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36|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两首西湖诗,你更喜欢哪一首?诗友们投投票,纯属娱乐

  [复制链接]

34

主题

294

帖子

30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0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7-13 18:06: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不多说,此乃西湖传世之作,历代评价甚高,中国人都知道!

2.西湖游罢以书报少云并寄以诗/连雅堂
一春旧梦散如烟,三月桃花扑酒船。他日移家湖上住,青山青史各千年。
连雅堂,近现代人,鸿著《台湾通史》的作者,诗中“青史”所指即是也。

大家摒弃成见,慢慢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294

帖子

30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00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7-13 18:09:02 | 只看该作者
我先投2一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5

主题

4333

帖子

436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361
板凳
发表于 2011-7-13 18:19:10 | 只看该作者
我喜欢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1

主题

2940

帖子

307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71
地板
发表于 2011-7-13 19:25:10 | 只看该作者
也喜欢2,有历史的烟云!白发老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4

主题

5560

帖子

575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759
5#
发表于 2011-7-13 22:12:31 | 只看该作者
各有千秋,其一清丽淡雅,其二浑厚深重,难分伯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

主题

6991

帖子

699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991
6#
发表于 2011-7-13 22:36:54 | 只看该作者
::: 在 寥廓冬雪 的贴子提到 :::
各有千秋,其一清丽淡雅,其二浑厚深重,难分伯仲。
认同,若总要比较出个胜负,我的标准是:意义优先于文学水平。
所以我选第二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1

主题

2099

帖子

26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632
7#
发表于 2011-7-13 23:01:04 | 只看该作者
东坡诗贵在写景之妙,雅堂诗贵在用意之深。二者并无碍处。纵用花间句,其情真也即为好诗。爱此,而不必毁彼,方为至善。
东坡评庐山诗云:“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辞。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吾为之一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1994

帖子

200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04
8#
发表于 2011-7-14 07:43:04 | 只看该作者
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72

主题

4万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823
9#
发表于 2011-7-14 11:13:04 | 只看该作者
论名气,苏东坡肯定压倒连雅堂;但比较两首诗,有点“后来居上”的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294

帖子

30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00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7-14 13:36:14 | 只看该作者
在台湾,连横(雅堂)和他的《台湾通史》是如雷贯耳的(当然,这和他是连战的祖父没有关系),“青山青史”可不是胡乱吹嘘的。章太炎在读完他的诗集之后曾叹曰:此英雄有怀抱之士!

就此二诗,我觉得东坡诗脂粉气较浓,当然手段是十分高明的!雅堂先生则有一份太史公情怀,豪气直可干云。我不是比两首诗描写西湖手段的优劣,是比这两份情怀以及大家的偏好和取向。

雅堂每首诗的水平基本差不太多,我随便录几首与大家共赏:
《鹭江秋感四首》
其一
西风落木鹭门秋,漂泊人如不系舟。家国事多难稳卧,英雄气壮岂长愁。
霸才无主伤王粲,奇相伊人识马周。潦倒且倾村店酒,菊花开到故园否?
其二
登楼遥望海门东,万派商声失断鸿。漂泊风尘看剑老,浮沉身世笑诗雄。
连天雨脚翻涛白,极浦云根射日红。最是悲秋常作客,伤今吊古恨无穷。
其三
延平霸业久消亡,两岛难将一苇航。西北妖氛传露布,东南大局失云章。
满城风雨思乡泪,匝地干戈吊国殇。入夜笳声吹到枕,梦魂无定赋归乡。
其四
天河万里水横斜,泛海难浮博望槎。边塞征夫弹剑铗,隔江商妇奏琵琶。
琴樽寄兴消豪气,松菊惊秋感物华。咄咄书空题雁字,倚栏信手数归鸦。

丙午除夕书感
六载混溟握笔权,又从鹭岛筑文坛。漫谈天演论成败,一例人生孰苦欢。
君子乘时能豹变,英雄末路且龙蟠。年华如水心如火,弹指风光岁已阑。

舟中夜望
卅载蹉跎历险艰,片帆今日去台湾。春潮浩荡南溟大,夜色苍茫北斗寒。
志士不忘在沟壑,男儿何必恋家山。他时击楫归来后,痛饮高歌七岛间。

次韵作(很明显,比原诗写得要好得多)
寥落中天雁一声,十年影事记分明。杏花春满江南梦,衰柳寒生塞北情。
黄绢诗词传女子,白衣谈笑傲公卿。人间尽有埋愁地,独抱孤芳隐大瀛。
附原诗(怀雅堂先生):
白云秋水雁来声,可记今宵月正明。黄浦滩头逢故友,松花江畔话离情。
清尊评句推林叟,霜叶题诗寄曼卿。十载此怀消未得,几回翘首望蓬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鲁ICP备2021043377号

GMT+8, 2025-9-12 07:43 , Processed in 0.08316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