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71|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几首作品的评点

[复制链接]

160

主题

1301

帖子

339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9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3 16:57: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惜秋华    本意》
簌簌金风,气泠然、可自青萍之末。
野径客踪,轻轻叠来黄叶。
蒹葭白露横江,更听取渔樵歌阙。
清越。
任苍波,点染秋痕一瞥。

莫向白头说。惯东篱照影,任暗香分窃。
深紫甸,淡翠苑,绿消红歇。
青衫纵许多情,对晚凉、初心谁悦。
深切。
向青霄,一弯新月。

——此词以词牌为题咏其本意,惜,怜惜怜爱之意。


上片写从早起的白日山水秋游。

“簌簌金风,气泠然、可自青萍之末”,以秋风起,以声音开头,也是历来咏秋所本,宋玉《九辩》开头即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而此句一反“悲哉”情绪,以“簌簌”“泠然”渲染,惜秋华之“惜”已油然而生矣。后面涉及了一个典故——宋玉《风赋》“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萍之末”,也为后面的“江”“苍波”伏笔。

“野径客踪,轻轻叠来黄叶”,追随秋风,人物出场,前句声,此句色;“野”“踪”“轻轻叠”几字又见“惜”意。

“蒹葭白露横江,更听取渔樵歌阙”,前句取《诗经 蒹葭》句意和东坡《前赤壁赋》成句融合,自然流转;前句为色,后句又声,与前两韵句相顶而来。
乐曲与歌为阕,“阙”为缺失和宫阙之意,此为错别字。

“清越”二字补充形容渔樵歌阕。渔樵,用于此处承“江”句既为偏义用法,也可以看做是渔应江,樵应野径。

“任苍波,点染秋痕一瞥”,苍波澹宕,景致、时空与词意亦随之荡漾散开~~唯“点染”一词的前后衔接似有不恰,接以“一瞥”,显得语句结构有些散乱费解。此处似脱胎于南宋著名词人吴文英《惜秋华 八日飞翼楼登高》的“清浅。瞰沧波、静衔秋痕一线”,然不似吴词通顺。

下片由秋野转向居所,时间由日转夜,“惜”意也由怜惜怜爱掺入几丝自惜叹惜之意。

“莫向白头说”,此句来的突兀,语句也稍有费解,细看后面的“青衫多情”“初心”等字样,似有照应。此处吴文英词句为“十载寄吴苑”,这处转入时间意味似有借鉴。另,古人有重阳簪菊事例,杜牧有诗句“菊花须插满头归”,东坡有赏牡丹诗句“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莫向白头说”可看作合此二意引出菊花之笔,承前片来说是突转,一变上片优游舒缓节奏。然总体来说,此句作为前后片之衔接转折句,还是略嫌龃龉。

“惯东篱照影,任暗香分窃”,化用用陶渊明东篱典故和李清照“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照影”“分窃”两词,似暗用吴文英《惜秋华》“惯东篱深处,把露黄偷剪,移莫影,照越镜”句意。

“深紫甸,淡翠苑,绿消红歇”,甸,相应于苑,郊外、田野之意。所谓“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也,反衬剩有秋华之菊可“惜”也。

“青衫纵许多情,对晚凉、初心谁悦”,此句由景入情,面对如此秋如此华,“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只独自怀着诗心去静赏~~

“深切。向青霄,一弯新月”,承上句“谁悦”一问,颇有“知心唯有月”之意;同时,新月为月初,承上句“初心”,初心永如新,寓意也恰!新月一弯结尾,清雅可喜,饶有余韵。

此词咏词牌本意,选调恰切;脉络总体上顺畅清晰,情调优游舒缓、幽独自适,词句清雅,用典较恰;唯个别词句于衔接或于句内稍嫌含混不畅。


相关引申——关于过片

所说的过片,又称为过变,指词下一片的开头,联系着词的上下片。过片如何处理,关系着词意境的融合和结构的缜密。

沈祥龙《论词随笔》称:“词换头处谓之过变,须辞意断而仍续,合而仍分。前虚而后实,前实而后虚,过变乃虚实转捩处。”宛敏灏曾谈到:“片与片的关系,在音乐上是暂时休止而非全曲终了;在词的章法上也就必须做到若断若续的有机联系,彼此才能密切配合。”词之有机联系须前片结句似合似起,后片首句似承似转,让全篇意脉相通。

张炎在《词源》曾经提出:“最是过片不要断了曲意,须要承上接下。如姜白石词云‘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于过片则云‘西窗又吹暗雨’,此则曲之意脉不断矣。”张炎所说的是姜夔《齐天乐》:
  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
  西窗又吹暗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侯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豳诗漫与,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
  此词以声音为载体来写蟋蟀,上片从吟赋声到私语声、机杼声,下片紧接砧杵声、笑声和琴声,而过片“西窗又吹暗雨”也是雨声,完成了整首词声音的统一,同时“又”字与上片歇拍的“甚”意趣相投,从凄凉到更凄凉,也与篇末的“更”遥相呼应,读者的感慨也就更深一层。而紧接着,词人紧接一问句“为谁”,与弄“机杼”“砧杵”的“思妇”联系起来,正是“曲之意脉不断”。

再一类过片方式是深化递进,下片深化补充上片词意。这种词作结构并不少见,往往在下片叙述中回顾上片内容,上下粘连,结构较为复杂。如柳永的《雨霖铃 寒蝉凄切》中,过片“多情自古伤离别”由上片记事递进一层写别情,在下片中仍是继续上片叙述:“今宵酒醒”“此去经年”。

还有一类过片是上下两片活动、情感相联系融合,使得上下片感情及思想深度并列平行,能较为清晰明朗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全词感情也是统一的,一气直下,紧密连接,破格创新。 辛弃疾的词作时有此种。

最后一类过片是发起别意,沈义父《乐府指迷》曾说:“过处多是自叙,若才高者方能发起别意。然不可太野,走了原意。”
此类词上下片是跳跃式的转折或蒙太奇镜头的衔接,过片不仅要服从结构变换安排,更要保证合中有分、气脉贯通。
此《惜秋华》词作应属于这最后一种,如意脉贯通些,则更佳。

词牌宫调声情特点——
惜秋华,南宋吴文英自度曲,入夹钟商,双调(健捷激袅)。九十三字,上片四仄韵,下片六仄韵。《梦窗词集》收此词调五首,题注:“重九。”可知词咏重阳日。秋华:秋花。词中有“十载寄吴苑,惯东篱深处,把露黄偷剪。”秋华、露黄均指菊花。调名本意即咏重阳日怜爱菊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0

主题

1301

帖子

339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98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3 16:58: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西窗听雨 于 2018-11-23 17:15 编辑

、《高阳台    秋岚》
带挽青峰,霞归雁足,凭栏画景嵯峨。
淡淡浓浓,随风动若灵蛇。
朝云夕照盈盈处,舞轻寒,似散还涡。
自凝消,樵担新晴,野老清歌。

伤秋每向高楼上,对飘零幔舞,嗟尔婆娑。
碌碌红尘,谁怜妙意如梭。
浮生念念千般愿,总不经,岁月蹉跎。
待重来,花发垂垂,客绪多多。

——此词咏物寄怀,以秋岚为题,岚,山林中之雾气也。通过细腻描画秋岚,引入人生感慨。

上片描画秋岚,笔触灵动细腻,结尾处沾带人意。

“带挽青峰,霞归雁足,凭栏画景嵯峨”,发端开门见山,“带”字,借喻手法,直接喻体代替本体出现;“挽”字,按此词句意看,实应为“绾”更恰——盘绕、系结之意,不过“挽”有一意通绾,间接亦可。开头四字甚是形象生动,如在目前!霞归雁足,此为衬景,一个“归”字颇具情感色彩,绾合霞与雁,既有同归来或同归去之意,亦有霞随归雁之意,亲切自然,也为后面的“飘零”“伤秋”“客绪”埋下伏笔。开头这四字对前句写意后句写真,前巨后细前整体后局部,如此,则后面“画景嵯峨”正是凭栏所对之美!唯词中四字极少不对偶,如对则讲究字斟句酌工稳精细,此处略微欠缺。

“淡淡浓浓,随风动若灵蛇”,此句从秋岚的质感与动态着笔,倏忽变幻,随物赋形而气韵生动。  蛇,古诗词通常读平声sha,下平声六麻韵部,《广韵》中为“食遮切”,即声母为“sh”,韵母为“a”;此外,“蛇”字也为“徒河切”,音驼,歌韵,虽通常词韵表未列入韵部,亦有此音,故不为出韵。

“朝云夕照盈盈处,舞轻寒,似散还涡”,此句写秋岚朝夕状态与秋凉触感。似,副词,似乎、好像,开头借喻,次句明喻,此处如换“似”为“欲”字,则转描述为拟人,情趣生动,一则手法参差多样,二则避开若似等近似词。

“自凝消,樵担新晴,野老清歌”,插入作者情态观感,景中引入人事——山中樵担挑来一片秋晴,生生世世居住于此的野老闲适长歌,清歌悠扬之际,作者心绪亦随之悠悠,暗为下片蓄势。
自凝消三字费解:似为“消凝”之误——吴文英《高阳台》有“自消凝,能几花前,顿老相如”,且古来诗词“消凝”二字所用颇多,意为销魂、凝神,谓因伤感而出神,联系上下文,可如是;又似意为(秋岚)自凝(自)消,凝消之间樵人野老隐映于其中。两者不定,又或者有其他意思,不好妄测。

下片对景(秋岚)书怀。

“伤秋每向高楼上,对飘零幔舞,嗟尔婆娑”,“每向高楼”,承上片“凭栏”,“伤秋”,承上片“自凝消(消凝)”,后面缀以“飘零”“嗟”二词,由“幔”(秋岚)引带,转入抒怀。前片写秋岚逍遥自适,清雅怡人,颇富情趣,到此渐转感情色彩,颇有“以乐景写哀”之效!
幔,“巾”与“曼”联合起来表示“可以延展的布条”,幔舞,婆娑,与前片的“带”与“舞”字意象稍嫌重复。
婆娑,可有舞貌,姿态优美,逍遥、闲散自得,奔波劳碌等意思,前置“嗟尔”,如相晤对,感慨良多。

“碌碌红尘,谁怜妙意如梭”,“碌碌”承上句而近,“妙意”承上片已远,“如梭”则更一扫妙意而空,人生伤怀嗟叹意味递进转浓。

“浮生念念千般愿,总不经,岁月蹉跎”,承“谁怜妙意如梭”细致深化,其纷纭变幻,正如千变万状之秋岚。

“待重来,花发垂垂,客绪多多”,此为构思推及之现在推及将来重来此地,观此秋岚,想来已是华发垂生,感慨更是难以述说吧~~垂垂,有低垂貌、延伸貌和渐渐意,多多,则含不尽之意也,两叠词相对,从声情和含意上很好地衬托了难言的心绪。一个“客”字,重来为客,则此时岂不为客哉?于结尾处点明整个上片阅秋岚之地之时实在“客”中!而此“客”,又焉得不是“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感慨?又焉得不是“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之嗟叹?~~

此词运笔轻灵流畅,情调哀而不伤,淡中自有深致,结构有序气机流畅,呼应自然,语言清丽雅健,选调亦恰,极富特色!唯上面所提几处字词细节问题细酌似更佳。

《高阳台》,又名“庆春泽”“庆春泽慢”“庆宫春”。调名取自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北宋新声,但流行于南宋后期。高拭词注商调(悲伤宛转),韵位疏密适当,凡用韵处均连用两平声字,因此音韵极为缠绵和谐而流美,情调低沉,适宜表达凄抑哀怨情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

主题

1301

帖子

339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98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3 17:00:14 | 只看该作者
39、《七律 秋意》
同君执梦到天涯,莫谓西风几许家。
径漫无人怜草色,空明有翼镀红霞。
陂塘浅静三分韵,疏影纷披一笼纱。
画意年来秋岭上,归心更向那山斜。

作品平水韵下平六麻和新韵通押

漫:长远貌。
翼:指大雁之翅。
陂塘:音bei1tang2,即池塘。
疏影:疏朗的影子。“古槐疏影薄,仙桂动秋声”——杜牧
纷披:此处指散乱貌。

这首作品声韵工整,新旧韵通押。炼词造句独到,诗的语言手法运用娴熟。对仗颔联、颈联两联对仗里见宏微、远近、视听之分。比兴得法,情景交融。结转以当下寄兴来年,以归心呼应离家,首尾呼应,乃为方家之作。
关于第二句“几许家”的用法吹毛求疵一些。句中有ABC三字连用的断句时,如果AB、BC都是常用的词组,则可根据诗意词义按需组合。如:“日暖立春风”,“立春+风”和“立+春风”都通解。如果希望BC连用但BC不是常用词组而AB反是常用词组时,则宜改选他词。如这句改成“日暖立春时”,这里“立”就不宜再解作动词,而应以立春一词去解。

小贴士:诗性和人性
诗的美是诗句赋予的,却是人定义的。诗性只有和人性相通时才是真切的好诗。人性有光辉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只要是内心,入诗都能成为佳作。有一首乐府诗叫《上山采蘼芜》写的就是人性的喜新厌旧和悔而有愧时遮遮掩掩的场面,真实感人:“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诗中生动地写了一个女子和喜新厌旧的前夫之间对话,前夫在悬殊的劳动能力下后悔娶了新人又不好意思明说,只说“要论干活嘛还是你好啊”,诗里最真实的恰恰正是人性的虚伪。再如杜甫逃难到秦州时他乘骑多年的老马累病倒了,他非常伤心,写下了“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这样的诗句,是人性中悲悯心的光辉,读之怎能不为之动容。抓住人性的这些点,诗文用词再浅也是上乘之佳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

主题

1301

帖子

339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98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3 17:01:41 | 只看该作者
44、《秋风》
西风一径露凝霜,落木萧萧野岭黄。
未必无情欺万物,疏篱菊蕊正飘香。  

“西风”,常指秋风。东风常指春风。 秋风中或者秋风过后,泛指秋天,一条小径上的露水凝成了“霜”。落叶以及还没落下的黄叶,把“野岭”染成了黄色。这两句没有用概念化的语言来说“秋风无情”,而是用“露凝霜”、“落木”、“野岭黄”这些物象来铺陈,效果比概念化地说“秋风无情”是不是更有诗意?接着一转~“未必无情欺万物”,笔断而意未断~“疏篱菊蕊正飘香”:秋风是无情,但是秋风并未把所有的“物”都欺凌了,你看,那稀疏的篱笆墙里,菊花吐蕊正飘香呢……说的是秋风,反衬的是菊花,有引申义。扣题很稳,起承转合一气呵成,得转结之法、比兴之法。高手之作!  

45、《秋雨》
潇潇不尽过虚窗,寂寞书斋度影凉。
一似多情逢薄幸,隔帘叹息到天光。  

我们先熟悉几个词: 1.看到“潇潇”,即刻意识到上一首里的“萧萧”。两首里这两个容易混淆的词,用得都恰当。“萧萧”是象声词,“潇潇”是形容词。“潇潇”从“三点水旁”,与水有缘。有风无雨用“萧萧”,有雨或有风有雨用“潇潇”。 2.“虚窗”,古代小姐闺房的纱窗常常被称为虚窗,如:“红石虚窗夜雨湿”、“一松月影虚窗过”“月移花影入虚窗”… 3.薄幸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bó xìnɡ,指薄情,负心,用于形容对爱情不专一的男人;旧时女子对所欢的昵称,冤家;薄命,福分少。如: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清 纳兰容若 薄幸更无书一纸,画楼愁独倚。------宋 周紫芝 《谒金门》词 宝殿凉生,夜迢迢六宫人静,对银台一点寒灯。枕席间,临寝处,越显的吾身薄幸。------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四折 熟悉了这几个词,这首绝句的释义就出来了--闺怨。这里就不赘述了。通篇来看,起承转合、谋篇、造境,具得七绝之法,古诗词的浏览量不小,用得也恰到好处,成手之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

主题

1301

帖子

339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98
5#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3 17:07:14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次参与活动,感受到组织者、几位评委的认真热忱,深知他们的辛苦。这里道一声谢谢。特拈成一帖,以期今后学习以期进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8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125
6#
发表于 2018-11-24 23:51:14 | 只看该作者
《高阳台  秋岚》本来也是备选佳作之一,限于规则,惜乎落选。
特别喜欢起句“带挽青峰,霞归雁足,凭栏画景嵯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9

主题

3811

帖子

409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97
7#
发表于 2018-11-25 09:11:55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学习,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7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201
8#
发表于 2018-11-25 17:24:50 | 只看该作者
再次品赏西窗老兄清雅诗词!应该是大家感谢老兄才是,让大家得以品味佳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1

主题

2099

帖子

26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632
9#
发表于 2018-11-26 06:07:33 | 只看该作者
秋风那一绝转结格调顿出,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

主题

1301

帖子

339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98
10#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6 16:19:36 | 只看该作者
amonk 发表于 2018-11-24 23:51
《高阳台  秋岚》本来也是备选佳作之一,限于规则,惜乎落选。
特别喜欢起句“带挽青峰,霞归雁足,凭栏画 ...

谢谢老A,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鲁ICP备2021043377号

GMT+8, 2025-8-10 01:27 , Processed in 0.06315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