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43|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借用中外名人的眼光来看~~~~

[复制链接]

1277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2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3-28 00:11: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前言——看星空要用望远镜,看细菌要用显微镜;别人都说好的现象对于你也许不一定真好,但自己判断好不好之前却需要借助些东西来进行细致的深思,或者~~~~~

以下转贴——

世界中外名人对佛教的评价!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是国际间最具权威的百科全书,指出:“佛法的可信,是因为从佛陀时代直至如今,一直有佛弟子以亲身的修行体验,证明著佛经的正确。”
=========================

【【【中外名人论佛教】】】

佛教是东方的宗教,是东方传统文化的集中表现,是东方智慧的结晶,是东方文化宝库中稀有难得之瑰宝。佛教自释迦牟尼创造以来,历经两千五百多年,一直影响着东方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几乎涉及了哲学、科学、文学、艺术、建筑、雕刻、音乐、美术、美学、教育学、心理学以及伦理道德等社会的各个方面。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许多与佛教有关的大学问家、哲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等。如唐代高僧玄奘大师、大诗人谢灵运、王维、白居易、苏轼、大散文家柳宗元、范仲淹、王安石、理学家王阳明,以及袁宏道、黄宗羲、龚自珍、魏源、曹雪芹、林则徐,还有改良派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章太炎,以及鲁迅等等。至于历代高僧大德更是灿若繁星,不胜枚举。

 ◆佛教可以解决科学所无法解决的问题

    在面对原子方面,科学不能给人以确切的保证,而佛教完全可以应付原子的挑战,这是因为佛教超凡的智慧始于科学所不能应对和解决的地方。这对从事佛学研究的人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为,通过佛教的禅定,原子的成分构成物质的过程,便可如实看到或觉察到。而物质的生与灭所引起的忧伤与痛苦均源于所谓的“灵魂”或“梵我”等法执之妄见,这便是佛经里所阐述的。

——艾基尔顿·巴普铁斯特《超然的佛教科学》

  
  ※卡尔·马克思(德国)——

  □辩证法 在佛教徒那里已达到比较精致的程度。


  ※恩格斯(德国)——

  □辩证的思想只有对于人才是可能的,并且只对于相对 高级发展阶段的人(佛教徒和希腊人)才是可能的。
  

※伯特兰·罗素(英国著名哲学家)——


□多种宗教中,我所赞成的是佛教。

□历史上所有宗教中,我对佛教最具好感,尤其是它初级的形式,含有最少压迫性的因素。

□我觉得不论是智慧还是人格,…..佛陀都超过耶稣。

※章太炎——

□佛法本来不是宗教……一切大乘的目的,无非是断所知障,成就一切智者,分明是求智者的意思,断不是建立一个宗教,劝人信仰。

□佛法……与其称为宗教,不如称为哲学的实证者。

□佛教的理论,使上智人不能不信;佛教的戒律,使下愚者不能不信。通彻上下,这是最可用的。

※梁启超——

□吾常见迷信者流,叩以微妙最上之理,辄曰是造化主之所知,非吾侪所能及也,是何异专制君主之法律,不可以与民共见也。佛教不然,佛教之最大纲领曰悲智双修,自初发心以迄成佛,恒以转迷成悟为一大事业。

□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乃兼善而非独善,乃入世而非厌世。

□有放万丈光焰于历史上者焉,则佛教是也。 六朝至唐数百年中,志行高洁、学识渊博之士,悉相率入于佛教之范围。

※康有为——

□佛学之博大精微,至于言语道断,心行处绝,虽有圣哲,无所措手,其所包容,尤为深远。

※孙中山——

□佛教乃救世之仁,佛教是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佐科学之偏。国民不可无宗教思想,盖教有辅政之功,政有护教之力,政以治身,教以治心,相得益彰,并行不悖。

※陈独秀——

□佛法之广大精深,余所素信不疑者也。

※许寿棠——

□现在中国,虽称民国,而外侮益亟,民气益衰,一般国民懦弱、浮华、猥贱、诈伪,视清末或且加甚。自非一面提倡佛教,以勇猛无畏治懦弱心,以头陀行治浮华心,以惟我独尊治猥贱心,以力戒妄语治诈伪心;一面尊重历史,整理国故,以养成民族的自信力。否则,前路茫茫,何能有济。

※张君励——
□盖世尊之说法,因众生而起大悲心,因大悲心而生菩提心,而成正觉。既有觉,自然不离智慧。悲智双修者,佛教之最大特色,为世界其它宗教之所不及。他教之教徒,谓起于迷信可也;归依佛法,则智者之事也。

※鲁迅——

□释迦牟尼真是大哲,我平常对人生有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而他居然大部分早已明白启示了,真是大哲。

※李石岑——

□我以为佛学的提倡,不特于对科学毫无抵触之处,而且能使科学的方法上加一层深密, 科学的分类上加一层正确,科学的效用上加一层保证。

※沈家祯——

□我本人是科学家, 对科学很感兴趣, 我对佛法同样感兴趣。我个人认为佛法和科学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科学只能帮助我们多明了一些开悟,如佛陀的人所说的话,但不能引导我们到悟的境地。如果我们要悟得正觉,我们须以佛陀所教示的方法去切实修行。

※杨振宁——

□佛教是世界上伟大的宗教之一,两千多年前传入中国之后,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季同——

□哲学家对这个(佛家的真如,即宇宙万有的本体, 终极真理)不过是推测, 佛教却是亲证。 所以佛教哲学大旨和近代西洋哲学仿佛,而精密过西洋哲学好几倍。

※朱光潜——

□佛教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业。

※ 爱因斯坦(美籍德人)——

□如果有任何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

□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瘸子, 没有宗教的科学是瞎子。

□ 空间、时间和物质,是人类认识的错觉。

□未来的宗教将是宇宙的宗教。它应当超越个人化的神,避免教条和神学,涵盖自然和精神两方面。它的根基,应建立在某种宗教意识之上,这种宗教意识的来源,是在把所有自然的和精神的事物作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来经历时得到的体验。佛教正是以上所描述的那种宗教。

※尼赫鲁(18(hi)89-196(hi)4)杰出印度政治家——

□ 如果有什么问题我们不得不去考虑它时,我们得按照佛陀的教诲,平平静静地,民丨主地去考虑它。

□佛比起所有的学说和教条显得更加伟大,千百年来,他的启示一直震撼着人类。历史上大概没有任何其它时候比现在正身处苦难与心烦意乱之中的人类更需要他的和平的启示了。

□在这个充满冲突与风丨波,仇恨与暴力的世界中,佛陀的教理就象太阳一样大放光芒。在这个充斥着原**和氢弹的世界里,没有任何时候比现在更需要这个教理了。人类两千五百年的经历只不过是更进一步证明了这个教理的持久性与真实性。让我们记住这永恒的教理,努力按照佛陀的教法来革新我们的思想和修正我们的行为。这样,即使是处在令人恐惧的原**时代,我们也会镇定自如地面对它,为促成正思正行尽我们的绵薄之力。

※ 尊者W·罗睺罗博士——

□佛教是现实的,因为它对生活和世界所采取的,就是一种现实的态度。它并不是错误地把我们领向愚人的天堂,也决不用所有的那些虚构的恐惧和罪恶感来威胁恐吓、折磨摧残我们。它精确而客

观地描述我们以及我们周围的世界,并且给我们指出了一条通向彻底自由、和平与安宁的幸福之路。


※ 弗朗西斯·斯托利——

□佛法的原则在今天就象在它最初表述出来时一样,并不受时间变化和知识爆炸的影响。无论科学知识的增长如何扩展人类心理的地平线,在“法”的框架里总是有接纳和消化更多科学发现的空间,但它又不是靠依赖原始思想中有限的概念来投合一些人的心意,也并非仰仗了其否定思想的力量。

※鲍罗登博士(英)——

□佛教为今日人类之救星!现今研究佛学者渐多,实因佛教高出一切宗教, 虽科学、哲学长足进步,然其发明之最如理处,要亦和佛法可通。况佛法有最甚深处、最广大处、最真实合用处,决非现世一切学术宗教所可企及。

※ 哈兹拉特·依拉亚特·可汗——

□佛陀的使命性质非常特殊。因此它与世界其它宗教有着相当不同之处。佛陀的使命是让那些“理想主义的鸟儿们”飞得离大地更近一些,因为,滋养他们身体的食物毕竟来源于地球。

※萨拉乃浮夫人(美)——

□佛教在其长远历史中,无时不在向前迈进。 它不但保持了它的与近代科学之并进,并且超出而立在科学的前面。 佛教在今日,正如科学一样,崭新而适用。 何以故? 因为佛是以颠扑不破的真如之理为基础故。

※乔治·万雷(美)——

□现在世界急需拯救。 我以为只有佛的光明和佛的圣洁,人们才能得到真正的拯救, 才能得到真正的解放和自由。

※弗朗基博士(荷)——

□世界战乱的根源,是由于某些国家贪婪心太重, 权利心太浓,恃强凌弱, 称王称霸,以致发展成残酷的战争。摩西十诫已经提及,但道理没谈透,故没能收弭兵之效。独有佛说非常究竟,特别是佛教戒律非常精粹。假使能使佛教普及,则世界大同就可拭目以待了。

※曼特森夫人(德)——

□佛教的生活准则,能使人们获得精神上的净化与安乐,并使生活充实、美满而合理。佛教的思想能导致和平,使人类确知非正义战争是野蛮行为。佛教不强人盲从,而是引导人们深思,接受其教义。凡有智慧的人,就佛学的道理深思谛观,尽皆会达到心智开悟而感到心底光明。

□佛之教义,不仅为东方人设,并为一切西方人所需要。 凡能精研佛法者,皆能得到不可思议之智慧及思想威力。今,时机已至,东方人应速将大乘佛教诏示西方,西方人应速起研求之。东方对世

界文明之大贡献,盖即大乘佛教是也。

※克里柔夫人(英)——

□宗教与科学是相互排斥的,两者不能通融。这大半是由于某些宗教信守神的启示,它们固步不前,不肯去研究宇宙的自然法则。唯独东方的宗教---佛教,它提出了因果律和缘起法,能从事研究佛教和人生,并经得起科学的推理和验证。所以佛教是启人智慧的宗教,只有它可以与科学相提并论。

□佛教所开示者,乃是一种使心和意共同满足的思想法则,其所含内容之高深,乃无与伦比者也!

※荣赫司鹏爵士(英)——

□我在东南亚国家旅游和佛教徒接触,最感动的是他们周围有一种庄严和安和的气氛存在;而且到处可见大大小小的佛像,以一种高尚、宁静、慈爱、端庄的姿态趺坐着,单是这种气氛和神态,已经

将佛的基本特质深深印入我的脑海,而使我神往了。

※弗那多博士(斯里兰卡)——

□佛教之生活法,能使人们得到安乐,并使生活成为合理,至诚和平;使人类确知战争是野蛮愚痴的最良方法,无过于宣传佛教之道理及见解。佛教不强人盲从,但凡有思想智慧之人,就佛教道理

深思谛观,则未有不怡然焕然,心安理得者。

※隆斯佩雷女士(法)——

□佛教意义的高尚,道理的纯正,对于法国很多意识纯正而好道的人,及不满意于宗教信条的人和真正的自由思想者,具有一种很大的吸引力。我们既看到现在全世界的混乱与痛苦,又感觉到适用佛教的道理可以解决我们当前面临的种种问题。那么,我们便可唤起人类,使注意佛教的这件工作是怎样的急切了。

※韦尔斯博士(英)——

□佛陀之法音,佛陀之根本教义,由今研究其原本所得,乃知极简单明晰,且与近世观念最相合,其为自古迄今最锐利理智之成功,盖不待辩也。

※诺曼裴耐斯教授(英)——

□佛教是医治“崇尚”摩登病的良药。在我们这个痛苦疲惫的欧洲,我们断然需要佛陀教理,这教理就是“中道之教”。它可以开拓我们的视野,启发我们的觉悟,引导我们达到和平光明的大道,并能获得大智慧。


◆赢得和平

人们必然会问:佛陀的教诲对当今世界究竟能有多大的作用呢?它或许能起到很大作用,也或许不能。问题是,如果我们处处能够遵循佛陀的教导,我们必将能为世界赢得和平和安宁。

——尼赫鲁

◆智慧是剑,无知是敌人

佛教的历史上没有一页是被询问者的火焰燃烧过,或被异教徒屠城的浓烟熏黑过,或被充满宗教仇恨的无辜受害者的鲜血染红过。佛教挥举的只有一支剑——智慧之剑,佛教承认的只有一个敌人,乃是无知,这是历史的见证,无可厚非。

——巴勃特《2500年佛教》

◆没有非仁慈的话

佛陀从未在任何场合发过火,也没有在任何事情上说过一句不仁慈的话。

——里达克里斯那

◆开启智慧和发慈悲心

佛陀结珈趺坐,端坐于莲花之上,微微举起右手,作劝诫印,显得是那么的亲切动人,那么的年轻貌俊。他告诫说:“如果你希望远离苦难和恐惧,那就来开启你的智慧,发发慈悲心吧!”

——安那托洛·弗兰西

◆没有宗教迫害

多少世纪以来,在整个漫长的佛教历史长河里。我没有看到一例佛教徒标榜自己的至高无上和迫害异教徒的行为。

——里斯·戴维斯

◆道德守护人

佛不仅向印度而且向全人类展示了不朽的真理和崇高的伦理道德,佛是世界上一位空前绝后的、最伟大的道德守护人。

——艾伯特·施瓦兹

◆佛教与现代科学

我常说,而且将一直这么说,在佛教与科学之间存在着一股智慧的粘合力。

——埃德温·阿若德

◆佛教应对于科学

如果说有那个宗教可以应对于现代科学要求的话,那一定是佛教了。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佛教是一种精神科学

佛教是一种思想体系,一种宗教,一种精神科学,一种生活方式。它合理、现实,包容一切,2500年来,它满足了世界上近三分之一的精神需要,它深深地被西方世界所吸引,它在坚持“依靠自力”的同时,采取对其他观点的宽容态度,它包容了科学、宗教、哲学、心理学、伦理和艺术,它指出:人是他自己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他自己命运的唯一设计者。

——克里斯特姆斯·汉普里斯

◆佛教可以解决科学所无法解决的问题

在面对原子方面,科学不能给人以确切的保证,而佛教完全可以应付原子的挑战,这是因为佛教超凡的智慧始于科学所不能应对和解决的地方。这对从事佛学研究的人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为,通过佛教的禅定,原子的成分构成物质的过程,便可如实看到或觉察到。而物质的生与灭所引起的忧伤与痛苦均源于所谓的“灵魂”或“梵我”等法执之妄见,这便是佛经里所阐述的。

——艾基尔顿·巴普铁斯特《超然的佛教科学》

韦尔斯博士英国史学家:——

    佛陀之法音,佛陀之根本教义,由今研究其原本所得,乃知极简单明晰,且与近世观念最相合,其为自古迄今最锐利理智之成功,盖不待辩也。

格雷厄姆·豪(美国心理学博士):——

只要去读一段佛经便会发现,远在2500年前,佛的弟子们就懂得了有关我们现代心理学上的问题,其水平远远超出了世人对他们的信任。在这个时候,他们就开始研究这类问题并找出了它们的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8

帖子

8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88
沙发
发表于 2011-3-28 14:14:03 | 只看该作者
我很怀疑:世间究竟有多少人真正了悟佛的本义——包括不少已受戒的僧尼?
其实,在我看来,佛不玄奥,也不神秘——一颗悲心,足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9

帖子

3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9
板凳
发表于 2011-3-28 15:39:13 | 只看该作者
很有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7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201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3-28 17:46:20 | 只看该作者
::: 在 潇湘馨儿 的贴子提到 :::
我很怀疑:世间究竟有多少人真正了悟佛的本义——包括不少已受戒的僧尼?
——这个问题只有佛与佛才能究竟,我们没到那境地,是无法知晓别人的具体境界的,重要的不是看别人到什么程度了,而是我们自己做到没有,只向自己内心求吧~~~
其实,在我看来,佛不玄奥,也不神秘——一颗悲心,足矣。
——确实!菩提心,就是上求无上佛道、下化无边众生之心。不过,空性慧及菩提心二者均为成佛之必需,但菩提心才是具取决性的一方。因着这个原因,空性只堪被称为“佛母”,而菩提心则被尊为“佛父”。只有空性智慧而无菩提心不是真正佛子,《法华经》中说,只有具有了菩提心才是真正的佛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7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201
5#
 楼主| 发表于 2011-3-28 17:52:54 | 只看该作者
::: 在 小红花 的贴子提到 :::
很有道理。
佛陀本人曾说,我们不应该崇拜个人,而应崇拜此人所教导的智慧。还说,不要不经分析就相信他的话语。从其中也可以体会到,佛教实际并不是宗教。事物不怕不了解、没有正见,而最怕是偏见。
祝福小红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52

帖子

5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2
6#
发表于 2011-3-29 15:39:51 | 只看该作者
现实点吧,想要帮助别人,首先要自己有帮助别人的实力。

佛教说,“要爱你的敌人”,这可能吗? 佛教又说“佛教不承认有顽劣不可教化的人”这可能吗?

如果作恶的人可以教化,监狱又是干什么的? 中国受佛教影响最深,为什么自古以来死刑一直没有废除?

做人要向善是正确的,但是善良的人要学会保护自己,“爱你的敌人”纯粹扯淡,先别说敌人有没有对你造成伤害,就是有个人指着你的鼻子说你是“傻逼”,你难道会爱他?

做人也好,做事也罢,要首先要有原则,好的事情,好的善举应该宣扬,反之,一些恶行就应该抨击,好人得不到奖赏到没什么太严重的后果,如果坏人得不到惩罚,这世界岂不乱套了。

道教认为,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要顺应时代的变化,上古时代,民智未开,一些部族领袖推行道德感化,就是为了规范人们的行为,这是文化进步的标志,随着时代的发展,单纯的教化已经无法规范人们的行为,所以就有了奖惩制度,这也是文化的进步。

韩非子曾经说过,上古时代,禹平定南蛮苗人的叛乱,禹命令士兵手举武器跳舞,用道德感化三年,最后苗人归顺,而春秋时代徐国的君主,也采用道德感化,周围的国家都和徐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而楚国却认为徐国的行为对他造成了威胁,所以吞并徐国。

同样的行为,却有不同的后果,原因就是选择做事的方式方法,是否符合时代,社会的发展与需要。

别把佛教吹的那么神,大家都去过寺庙,那些在寺庙里披着袈裟僧袍的人,打着神明的旗号敛财的人,数不胜数,那些高僧大德们难道会不知道?

少林寺又怎么样,作为禅宗的发源地,如今的住持释永信还有个僧人的样子吗? 高级轿车,名牌手表,各种昂贵的奢侈品,这是一个出家人该有的东西吗?

前些日子发的那个视频帖子“两个国王”,两位大慈大悲的国王说,人民不成佛,自己就不成佛,如今社会依然如此,他们反倒成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7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201
7#
 楼主| 发表于 2011-3-29 16:39:36 | 只看该作者
::: 在 苍云海 的贴子提到 :::
这里有些误解,我想一一叙说一下~~~~
现实点吧,想要帮助别人,首先要自己有帮助别人的实力。
——帮助别人,不见得要有很大的实力,我再穷我可以真心捐出一元钱给需要的人。苍云海可能误解我的一点意思——我发这些,只是觉得有些事物人们需要深思,并没说谁非要接受什么,因为这个世界很多东西就在那,接受不接受岂是谁能强迫的呢?
佛教说,“要爱你的敌人”,这可能吗? 佛教又说“佛教不承认有顽劣不可教化的人”这可能吗?
、——单纯这个口号,这是基督教的说法,苍云海弄错了吧?这无大碍,就算是佛教说的,问题是,个别人做不到怎么就代表所有人都做不到呢?我吃饭你能感觉饱与不饱么?
如果作恶的人可以教化,监狱又是干什么的? 中国受佛教影响最深,为什么自古以来死刑一直没有废除?
——监狱是改造罪犯的地方,如果只是看押,又为什么叫劳动改造呢?纵然有暂时没改造好的,不是还有改造好的么?死刑很快要废除了的,可以查阅资料~~~~
做人要向善是正确的,但是善良的人要学会保护自己,“爱你的敌人”纯粹扯淡,先别说敌人有没有对你造成伤...
——还是那句话,我们做不到的,不代表别人做不到;我们暂时做不到,不代表以后做不到。自己回想下自己的经历,谁都会有所体会的~~~就算真正有人那么骂我,那也是银元中事,文殊菩萨不丢宝珠的事即是~~~~
做人也好,做事也罢,要首先要有原则,好的事情,好的善举应该宣扬,反之,一些恶行就应该抨击,好人得...
——佛教中有怒目金刚和护法,怎么能说不惩罚呢?谁说宽容就意味着没有原则呢?周总理,诸葛亮心思绝不可谓不善,谁又说他们没原则呢?
道教认为,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要顺应时代的变化,上古时代,民智未开,一些部族领袖推行道德感化,...
——那正好应该反思——是什么原因导致“单纯的教化已经无法规范人们的行为”?
韩非子曾经说过,上古时代,禹平定南蛮苗人的叛乱,禹命令士兵手举武器跳舞,用道德感化三年,最后苗人...
同样的行为,却有不同的后果,原因就是选择做事的方式方法,是否符合时代,社会的发展与需要。
——这难道不正是一种因果律么?
别把佛教吹的那么神,大家都去过寺庙,那些在寺庙里披着袈裟僧袍的人,打着神明的旗号敛财的人,数不胜...
——这里苍云海误会最大——一、帖子是客观的帖子,花市客观的话,谁也没去鼓吹什么,再说,开头的前言,我已经挑明心态;二、神与不神并不是我说的,是那些取得巨大成就的人,亲自学习运用实践过的,人家说了自己的体会和感受,难道就是吹什么神么?
少林寺又怎么样,作为禅宗的发源地,如今的住持释永信还有个僧人的样子吗? 高级轿车,名牌手表,各种昂...
——多好的草地也有有瘦马;个别现象并不一定说明什么~~~关于这一点,很复杂,过后我可以提供些东西~~~~
前些日子发的那个视频帖子“两个国王”,两位大慈大悲的国王说,人民不成佛,自己就不成佛,如今社会依然...
——这又是一个大误会——是一个发愿先众生成就佛果,一个发愿终生不成我则不成,谁说地藏菩萨成佛取佛果了?成佛的概念苍云海有所误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52

帖子

5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2
8#
发表于 2011-3-29 17:48:59 | 只看该作者
佛学中对事物有很独到的理解,你可以把其中经典的部分,对大家生活有益的部分拿出来做详细的讲解,比如佛学中常说的“大千世界”,“一粒沙中也有一个世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些佛学经典做一些解释,并结合当今的社会,说明其中蕴含的道理,以及对人生的帮助。

你只是大声的喊佛教有什么好,可是到底哪里好了,找出这些名人对佛教的评论,却没有缘由,只能让人有一种,这些人是“形象大使”,或者“品牌代言人”的感觉,看了半天,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都是佛教好,到底好在哪?
佛教让人放弃世俗的欲望,不被世俗所困扰,最终达到超越生老病死的境界,但是,你总要说说,佛教是怎么来看待世俗的社会,我们作为世俗的一员,如何来看待身边的困扰。

光是吃素烧香可不行,总不能让人把吃肉的钱省下买香烧吧。

我的确不懂佛教,但是你总要说点有用的吧,高僧大德超凡入胜,有些人就认为只要信佛,就可以显示自己清高,这不过是伪信徒,用佛教来标榜自己。

总是喊佛教好,到底好在哪,哪些让我们能够走向正途,哪些让我们不会迷失自己,总要说清楚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7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201
9#
 楼主| 发表于 2011-3-29 18:20:52 | 只看该作者
::: 在 苍云海 的贴子提到 :::
佛学中对事物有很独到的理解,你可以把其中经典的部分,对大家生活有益的部分拿出来做详细的讲解,比如...
——关于这一点,我自然是想过,只是有时候觉得干巴巴的说理有时很单调,引用些有味的故事餐前开胃不也不错么,不是么~~~~~
你只是大声的喊佛教有什么好,可是到底哪里好了,找出这些名人对佛教的评论,却没有缘由,只能让人有一...
——这里,不是不可以,问题是,博大精深的东西,不是我说好就好,也不是我说了我的体会就是说出了他的精髓,或别人就彻底理解精华了,还有可能我的是偏见呢,是吧?故事出来了,有兴趣的、有求索、有思想的就自然区搜索了解了,而且可能远远超过我的理解,不是么?
都是佛教好,到底好在哪?
——就好像说,你觉得一个人非常好,好在哪?你肯定会去主动灼磨的,我岂能强迫i谁认为好与不好呢?
佛教让人放弃世俗的欲望,不被世俗所困扰,最终达到超越生老病死的境界,但是,你总要说说,佛教是怎么...
—— 一则故事里就揭示一些,二则我写就容易掺入了我太多的主观意识,所以多是些转贴;三则,当一个人有烦恼困难时,愿不愿意听你讲,这又是一方面,当他听说佛学会有可能解决时,他可能就去主动看了,至于看什么,自有机缘的~~~我也只是随时转贴,不定什么帖子对人有益,这样不是也很好么?
光是吃素烧香可不行,总不能让人把吃肉的钱省下买香烧吧。
——我没这么说过啊?我什么时候说你要吃素、你要烧香了呢?我只是在转贴,而且转贴也没说烧香阿~~~~
我的确不懂佛教,但是你总要说点有用的吧,高僧大德超凡入胜,有些人就认为只要信佛,就可以显示自己清...
——不懂佛教不见得智慧不深,相反,很多所谓懂得佛教的可能悟得并不深,比如我,所以就只能转下贴,而不能自己发表什么~~~~
至于说信佛就显示自己清高,谁也没这么说,这属于强加意思了,很多信的也不清高阿,比如我,信了海天天写俗世词呢,可见起码我是不清高的,,如果要标榜,起码应该可以写清高词啊,回避不清高的才是啊~~~~
总是喊佛教好,到底好在哪,哪些让我们能够走向正途,哪些让我们不会迷失自己,总要说清楚吧。
有些好处并不在于说,一则故事,可能你悟的比一人说的都要深刻和多的~~~~

祝福苍云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4

主题

7238

帖子

746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465
10#
发表于 2011-3-30 12:18:34 | 只看该作者
两位好雅兴。。。各种交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鲁ICP备2021043377号

GMT+8, 2025-8-2 22:15 , Processed in 0.44489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