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几日在中华诗词论坛逛时读到一个帖子,内容是关于新诗的动向,其宗旨是提倡格律体新诗
某位同志说:诗歌正在“从裸体的诗回到穿衣服的诗”,诗歌是“捆绑的艺术”,是“限制之美”,认为自由诗不应该成为诗歌形式的主流。他说,美从限制中来,从现实中来,批判了新诗的“非诗化”倾向
人总是主观性的动物,习惯于向自己的所好和感觉倾斜,这位同志因为自己及部分诗者的所好居然便说其它类型的诗是裸体的诗和非诗(相信在座看客大都有作过自由诗吧,大家对于自己发在论坛的诗,现在被人说成是光着身子摆在众前的裸体诗,是不是有点吃不消呢?),还认为自由诗不应该成为诗歌形式的主流(那么格律诗便应该成其为主流么?这是由谁规定的?中华诗词论坛在那些人的倡导下,前段刮起了一股格律新诗。对其中的帖子,我看了有不少,读起来如同八股文,亏他们还一个劲地赞呀赏呀的,越读越是感到心口闷闷,继而产生一个疑问:这便是所谓的"主流"诗么).我这不是说格律诗有什么不好,我只是想说格律是为诗服务的,而不是让诗来为格律服务。假如他们能写出像屠岸的十四行格律“槐花“来,谁敢说他们的不是呢。
诗歌的主流不是谁说了算,多说无益,自有历史在后作公论
有一点却是值得注意的,那就是那些人精力多得出奇,总是在为一些形式上的东西折腾(这个本来我也是乐意于看见的,美嘛,谁不爱?但因此而贬压其余,可就有点看不过了),可是他们就不会想着如何从内在方面去开拓
这让我想起了一些女人,一些平常时爱在穿着上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女人,她们打扮得漂漂亮亮地逛街去,确实是吸引了很多的眼球!
哇,那谁家的妹子好漂亮哟!一片"泽泽"声自群狼间发出..
其实,我也爱看女人,也爱多瞧几眼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女人
可就是那些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美人,有很多脚下却有一双穿了半年没洗的袜子(嘿嘿,可能会叫女士们不乐了,可这也是事实,幸好偶在这是说诗不说人。连带得罪了各位,实在不好意思)
算了,不说那些废话了,转入正题吧。发这个短论主要的就是想借风轻的版面,邀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将现代诗与音乐,与画画,与电影,与动漫,等等相结合起来,透过一个个精微的意象呈现出来,给人各种特效的美感.其实,这与格律的倡导者们的思想也并不排斥,他们将诗词的形式规范化,我们则是将意象发挥得更多一些(要是能两者兼得那当然好,但那不是我们目前所要求的,自己取舍好了)
诗与音乐的结合,是作者有意识地在诗中控制旋律,诗意应该有节奏地升降,感情强援有致,给人一种音律感,弹奏读者心灵上的那根弦
诗与画的结合,是作者通过一个个意象串连成一首诗,诗作画笔,借读者的大脑作画布,绘出一幅幅或忧伤或欢快的画面(当然,这也需要读者有一定的欣赏诗词的能力。这就好比画布有好坏,一个优秀的画师,也需要一块好的画布,才能创作出一幅好的作品出来)
诗与电影的结合,(太晚了,明天还得上班,由大家来补上吧,还有,前面两个的述说还待方家考证,请大家多提意见,以完善。。。。。。。。)
下面以两个事例来作个补充吧:
所举的这两个例子一个选我自己的作品,是因为我自己对自己的创作动机最清楚,解释起来也能够得心应手。并不是说自己写得多好,但是我想,例子只要能说清事例,能让大家明白诗与生活的结合,便足够了
一个选楼兰新郎的作品,是因为读起来便如看一部电影般,可以说这一首诗便是与电影相结合的最佳事例。另外,为了让大家能够更好地理解楼兰新郎的这一首诗,符上我与楼兰君的一段对话
晚村
怀石 (原创, 热) 2007年4月30日15:07 http://www.shici.org/oubb/437867.html
几处炊烟袅袅
曲入晚空,和
一缕遥归的牧笛
三两只蛙叫,风抚
绿柳娇梢
月亮要来了
一个女人摇山歌:宝宝乖
宝宝俏
宝宝一哭奶要少
[green]透过几个意象的描写,将晚村的远中近景呈现出来,并配上一些声音特效及一段特写[/green]
塞雁飞过玉门关
楼兰新郎 (普通) 2007年5月16日21:43 http://www.shici.org/oubb/442936.html
塞雁飞过玉门关
竹风
塞雁南飞,带来北方狼族的呼唤
玉门关上,苍鹰逆风盘旋
玉笔锦衣只换一身戎装
我将二十年的青春,洒在三尺的青釭剑上
烈马长嘶,长河落日正圆
大漠无垠,正是我扬鞭横槊之地
风卷黄沙,带来千军万马厮杀的混乱
狂奔的缰绳,请把我七尺之躯揪向那乱阵
疾驰的烈马,撕裂江南天空的哀怨
最后的战场,最后的战斗,最后倒下的战士
手握断剑,甲胄之内血肉无法还原
玉门的残霞,从此不再倒映凄凉
良人的血肉,义无反顾在马革下了结夙愿
风沙之上,苍鹰和南回的塞雁相遇
他们会见证,什么将千年流传.....
[green]楼兰新郎的这首诗明暗交替,不仔细读便会错过许多精彩的东西
单是从明处看,一句话便是一个精彩的电影镜头。这虽然是一个想象出来的作品,但其给人的美感也丝毫不比写实的逊色[/green]
符:
怀石 22:51:07 良人的血肉 这良人指的什么
良人归来 22:51:30 就是战士的尸体啊
怀石 22:52:32 我好像没看过有良人是指战士这个说法的
怀石 22:52:41 不会是你独创吧
良人归来 22:53:02 良人是老婆对老公的称呼啊,古代
良人归来 22:53:59 闺怨诗,知道吧
怀石 22:54:39 我正想问你这个呢
良人归来 22:54:58 0 不敢当
怀石 22:55:05 可是又有点不妥
良人归来 22:55:29 怎么说,请教
怀石 22:57:48 基本上整首诗怎么看着都是以战士的身份而抒写的,没怎么看得出来是以女性的身份来说话,所以我就问了你这个良人的意思
怀石 22:58:40 我将二十年的青春,洒在三尺的青釭剑上
良人归来 22:58:41 哦,这句可以说是代表女子的心声
良人归来 22:58:54 良人这句
怀石 22:59:19 我知道,只是
良人归来 22:59:46 那你觉得应该怎么改
怀石 23:00:24 感觉来得有点突然,没有承接就把她推出舞台了,而且就只演了一回
良人归来 23:01:11 疾驰的烈马,撕裂江南天空的哀怨 算是铺垫吧
良人归来 23:01:20 江南,哀怨
良人归来 23:02:09 战士是明线,女子是暗线
良人归来 23:03:11 可以勉强理解为,大雁代表女子,苍鹰代表战士
良人归来 23:03:37 (心声)
怀石 23:03:52 或许吧,我才下班就看到你的这首诗了,感觉很是大气,只是看着这良人,然后便有了如上的疑问,所以便问你了 我也没有很仔细地深入诗境当中去
良人归来 23:04:18 受宠若惊了
怀石 23:04:49 听了你的一席话,是有点
怀石 23:04:51 呵
良人归来 23:05:44 渴望被理解,接受 是社会中每个人的本性啊
怀石 23:06:25 等等,我再看一会
怀石 23:07:38 其实,我觉得你该将第一人称换第三人称更好
怀石 23:07:58 这样理解起来便容易多了
怀石 23:08:42 也不对
怀石 23:09:16 第二节的第二个如换了那便不好看了
良人归来 23:09:14 我希望那个战士是自己啊,诗中的“我”是现代人,梦回古战场
怀石 23:10:08 可是我看着你把自己和良人挂勾感觉就是不舒服
良人归来 23:10:57 最后的 他们会见证,什么将千年流传..... 又回到现在的时代
良人归来 23:11:23 我怎么就不是良人了啊
怀石 23:12:00 我看你就不是良人,一脸妖相
呵呵
一个人的力量是微乎其微的,如能有爱好诗词的朋友支持,我相信通过实践,将诗词与现实生活充份结合起来,应会呈现出一个良好的前景来的
[green]另外,如果有朋友支持的话,我想开一个QQ群,每个月评选一两篇优秀的作品(我会从本论坛及其它论坛邀请嘉宾来当评委的),评上的将送出一份与文艺有关的奖品,以资鼓励(当然,这只是象征性的奖励,因个人能力有限,暂时定第一个月的奖品价值为一百元左右)[/green]
如可能,烦请江版帮置顶一个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