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48|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律】《归去来》

[复制链接]

124

主题

833

帖子

83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3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18 11:59: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归去来
少奉山林愿,如今闹市居。
飘零衣带瘦,辗转面容疲。
久恨轻生死,时悲怨别离。
明朝若归去,从此直相思。



【诗友留玉】

诗友·沈狂歌·佳作:
五律  胡不归

有酒桃源度,胡为“胡不归”?
宁为期散漫,岂与羡轻肥。
清河流古月,白石枕芳薇。
少伯公何在,悠然独忘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主题

833

帖子

83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33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7-19 10:47:00 | 只看该作者
::: 在 古月求衣 的贴子提到 :::
问好吟之!
再探讨:
我手头没有现成的《平水韵》资料,日常应用基本上靠“百度”。看了你...
据此,我经过反复思考,理顺了自己的思路如下:
1、估计“居”分属上平四支和上平六鱼的版本是正式版本,其它版本都是...
2、我总觉得,“居”的韵母为“ü”,与其它几字的韵母“i”发音完全不...
3、日常创作中,在需要用到《平水韵》的“上平四支”、“上平十三元”...
以上思路仅供参考!
多谢古月先生用心探讨!大概“居”字在古代另有一读音,韵母是发“i”的,或许读作“gi”或者“ji”、“zi”之类的也未可知,我对粤语、吴语、闽南语和粤剧、越剧、昆曲等古戏曲门类知之甚少,我想在那些南方方言中,或许能找到端倪,看来这个问题有待日后研究了。吟之上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9

主题

4万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798
14#
发表于 2012-7-18 20:40:46 | 只看该作者
::: 在 吟之 的贴子提到 :::
多谢古月先生细心指点!这就要求教了,按照我手上的《平水韵》资料,“居”分属上平四支和上平六鱼,“疲”属上平四支,“离”分属上平四支和去声八霁,而“思”分属上平四支和去声四寘,拙作原意是用上平四支韵。这四个字,除了“疲”只属上平四支之外,其他三字都有别属,不知道那三个字属不同韵时在意义和用法上有什么区别?它们都同时属于上平四支,不知道我这样用可不可以呢?恳请见教,不胜感激!
问好吟之!
再探讨:
我手头没有现成的《平水韵》资料,日常应用基本上靠“百度”。看了你的回帖,我又“百度”了《一百零六部平水韵》一遍,发现有不同的版本。以“居”字为例,起码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分属上平四支和上平六鱼,另一个是仅属上平六鱼。这一来,使我感到十分迷惑——究竟哪个为准呢?
据此,我经过反复思考,理顺了自己的思路如下:
1、估计“居”分属上平四支和上平六鱼的版本是正式版本,其它版本都是编者在整理中出现遗漏所致。
2、我总觉得,“居”的韵母为“ü”,与其它几字的韵母“i”发音完全不同,无论是古韵还是新韵,把两者编在同一韵部是很不合理的。但毕竟我们只是玩游戏者,而不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加上人微言轻,对于这种情况只能认可。
3、日常创作中,在需要用到《平水韵》的“上平四支”、“上平十三元”、《中华新韵》的“十二齐”之类的韵部时,我会努力避免上述不同韵母的字同时出现在一首诗词的韵脚中。
以上思路仅供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主题

833

帖子

83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33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7-18 16:28:42 | 只看该作者
::: 在 古月求衣 的贴子提到 :::
个见:这首五律之误并非在格律,而是在韵脚。
1、若依古韵,“居”与“疲、离、思”不同韵部。
2、若依新韵,“居、疲、离”与“思”不同韵部。
问好各位!
多谢古月先生细心指点!这就要求教了,按照我手上的《平水韵》资料,“居”分属上平四支和上平六鱼,“疲”属上平四支,“离”分属上平四支和去声八霁,而“思”分属上平四支和去声四寘,拙作原意是用上平四支韵。这四个字,除了“疲”只属上平四支之外,其他三字都有别属,不知道那三个字属不同韵时在意义和用法上有什么区别?它们都同时属于上平四支,不知道我这样用可不可以呢?恳请见教,不胜感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主题

833

帖子

83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33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7-18 16:20:23 | 只看该作者
::: 在 风云月露 的贴子提到 :::
飘零衣带瘦
问好月露,上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9

主题

4万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798
11#
发表于 2012-7-18 15:54:39 | 只看该作者
::: 在 吟之 的贴子提到 :::
                归去来
少奉山林愿,如今闹市居。
飘零衣带瘦,辗转面容疲。
久恨轻生死,时悲怨别离。
明朝若归去,从此直相思。
个见:这首五律之误并非在格律,而是在韵脚。
1、若依古韵,“居”与“疲、离、思”不同韵部。
2、若依新韵,“居、疲、离”与“思”不同韵部。
问好各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主题

90

帖子

9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90
10#
发表于 2012-7-18 15:41:28 | 只看该作者
飘零衣带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主题

833

帖子

83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33
9#
 楼主| 发表于 2012-7-18 14:41:50 | 只看该作者
::: 在 断堇 的贴子提到 :::
欣赏两首好诗,问好~
问好断堇,上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主题

833

帖子

83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33
8#
 楼主| 发表于 2012-7-18 14:41:23 | 只看该作者
::: 在 南有乔木 的贴子提到 :::
很喜欢!格律可再酌
问好吟之!
呵呵,先生指拙作第七句“明朝若归去”之格律有误吗?若是,吟之解释一番。若其他有误,还请提出。这句用了一个特定的格:“平平仄平仄。”本来这句的正格应该是“平平平仄仄”,但是唐人多有变作“平平仄平仄”来用的,就连当时的试帖诗都规定这个格也属正格之一。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概要》一书中提到:“有一种特定的变格,那就是把仄仄脚句型,五言第三四字平仄对调……成为平平仄平仄……这种变格以出现于第七句为常(绝句出现于第三句)……有一个条件,就是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用平声。”比如,杜甫《月夜》第三句和第七句“遥怜小儿女”“何时倚虚幌”、王维《观猎》第七句“回看射雕处”、李白《渡荆门送别》第七句“仍怜故乡水”、温庭筠《商山早行》第七句“因思杜陵梦”等等,都是用的这种格。呵呵,问好乔木先生,欢迎探讨。吟之奉茶,问候夏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9

主题

1645

帖子

167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75
7#
发表于 2012-7-18 14:32:29 | 只看该作者
欣赏两首好诗,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鲁ICP备2021043377号

GMT+8, 2025-8-28 06:35 , Processed in 0.07763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