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83|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七律 献给执着的影视事业

[复制链接]

9

主题

219

帖子

21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7 10:39: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七律  献给执着的影视事业
        热血铺陈银幕宽,丹心铸就碧云天。
        爱森斯坦挥椽笔,格里菲斯绚彩斑。
        表现印象芳林境,写实写意浪潮湍。
        最是萧疏苏俄事,列宁学派亦幡然。

   艾森斯坦——蒙太奇电影学院派的奠基人之一,前苏联著名导演。
   格里菲斯——美国著名电影人,电影语言的早期开拓者之一,平行剪辑、最后一分钟营救等都是这位大师给后世电影人留下的宝贵财富。
   表现——德国表现主义电影。
印象——法国印象主义电影。
   写实——意大利新写实主义电影。
   写意——范指二十世纪上半页掀起的诸多先锋派电影浪潮。
   浪潮——法国新浪潮主义电影。
   列宁学派——我们是前苏联列宁格勒电影学派的传承人,列宁格勒电影学派以文学功底深厚、表现人物细腻、艺术气息浓郁、人文情怀深厚而著称,自诩为俄罗斯文化首都,与莫斯科学派“双峰并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69

主题

4万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796
沙发
发表于 2012-12-27 10:43:28 | 只看该作者
欢迎新朋友!

友情提示(见版规)——
   4、本版不接受“普通”标记。在编辑文字后,请在文本右上角勾出“原创”或“转贴”,否则将被锁定。一旦被锁定,还可以通过点击“编”,回到原始编辑页面,重新勾出“原创”或“转贴”来解锁。因此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鉴于初来尚未了解版规,这次代劳,下不为例。

祝你在霜天玩得开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219

帖子

21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9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7 10:59:49 | 只看该作者
对不起,没有看清规则!

本人声明:此诗确系原创!!!
    该诗是2003年,为纪念已故的副导师尼古拉 郭施列夫(前苏联功勋艺术家,代表作品《志愿兵》等)的作品之一。最后一句原为“列宁学派亦潸然”。
    尼古拉 郭施列夫是米哈伊尔 罗姆(前苏联人民艺术家,代表做《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普通法西斯》等)的学生,与米哈伊科夫、塔尔科夫斯基等都是师兄弟。他与伊格尔马斯林尼科夫(人民艺术家、俄电影家学会第一副主席,代表作《冬季的樱桃》三部曲、《福尔摩斯》系列等)共同培养了我们,由于后者较忙,主要授课的是 尼古拉 郭施列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9

主题

4万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796
地板
发表于 2012-12-27 11:33:49 | 只看该作者
问好新朋友!

也声明:并没有怀疑你的诗作是原创!
但既然标了《七律》,就应该遵循版规的规定,按照七律的要求来写。请看版规——
    2、要合韵律:
      (1)合律:若已标注原有词牌或五绝(七绝)、五律(七律、排律),则要先检查是否合律;倘若难以合律,则不标注或标注“自度体”,然后发贴。
      (2)押韵:可依旧韵(如《平水韵》、《词林正韵》等),也可依新韵(《中华新韵——十四韵》),但不可在同一作品中新旧韵同时使用。

贵作有不少地方与七律的要求相违背。建议浏览一下本版置顶之《“霜天”版古典诗词知识应用文集(新手必读)》,里面有不少诗词基础知识的资料可供学习,相信会有帮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219

帖子

21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9
5#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7 12:27:48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您的悉心指教!
我最近也在思考这一问题。一些心得还望与仁兄探讨:

1. 最近,在领导的关注下我一直在思索中、俄语言学、符号学及
整个人文学科的比较问题。可能我们以后的讨论会涉及到符号学“索绪尔学派”与“皮尔斯学派”的争论问题。
2. 中国的律诗是在魏晋南北朝以后,汉语遭受空前冲击,在唐代逐步形成。
3. 也就是说,做为诗词母体的语言,在经过系统整合后,方有可能形成有效韵 律,如:俄语的韵律形式янба和хлай形成与18世纪后期。
4.近代,中国的语言遭受的冲击远胜于魏晋时期,如何拓展律诗的“语言使用范围”,弟不才一直在苦苦思索!
5. 该诗中大量外来语,如何做“语言整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共同问题。弟不才,愿听仁兄指教!
6.弟愚以为,做为具有“史诗”文化以一贯之的中华文化,它的包容性是无与伦比的,而做为语言学意义上的“语言包容”,又是吾辈的莫大责任!
7.真诚地希望聆听,仁兄的高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9

主题

4万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796
6#
发表于 2012-12-27 21:31:39 | 只看该作者
很抱歉——我没法答复你的这些问题。
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没有能力,二是没有时间。
说实在话,我来诗词论坛只是一种兴趣而已。
我的所作所为扯不上什么弘扬国学之类的抱负,所言所谈也算不上什么高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219

帖子

21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9
7#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8 09:48:45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您的坦诚与真诚!

其实,我也是最近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才四处求教!
最近发现,中国诗歌与语言相向并行的轨迹对世界范围内的语言学、
符号学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我对西方整个语言哲学史无论是从认识论还是方法论都持保留意见,
中国语言、诗歌的参照意义就显得格外重要!

愿闻各位网友箴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鲁ICP备2021043377号

GMT+8, 2025-8-22 04:00 , Processed in 0.06314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