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2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安妮后感

[复制链接]

32

主题

30

帖子

13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3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4-7-12 23:58: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安妮是我读过的在女性作家里比较特别的一个.要说起来恐怕会很多.

读过安妮书的人都知道,安妮的所有小说,都是围绕着城市这个孤独的代名词来诉说的.有人称之为城市小说,在背景上,可以这样说的.

安妮笔下的现代青年男女,无论是谁,只要做为主角,那她或他一定是孤独的.如果通读了安妮所有的书,不难感受到这一点,而且,关于这种孤独,安妮给它的定义中有一个特质,那就是无法排遣的.也许正是这一点,暗合了这个剧变时代的以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出生的年轻一代的社会心理属性.

无法用颓废或是消极或是小资这样语言来准确形容她的作品的所有内在,但是其中一直的寂寞感确是无处不在.而且笔下的人,都是残缺的心灵.对于这一点,我认为安妮可以说非常聪明,如果我们在小说中写一个很平常的人是困难的,因为没有更多的传奇,但是一个心灵受到伤害的女子,有着暧昧的音容,一些不是容易的爱情,和平凡女性有那么一点点区别,比如不化妆(在这一点上,男人更多的实际上是喜欢这样的女子),有一些引人注意或者说暗有所指的不大合乎传统的爱好,比如抽烟,_还有以城市为背景的那些繁华,这些,被安妮巧妙地运用,结合,构成一个城市青年时尚而又有些反叛的所有组成,怪不得受到青年人的喜爱.


虽然在安的小说,对于那些细节性的城市口味化的那些小东小西的描写,比如棉布,光脚穿求鞋,男人的平头,还有代表着城市象征的男人用的香水,以及男人脸上的痣,女人海藻样的长发(我一直不明白安妮为什么这样形容长发,好象这两者非常牵强,),或是一些外文的商品,形成里面那种比较明显的小资的味道.所有的这些,并不能引起我任何的兴趣,而且我觉得没有细致到那样自恋的程度,但是,很奇怪的一点是,这些作者似乎很用心的描写,恰恰成为安妮小说世界中一个一直没有摒弃的喜好.而这,又似乎成为安妮小说中一个标志性的招牌,成为随处不在的具象.

更多的时候,安妮都在写着年轻女子的情感世界的如何变迁以及如何直前.她笔 下的女子,都是不甘寂寞然而终是一直寂寞的的意味,这给了小说情节以一些悲剧的色彩,在读者看着她们行走的流离的的生活的时候,给我们这个时代这些并不自由的人一些向往,这些,形成一种综合性的效果,那就是不平凡的人生,然而又恰恰是看似个人化实际是城市的部分阶级大众化的这种现实,无论是安妮做为作者的有心经营,还是确实从内心出发的喜好,都非常巧合了读者的趣味.

不能不说安妮的文字上的特色.

我最为欣赏的,便是安妮那些句号很多的句子.首先句号很多给读者一种暗示性的肯定感.也就是说,作者本人对于文字的驾驭,是信心十足的.我们可以看出安妮的这些句子背后,是她运用词语的那种精确性,确实非常深入人心.如她本人所说,空灵,简洁,深入内心.这些感受给一个读者的兴趣是长久的.它们并不热烈,但是还有一点非常难得,那就是没有做作的感觉,一切都非常自然,要做到简洁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奇特的是,安妮可以轻而易举地用一个一个的词语,说出那些含义非常丰富的情感,而且能让读者完全感受,这让读者和安妮之间形成一种默契,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她完全得到了认可,这不能完全用那种畅销书式的迎合读者来类比,安妮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在不经意间,并且看来是在完全撇开读者很个人化的写作中形成了和读者的奇迹般的沟通.这不能不说是安妮的过人之处.


在这个时代,写作这种非常个人化的工作已经有多种可能性,安妮宝贝的出现,给城市 中那些孤独如影随行的灵魂以安慰.据我所知,安妮一直以来的读者,更多的是以高中生为女,而且是女孩子居多.在她笔下的那些女子,对于青春期,是一个非常神奇的花环似的梦想.这致使我相信,在这些喜欢安妮的人中,有一些可能只是被安妮笔下的那种生活所吸引,或者说是因为对于现实的琐碎和日积月累,想要有精彩人生的这种潜意识所引导,正是在这种情形之下,安妮笔下的那种女子,给了她们精神流浪的榜样,以至最后沉迷式的向往.

我无法评说这种状况,因为很多的女孩子,在网上她们的那些写作,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都是在模仿安妮.这不是一件好事.我对有的人说,即使你经历了安妮所有的生活,你也不可能有安妮那种字词间的味道.每个人的人生都不一样,即使是两姐妹,很大程度上,只会有一些小的共同点,更多的是不同的思想和情感.而思想和情感,正是我们文字的最深层的来源.所有的声音都来自那里.


在我看来,虽然安妮的各种小女人的品味,以及那些出走的灵魂,无论如何与这个世界角逐,但无一例外地,都显现着安妮本人作为一个女人无力的一些声音.正因在现实中我们人生的不完全自由,安妮创造的属于她的整个世界给了她以及孤独的现代人以最后温情似的安慰 .在她的成名作告别薇安中,那个作为男人心目中最后纯洁象征的女子终于没有出现是对的.我们的爱在这变幻的时代只能深埋于若干年以前的那些非常遥远的记忆.


安妮的小说,很好地渲染了主要以上海这个颓糜的城市中的人的无所依属感.在这一点上,可以说她和日本的春上春树,有着惊人的共同点.而且以我们的习惯,安妮的更为真切.


在中国,女作家是一个正在不容忽视地壮大的群体,女性情感的纤细性让她们写起带小资味道的那类爱情小说来,得心应手.但是无论是安妮,还是其他的作家,如果从社会层面上来讲,都有一种自怜感处于其中,这是她们的自觉还是无意识的女性作家的普遍共性呢.

安妮可以说开创了一种小说语言的可能,至于是否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不管是整个读者层意义上的时间,还是作为一个个体的读者喜爱的时间,这都是一个还不能下结论的问题.

从最初的告别薇安到后来的二三事,能看出作者作品一贯的基调以及那微妙的不太明显的改变.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改变是一件非常冒险的事情,有很多时候就如下赌注一般地残酷.那是对作家才能的最高考验.在安妮最新的二三事这小说中,我看到安妮试图的改变并未给我带到愉悦 ,就我的阅读取向来说,我觉得,这本书写得不大好.在安妮的长篇中,这一本确实是失败的.正如安妮本人所说的,失却了一种写作上的尖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帖子

1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3
沙发
发表于 2004-7-13 20:26:32 | 只看该作者
喜欢安妮~
高三的时候几乎把她的书每本看100遍……
感谢她陪我度过那段灰色的时期~
如今离开高中已经2年,
也已很久没有再看她的东西,
但心中的那些点点滴滴没有磨灭~
安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帖子

1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
板凳
发表于 2004-7-13 22:59:48 | 只看该作者
   我很喜欢她的文章,具有另类的生命力。读她的文章,自己的灵魂也跟着走了一遍
她笔下的女子,是游离的,执着。用生命诠释人生,很好。虽常常给人很阴暗,窒息的
感觉,不过,一旦习惯,便欲罢不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鲁ICP备2021043377号

GMT+8, 2025-8-25 02:40 , Processed in 0.06614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