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本来打算出去一趟。把家收拾干净后望着满室阳光,忽然不忍辜负。很喜欢这一时段的安静,阳光照在身上暖暖的,心里也特别宁静。于是,放弃出行计划,坐在书桌前描了一篇《兰亭集序》。练字不久,又没有按时坚持,所以描的粗细不均,浓淡不匀。并不懂书法,只是希望能静下心坐一会儿,否则总是被手机的方寸屏幕左右。 说起练字,心里也是一片温暖。同事家装修屋子,我问她有没有厨房台面剩余的边角料,她一下子猜到可以用来做镇尺,于是让工人师傅仔细地裁了两条送给我。前几天去婆婆家,公公翻检书柜,找出祖父留下的字帖、毛笔和宣纸,整理好包了一大袋子给我。字没练好,如此兴师动众,实在惭愧。工作不太忙,孩子也不在身边,闲暇较多。于是找了很多事情做:古筝、诵经、练字、写诗,买了素描书,报了网络吉他班。可能贪求太多,却没有一样能做好,只希求不浪费光阴。细究起来,修身养性是初衷,更多似乎是想要抑制心里那种莫名的着慌。年龄渐长,感叹时光流逝;孩子渐大,开始担忧前途;生活琐事,总是难以理清;夫妻之情,亲和却平淡。很多时候觉得很是迷惘,甚而孤寂,是闲暇之余的庸人自扰?是人到中年的慌乱?是只求安逸的疏懒?是所求太多?更多的是格局所限,心胸狭隘?可能需要的是专注做好一两件事情就好? 微信公众号时常有心灵美文,平静时读来觉得文笔优美,寄情高雅。难过时读来却发觉心灵鸡汤是吃饱之后的佐食,饥饿时并无多大作用。很多事情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吧。《金刚经》里有一句话:“得成于忍”,参透这个“忍”字最重要。 很少动笔写东西了,许多涌上心头的一念转瞬而逝,再也找不到,继而变成遗憾。此刻,恰好安静,且听落笔的声音。 2017年11月1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