可以不老也。”天师必知厥义,幸明晰之。

岐伯稽首奏曰:“大哉言乎,非吾圣帝,安克闻至道哉!帝明知故问,岂欲传旨于祀乎!何心之仁也?!臣愚,何足知之。然仁圣明问,敢备述以闻。窈冥者,阴阳之谓也。昏默者,内外之词也。视听者,耳目之语也。至道无形而有形,有形而实无形。无形藏于有形之中,有形化于无形之内,始能形与神全,精与神合乎。”

鬼臾区曰:诺,虽师言微,实及其妙也。

岐伯曰:乾坤之道,不外男女。男女之道,不外阴阳。阴阳之道,不外顺逆。顺则生,逆则死也。阴阳之原,即颠倒之术也。世人皆顺生,不知顺之有死;皆谓逆死,不知逆之有生,故未老先衰矣!广成子之教,示帝行颠倒之术也。

鬼臾区赞曰:何言之神乎?然,请示其原矣。

岐伯曰:颠倒之术,即探阴阳之原乎!窈冥之中有神也,昏默之中有神也,视听之中有神也。探其原而守神,精不摇矣。探其原而保精,神不驰矣。精固神全,形安能敝乎。

鬼臾区覆奏帝前,帝曰:妙哉,载之《外经》,传示臣工,使共闻至道,同游于无极之野也。

陈士铎曰:此篇帝问,而天师答之。乃首篇之论也。问不止黄帝,而答止天师者,帝引天师之论也,帝非不知阴阳颠倒之术,明知故问,亦欲尽人皆知,广成子之教也。





  渐远补注

颠倒之术,即探阴阳之原乎:是指调人体正气顺天地之正气而行,而逆天地之邪气而行.所谓颠倒,颠倒的是天地邪气的部分,并非连天地正气的部分也颠倒了.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地什么都颠倒了,那么颠倒之术还有何意义呢

道者,于漆黑虚空之中,一点光行走所留下的或者说出现的路径也.

五行:五行之行者,行走也,通过顺行逆行的路径,阴阳之气互相交叉互相融汇,时分时合时增时减而产生各种生命的运动及变化也.

(阴阳之气即六经之三阳三阴之气,阳气为何分三阳阴气为何分三阴呢,从太极图的演变来看的话,阴阳气的生成均有从小渐多的过程,也就是说阴阳气有从一渐变三的过程。二指阳气或阴气最小与最多的中间点,一指阳气或阴气从刚生时的最小至少于二的范围,三指阴气或阳气不断生成后的旺盛阶段)

窈冥者:少阳气生之前的天门未开的厥阴之境地也(所谓少阳气,天门后文再作注解)






顺逆探原篇



伯高太师问于岐伯曰:天师言颠倒之术,即探阴阳之原也,其旨奈何?

岐伯不答。再问曰,唯唯.三问。岐伯叹曰:吾不敢隐矣。夫阴阳之原者,即生克之道也。颠倒之术者,即顺逆之理也。知颠倒之术,即可知阴阳之原矣。

伯高曰:阴阳不同也。天之阴阳,地之阳阴,人身之阴阳。男女之阴阳,何以探之哉?岐伯曰:知其原,亦何异哉!

伯高曰:请显言其原。岐伯曰:五行顺生不生,逆死不死。生而不生者,金生水,而克水;水生木,而克木;木生火,而克火;火生土,而克土;土生金,而克金;此"害生于恩"也。死而不死者,金克木,而生木。木克土,而生土。土克水,而生水。水克火,而生火。火克金,而生金。此,仁生于义也。夫五行之顺,相生而相克;五行之逆,不克而不生。逆之至者,顺之至也。

伯高曰:美哉,言乎!然,何以逆而顺之也?岐伯曰:五行之顺,得土而化。五行之逆,得土而神。土以合之,土以成之也。

伯高曰:余知之矣。阴中有阳杀之,内以求生乎;阳中有阴,生之内以出死乎。岐伯曰:逆而顺之,必先顺而逆之。绝欲而毋为邪所侵也,守神而毋为境所移也,练气而毋为物所诱也,保精而毋为妖所耗也。服药饵以生其津,慎吐纳以添其液,慎劳逸以安其髓,节饮食以益其气,其庶几乎。

伯高曰:天师教我,以原者全矣。岐伯曰:未也。心死,则身生。死心之道,即逆之之功也。心过死,则身亦不生。生心之道,又顺之之功也。顺而不顺,始成逆而不逆乎。

伯高曰:志之矣,岂敢忘秘诲哉。

陈士铎曰:伯高之问,亦有为之问也。顺中求逆,逆处求顺,亦死克之门也。今奈何求生于顺乎?于顺处求生,不若于逆处求生之为得也。此一“逆”字,知者自知,迷者自迷。诸君,自扪其心知否?





渐远补注

五行者:人体之气在五脏中的五条复杂的路径行走(或者应该说人体之气在五脏中以五种方式运行。脏腑,阵法也,行于内,变化于内),阴气阳气在五行的行走成就了人类的生命运动。五径交叉之地,气与气相冲相汇而变幻.

人身之气血是有一定值的范围的,如行入于某一行径的血气多了(如金行之金气),就有行入于某一径的血气少(如木行之木气),血气少的一径产生的生命功能就不足。当少气的木行与多气的金行在五径的交叉之地相遇相冲,则虚弱的木气无法牵制或承受强大的金气的冲击,随金气牵引而去,则原本就少的木气就更虚弱了,木气的溃败,导致了木行应有的功能无发产生并发挥,于是在人体就表现为厥阴经的胁胀疝气目不明等症状。其余五行均类推。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因五行有滋润之气才相生

而金克水;水克木;木克火;火克土;土克金:因五行只有燥气无温润之气而相克

五行之顺,得土而化。五行之逆,得土而神。土以合之,土以成之也:土主意也,主念也!五行之气,得土一念而化也!如金主之气与木主之血,这些能量的交流是在相互经过地球的轨道,被地球吸收进入地核炼化后才转化成它们各自所需的能量物质,并被他们受纳的。简单点说,我们饮食的食物精华会分别进入五脏,而这些食物都是得土而化的,神奇的是土能根据五脏各脏的所需而将食物的精华分类送入各脏。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五行相生者,顺而生,近而生,母生子子生孙也,即如春生夏,夏生秋,秋生冬,冬生春也。即如一棵树的先生芽次生叶再生枝后结果也.即如春生芽,夏叶盛,秋枝壮,冬果丰也。

金克水;水克木;木克火;火克土;土克金:五行相克者,季越季而克下一季,母越子克孙也,即春越夏克长夏,夏越长夏克秋,长夏越秋克冬,秋越冬克春,冬越春克夏,长远之克也

为什么近生远克呢,先说生吧,如一渠之水,灌之近田则满时,灌之远田则半。故,渠满则非只能满近田,亦可满远田也;渠水不满则近田尚难满,又如何灌远田呢

再说克吧,火之炎在其焰而非火之中也。春木之脏不足,其输于外之气必失温润之气,然在近之夏火接收春之木气之时必然只接收对夏有益的部份,无益的部分则卸至远之长夏也,故长夏受春之害于此可见矣!然如春无不足,夏受之有余,长夏受之尚丰裕,又怎么会受春之损呢!可见五行之相生与相克,在于五脏正气之盈与亏也。而所谓五脏正气之盈亏与否,无非看其脏气之润燥温凉之程度而已

如肝温凉有度润燥不偏是为正气足,则肝不止生心也,亦生脾,亦生肺,亦生肾也;如肝或偏寒热或偏湿燥或脉堵经塞风串火生是为正气不足,非独克脾,亦损心肺肾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361

帖子

36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64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9 12:16:15 | 只看该作者
回天生育篇



雷公曰:人生子嗣天命也,岂尽非人事乎?岐伯曰:天命居半,人事居半也。

雷公曰:天可回乎?岐伯曰:天不可回,人事则可尽也。

雷公曰:请言人事之。岐伯曰:男子不能生子者,病有九;女子不能生子者,病有十也。

雷公曰:请晰言之。岐伯曰:男子九病者:精寒也,精薄也,气馁也,痰盛也,精涩也,相火过旺也,精不能射也,气郁也,天厌也。女子十病者:胞胎寒也,脾胃冷也,带脉急也,肝气郁也,痰气盛也,相火旺也,肾水衰也,任督病也,膀胱气化不行也,气血虚而不能摄也。

雷公曰:然则治之奈何?岐伯曰:精寒者,温其火乎。精薄者,益其髓乎。气馁者,壮其气乎。痰盛者,消其涎乎。精涩者,顺其水乎。火旺者,补其精乎。精不能射者,助其气乎。气郁者,舒其气乎。天厌者,增其势乎。则男子无子而可以有子矣,不可徒益其相火也。胞胎冷者,温其胞胎乎。脾胃冷者,暖其脾胃乎。带脉急者,缓其带脉乎。肝气郁者,开其肝气乎。痰气盛者,消其痰气乎。相火旺者,平其相火乎。肾水衰者,滋其肾水乎。任督病者,理其任督乎。膀胱气化不行者,助其肾气以益膀胱乎。气血不能摄胎者,益其气血以摄胎乎,则女子无子而可以有子矣。不可徒治其胞胎也。

雷公曰:天师之言,真回天之法也。然用天师法,男女仍不生子奈何?岐伯曰:必夫妇德行交亏也。修德以宜男,岂虚语哉。

陈士铎曰:男无子有九,女无子有十,似乎女多于男也,谁知男女皆一乎!知不一而一者。大约健其脾胃为主,脾胃健而肾亦健矣,何必分男女哉。







渐远补注
然用天师法,男女仍不生子奈何?岐伯曰:必夫妇德行交亏也:所谓德行交亏,其实应指其人生之前期不按自然规律行事,如过劳耗气过思伤神纵欲伤精等,伤损了过多的人体之正气,以至精气神不足血精气过于衰弱,失去孕育的能力。

胞胎者:再生之地也,人能孕子新生,能延寿长生,均需胞胎之腑精气足








天人寿夭篇



伯高太师,问岐伯曰:余闻形有缓急,气有盛衰,骨有大小,肉有坚脆,皮有厚薄,可分寿夭然乎?

岐伯曰:人有形,则有气。有气则有骨。有骨则有肉,有肉则有皮。形必与气相合也,皮必与肉相称也。气血经络,必与形相配也。形充而皮肤缓者,寿。形充而皮肤急者,夭。形充而脉坚大者,气血之顺也,顺则寿。形充而脉小弱者,气血之衰也,衰则危。形充而颧不起者,肉胜于骨也。骨大则寿,骨小则夭。形充而大,肉月囷 坚有分理者,皮胜于肉也,肉疏则夭,肉坚则寿。形充而大,肉无分理者,皮仅包乎骨也。肉厚寿,肉脆夭。此天生,人不可强也故。见则定人寿夭,即可测人生死矣。

少师曰:诚若师言,人之寿夭天定之矣,无豫于人乎?岐伯曰:寿夭定于天,挽回天命者人也。寿夭听于天,戕贼其形骸,泻泄其精髓,耗散其气血,不必至天数。而先天者,天不任咎也。

少师曰:天可回乎?岐伯曰:天不可回,而天可节也。节天之有余,补人之不足,不亦善全其天命乎。

伯高太师闻之曰:岐天师真善言天也。世人贼夭之不足,焉能留人之有余哉。

少师曰:伯高,非知在人之天者乎,在天之夭难回也。在人之夭,易延也。吾亦修吾之天,以全天命乎。

陈远公曰:天之天难延,人之天易延。亦训世延人之夭也。伯高之论,因天师之教而推广之。不可轻天师而重伯高也。










命根养生篇



伯高太师,复问岐伯曰:养生之道,可得闻乎?岐伯曰:愚何足以知之。

伯高再问岐伯,曰:人生天地之中,不能与天地并久者,不体天地之道也。天赐人以长生之命,地赐人以长生之根。天地赐人以命根者,父母予之也。合父母之精,以生人之身。则,精即人之命根也。魂魄藏于精之中。魂属阳,魄属阴;魂趋生,魄趋死。夫,魂魄皆神也。凡人皆有神,内存则生,外游则死。魂最善游,由于心之不寂也。广成子谓:抱神以静者,正抱心而同寂也。

伯高曰:夫精者,非肾中之水乎?水性主动,心之不寂者,不由于肾之不静乎?岐伯曰:肾水之中,有真火在焉。水欲下而火欲升,此精之所以不静也。精一动,而心摇摇矣!然而制精之不动,仍在心之寂也。

伯高曰:吾心寂矣,肾之精欲动奈何?岐伯曰:水火原相须也,无火,则水不安;无水,则火亦不安。制心而精动者,由于肾水之涸也。补先天之水以济心,则精不动而心易寂矣。

陈远公曰:精出于水,亦出于水中之火也。精动,由于火动;火不动,则精安能摇乎。可见精动由于心动也,心动之极则水火俱动矣。故,安心为利精之法也。





渐远补注


水需火之生:水无火之温,则不化气,不化气之死水怎么能沿经络而周身运行呢!

火需水相济:一盏油灯的燃烧,需要不断的添加燃料之油,火旺,需要的油料就多,油少,火就衰,油尽,灯就熄。

然济火之水者,非井水泉水之类也,井水泉水等皆外水,进入人体只循环一圈便通过毛孔尿道排出来了。

济火之水者,食物之阴性精华也!(比如花生之油之类,虽然我并不确定花生油是否便归入此“水”,以此比类只为方便说明。熟悉中药熟地的人就容易解释了,熟地中的油滋在中医的使用中便是用来补人体之水的)

水欲下而火欲升:

切记!在下之脏中,水在脏中的位置是在上的,火是在下的。水火势均力敌的话则互相牵制,火既升不上水面而水亦降不至火下,火既越不出水面水既钻不入火底,则水时刻在火焰之上。火蒸水,而得热气升腾,则气必随着经络脉络之管道循环运行于周身矣。而人体各部位所需的能量也便是这样被运输到达。放眼天下,无论是各政府之单位各企业之部门各机械之零件,它们所需的物料资料信息也不过如此运作而已,生命系统讲白了也绝脱不了常理。

而在上之脏中,水火的位置却是火上而水下,正好与下之脏相反的。但是这时你不能按常识的去理解在上的火的火焰依然是燃向上的。因为在上之脏的火焰正常的话是燃向它下面的水的,在上之火蒸在下之水,所蒸得的水气是从水下通过经脉进入下面的脏腑的。这样说也许你会觉得难以理解,其实,假如你这样去想的话就容易想得通了,我们都以为我们是头向上站着的,在地球另一面的人都是头向下站着的,那么我们烧的火是向上的,他们烧的火是向下的还难理解吗?所谓向上向下,不过是相对于所站者的角度所言而已。

再说五脏,左边自下而上是肾肝心,右边自上而下是心脾肺肾。我们应这么理解,每一脏都如同一个磁球,肾在最下,肾之气自然被在上四个磁球所吸向上,所以在下的火是燃向上的。而心在最上,心之气自然被在下四个磁球合力吸向下,故在上之脏的火是燃向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鲁ICP备2021043377号

GMT+8, 2025-8-3 00:35 , Processed in 0.07022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