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略谈诗的“兴”

[复制链接]

152

主题

924

帖子

92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2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2-18 14:41: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朱熹曰: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兴’六意之末,然用途偏广。《诗经》特别是《国风》中最多,如《伐檀》等。
      刘邦有《大风歌》,曹操有《龟虽寿》,唐诗有《古原草》宋词有《水调歌头 潇洒太湖岸》,毛主席有《沁园春  雪》,不胜枚举 。
      这里就兴法分析《古原草》                 引《唐诗三百首》: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凄其满别情。
      由原上草,古道荒城转引到‘咏’之‘词’。: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这里就简单谈了‘比’‘兴’二法。下次谈‘赋’。顺谈一下‘比’‘兴’并用者。长诗有《风赋》,短诗有《七步》诗。曹植:
      煮豆燃豆萁,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都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把豆 萁喻为兄 弟‘比’也;     先谈煮豆的目的,转引至同根兄弟之谊,‘兴’也。
      后人去掉第二第三句,同时也去掉了兴法,只剩下‘比’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7

主题

5209

帖子

520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09
沙发
发表于 2008-2-19 17:29:3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鲁ICP备2021043377号

GMT+8, 2025-9-19 06:45 , Processed in 0.15470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