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79|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蜀汉——汉家形势

[复制链接]

26

主题

197

帖子

19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0 13:08: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蜀汉——玄德崛起

巴蜀承帝业,赤壁借东风。荆州并吴地,关羽走麦城。
连营七百里,火烧两川兵。可怜王霸业,托孤白帝城。

蜀汉——孔明掌政

兵锋败夷陵,托孤白帝城。霸业遗后主,金戈付孔明。
南方七征后,中原再用兵。命殒五丈原,难了老臣心。

蜀汉——弱国求存

武侯恨狼烟,铁蹄向中原。庙算魏吴帝,虎视蜀汉安。
北伐救王业,东和图国强。攻守皆因此,存亡一样难。

蜀汉——天赐良机

谁道巴蜀将才虚,一出奇谋经子午。不是孔明恃长策,也许中原能易主。
穷兵祁山六征后,未长后主一寸土。长留后人空余恨,从来历史不假如。

蜀汉——汉家形势

夷陵兵败霸业忧,千里江山遗阿斗。即便孔明再多智,难将仲谋轻就首。
北国向来有旧恨,东吴只能忘新仇。形势不与汉家手,纵然英雄亦低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197

帖子

19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7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0 13:12:00 | 只看该作者
一至四是旧作,进行了一点小修改,五是国庆长假路上堵车的闲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主题

3957

帖子

402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027
板凳
发表于 2012-10-10 17:54:0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7

主题

9547

帖子

954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47
地板
发表于 2012-10-10 20:09:51 | 只看该作者
拜读,问好成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9

主题

4万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796
5#
发表于 2012-10-10 20:57:07 | 只看该作者
久没见,问好成子玉!
友情提示:根据版规,本版是古典诗词版块,在本版发表的作品都应该是古典诗词或相关知识、研讨、评论文章。贵作品作为一首古典诗,韵脚是不宜平仄通押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197

帖子

19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7
6#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1 12:23:53 | 只看该作者
向栖梧问好,刚刚拜读了佳篇《赏梅》,甚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197

帖子

19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7
7#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1 12:24:58 | 只看该作者
阿宫,同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197

帖子

19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7
8#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1 12:28:31 | 只看该作者
阿宫的《记史》甚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197

帖子

19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7
9#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1 12:34:00 | 只看该作者
古月前辈,我对平仄通押不甚了解,望赐教。以本篇为例,哪几个是平仄通押了?另外想问一下,我平时说话没有鼻音(即g我读不出来),这会影响押韵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9

主题

4万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796
10#
发表于 2012-10-11 16:08:20 | 只看该作者
::: 在 成子玉 的贴子提到 :::
古月前辈,我对平仄通押不甚了解,望赐教。以本篇为例,哪几个是平仄通押了?另外想问一下,我平时说话没有鼻音(即g我读不出来),这会影响押韵吗?
再问好成子玉!
回复你的问题——
1、关于本篇所存在的平仄通押问题。
就以最后一首为例加以说明:
夷陵兵败霸业,千里江山遗阿[red]斗[/red]。即便孔明再多智,难将仲谋轻就[red]首[/red]。
北国向来有旧恨,东吴只能忘新。形势不与汉家手,纵然英雄亦低
此首韵脚应该是“忧、仇、头”和“斗、首”五个字,其中“忧、仇、头”是平声字,“斗、首”是仄声字。在一首古典诗里,在没有换韵的情况下,通常应该从头到尾押平韵或押仄韵,不应该两者通押(或叫“混押”)。
2、关于如何区分平仄问题。
一般来说,只要会讲普通话的人,对于新声韵的平仄是不难区分的;普通话的四声中,“阴平、阳平”属于平声,“上声、去声”属于仄声。至于古韵,则稍复杂点,有些字的平仄只能死记,有些字甚至需随时查阅“平水韵表”呢。
3、关于g的读音问题。
这个问题涉及各个地方的方言,对此我不甚了解,难以详述。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就是必然会影响押韵。所以最好能找韵表来查对。
匆匆路过,解释欠详尽,请见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鲁ICP备2021043377号

GMT+8, 2025-8-26 12:01 , Processed in 0.07641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