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既相爱,何忍我置身地狱,既相爱,何忍我,无辜受辱,自从嫁作君家妇,朝朝暮暮凄风苦雨锁鉴湖,不敢开怀笑,不敢纵声哭,一年酸与楚,换来一修书,我视修书如粪土,只要你守旧盟,爱永固,铁石不烂海不枯.长相守,恋枕席,岂是好夫妇,真情侣,心相印,不忘江湖,痴情慧仙心如故,一息尚寸永向陆,任凭庸人笑弃妇,我心中,深藏着,务观你,夸不完,爱不尽的好丈夫."这一段是<钗头凤>中陆游的表妹唐婉即将被休弃前对陆游说的话,唐婉本是陆游母亲的内侄女,可是,这位老夫人始终觉得不顺眼,觉得这媳妇命硬,会坏了儿子前程,在儿子赴考之既,强迫儿子休妻,竟不惜以死相逼,并言到,此翻若能中举,便重迎,唐婉回家,若不中,则修书既出,归字休提,陆游面对母亲的逼迫,肝肠寸断,甚至连科举都要放弃,唐婉对这一切早已明了在心,她平静地为陆游收拾好上京的行囊,坦然的对陆游说,你还是依照母命,写下这一封修书吧.
有人说,薛宝钗根本是第二个唐婉,劝夫上进,停机之德,我们不能因为曹雪芹的笔触而随之不喜欢薛宝钗,其实,不是这样的.
唐婉劝夫上进,求取功名是因为黎明百姓,大宋多事之秋,她对陆游说:"天将奇才赋于你,不付苍生付于谁?"
薛宝钗不是,她劝夫上进,为的是祖宗家业,为的是显组耀宗,为的是荣宁二府日益败落的门庭可以通过贾宝玉的科举而重新获得往日的荣耀.
唐婉贤德,在于她明白事理,她有独到的见解,她知道秦桧不倒,陆游出头难,老夫人想为儿子走秦桧那条路线,她是不赞同的,在这件事上,她是完完全全站在丈夫的立场上的.
薛宝钗不同,她是个极其圆滑的人,在长辈面前,她从来都不会有反对的意见,甚至可以为了讨好王夫人,而是非非是,这在金钏跳井后,她的言辞中就可以看出来:"我看定是在井边玩耍,不小心掉下去的,小小的丫鬟,哪里能有那么大的志气."她为了讨好长辈,讨好权威,可以违背良心的说话.
唐婉是贤妻,陆游与唐婉彼此相爱,那份爱是纯粹的,唐婉劝夫,所有的出发点都是站在丈夫的立场上的,她在陆游自卑时鼓励她,在他失落时宽慰他,在唐婉的心里,陆游始终是一个奇才伟男,她的爱中间还包含着仰慕,敬重,尊重和怜惜,这份爱是纯粹的,却得不到权威的认可.所以她们的悲剧是出在家庭.
薛宝钗不一样,她是进京参选妃子的,而且她也知道自己丈夫心中还有个林妹妹,她是李代桃疆的嫁进贾府的,临嫁前得知这消息,还哭了一场,她心里还未必就甘愿嫁给宝玉呢,她对宝玉的态度有敬,但只是三从四德教给她的对丈夫的尊敬,而不是本身对贾宝玉人格上的,灵魂上的崇拜,甚至还带点轻视,不赞同,她始终认为,贾宝玉走的是歪路,总想让他按照自己所认为的去走一条正统的路,这份爱是不纯粹的,他们婚姻的悲剧却是出在自身的不知己.
我知道,很多人都困惑,不都是劝夫上进的贤德女子吗?薛宝钗不就是又一个唐婉吗?不,不是,世人对两个故事有着两种评价和态度,是有一些道理的,我草草写上几句,仅属个人观点,与大家共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