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63|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七律 读《民国就是这么生猛》有感三咏

[复制链接]

254

主题

2739

帖子

354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4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0-30 15:10: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其一 论成败
江山革鼎命维新,帝制于斯判古今。
博士岂能安社稷,项城未必尽私心。
列强虎视应合纵,俄日狼谋独向秦。
立宪共和皆有弊,但由成败论袁孙。
其二 怀项城
英雄仗剑镇东国,拒日十年计奈何。
投笔欲学班定远,论功堪比马伏波。
兵锋六镇其谁与,砥柱一人造共和。
时势在天不在己,岂因君宪误君多。
其三 感孙文
大言革命救中国,海外频吹费口舌。
起义单凭黑社会,筹资幸赖有东倭。
拜山结党先盟誓,运至红羊见共和。
扰攘神州割据后,三民失计靠苏俄。
——二〇一九年十月三十日于太原
清末民初,革故鼎新。人心思动,内外交变。外有日俄两国虎视,内有君宪共和之争。党人东结日本,外引强援;内募死士,数举义旗。此诚是五百年未有之变也!龙蛇起陆之时,英雄用武之地。无孙黄幸成武昌义,有项城足以定共和。然成败异数,功业相反。此非天意,亦人事哉。领袖群伦,纵横阖捭,谋万世不谋一时,成大功不计小恶。非外人可道哉。观之此书,尊袁抑孙。据典引经,揭国父欲掩之私;旁搜蹊径,叹项城未尽之功。正反之论,有助判断;一家之言,亦足以观。读之三感,记之以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88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125
沙发
发表于 2019-10-30 20:46:36 | 只看该作者
历史翻案,自古有之。是非成败,哪来定论?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捍卫你发言的权利。
人文宽容,不外如是。政治宽容,痴心妄想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8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125
板凳
发表于 2019-10-30 21:15:03 | 只看该作者
其一 论成败
江山革鼎命维新,帝制于斯判古今。首联评判甚是,然而既成古今,则项城逆势而为,亦缺大智。
博士岂能安社稷,项城未必尽私心。
自古盛大王朝,必争战中夺得。缺乏血火洗礼,何能长久?
列强虎视应合纵,俄日狼谋独向秦。
此等大势,有人借,有人抗,有人乘风而搏九万里。
立宪共和皆有弊,但由成败论袁孙。
新时代探索过程,自是曲折,难以一蹴而就。先行者都是阶梯,所以孙袁,无所谓成败,都是一时英俊,后人可以议论,无权盖棺。


本诗先判后不判,前后呼应,诗意结构严谨,颇不凡。赞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8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125
地板
发表于 2019-10-30 21:35:11 | 只看该作者
其二 怀项城
英雄仗剑镇东国,拒日十年计奈何。
此甲午战前驻朝鲜之事。
投笔欲学班定远,论功堪比马伏波。
言袁世凯之志,果如是乎?
兵锋六镇其谁与,砥柱一人造共和。
非一人造共和,乃共和造一人。
时势在天不在己,岂因君宪误君多。
不在天,在误判。

我欣赏你的诗,但不赞同你的观点,得好好讨论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8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125
5#
发表于 2019-10-30 21:41:36 | 只看该作者
其三 感孙文
大言革命救中国,海外频吹费口舌。
起义单凭黑社会,筹资幸赖有东倭。
拜山结党先盟誓,运至红羊见共和。
扰攘神州割据后,三民失计靠苏俄。

这个,貌似有些偏颇。乱国者,怎么就成了孙文?自古王朝,莫不先糜烂而后朽塌,势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4

主题

2739

帖子

354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45
6#
 楼主| 发表于 2019-11-4 11:12:27 | 只看该作者
amonk 发表于 2019-10-30 21:15
其一 论成败
江山革鼎命维新,帝制于斯判古今。首联评判甚是,然而既成古今,则项城逆势而为,亦缺大智。
...

哈哈~~多谢前辈点评。句句中肯,真知音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4

主题

2739

帖子

354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45
7#
 楼主| 发表于 2019-11-4 11:18:30 | 只看该作者
amonk 发表于 2019-10-30 21:35
其二 怀项城
英雄仗剑镇东国,拒日十年计奈何。
此甲午战前驻朝鲜之事。

投笔之说,据说老袁学文不成,虽拜在状元门下,仍旧顽劣,只能弃文从武。其志在 中原鹿正肥,班定远之说只言其弃文从武之事。砥柱之说,皆时势与英雄人物的辩证关系,诗人据一端而言之,以收标新之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4

主题

2739

帖子

354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45
8#
 楼主| 发表于 2019-11-4 11:31:27 | 只看该作者
amonk 发表于 2019-10-30 21:41
其三 感孙文
大言革命救中国,海外频吹费口舌。
起义单凭黑社会,筹资幸赖有东倭。

就以本书而论,书作者倾向认为大部分党人只是站在民族立场,意在重夺汉家江山。而孙先生除了鼓吹革命,大卖革命公债外,缺乏系统的革命思想,对于实际政务也生疏,不但没有效的手段消除割据,反而经常挑动革命,以消除异己。更加之孙先生起事多依靠日本黑龙会,客观上为日本谋取中国推波助澜,同日本之间的利益纠葛比之袁世凯还复杂。本诗据其说以言之,或有偏颇,唯正史之外以增谈资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鲁ICP备2021043377号

GMT+8, 2025-8-3 20:06 , Processed in 0.06238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