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753|回复: 3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阳台·另类乡愁

[复制链接]

160

主题

1301

帖子

339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9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3 19:04: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西窗听雨 于 2017-11-3 19:08 编辑

古云:万物土中生。土地向为农之本,食之出。然而其面积却越来越少,城镇挤占,乡村抛耕。于是,呼吁便沉重起来:“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混沌初开,乾坤始奠,刀耕火种春秋。千里荒毛,劬劳漫漫成畴。飘摇岁月终还始,命根儿,四序分筹。汗淋漓,青也难丢,黄也难丢。 
而今孰谓乡愁。望眼良田叠叠,挤占无休。背井淘金,抛耕处处何由。高天厚土成虚拟,似这般,前景堪忧。问苍生,饿殍千家,怎续风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7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201
沙发
发表于 2017-11-3 19:20:20 | 只看该作者
汗淋漓,青也难丢,黄也难丢。
问苍生,饿殍千家,怎续风流。
――前叹一何苦!后问一何怒!
此词道得极是!开首莽莽而来,中间念念而叹,结尾隐隐而忧,拳拳眷眷之心,良可感也!。“而今孰谓乡愁。”――承上启下,点题!
思想性艺术性兼具,推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899
板凳
发表于 2017-11-3 20:22:00 | 只看该作者
别样乡愁,一样风流,祝贺加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1

主题

3915

帖子

473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737
地板
发表于 2017-11-3 20:24:54 | 只看该作者
说几句有违风景的话,对与不对,都请莫怪。
上阙前半部看似质凝胚浑,却有点问题。农业大概是新石器时代的产物,从开天辟地发端似乎有点扯远。
问苍生,饿殍千家,怎续风流。此言亦似有过之。温饱问题,是上个世纪的问题,现在都在奔小康。
农村抛耕,虽良田可惜,但也是社会进步的结果。小农在向大农转变,退耕还林,也是好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5

主题

3946

帖子

526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60
5#
发表于 2017-11-3 23:34:4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可问题上,退耕还林,只能承上不能启下,也就是说,再后一代,基本没什么人去打理了,林我没见得几亩,我们那边,荒草倒是长得茂盛,可是政策一直再边,农耕经济转化成市场经济不是阵痛就能过去的,土地的情怀和利益总是在为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7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201
6#
发表于 2017-11-4 06:29: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海风云客 于 2017-11-4 06:53 编辑
结庐者 发表于 2017-11-3 20:24
说几句有违风景的话,对与不对,都请莫怪。
上阙前半部看似质凝胚浑,却有点问题。农业大概是新石器时代的 ...

结庐兄的质疑自是有其思考角度。
开头的混沌天地,我想作者本意应是强调土地农业与人类初始、生存与发现休戚相关,作为写诗,此种远推古来常见。
至于饿殍一词,估计出于前句是“问苍生”,是到结尾扩展了情怀,放眼世界不独国内,带有民胞物与情怀,如老杜秋风茅屋之叹。
至于涉及政策问题,话就宽了,没法细论。
其实这些问题,可以参考主席的《贺新郎 咏史》,开头从“人猿相揖别”开始到“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说人类历史充满了苦难和战争,我们都不会怀疑,但要考证说人类一直在战争来反驳,说原始社会天天找食物,哪能天天打仗?这么看这首词岂不如同古人戏说“春江水暖鸭先知”,鹅也先知,怎只有鸭?
主席曾自注:“雪,反封建主义,批判二千年封建主义的一个反动侧面。文采、风骚、大雕,只能如是,须知这是写诗啊!难道可以谩骂这一些人们吗?”其实谁能质疑所列帝王的“文治”呢?(当然,我一点也没质疑主席的词,相反绝对佩服之至!说这话只是提供一个看诗词的角度)

综合来说,作者其实也点明了“挤占无休。背井淘金,抛耕处处何由”,只是从挤占和抛耕离乡角度说开来,写诗不是写论文面面俱到,多是就某一角度突发灵感而写。我们都写惯了固定模式的风花雪月,如此角度写实,写古来题材,既不落窠臼,又饱含深情与说理,故此一推提倡。

我说的也只是一点感受,不见得全对全能解释疑问。期待大家多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8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125
7#
发表于 2017-11-4 08:02:0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monk 于 2017-11-4 08:04 编辑

混沌初开,乾坤始奠,刀耕火种春秋。刀耕火种,为了食物,而食物的来源和口味记忆,是乡愁之始。
千里荒毛,劬劳漫漫成畴。漫长岁月的开垦经营,一代又一代人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便形成了家族群体记忆,这是乡愁之根。
飘摇岁月终还始,命根儿,四序分筹。并不是每一个季节都有收获,也有艰难煎熬的时候,有饿死,有亲人的生离死别。人类最难磨灭的记忆往往是艰难时刻的经历,天灾,饥荒,战争,这时最怀念没有恐惧的那段生活,家和家园,就成了乡愁的核心。
汗淋漓,青也难丢,黄也难丢。收获既是食物,也是繁衍的基础,农耕让人类产生对土地的依恋。 
而今孰谓乡愁。此一问,当在于大家已不再依恋土地。虽是工业文明的结果,但是这里质问的不是工业文明,而是对于家园土地的淡漠。
望眼良田叠叠,挤占无休。这是上层建筑的漠视。背井淘金,抛耕处处何由。这是底层百姓的漠视,抛耕的原因在于对财产流失和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宁可荒着,也不转让他人。
高天厚土成虚拟,似这般,前景堪忧。问的直接,不过觉得力度可以再加强。
问苍生,饿殍千家,怎续风流。随着农牧技术进步,食物已经不再是人类担心的主要问题,良性生态反而成了一大难题,也就欧洲和日本还不错,美国和中国都需要检讨自己。感觉结句略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1

主题

3915

帖子

473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737
8#
发表于 2017-11-4 08:03: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结庐者 于 2017-11-4 08:56 编辑
山海风云客 发表于 2017-11-4 06:29
结庐兄的质疑自是有其思考角度。
开头的混沌天地,我想作者本意应是强调土地农业与人类初始、生存与发现休 ...

兄说的角度我十分赞同,不能所有的诗文都高屋建瓴,毫无遗憾。但就这个“角度”而言,也有千差万别。角度出类,不等于角度拔萃。
就本诗而言,非要让开头浑浑而来,不是不可以,但从盘古开始说农耕,感觉角度不怎么高明。假如从神农氏这个角度观望,不论从出发点看,还是从文化内涵上揣摩,都能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至于结尾,违和感肯定是有的,也不是说非要写成社会主义式的和谐,归根结底还是角度问题。如兄所言,若从天下其他国家苍生去看,角度似乎顿时被拔高很多,但这也是一厢情愿的想法。每个国家的国情都不一样,诸如我国农村抛耕而饿不着的情况,在真的吃不上饭的其他国家如非洲某某国,我相信又是另外一种情形,不能作类比。且诗的乡愁主题已经约束,而“怎续风流”一句,也断不会续其他国家风流。“风流”一词也有着极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在他国文明中也是很难找到这个文化符号的。如佛教中“般若”这个词,在佛经中我们也只能音译,不能意译,是一个道理。
山海兄所言及的主席词和鸭鹅论,也都是角度问题。不是说不能选一个角度,而是说能选一个更好的角度。这就好比摄影,出类拔萃的作品,必定有个出类拔萃的视角,当然后期的处理技术也很重要,处理不好,真弄个鹅先知就尴尬了。
小小声明一下,以上文字不论对错,都是言诗不言人,重在交流学习,这也是角度问题,以期有更多的不同角度的声音在诗坛上响应起,方为我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8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125
9#
发表于 2017-11-4 08:07:3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结庐者 发表于 2017-11-4 08:03
兄说的角度我十分赞同,不能所有的诗文都高屋建瓴,毫无遗憾。但就这个角度而言,也有千差万别。角度出类 ...

结庐所言,有一定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1

主题

3915

帖子

473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737
10#
发表于 2017-11-4 08:30:40 | 只看该作者
一醉千愁人 发表于 2017-11-3 23:34
可问题上,退耕还林,只能承上不能启下,也就是说,再后一代,基本没什么人去打理了,林我没见得几亩,我们 ...

存在有存在的道理,消亡也有消亡的道理,物竞天择,都是众生自己的选择。似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般,只为一口饭饱肚,我相信这不是大家要的生活。真回到那个时候,乡愁乡愁,真就愁到了。社会在进步,生活在富裕,祖国的山山水水,寸土寸地,各尽其能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鲁ICP备2021043377号

GMT+8, 2025-8-18 17:25 , Processed in 0.11060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