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89|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帖

[复制链接]

28

主题

873

帖子

96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6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5-14 22:12: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出一论,讨论红军四渡赤水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几点?盼有识之士讨论之。尽可畅所欲言,大家纵论天下,岂不快哉?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1207

帖子

130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01
17#
发表于 2006-5-21 21:55:06 | 只看该作者
::: 在 金灿 的贴子提到 :::
论述精辟!任何事运用时太过僵硬都不是好事,比如诗词对联中的律,太过强调也会失去活力。
同感,我天天去茶社看,却不敢对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1973

帖子

227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271
16#
发表于 2006-5-20 00:39:20 | 只看该作者
看来对这个老乡得再认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266

帖子

37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78
15#
发表于 2006-5-19 19:33:59 | 只看该作者
   也是,飘,金二才文诗皆佳。
“太过僵硬都不是好事”也精辟。明晚雪芹借黛玉说“不能以律害意”。金兄不愧追随者。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主题

4146

帖子

454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543
14#
发表于 2006-5-19 11:19:12 | 只看该作者
其实细看李德博古的想法也不见得就全错,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他们本来想是先北上与红四方面军会合,但是因为转移的时候舍不得坛坛罐罐,致使行军速度太慢,给了蒋介石形成合围的机会,被合围北上无路后又想和红二六军团会合,拼命东进,结果老蒋早算到了他们会有这一招,派重兵阻击,导致腹背受敌,湘江战役损失惨重,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还想东进。这说明一个问题,李德不是不懂军事策略,而是运用策略僵硬。一本兵书就是那么几页,很多人都看过。但怎么真的能做到用兵如神,却没有几个人。毛最后也是做到了北上和红四方面军会合的结果,但手段却大不一样。在很小的范围内声东击西,腾挪辗转,绝对是出神入化。
                                                        ----飘香居士
论述精辟!任何事运用时太过僵硬都不是好事,比如诗词对联中的律,太过强调也会失去活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873

帖子

96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67
13#
 楼主| 发表于 2006-5-19 03:08:34 | 只看该作者
其实细看李德博古的想法也不见得就全错,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他们本来想是先北上与红四方面军会合,但是因为转移的时候舍不得坛坛罐罐,致使行军速度太慢,给了蒋介石形成合围的机会,被合围北上无路后又想和红二六军团会合,拼命东进,结果老蒋早算到了他们会有这一招,派重兵阻击,导致腹背受敌,湘江战役损失惨重,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还想东进。这说明一个问题,李德不是不懂军事策略,而是运用策略僵硬。一本兵书就是那么几页,很多人都看过。但怎么真的能做到用兵如神,却没有几个人。毛最后也是做到了北上和红四方面军会合的结果,但手段却大不一样。在很小的范围内声东击西,腾挪辗转,绝对是出神入化。下面我详细说下四渡赤水的经过。
湘江战役结束后,红军只剩三万人左右,在被几十万敌军包围,又是无后方作战形势如此险恶的情况下,先西进一渡赤水在敌军两支队伍间隔只有十几公里的地带穿出去,暂时跳出包围圈后袭击了古蔺县城,在敌军欲再疯狂合围的时候,又回师东进二度赤水经娄山关重占遵义,谁能想到啊?遵义守军惊为天兵,敲掉了敌军三千人。这次胜利,鼓舞了全军士气,获得了物资补充,特别是打击了蒋介石嫡系部队的嚣张气焰,而且使红军得到了短期休整的机会。并且给敌方造成了红军又想东进和二,六军团会合的假象。在敌军再次疯狂反扑的情况下,红军再次西进攻占茅台,三渡赤水,又跳出了合围。老蒋也不笨,马上就判断出了红军还是想北上,先组织围剿并立刻加强了北边防线,结果红军这时候原地不动在赤水河西岸寻求战机,接下来红军以一个团假装主力大张旗鼓西进想起到诱敌西进的目的,主力却秘密转上东北四渡赤水想突破封锁线。结果这次老蒋谨慎的很,派了重兵团阻截。没有机会红军没办法只好再南下,从最弱的一部突破绕开阻击圈。再南渡乌江把几十万大军甩在了乌江以北。然后红军以一部兵力佯攻息烽,主力进占扎佐等地,前锋逼近贵阳。老蒋当时正在贵阳坐镇指挥,他做梦也没想到红军会打到贵阳来,贵阳守军只有四个团,这下慌了,急调各处部队前来援兵贵阳。哈哈,机会来了,老毛才不打贵阳呢,迅速北上从金沙江过江,彻底跳出包围圈,把所有的围剿部队全部甩在后面,开始了真正的战略转移北上与红四方面军会合。
战术多变灵活,胆大包天却又心细如发,真正的用兵如神,不得不赞叹。再看诸葛亮的祁山之战。抛开年代,政治就光论军事策略就是天壤之别。两场战役无论从敌我强弱,有后方作战和无后方作战,武器装备敌我对比来看。四渡赤水的形势都比祁山之战要被动和严峻的多。还有祁山之战是对峙战,而四渡赤水却是在刚吃了大败仗又被敌军重重包围下几乎没有出路的情形下开展的。两种指挥才能对比真是天壤之别。所以我上次对诸葛武侯不太恭敬大家应该能理解了,他无论如何都不该打的那么难看的,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873

帖子

96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67
12#
 楼主| 发表于 2006-5-19 00:12:46 | 只看该作者
一叶兄说的对~周当时是三人团下最后决心的人。没有他的支持是不可能在遵义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的。也就确定不了毛的领导,也不可能有后面的四渡赤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266

帖子

37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78
11#
发表于 2006-5-18 22:55:40 | 只看该作者
             响应楼主号召 ~我也说几句:周恩来是挽救红军的大功臣
      由于第五次反“围剿”中红军遭遇到的重大损失,在总结会上,博古作了关于反“围剿”的总结报告。对反“围剿”战争失败缺乏应有的认识,并为其错误辩护。,周恩来听了很不以为然,他在的代表军委作军事报告中。客观地分析了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经验教训,严历地批评了博古、李德在战略战术上脱离实际情况的严重错误,并且也作了自我批评。他认为:只有改变错误的军事领导,让善于运用运动战的毛泽东来指挥红军,革命才会有希望。
       今天的历史学家都认为:是周恩来的这次提议使红军得救了,而且最后证明也是正确的,革命有了前景。所以也可以这样说,没有周恩来就没有反“围剿”的胜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1207

帖子

130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01
10#
发表于 2006-5-18 21:48:4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居士让我们又回顾一次历史。希望大家都来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873

帖子

96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67
9#
 楼主| 发表于 2006-5-18 21:32:34 | 只看该作者
::: 在 金灿 的贴子提到 :::

不一定吧,我觉得喜欢研究军事问题者准行。
说的对。我就不是什么历史老师,何况四渡赤水这样经典的战役且不论我国的军校,就是美国的西点军校也早就把它列为的必修课。很多军事爱好者一定对这个很熟悉的。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鲁ICP备2021043377号

GMT+8, 2025-8-7 18:49 , Processed in 0.07273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